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王景亭 《山东教育》2009,(10):55-55
在今天的独生子女时代,孩子都是家中的小皇帝,大人尤其是老年人,总是把最好的、孩子最爱吃的食物留给孩子享用。女儿已经五岁半了,和姥姥一块儿吃饭时,女儿总是毫无顾忌地下“指令”:“姥姥,我不吃炒蛋,把酱骨架换过来!”姥姥就乖乖把酱骨架端到女儿面前。女儿津津有味地啃了起来,姥姥则心甘情愿地任由她如此。  相似文献   

2.
没有一个孩子不对电视着迷。对待孩子看电视,父母的反应各不相同。刘女士(儿子7岁):我看电视的时候就允许他跟我一起看,我帮他选择看电视的内容,但是只要我不看他也就不能看。(刘女士每天看电视的时间不超过2小时。)王先生(女儿10岁):我从来不给她看电视,这会害了她!要是影响了  相似文献   

3.
尹强 《父母必读》2012,(5):40-41
我女儿2岁多,前几天晚上哄她睡觉,她说要尿尿,我就去给她拿便盆。谁知道我走出去没多远,就听到“嘣”的一声,她一头栽到了床下!抱起她一看,额头上磕了个大包,就像乒乓球那么大,好在没有磕破皮,也没有出血。孩子姥姥听见孩子哭,也赶紧跑过来。  相似文献   

4.
交往的智慧     
女儿三个月大的时候就被送进了托儿所,后来因为她班里有孩子生脑膜炎成了“脑瘫”,吓得我们不敢把她送托儿所了。没有别的办法,我只好带她回了她姥姥的家。当时我母亲还没有退休,就请了个保姆带女儿。于是,逃脱了疾病感染危险的她,进入了安全、幸福的“温室”,将女儿托付给父母,我们很放心,只是感觉有点对不起年老的父母。可是,这种“放心”没有多久就开始动摇了。大约在女儿十来个月大的时候,我们回去看望女儿。保姆骄傲地向我们报告:看你们的姑娘多能干,想要吃别人的东西会先向别人笑,还会自己伸手到别人口袋里去拿,有时候还会乘别人不注…  相似文献   

5.
你是否在意过孩子的一些言行,有时它们可能显得很幼稚可笑,但是如果你仔细品味,常常会被其中的纯洁和真实所感动,感到温暖。“妈妈:明天天气是18—25℃,小雨。”这是女儿6岁时,有一天晚上我和先生到单位去加班,独自留下女儿在家。她帮我们收听了天气预报,并记下来,放在茶几上,然后上床睡觉去了。但毕竟是太小了,女儿害怕地趴在床上哭了起来,直到我们回到家,才在我的安抚下睡着了。一个6岁的孩子能够如此细心地体贴父母,又是如此独立与乖巧,让我感动!“妈妈,这个周末我要去看姥姥,我已经两个星期没有见到姥姥了,她一定很寂寞。”想不到8岁的…  相似文献   

6.
爱心门诊     
孩子会不会越来越爱发脾气lanqin92@sina.com问:我的女儿快2岁了,跟着姥姥姥爷在乡下住,我半个月左右回去看她1次。她喜欢和我在一起,不过晚上只要姥姥,以往,不合意就哭,不过比较好哄,现  相似文献   

7.
孙老师说     
小强是个10岁的孩子,他的父母和许多父母一样,有着“望子成龙”的愿望。他们严格管教自己的儿子,希望他懂事、听话,长大了有出息。他们知道自己的文化程度不高,所以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愿意听听专家的看法。 小强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妈妈就告诉他一定要听老师的话,否则,老师不喜欢,妈妈也要骂。小强尽管有时也淘气,但总得来说,是个比较乖巧的孩子。幼儿园毕业的时候,老师告诉小强的妈妈:小强是个好孩子,但胆子大小,自信心不强,性格也比较懦弱。孩子马上要上小学了,要注意引导他变得大胆勇敢一些。  相似文献   

