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学说与杰克·伦敦的《野性的呼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篇寓言体小说《野性的呼唤》是美国著名作家杰克·伦敦在惊人的无意识亢奋状态下创作出来的一部幻觉性的作品。不管杰克·伦敦本人的创作意图如何,他的这部杰作与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学说完全相吻合。本文在迈克思维尔.盖斯玛和厄尔.莱柏两位著名评论家所持观点的基础上,运用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学说对《野性的呼唤》进行心理分析,以证明主人公巴克是在其自性的引导下,经过艰难的个性化过程,从其有意识的自我中解脱出来并达到自我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简·奥斯汀所创作的六部小说,皆以女性为主人公,以婚姻为主题,而男主人公在其作品中充当着女主人公的领路人和道德楷模。该文概述了简.奥斯汀和她的小说,着重分析了简.奥斯汀笔下的男性及其与作品中的女主人公的关系,进一步分析了作者得以创作出6部取材相同小说的心理原因和社会背景。  相似文献   

3.
《生死场》可谓是一部展示我国东北乡村独特一面的小说。小说里农民的生存状态,生活气息丰富的文学地理色彩,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小说在边陲小镇呼兰的地理空间中嵌入包括作者本人在内的社会底层贫苦人民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空间。本文用文学地理学的视角对其小说进行文本解读,分析地理环境对作家小说创作和作品包含的地理空间要素。  相似文献   

4.
"行走"和"边地"是有关张承志创作的两个关键词:前者是一种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行为,隐含着从背负家国天下的政治共同体到真我的追寻和皈依的心理转变;后者是他心理转变的空间场域,即实体空间,其如镜像般隐喻着他的精神空间,并在此发生了现实意义与心理意义的交织。由此介入张承志研究,可发现其文本所呈现的内容与作者的经历、精神和思想存在着共生关系,对作者的经历、精神和思想的深入了解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其作品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路翎上世纪40年代的小说创作透露出人类处于童年时期的诸多信息,尤其是呈现出雄强的力度的原始意象的反复出现,使其作品具有了生命原型的意味.它是作品意义生成的表征.在这一现象之后隐含着作者对国民精神、文化状况等问题的思索,同时,它也是作者人生境遇的悲剧性预演.  相似文献   

6.
<罪与罚>是俄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也是世界文学长廊中心理小说的典范.在<罪与罚>里,作者通过叙述人物的对话和内心独白,展示其变态心理、无意识和梦境,塑造了人物形象,发掘人物内心深处的隐秘,并且从社会和历史层面探讨了作品中人物复杂心理形成的原因,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7.
小说《一日重生》是作家米奇·阿尔伯姆创作的一部具有疗伤风格的作品。作者以独特的叙事方式展现了平凡人生活的一个个断面和切片,使读者从平淡中感受爱的光芒。论文讨论了小说中空间化叙事结构,多角度人物塑造和作家时空体等叙事手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图从神话原型批评的视角来分析威拉.凯瑟的《啊,拓荒者》和《我的安东妮亚》里的女性形象。作者认为亚历山德拉和安东妮亚的形象分别是“大母亲”和“大地母亲”的神话原型再现。威拉.凯瑟在这两部作品里所展示的创作才华,向读者呈现了其无意识心理中的人类记忆里的女神原型。  相似文献   

9.
《地下室手记》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部"社会哲理小说",也是一部心理分析小说."地下室人"的心理描写独具特色.本文主要探析双重人格反映内在本性和精神状态的矛盾变化、对话或对话化的内心独白、心理描写与梦境幻觉等下意识相联系,其特点及成因,从而更好地认识理解该小说,同时深刻感悟作者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10.
亨利·詹姆斯以其独特的创作理论与小说风格——心理现实主义驰誉世界文坛。《华盛顿广场》是一部写成于作者创作生涯早、中期之间的小说,其中的人物刻画,尤其是对斯洛泼医生这个主要人物的描画塑造,显示出詹姆斯心理现实主义最早形成的过程与痕迹。研究亨利·詹姆斯及其作品的文章与论著虽多,但极少有专论《华盛顿广场》者。  相似文献   

11.
路翎的中短篇小说以其对人基本欲求的极大关注卓立于20世纪40年代文坛上。在他的笔下不管是知识分子,还是工人、农民、流浪者都显示了生命的自觉,他们遵从于生命原始强力的勃发,决绝地渴求自由,蔑视任何权贵。这些人物和路翎本人一样,都有对高贵心灵的秉承,对原始强力的追寻。  相似文献   

