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要活动,要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少年儿童脑子好想,想得出奇,并蕴育着无限的创造力。把少年儿童组织起来,只是手段,不是目的,而少先队的“活动”正是培养少年儿童树立创造的志向,增长才干,全面育人的广阔“课堂”。“活动”是少先队组织的生命。“活动”越生动活泼,它的生命力就越强。“活动”越丰富多彩,它的号召力就越大。“活动”越有教育性、自主性和实践性,越能团结广大少年儿童;“活动”越有趣味性,越能吸引孩子们,队的组织就越有朝气。越能使少年儿童的创造力得到发挥,体力得到锻炼,欲望得到满足。”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寓创造于活动之中,让广大少年儿童在队的“活动”中“树理想,学创造,长才干”是新时期少先队工作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2.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将音乐教育的核心确定为审美教育。审美活动和创造性活动在本质上有着相关性和一致性,这种相关性和一致性在儿童身上得到了完美的结合。音乐的审美教育和儿童的创造力发展是一种怎样的关系,通过音乐的审美教育如何发展儿童的创造能力,当前音乐审美教育中制约儿童创造力发展的因素有哪些等等,本文试从以上角度探究音乐审美教育与儿童创造力发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张晓慧 《文教资料》2007,(11):140-141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将音乐教育的核心确定为审美教育。审美活动和创造性的活动在本质上有着相关性和一致性,这种相关性和一致性在儿童身上得到了完美的结合。音乐的审美教育和儿童的创造力发展是一种怎样的关系?通过音乐的审美教育如何发展儿童的创造能力?当前音乐审美教育中制约儿童创造力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相似文献   

4.
艺术教育与儿童创造力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懿颖 《教育研究》2005,26(8):72-77
创造力是在看似无关的事物中发现相似或同一的能力,是超越于实用目的之上的自由的精神活动。审美活动与创造性活动在本质上存在着高度的相关性和一致性,这种相关性和一致性在儿童身上得到了天然的结合。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保护和尊重儿童的“原发过程”思维,丰富儿童的感性经验,通过舞蹈、手工等艺术教育活动提高儿童的动作能力。艺术教育中阻碍儿童创造力发展的因素包括:急功近利的教育观、教师中心主义和灌输意识、拔苗助长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5.
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游戏对儿童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在游戏中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力都得到了发挥和发展。在日常教学中要运用多种游戏发展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并且引导和鼓励幼儿发展创造力。  相似文献   

6.
信息技术与网络的应用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极大的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少先队教育注重教育主体的亲身实践,注重发挥少年儿童的主体积极性和创造性,强调少年儿童的主动学习,关注少年儿童的生命成长,关心少年儿童的精神世界,注重引导少年儿童的情感体验,使少年儿童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得到发展,成为一个整体的人。如何把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先进性与少先队主题活动相结合,尝试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少先队主题活动,这是我们研究的问题。实践证明,把信息技术与网络的先进性在少先队活动中充分、合理加以运用,将使同学们在主动学习、善于合作、陶冶情感、发展能力、提高信息处理与现代化教育工具的应用水平上都能得到有效的提高,收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游戏不仅为儿童创造了一个愉悦的世界,而且也能够成为发展儿童语言的重要形式。因为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充满儿童情趣的游戏有启人心智的力量,能够激励少年儿童团结、机智、敏捷、勇敢、积极向上,在愉悦中提高认识,增强创造力,启发思维,发展语言。在小学作文中,写活动写游戏.占有很大的比例,把游戏与作文结合起来,让孩子玩了写,  相似文献   

8.
儿童的天性都喜欢绘画.在一双双稚嫩的小手下绘出点和线,是每一个儿童对世界的梦想和认识.儿童美术活动,是培养儿童审美创造力的一种活动儿童的绘画过程是儿童追求美向往美表达美的过程.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大胆的推行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培养儿童绘画兴趣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激发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儿童在教学过程中体验快乐使儿童的潜力能得到最大限度发展使他们通过绘画的形式来展现生活中的美和内心世界的美.成功的教育实践认为儿童期是儿童智力发展最快的阶段同时也是能力可塑性最佳的时期.  相似文献   

9.
晏红 《现代家教》2000,(10):16-17
天下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富有创造力,每个正常的孩子也都有创造潜力,但是,儿童的创造力只有得到适当的环境影响和成人的指导、引导、诱发及培养,才能发展成智力。家庭教育是生活教育,在家庭中培养孩子的创造力需要从生活的细微之处抓起。  相似文献   

10.
(一)家长要树立创造力的教育观创造力教育观,涉及到家长对创造教育的职能和如何开展创造教育等问题的观点与看法。当前,许多家长对早期家庭教育都比较重视,但对于创造力的培养却存在着观念上的误区。有的家长认为“幼儿太小,根本谈不上发展创造力,”还有的家长认为“发展创造力教育只与音乐、美术活动有关”从而抑制了幼儿期创造力的发展。事实上,儿童的创造力处在一个发生和初步发展的时期,这就为发展创造力的教育提供了充分的心理依据和可能性。而创造力的发展也并非只局限于几种活动,在幼儿所有活动中,都蕴含着发展幼儿创造力…  相似文献   

