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称"初唐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是唐代文学发展史特别是唐诗发展史上重要的诗人.他们开拓前代诗歌题材,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在边塞这一题材上创作出许多优秀的作品,全面真实的展现自我、展现社会生活.他们的创作带来了边塞诗的一个高峰.  相似文献   

2.
史称"初唐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是唐代文学发展史特别是唐诗发展史上重要的诗人。他们开拓前代诗歌题材,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在边塞这一题材上创作出许多优秀的作品,全面真实的展现自我、展现社会生活。他们的创作带来了边塞诗的一个高峰。  相似文献   

3.
初唐文学家号称“四杰”之首的王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有定评的。他生活在齐梁遗留下来的绮丽浮艳的文风中,虽有沿袭,但能自拔,有廓清旧习之志,作品风格开朗,精神踺康,作出了一定的承先启后、推陈出新的功绩。后人对他的评论,总的来说是愈来愈扬多于抑。盛唐时受过一段轻薄议论,倒引出杜甫来打抱不平,这以后,对他的公道话倒占了优势了。但是,旧史留给他(也包括其他三“杰”)还有一句很有影响的“微词”,叫“浮躁浅  相似文献   

4.
王勃和陈子昂都是初唐时期杰出的诗人。陈子昂在唐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历代学者都大书特书,论及初唐诗风改革之功,往往把陈子昂推称为诗风改革的旗手,而对王勃及其同时期的其他诗人所作的贡献则予以排斥。韩愈有“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的诗句,欧阳修也有“唐兴,文章承徐庾之风,天下祖尚,子昂始变雅正”的评价。好象陈子昂是初唐诗歌改革揭竿而起的第一人,相形之下,王勃等人的地位则显得十分冷落。位居“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有此不公正的对待,不能不令人感到遗憾。本文拟从王勃的生平事迹、诗歌思想内容和对诗风改革的贡献诸方面作一探讨,谈一些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一代文宗张说的山水诗在中国山水诗发展史上传承前代大、小谢 ,借鉴当代“四杰”等山水诗人 ,由初唐过渡到盛唐时期所处的重要地位及其山水诗创作的主要内容和风格特色。  相似文献   

6.
大师简介王勃(约650-676),字子安,汉族,唐代诗人。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四杰之首。  相似文献   

7.
唐诗导读     
在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唐诗是一座空前的高峰。文学史上一般把唐代诗歌的发展分为初、盛、中、晚四个时期。初唐是唐诗发展的一个准备时期,随着时代精神的变化和文学自身的演进趋势,初唐的优秀诗人们对诗歌的写作进行了多方面的积极探索,如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和陈子昂对诗歌内容的拓展、对诗歌风气的扭转,沈佺期、宋之问时近体诗声律的探索,张若虚、刘希夷对意境、情辞等的改进等,都为盛唐诗歌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五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名文《滕王阁序》。著有《王子安集》。贺知章:自号四明狂客。唐代诗人、书法家。七绝《回乡偶书》为传世名篇。王之涣:唐代边塞诗人,他的《凉州词》《登鹳鹊楼》是唐代绝句珍品。孟浩然:盛唐山水田园诗人,与王维齐名,并称“王孟”。五律《过故人庄》和五绝《春晓》为流传千古的名篇。王昌龄:边塞诗人。号称七绝圣手,其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芙蓉楼送辛渐》和《出塞》都很有名。王维:字摩诘,世称王右丞。…  相似文献   

9.
“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和盛唐边塞诗的代表岑参,作为唐代亲临西域的边塞诗人,用他们的具体创作展示了唐人的民族观、地域观之变化和发展,昭示了整个唐代中华民族文化与心态的变化轨迹。文章试从创作的选材和审美角度入手,分析二人边塞诗深远的文化意义,以此更好地了解唐代边塞诗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
皖西“未名四杰”指安徽霍邱籍的革命文学家韦素园、李霁野、韦丛芜和台静农4人。他们是五四时期新文学社团“未名社”的骨干力量。在鲁迅革命思想的指引下,“未名四杰”翻译出版了大量具有进步意义的苏俄及东欧文学作品,不仅为刚诞生不久的中国新文学提供了作品,而且为其提供了艺术技巧与范式。“未名四杰”的革命文学翻译继承了鲁迅的文学理念和文化品格,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鲁迅对“未名四杰”革命文学翻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鲜明的意识形态导向和坚定的政治方向;二是严肃认真、有错必纠的严谨文风;三是提携新人、泽被后学的文化传承精神。  相似文献   

