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他是一名五年级的学生。一上信息技术课,他的表现就和别的同学不一样,一会儿玩玩桌面上的鼠标,一会儿动动键盘,就连他那双乌黑有神的眼睛也转个不停,  相似文献   

2.
第二节课铃声响了,郝老师像往常一样走进了初二(12)班的教室开始了一堂普通的地理课。郝老师边讲课边观察着学生,同学们都在认真地听课。留级生超进入了她的视线,超的桌子上没有书,也没有地图册,左顾右盼,一会儿捅一捅旁边的同学,一会儿前后说话。郝老师用眼睛暗示了好几次,超总算摸出书放在了桌子上,但仍然不注意听讲。  相似文献   

3.
10月16日国际盲人节,广州图书馆开通四台盲人专用电脑,作为送给广州4.3万名失明人士的礼物。坐在盲人专用电脑前,广州市盲人协会主席陈阳激动地说,电脑为盲人增添了一双“眼睛”。    尽管陈阳双目失明,但递给客人的名片也有电子邮件地址。他告诉访问者,自己的E-mail已经用  相似文献   

4.
相视一笑     
每当我拿着教学用具走上三穴4雪班的讲台,总是向那个熟悉的位子看一眼,微微一笑,再开始讲课。我知道王东的小眼睛正在期待着我的目光。每次上课前我们都会心照不宣地相视一笑,这是怎么回事呢芽记得在数月前,我一走进教室总会看见有个孩子在教室里跑来跑去,好像听不见上课铃声一样。我提醒他回到自己的座位,他虽然按照我的要求做了,但是依然忙得不亦乐乎,一会儿和左右的同学说话,一会儿又去摆弄后边同学的文具盒。我看在眼里,气在心头。用眼睛盯他几次,他才能坐得端端正正。可这种状态保持不了多久,不一会儿又开始说话,或者做其他的事情了。为什么在别的学生饶有兴趣地画画时,他总是不安分芽经过了解我才明白,原来是他常常忘带了美术课必备的用具,所以别的同学在画画时,他却无所事事,一会儿拿别人的东西,一会儿看别人的画。不仅自己不画还影响到其他同学。下课后,我把他叫过来:“王东,今天为什么没有带彩笔呢芽”“我忘了。”他不敢看我的眼睛。我摸摸他的头:“你看你,都三年级的学生了,还这么马虎。老师希望你下次记着带来,好吗芽”他看了我一眼,如释重负地点了点头。可是,我的希望落空了,第二次上课他还是没有带彩笔等用具。他不敢看我的眼睛,忙着向别的同学借彩笔用。...  相似文献   

5.
侯聪父母离异,在我班并不新鲜。因为我班38名学生中有13名学生家庭破裂,比例占全班约1/3。然而论性格倔和习惯差除小陈之外应首推该生啦!与小陈不同的是侯聪聪明好学,在完成学习任务时毫不马虎,课堂上思维敏捷,有时发言有独到的见解。但他性格极为偏执,心胸狭隘,脾气暴躁。与同学闹矛盾后,总是极力地逃避责任,拒不认错,总把眼睛盯在别人身上,诉说别人的问题,恼羞成怒后是六亲不认,是个性格极端的孩子。这样的性格总使他与同桌搞不好关系。他要强、任性,爱攻击同学,如辱骂同学,用手摸同学的脸,随手拿走同学的书、文具……从而引起矛盾和纠纷,…  相似文献   

6.
盲人摸象     
《双语学习》2012,(3):29-29
在黑板上画一人像,一名学生用布蒙住眼睛扮演“盲人”,并按要求指出黑板上人像的身体部位,全班用up,down,right,left,go,stop来提示“盲人”指出正确的部位。  相似文献   

7.
第二节课铃声响了,郝老师像往常一样走进了初二(12)班的教室开始了一堂普通的地理课。郝老师边讲课边观察着学生,同学们都在认真地听课。留级生文超进入了她的视线,文超的桌子上没有书,也没有地图册,左顾右盼,一会儿捅一捅旁边的同学,一会儿前后说话。郝老师用眼睛暗示了好几次,文超总算摸出书放在了桌子上,但仍然不注意听讲。 一节课的内容讲完了,同学们开始做填充图册练习,郝老师来到文超面前说:“文超你怎么不做练习?”文超对着老师翻了翻眼睛没动,“文超你为什么不做练习?”文超抬起头对着郝老师说:“我不想做,你管我呢。”郝老师的火…  相似文献   

8.
和小宇一块儿上街,路上遇到一位盲人老爷爷要过马路,小宇忙把他扶到了对面。回来后小宇感慨地说:妈妈,做盲人真不好,什么也看不见。我点点头,突然想起了什么,问他:如果这位盲人伯伯给你一百万,让你把眼睛卖给他一只,你愿意吗?  相似文献   

9.
【特写】周一,升旗仪式上,一名男生站在队伍中间,百无聊赖。只见他一会儿踢踢腿,一会儿东张张西望望,一会儿撩撩脚下的草,甚至就用手指戳站在前面的同学。庄严的升旗仪式中夹杂了一股不和谐之音。【听诊】  相似文献   

10.
盲人点灯     
曾经一个小镇上住着一个盲人他晚上外出时总是提着一个明亮的灯笼。一个漆黑的晚上唐人手提着灯笼走路,一群男人正从那里经过。他们看见了盲人取笑他。他们说道:"啊,盲人,你为什么提着灯笼?你眼睛瞎了,不是看不见东西吗?"盲人客气地说道:"这个灯笼不是给我自己点亮的,而是给你们有眼睛的人点亮的。你们可能会看不见一个盲人过来而推他。"  相似文献   

