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淡水培养对桐花树幼苗根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全光照条件下用恒定淹水位淡水培养红树植物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幼苗1年,以人工海水(8g.Kg-1)培养为对照,研究了淡水驯化对桐花树幼苗根的生长指标和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桐花树幼苗根的生物量呈持续增长的趋势,后180d的增长量显著大于前180d,淡水组与人工海水组并未表现出显著差异;两组幼苗的根数、根长和根粗在同一时期没有明显差异,而在不同时期有显著差异;两种处理幼苗的根系活力均出现两个高峰值,分别在6月和9月份,幼苗的根系活力在5~7月份表现为人工海水组大于淡水组,而8~12月份则淡水组高于人工海水组;两种处理的冠根比在同一时期无显著差异。以上结果表明:淡水培养对桐花树幼苗根的生长没有显著不利的影响,表明桐花树对淡水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
在室外自然光照条件下用淡水和人工海水(自然海盐比水为8g.Kg-1)处理培养红树植物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种胚90d,测定了种胚萌发和幼苗生长状况.结果表明:淡水处理桐花树种胚能够较早生根,且初次萌根率较高.两种处理下桐花树种胚的萌苗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相似,且两种处理间没有显著性差异.淡水处理在幼苗前期有利于根长的伸长,而人工海水处理在幼苗中、后期有利于根数的增加.90d时,淡水处理的茎高和茎生物量分别比人工海水处理的高32.90%和50.00%,均具有显著差异性;而幼苗的胚轴、叶、根的生物量、单株生物量和根冠比及根系活力均不存在显著差异.试验表明:桐花树种胚在淡水环境里能够正常萌发,其幼苗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3.
不同浓度铅处理对桐花树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树植物桐花树2a生龄苗为试验材料,采用淡水水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Pb2+(0 mg/L(对照组)、10mg/L、25 mg/L、50 mg/L、100 mg/L、300mg/L、500 mg/L)对桐花树叶片的超氧负离子(O2-)、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蛋白质以及可溶性总糖量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b2+浓度的升高,桐花树叶片中O2-和MDA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且均显著高于对照,最高值范围是在Pb2+浓度100~500mg/L;而蛋白质含量和POD的活性则呈下降趋势,且均显著低于对照.SOD活性在铅胁迫浓度为10 mg/L时达到最大,当高于10mg/L时,则随Pb2+浓度的升高而下降.可溶性糖含量在Pb2+浓度为0~300 mg/L时,随Pb2+浓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大.试验表明:桐花树叶片在浓度为10~100mg/L铅处理下,可以通过自身的内在调控抵御铅污染,即轻度的铅污染有利于桐花树的生长;在300~500mg/L高浓度铅胁迫下,各种生理指标出现衰减,显示高浓度铅胁迫的抑制效应,不利于桐花树生长.  相似文献   

4.
以2年龄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全光照(Ac100)、75%光照(Ac75)、45%光照(Ac48)、20%光照(Ac20)]对桐花树根系生长和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360d后,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桐花树的根生物量和根冠比均呈显著下降的趋势,其中Ac100的根生物量和根冠比最大,分别是Ac25的15.42倍和2.08倍;营养根和贮气根的根数、根长和根直径均呈逐渐递减的趋势,Ac100的营养根根数和根长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中Ac100的营养根和贮气根的根数、根长分别是Ac25的3.85、1.37倍和14.59、1.68倍;根系含水量呈上升趋势,其在6月份最高,冬春季最低;而根系活力则呈下降趋势,其在冬春季呈下降趋势,在夏秋季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试验表明,不同光照强度对桐花树根系生长和根系活力有显著影响,在100%光照强度下其根系发达,根系活力较高.而在25%光照强度(过度遮光)下不利于根系生长,且桐花树能适应一定程度的遮荫环境.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全光照(Ac100)、48%光照(Ac48)、20%光照(Ac20)]对淡水种植的桐花树光合特性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Ac100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型,有显著的"午休"现象,而Ac48和Ac20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型,"午休"程度降低;不同月份期间,遮光处理对桐花树的净光合速率(Pn)、有效光合辐射(PAR)、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均存在显著影响.遮光处理的桐花树叶片最大光合速率(Pmax)、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暗呼吸速率(RD)以及表观量子效率(AQY)与全光照处理相比均下降;随遮光度增大,叶片叶绿素a+b和叶绿素b含量显著升高,而叶绿素a/b降低,且叶面积显著增大.试验表明遮光处理通过影响环境因子和桐花树叶片生理特性等内在因素而影响其光合作用,且桐花树能适应一定程度的遮光环境.  相似文献   

6.
以不同树龄(2a龄、3a龄、5a龄)桐花树老叶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法和显微观察方法,对叶片形态和组织结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随着树龄增大,桐花树叶片数、叶面积、叶片鲜重和干重均显著上升;叶片的上、下表皮细胞大小变化不大;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下表皮角质层厚度、气孔个数、盐腺细胞直径和高度均不存在显著差异;而盐腺细胞个数显著增多,上表皮角质层逐年增厚,气孔长度和宽度均显著变小.树龄对桐花树老叶形态和组织结构均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台湾每年4月会有一个桐花祭。桐花很特别,它开了以后就会大片大片地飘落,如果站在一棵桐花树底下,几分钟不动,身上就会全是桐花,地上也全是桐花。有一次我在桐树林那边走,有个妈妈带着一个5岁的小男孩也在那里。小男孩在地上玩,妈妈在跟  相似文献   