11.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将会肩负起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的伟大任务。少先队教育是将少年儿童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政治正确、全面发展的合格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有效途径。辅导员在开展少先队活动课程实践的课程中,应注意到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做到尊重天性,寓教于乐,以玩促学,玩出名堂。使少先队活动课程更加高效,使少年儿童在党的指导下健康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12.
创造力就是创新的能力。创造力对一个人,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幼儿教育作为儿童接受教育的初级阶段,对儿童创造力的发展起着无可比拟的作用。诸多研究表明:幼儿的创造力主要是通过绘画、音乐、舞蹈、手工制作和游戏等活动表现出来,并在这些活动中不断发展。因此,在幼儿园深入开展美术教育,必能促进儿童创造力的发展。李吉林情境教育理论更关注情境的呈现,问题的开放,材料的适度,内容的选择,倡导让儿童在生动、趣味的情境中进行充分的表达、表现与创造。本文阐述了将李吉林老师情境教育的理论注入幼儿园常态的美术教育中,并探索出情境美术的有效路径和方法,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创造,保持儿童创造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去年十二月十六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青年团中央、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和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四个部门发出了一个关于举办全国少年儿童科学技术和工艺作品展览会的联合通知。通知中首先对于少年儿童科学技术和工艺制作的教育作用及目前情况作了说明。通知中说:“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人民文化生活的逐步提高,我国少年儿童对科学技术和工艺的爱好和兴趣正在逐渐增长,儿童的科学技术和工艺活动也有了初步的展开。这些活动对  相似文献   

14.
哪里有儿童,哪里就有童心,哪里也就有儿童画。幼儿期的美术活动是情感的培养、情绪的宣泄、发挥幼儿想象力以及创造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也是锻炼幼儿的意志、增强自信心的机会,美术教育对幼儿心理健康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实践工作中,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美术教育当中?  相似文献   

15.
少年儿童都是艺术家,教师要把学生在学校参与的一切活动都当做音乐艺术教育的源头,在活动中关注学生的艺术表现、艺术灵感、艺术创造力等,教师灵活地组织、引领,在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个性。我主要说说通过音乐这门艺术如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少年儿童都是艺术家,教师要把学生在学校参与的一切活动都当做音乐艺术教育的源头,在活动中关注学生的艺术表现、艺术灵感、艺术创造力等,教师灵活地组织、引领,在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个性。我主要说说通过音乐这门艺术如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李生兰 《幼儿教育》2000,(11):38-38
1998年,国家教育部等机构对全国31个省(市、自冶区)约1.2万名少年儿童进行的随机抽样调查表明,我国少年儿童创造能力培养状况令人担忧:具有初步创造人格特征的少年儿童只占4.7%,而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过于严谨、尊崇权威的少年儿童却占到78.1%。而研究表明,3~9岁是人的创造力发展的基础阶段,因此,在幼儿家窿开眨创造活动,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尽早开发儿童创造潜能的需要。在家庭中开展创造活动.不仅要注意激发幼儿创造的兴趣,拓宽幼儿的知识面,发展幼儿的创造思维,更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冒险精神和抗挫折能力,使幼儿具有创造的个性。  相似文献   

18.
影响儿童青少年创造力发展的学校环境因素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造力是个体生存和良好适应社会的重要能力,创造力的发展需要优良的环境支持.作为个体成长和发展的重要环境,学校在儿童青少年创造力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且独特的作用.以下从教师态度、教学策略、班级气氛、校园活动和学校教育体系等方面系统介绍了国内外有关创造力发展的学校环境因素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学校教育环境在培养儿童青少年创造力方面的现状及问题,最后对有关创造力发展的环境因素研究及我国创造力教育环境的改善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之工作."也就是说,好的教育,能认识到儿童的力量,解放儿童的奇思妙想,让儿童的创造力在生活、游戏、学习等活动中得到最大的发挥,从而真诚地投入活动. 一、发现儿童的思考力 经历一个漫长而特殊的假期之后,孩子们发现种植园乱七八糟的,还很脏.孩子们展开了...  相似文献   

20.
半山 《甘肃教育》2012,(17):48-49
2012年6月22日,来自兰州市城关区、七里河区、西固区、安宁区的20名"爱心儿童"和20个"爱心家庭"的家长与西固区金沟乡杨家咀小学的师生欢聚一堂,参加了由市校外教育办、市少儿活动中心举办的"手拉手,爱心助未来"——兰州市少年儿童同城小伙伴互助活动。此次"手拉手"活动,目的是通过城乡少年儿童开展互访、互学、互助活动,深入了解各自学习、生活状况,以捐赠物品、帮助学习、共同活动等形式进行经常性的互帮互助,使城乡儿童在活动中增进友情,得到锻炼,获得成长。营造少年儿童互帮互助、共同学习、共同活动、共受教育、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