8.
有位做母亲的老是抱怨,说自己的女儿不会体贴父母、理解父母。父母每天白天工作很紧,晚上回家还得操持家务,特别是对女儿照顾得无微不至。可女儿呢?好像是患了“感情淡漠症”,对父母这份爱心并不“领情”,不管父母多忙多累,她都跟无事人似地在一旁看她的电视或玩她的游戏机,甚至连句关心问候的话都没有。无独有偶,有一位做父亲的也心情非常沉重地谈过这样一件事:他感冒发高烧,三天未能上班,已经上初中的女儿却不闻不问,就跟没这码事一样。他平时对女儿非常关心,对孩子的方方面面都照顾得无微不至。可自己生了病女儿却无动于衷,为此他很伤心…  相似文献   

9.
让湖 《家长》2009,(Z2)
编辑同志: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人给孩子"压岁钱"的数额不断增长。例如我们班上的小强,他存折上"压岁钱"的数目就已达到了数千元。近日,小强的父母发现,小强偷偷把存折上的钱取出来,  相似文献   

10.
当爸爸     
他一回家,欢乐四溢。他爬在地板上,女儿骑着他走,驾,驾,女儿胖胖的小手成了马鞭,爸爸兴奋地驮呀驮“我是圣斗士,来拯救被恶魔抢去的小公主。魔鬼,看我的剑。”桌子、椅子这些“恶魔”在他的剑下全倒下了,小公主得救了,幸福地与她的“圣斗士”爸爸相见……游戏是孩子的生命,给予孩子生命的是他———孩子的爸爸。女儿,去公园;女儿,去散步;女儿,去堆雪人;女儿,去摘葡萄……女儿是他的小尾巴,是她的影子;他是女儿的好爸爸。女儿的腿磕破了,有爸爸就不哭,因为爸爸就很勇敢;犯错了,大胆承认,因为爸爸就很诚实;谁有困难…  相似文献   

11.
徐一龙 《大学生》2014,(17):77-77
正就着酒,同事忧心忡忡地讲述着和女儿的代沟。同事年龄大些,孩子生得早,女儿已经上了高三。最让他郁闷的,是发生在去年的出走事件。女儿喜欢一个美国的摇滚乐队,去年来上海演出,她特别想去看。同事夫妻俩工作忙,没法陪孩子去,又肯定不敢让她独自前往。同事好说歹说劝女儿,最后达成的共识是:把来回路费、演唱会的票款,都折合钱给女儿,不去看演唱会,可以在北京做其它她想干的事。女儿沉默半天,答应了。  相似文献   

12.
让湖 《家长》2009,(8):58-58
编辑同志: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人给孩子“压岁钱”的数额不断增长。例如我们班上的小强,他存折上“压岁钱”的数目就已达到了数千元。近日,小强的父母发现,小强偷偷把存折上的钱取出来,天天中午去离学校不远的网吧里玩游戏,有时玩得兴起,竞忘了上学。花点钱是小事,父母最怕的是影响他的学习。于是,他父母经过商量,晚上趁小强睡觉时,把他的存折找出来并藏了起来,  相似文献   

13.
朋友的父母来美国探望儿子一家,对上小学三年级的孙子喜欢得不得了,孩子在学校做了很多手工,还有画作,拿回家奶奶看了之后笑眯眯地不住点头,赞不绝口,和国内的女儿及外孙视频聊天,提起了这事,说:“我孙子真是有才,那画儿画得真叫好。”外孙在围内上小学,听了之后说:“姥姥,你拿来给我们看看,到底有多好。”奶奶就把孙子的画作拿到镜头前给他们看,外孙发出一声怪叫说:“这就叫有才啊?姥姥,我都无语了!”  相似文献   

