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晶体结构是高考化学的重要考点之一.针对晶体结构中的晶胞计算和晶胞粒子坐标等难点,分别通过典型题例对晶胞中粒子的个数、晶体的密度、粒子所占晶胞体积的百分率、粒子坐标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2.
晶胞是晶体结构的核心内容和考试热点,目前教学和测试中对于晶胞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和争议。从晶胞的特征和晶体学划分晶胞的标准入手,帮助一线教师正确认识晶胞,提升对化学学科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本阐述了金属的晶体结构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及其区别,分析了金属的3种常见晶体结构的晶胞原子数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金属的晶体结构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及其区别,分析了金属的种常见晶体结构的晶胞原子3数问题。  相似文献   

5.
由于晶体结构知识能全面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在分析这类题目时,可让学生通过对晶体结构的观察,利用分摊法来解决晶体中所含的微粒数、晶体的化学式等问题.1晶胞中粒子数目的计算——均摊法原则:晶胞任意位置上的1个原子如果是被n个晶胞所共有,那么每个晶胞对这个原子分得的份额就是1/n.  相似文献   

6.
模型认知和建模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模型认知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维度之一.晶体结构中的推断与数字分析考查逐渐深入,形成了近年高考的热点和难点之一.以模型和建模作为教学方法,力图帮助学生在模型认知过程中攻破晶胞计算这个难题,促进高中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发展,提升学生晶胞计算的技能技巧.  相似文献   

7.
在晶体结构中具有代表性的最小重复单位叫晶胞,常见的晶胞主要为六方或立方体型晶胞为主,因而解答时只要利用“均摊法”解答皆可.均摊法的主要内容为①处于顶点上的粒子:同时为8个晶胞共有,每个粒子有l/8属于晶胞;②处于棱上的粒子:同时为4个晶胞共有,每个粒子有1/4属于晶胞;③处于面上的粒子;同时为2个晶胞共有,每个粒子有1/2属于晶胞;④处于体心的粒子:则完全属于该晶胞.主要考查方式为:  相似文献   

8.
求解有关晶体结构的题目关键在于对晶体的基本重复单元——晶胞的正确与科学的认识.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类问题.一、求晶胞所含原子个数(或写出化学式,原子个数最简整数比)  相似文献   

9.
晶体结构中最常见的一类题型就是给出晶体结构的一部分(必须是晶体中具有代表性的最小重复单元,即晶胞),求晶体的化学式.解答这类习题通常采用均摊法.  相似文献   

10.
晶体结构题往往是给出某种晶体的一个最小结构单元(也叫晶胞),让我们去分析该晶体中各种质点(原子或离子)的比例关系.或求一个品胞完全占有的各类质点的数目.由于晶胞是非孤立存在的,故必须考虑质点在几何体中的共用情况.因此先要分析每个质点属于几个晶胞所共有,它分摊到一个晶胞的比例为多少,然后再求一个晶胞完全占有的各类质点的数目,这种分析方法即为分摊法.  相似文献   

11.
为能帮助中学生更好地掌握晶胞分割和晶体密度等参数计算的知识,以一些中学常见的金刚石、CaF2及SiO2、BN、ZnS、CuCl、CuO等晶胞为例进行了剖析.采用合理的分割方法,可直观地观察并确定晶胞立方体顶角里边的粒子与其他各粒子间的位置关系;借助晶体或晶胞的一些参数,可对晶体密度等参数进行相关的计算.  相似文献   

12.
《考试》2007,(11)
一、高中化学教材关于金刚石、二氧化硅、石墨晶体结构模型图示如下:这些图示给化学教学及学生对晶体结构的理解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同时也给学生对问题的深入理解带来了问题,主要表现在:1.高中化学教材中NaCl晶体结构模型、CsCl晶体结构模型、干冰晶体结构模型代表的是其晶体晶胞结构,而晶胞是保持整个晶体的物理性质和几何性质的最基本的构造单位。因此,在讨论晶体结构时,常采用晶胞结构图示进行,也就是只要知道了晶胞的结构情况,整个晶体也就清楚了,因此教材中用NaCl晶胞模型、CsCl晶胞模型、干冰晶胞模型进行教学。但是二氧化硅晶体  相似文献   

13.
晶体结构与性质是中学化学中物质结构中的重要部分,也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常考内容,为了更好的学习这一部分内容,下面将其常见考点总结如下.一、晶体常识1.晶胞(1)概念:描述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2)晶体中晶胞的排列——无隙并置.a.无隙:相邻晶胞之间没有任何间隙.b.并置:所有晶胞平行排列、取向相同.2.晶格能(1)定义:气态离子形成1 mol离子晶体释放的能量,通常取正值,单位:k J·mol-1.(2)影响因素:a.离子所带电荷数: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晶格能越大.b.离子的半径:离子的半径越小,晶格能越大.  相似文献   

14.
1。含义:一般晶体都是由一个能代表其结构的基本单元重复地排列着,以上基本结构单元即为晶胞.通过观察、分析晶胞的组成,可以确定一个晶胞中平均含多少个相应的微粒(或所含各微粒数目之比),从而确定化学式.  相似文献   

15.
氯化钠晶胞结构。中学化学教材中图示了一个氯化钠晶胞含8个小正方体(见图1).  相似文献   

16.
“均摊法”又称“切割法”,是用来计算一个晶胞中实际拥有微粒数目的分析方法.如图1所示,处于顶点的微粒同时为8个晶胞所共有,每个微粒有1/8属于该晶胞;处于棱上的微粒同时为4个晶胞所共有,每个微粒有1/4属于该晶胞;处于面心的微粒同时为2个晶胞所共有,  相似文献   

17.
一、晶胞中质点的占有率在一个晶胞结构中出现的多个原子,并不是只为这一个晶胞所独立占有,而是为多个晶胞共用,所以每一个晶胞只能按比例分摊。分摊的根本原则是:晶胞任意位置上的原子如果是被n个晶胞所共有,则每个晶胞只能分得这个原子的1/n。  相似文献   

18.
一、晶胞晶体分为单晶和混晶,晶胞是从单晶中定义的,即晶体中的最小重复单位。那么,晶胞是如何被勾画出来的呢?这就要从晶系说起。在空间点阵中,我们总可以划出一个一个的平行六面体。  相似文献   

19.
在文献研究与调查研究中发现,关于晶胞中原子坐标的取值范围与顶点原子坐标存在一些不同观点,给师生造成了困惑,需要澄清。教学中通过原子坐标的解法探讨,微观探析原子在空间的位置,深化晶胞的模型认知,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0.
采用MaterialsStudio(MS)软件对材料的结构进行模拟和重构,把抽象的晶体结构(晶胞或者原子构型)以简单的可视三维原子球棍模型表示出来,促进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复杂晶体结构,提高晶体结构教学的效果。通过建立晶胞和原子构型,形象描述晶体结构几何对称理论体系,并通过一些结构实例,如金刚石、石墨、碳纳米管和其他碳的同素异构体来阐述MS在材料化学和材料科学教程中的应用过程。根据这些原子模拟构型,可以使得晶体结构特征更清晰更简单地表示出来,通过这种方式,大大促进了学生对晶体结构相关参数和对称特征等抽象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引发学生对晶体结构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