12.
鬼子的中篇小说《上午打瞌睡的女孩》是他的“悲悯三部曲”之一。小说中内聚焦的叙事焦点、蒙太奇式的剪辑手法以及重复、隐喻、象征等写作技巧的运用,体现了作者的高明与高超之处。  相似文献   

13.
以心理空间理论(Fauconnier 1994,1997;Fauconnier&Turner 2002)为基础,通过对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的诗歌《孤独的刈麦女》的分析,认为诗人在创作过程中不断的建立心理空间并发生空间概念的整合,而其诗作便是诗人用语言文字的形式对其心理空间和概念整合的过程的还原与映现。通过对其诗歌语言的层层剖析,勾勒出诗人创作时的涉身体验与心理体验,以重现诗歌创作过程中诗人大脑中的一系列认知操作活动。  相似文献   

14.
康海的散曲创作鲜明地寄托了作者的身世感慨,表达了作者对功名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愤懑,交织着作者入世与出世的矛盾心理。其表现手法呈现出善于用典、长于构建画面、工于对偶的明显特征。  相似文献   

15.
《红楼梦》第十六回末关于秦钟之死的异文众多,且相去较远,只有早期版本中秦钟还魂并劝宝玉立志功名的处理最为妥善,最贴近作者本意.早期版本中秦钟遗言劝宝玉相对于前文显突兀,但并不矛盾,这样的处理中带有作者的深意.秦钟这个角色在《红楼梦》中是一个功能性重于情节性的人物,其临终遗言中“悔迟之恨”的设置关乎全文要旨.《红楼梦》有将宝玉、秦钟二人合一的倾向,秦钟临死悔悟是作者对宝玉的讽刺和惋惜,也是作者本人忏悔之情的表露.从《红楼梦》的对称性上看,这种设置符合全文结构特征,更贴近作者本意.  相似文献   

16.
李汝珍所处的时代表面上繁华竞逐,骨子里却日益腐朽。传统的人文精神失落,原有的纲常秩序大乱。李汝珍通过一部镜花水月的故事,讽刺世事,寄寓理想。《镜花缘》的劝惩初衷表现在小说中就是追求仁智。作者追求仁智的社会理想有它一定的积极意义,表达了作者对人性和社会的独特见解。虽然是镜花水月,但却引人追慕怅惘。  相似文献   

17.
屈原、贾谊因出众的才能遭遇嫉妒,两人的人生轨迹、遭嫉情节及嫉妒者的多重人格及心理感受的三个阶段.即由攀比到失望、由羞愧到屈辱、由不服不满到怨恨憎恨的过程很相似。屈原和贾谊借助文学创作疗伤,只能做暂时的心理宣泄和情感寄托物。对嫉妒者的心态、行为探讨的目的,是为了达到消除嫉妒心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在杜十娘的悲剧成因这一问题上,历来被认为是封建礼教的罪恶表现。然而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会发现,这篇小说寄托着作者对真情的肯定和向往,对负情之人的痛恨和批判,作者并没有明确地反对封建礼教的意图,其矛头所向是不懂真情妄谈风流的李甲。而杜十娘的理想追求与封建礼教并不存在必然的冲突,她的理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有可能实现的。将杜十娘之悲剧归结为封建礼教的观点,是空泛而脱离文本的。  相似文献   

19.
赵强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10,32(5):121-124,83
言语行为都是语用者运用自认为合适的话语得体地表述语用意图的语用行为。从语用学意图理论来看,语用意图具有呈现和解释的复杂性。语用意图的呈现体现在语用力、话语力和符号力这三个维度上;语用者和解释者对语用意图的生成和解释,是语用意图多维度的动态互动的结果,语用者与解释者在对待语用意图上可能是等值的或偏离的。  相似文献   

20.
《老人与海》标志着海明威悲剧艺术的巅峰。小说既融合了悲剧的精神理念,又蕴含了喜剧性的生态智慧,集中体现了作者对待自然矛盾复杂的态度。在彰显了人类精神力量之伟大的同时,小说也反映了作者的生态整体意识和对悲剧个人主义的反思。小说反高潮的结局颠覆了西方悲剧思维模式,将征服自然的英雄神话转化为警示现代生态危机的寓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