14.
我女儿今年上初二。有一个特别不好的习惯就是丢三落四。每天看她不是找书就是找笔,我就忍不住批评她。往往她的东西整理好没几天就又乱了,这么大的孩子我不能总帮她收拾吧?有什么有效的方法让她有秩序?弓立新:许多良好的习惯都是自小培养出来的。养成孩子注意环境的整齐,做到物归原处是需要父母有意识地培养的。  相似文献   

15.
今天中午放学,女儿一进家门,把书包往书桌上一扔,然后直奔冰箱,拉开冰箱门就在里面忙活着。嘴里还自言自语地说:“这个皮上有点儿,不好看。这个太小了,这个又太白,这个好,就选这个了!”我凑近一看,原来女儿在鸡蛋盒里选鸡蛋呢。我好奇地问她选鸡蛋做什么。她兴奋地告诉我,老师让全班每个同学回家选一个鸡蛋作为自己的孩子,要时刻带在身边三天,通过这个活动来体会父母照顾子女的艰辛。我看着她选好的鸡蛋,意味深长地说:“作为父母从来不用美丑等这些外界条件来挑选孩子,所有的孩子在自己父母的眼中都是最好的。”女儿幸福地说:“那我是爸爸妈…  相似文献   

16.
案例父母换衣服或者洗澡需要回避孩子吗?我女儿四岁,平时我们大人洗澡和换衣服都会回避她。最近一次外出旅游,由于宾馆条件问题,我只好和女儿一起洗澡。回家以后她还常常要求我和她一起洗澡。我看了一些书籍,有的认为在这个问题上自然一些就好,不需要特别回避孩子,让孩子从小看过,长大了就不会有不正常的好奇心了。但也有的认为需要视性别和年龄段而定。  相似文献   

17.
女儿出生后,一直是我边工作边照看。女儿很安静,我备课的时候给她一本色彩鲜艳的漫画书,她能从头到尾看得津津有味。女儿牙牙学语那会儿,我就给她看带一行字的漫画书。只要我有空,就领她一个字一个字地念,女儿就跟着我一个字一个字地学。上幼儿园中班的时候,女儿已经能看带拼音的童话书了。我们家附近有一家书社,女儿稍大一点,我就去办了个借读卡,往往女儿借回来的书,我们娘儿俩一起看,还就一些情节展开讨论。我从来不限制女儿看什么样的书,小说、纪实文学、历史传记都可以看,此外孩子从小就接触电视、电脑等五花八门信息,堵不  相似文献   

18.
尔珊 《江西教育》2005,(13):22-24
12岁的轩轩爱暑假又怕暑假.整个暑假她只能乖乖地待在家里做作业看电视,太无聊了.轩轩的妈妈说,孩子正是不知天高地厚贪玩的年龄,放她出去怕不安全.轩轩还是大点的孩子,小些的孩子,即便放在家里父母也不放心,一般是送到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那里.经济条件好一点的可以请保姆或是把孩子送去学画画或是练钢琴之类的培训班.不论是哪种方式,总会弄得父母提心吊胆,担忧孩子的安全.  相似文献   

19.
女儿从半岁开始,就由姥姥、姥爷照顾。老人的细心呵护和无比疼爱,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可是最近我发现,他们对孩子的爱有些过度,要什么给什么,一味地满足和迁就。反过来看看女儿,因为有了姥姥、姥爷的庇护,越发变得有恃无恐。无论是玩具还是食物,都不允许别人染指,一旦被侵犯,就大哭大闹,不依不饶。女儿要买零食,我不许,姥姥却风风火火赶来:到这儿来,姥姥带了钱,想吃什么都可以。女儿伸出  相似文献   

20.
倪萍 《家教世界》2011,(7):26-27
姥姥因为我没有“父爱”而格外地心疼我。 看着邻居的父母双双拉着孩子的手在院子里走,姥姥就会很夸张地转移我的视线,不是领我去买个冰棍,就是给我几分钱去看会儿儿人书。以我现在的理解,这种内心的痛大人比孩子痛多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