8.
比较研究了泉州湾桐花树种群构件水平和个体水平不同龄级叶的脂质过氧化程度及抗氧化物含量,结果表明:在桐花树种群叶构件水平上过氧化程度较严重的是植株基部老叶,其次是中上部叶,膜脂质过氧化程度较低的是顶叶;从个体种群水平看植株叶的脂质过氧化程度较高的是刚进入繁殖期的植株;在构件水平上植株顶叶GSH含量和CAT活性表现最高,中部叶片次之,基部老叶较低,NO含量呈现与之相反的变化趋势;在个体种群水平上桐花树叶的GSH含量和CAT活性表现为开花期植株比未开花植株高,2~6片叶幼苗植株叶的抗氧化物含量最低.桐花树种群抗氧化能力的研究结果显示,进入繁殖生长的植株和2~6片叶幼苗植株宜作为泉州湾桐花树林的重点保护对象.  相似文献   

9.
以1年龄桐花树为材料,用完全营养液和不同浓度的煤矸石完全营养液浸出液进行栽培试验,对不同生长阶段的桐花树根形态指标及Cu、Zn、Mn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以5kg、10kg、20kg、30kg煤矸石粉分别加完全营养液配成30L培养液(分别标记为:A、B、C、D),其污染水平均超过国家I类水质的标准.其中Cu、Zn未超过II类水质标准,Mn超过II类水质标准.且煤矸石含量越高,污染也越严重.桐花树根部重金属含量的变化趋势是Mn含量较高,Zn含量次之,而Cu含量较低.且桐花树根部的Mn、Zn含量随着煤矸石浸出液浓度的增大而升高.桐花树根系在煤矸石浸出液中能够正常生长发育,表明其对煤矸石浸出液的耐性较强.试验表明桐花树对Mn、Zn是富集植物,可以考虑其作为净化污水的植物.  相似文献   

10.
以泉州湾洛阳江红树林的毛颚小卷蛾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生长期的桐花树毛颚小卷蛾抗氧化酶SOD和CAT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桐花树毛颚小卷蛾在幼虫期、蛹期、成虫期三个不同生长时期CAT含量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总一SOD和CuZn-SOD在幼虫期和蛹期这两个生长期与成虫期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桐花树毛颚小卷蛾CuZn—SOD占总-SOD比例较高,Mn-SOD所占比例较低.桐花树毛颚小卷蛾总-SOD、Cu,Zn—SOD和CAT活性随着幼虫期、蛹期、成虫期的生命发展过程而逐渐增强,但Mn-SOD活性表现出相反的发展趋势,在成虫期最低.综合地看,在幼虫期喷洒生物农药,可能达到最佳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不同浓度海水对毕氏海蓬子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蒸馏水条件下种子萌发率最高;随着海水浓度的增加,幼苗中脯氨酸逐渐增加,可溶性蛋白先增后减;.O2-产生速率先减后逐渐增,浓度为25%时最小;MDA含量变化和.O2-产生速率变化相类似,总体变化不大,浓度为50%处达最小值;抗氧化酶活性都是随海水浓度的增加先升后降,浓度为50%时达最大值.实验表明一定浓度的海水可以促进海蓬子幼苗的生长,50%浓度左右的海水是海蓬子幼苗生长的最适浓度,而种子的萌发以无盐环境为最好.  相似文献   

12.
不同采收期对梅县金柚鲜果和贮藏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不同采收期对梅县金柚鲜果贮藏、果实品质方面及其动态变化过程的差异。结果表明,无论鲜食或贮藏,过早采收的柚果品质差,而适当延迟采收的果实才能表现出沙田柚品种固有的优良品质,梅州地区梅县金柚的最佳采收期应是11月上旬即立冬前后,采收指标以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13.0%为宜,本文还初步探讨了贮藏过程中种子含水量变化与果肉汁胞枯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桐花树嫩叶浸出液对绿豆下胚轴不定根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研究了桐花树嫩叶浸出液对绿豆下胚轴不定根生长的影响.七个浓度梯度处理分别是:原液(0.078 9 g/mL)、稀释5倍(0.0157 8 g/mL)、稀释10倍(0.007 89 g/mL)、稀释15倍(0.005 26 g/mL)、稀释20倍(0.003 95 g/mL)、稀释30倍(0.002 63 g/mL)、稀释40倍(0.001 97 g/mL),以蒸馏水为对照组.分别简记为T1、T2、T3、T4、T5、T6、T7、CK.结果表明:T1~T6组对绿豆下胚轴不定根数目和生根范围均有显著促进作用,且随浸出液浓度的增大而呈上升趋势,其中T1、T2组的不定根数目和生根范围均显著大于其他组;T4和T5组的不定根根粗为最大,且显著大于其他组;T4组的不定根最长根长、鲜重和干重最大,分别比对照组显著提高14.69%、30.00%和55.56%.试验表明,桐花树嫩叶浸出液对绿豆下胚轴不定根生长具有较明显的化感效应,表现为过高浓度起抑制作用,较高浓度起促进作用,而过低浓度的促进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木荷的开花结实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外定位观测木荷的自然生境、开花进程、结实状况等内容 ,结果显示 ,木荷的花枝通常有 3 -1 1朵花 ,花单独腋生或数朵聚生于枝顶。 6月初开花 ,花期 40天左右。单花花期 5 -7天 ,第 2天柱头进入可授期 ,同时花药开裂散发出花粉 ;第 5天 ,花瓣开始脱落 ,而花柱在 2 0天左右脱落。木荷的结实率很高 ,平均为 94.8%左右 ;开花时间和开花顺序对结实率没有明显的影响 ,但对于果实的发育及种子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