11.
“声律风骨始备” ,即盛唐诗歌最重要之特征。四杰四友为唐代诗歌蓬勃发展之前奏。陈子昂高举反齐梁轻艳、复汉魏风骨大旗。张说和张九龄继承陈子昂。盛唐诗有山水诗和边塞诗两大流派。李白与杜甫承前启后形成风骨特征 ,将唐代诗歌推至艺术之巅。“永明体”平仄格律已初具雏形。“宫体诗”推动律诗形成。上官仪提出“六对”、“八对”之说。唐玄宗倡导“文章革旧新”、重视声律。政通人和、国泰民安。诗人思想空前解放、创作领域空前广阔。  相似文献   

12.
“初唐四杰”,究竟始于何时?游国恩等人的《中国文学史》说:“高宗至武后初年,出现了以文章齐名天下的初唐四杰”;文研所编的《中国文学史》则说:“唐太宗贞观中年以后至武后当政期间,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杰齐名,号称  相似文献   

13.
“兴象”是盛唐文学理论家殷皤在《河岳英灵集》中首次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文学理论范畴,本文以理论与创作实际相结合的方法来对殷番的“兴象”说进行研究。从创作主体入手。对“兴象”说进行重新阐释,殷璠“兴象”说的理论内涵是指一种带有盛唐诗人审美特征的具有诗人深厚的思想和充沛的情感,并且具有感发性、语言凝练自然的审美意象。“兴象”说对于矫正齐梁浮靡文风和总结盛唐时期诗歌总体特征都具有深远意义,同时又对意境理论的形成具有开启意义。  相似文献   

14.
唐代文学创造了中国文学的巅峰,但唐代文人的处境,却普遍悲凉。那些才华横溢的诗人,大部分身世坎坷,英年早逝。初唐四杰中,王勃做过几任小官,但都被革职了,26岁溺水而亡;杨炯开始只做了一个校书郎,是一种主管典籍整理的工作,最后死于县令任上。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文学史上,两个以上的作家常常被并在一起称呼,其基本形式主要有六种。因生活时代接近而并称 初唐诗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唐宋两朝的散文作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被称为“唐宋八大家”。因作品倾向或政治主张相近而并称 唐代的山水田园派诗人王维和孟浩然并称“王孟”;唐代诗人元稹和白居易都是新乐府运动的代表,并称“元白”;宋代豪放派词人苏轼和辛弃疾并称“苏辛”。因生活地点相近而并称 魏晋时诗人嵇康、林七贤”因他们常在竹林聚游,;清初诗人钱谦益、吴伟业、龚鼎…  相似文献   

16.
王芳 《文教资料》2011,(11):8-9
初唐四杰辞赋是初唐文学创作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产生于上承六朝、下启盛唐的特定文学发展阶段,所以四杰在赋中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特色,既有自身遭际不同的差异性,又与当时的文风和文学趋向有着密切联系。其辞赋中所体现出来的趋同性,全面展示出这个创作群体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7.
唐朝是中国古代诗歌空前繁荣的时期 ,也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巅峰时期。在这个时期涌现出了大批优秀的诗人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便是其中的四位。他们四位被称为“初唐四杰”。《旧唐书·杨炯传》载“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诗齐名 ,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  相似文献   

18.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在唐高宗至武后初年,出现了“以文章齐名天下”的“初唐四杰”,即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都属于一般士人中确有文采而自负很高的诗人,官  相似文献   

19.
一.作家并称1.两司马:汉代辞赋家司马相如和文学家司马迁。2.三曹: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汉魏时期诗人。3.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初唐诗人。4.王孟:王维和孟浩然,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5.高岑:高适和岑参,唐代边塞诗派的代表。6.李杜:李白和杜甫,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诗派的杰出代表。7.韩柳:韩愈和柳宗元,中唐古文运动的代表。8.元白:元镇和白居易,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代表。9.小李杜:李商隐和杜牧,晚唐诗人。10.三李:盛唐诗人李白、中唐诗人李贺和晚唐诗人李商隐。11.唐宋八大家:唐代散文家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王安…  相似文献   

20.
发生于唐代贞元至元和年间的古文运动,是我国文学发展史上首次文学革新运动.这场运动以韩愈、柳宗元为倡导者,它以对当时流行的浮艳文风起着“摧陷廓清”作用的文学理论和创作成就载入史册,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对于这场运动兴起的政治原因和其他原因,对于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对于韩愈,柳宗元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