11.
凡是当过教师的人,恐怕都会遇到这样的学生——犯了错误却爱强词夺理。晓康便是这样一个学生,总管不住自己。一会儿有同学告他说话,一会儿有同学告他打人,一会儿有同学告他抄作业。一会儿又有同学告他恶作剧……每次他总是极力狡辩,死不认错。比如上课说话吧,他会说他没说话,或是别人在说话,他只是去叫他们别说话。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培养幼儿的听辩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准备:狗、猫、鸡、鸭的头饰若干,手帕一条。玩法:幼儿围坐成一个圆圈。教师请一名幼儿站在圆圈中央,用手帕蒙住他的眼睛做盲人,另请几个幼儿戴上头饰做小动物,在圆圈内不停地走动。教师讲“开始”后,盲人立即捕捉小动物。捉住后,问“你是谁?”如被捉住的是小猫,小猫立刻回答:“喵喵喵!”盲人根据声音判断是某个小朋友后,说:  相似文献   

13.
纽约杜贝勒人工视力研究所最近通过医学和电脑技术的结合,为一位叫杰瑞的盲人装上了人工眼睛,使他重见光明。人工眼睛由植入盲人脑部的68根白金电极、一副特殊的眼镜和一台超小型最新微型电脑组成。盲人所带的特殊眼镜上装有一台超小型电子照相机和一个超音速感应仪,电脑接到照相机发来的讯号后加以处理,再传送给植在脑部的电极,使之刺激视觉神经。戴上人工眼睛后,杰瑞可以辨认物体的形态,在5米外看清两英寸大的字母,将放置在房间一角的帽子准确地戴到几步外一个人体模特的头上。专家们说,他的“视力”相当于高度近视者。盲人装…  相似文献   

14.
初春的一天,我和爸爸去看他的朋友,爸爸的朋友是盲人按摩诊所的所长。到了诊所,我好奇地看着盲人大夫们工作,虽然他们双目失明,但双手就像长了眼睛,准确地按摩着患者身上的穴位。盲人张大夫忽然想起要给家里打电话,就向爸爸借手机用,他摸摸索索的,费了好大劲才把电话打出去。我问他为什么这么费  相似文献   

15.
“我觉得孩子越大越不懂事了——总是平白无故地乱发脾气,搁到以前很平常的事、很正常的话。他都敏感多心,一会儿说看他没考好讽刺他,一会儿说我拐弯抹角、旁敲侧击地说话招人烦……”“我家孩子也是,一会儿说我老做他不爱吃的菜。一会儿又说我总用眼睛瞥着他,像看贼似的……”  相似文献   

16.
【待诊习作】当一回盲人作文课,老师走进了教室。咦,老师手里拿了一条红领巾。这是要做什么呢?有的同学已经好奇了,迫不及待地问:"老师,你拿红领巾干什么呀?"老师告诉我们说:"今天我们玩儿,不,应该说做一个体验游戏。""体验什么?""当一回盲人。"盲人?我吃了一惊。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尤其是他们拄着拐杖一步一步小心翼翼走路的样子,很费劲儿。我们当一回盲人,很好玩呀?当盲人可是要眼前一片黑暗,老师让我们用红领巾把眼睛蒙好了。顿  相似文献   

17.
九月的一天,天高云淡,金风送爽,阳光明媚。突然,从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的大楼里走出来一队“盲人”,他们的眼睛被各色各样的领带或毛巾等物品蒙着,并由另外一名同学搀扶着,小心翼翼地走在校园里。没有人说话,只有不算默契的动作在尝试配合着,使原本寂静的校园显得更加静谧。  相似文献   

18.
今天下午的作文课,让我经历了一场深受感触的游戏。当老师在黑板上写出“盲人和拐杖”这五个大字时,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了几个“问号”:这是个什么游戏?好玩吗?“同学们,我们今天这个游戏的名字就叫‘盲人和拐杖’。首先,我要给你们分派角色,左边的同学做‘盲人’,右边的同学是‘拐杖’。游戏规则很简单,做‘拐杖’的同学不能说话,只能用你的肢体语言帮助暂时失明的‘盲人’。”游戏开始了,我被分到了“拐杖”这边。充当盲人的同学被蒙上眼睛,他们都开始叫苦连天。我们几个走到他们面前,各自找到自己的“盲人”,扶着他们走出教室。看着伙伴一…  相似文献   

19.
吃糖记趣     
下午,路庭安一到教室就像小贩一样吆喝了起来:“各位同学,我这里有一种新奇的糖——跳跳糖,想不想试一试?”“我来……我来……”杨庆飞向路庭安要了颗最大的放进嘴里。“怎么不……”他话未说完,便听见“啪”的一声,跳跳糖在他嘴里开始“作怪”了。杨庆飞做出各种怪模怪样,只见他紧闭着嘴巴,鼓着腮帮,一会儿瞪大眼睛,一会儿又紧闭眼睛,一会儿用手拍着腮帮,一会儿紧蹙眉头,一会儿又忍俊不禁,真不知道究竟是啥滋味。“啪啪”,又是几声,杨庆飞  相似文献   

20.
盲人,一个残疾人的代名词,虽然知道他们的行动不像正常人方便,但他们在黑暗中的坎坷是我们无法真切体会到的。今天,我们六(4)班便异想天开,来跟盲人互换角色,体验一回“失明”的滋味。首先,倪老师让大家到教室外排队等候,而她却和几个同学留在教室里,做起了“秘密动作”。当一切准备就绪后,倪老师走了过来,神秘地说:“请大家用红领巾把眼睛蒙起来,教室的桌椅已被打乱,大家要从前门走到后门,比比哪个‘盲人’先走出去。”听了老师的介绍,大家都跃跃欲试,有的一蹦三尺高,有的迫不及待地解下红领巾蒙住眼睛,有的正试图从窗口看看教室里的“阵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