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的代表作《紫色》讲述了女主人公茜莉的女性意识的觉醒过程。以沃克提出的妇女主义的视角,通过全面剖示莎格的性格特征和她与茜莉的特殊关系来分析莎格的重要角色,并试图提倡一种团结友爱和自我认识的精神来达到妇女独立自由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谢凝 《文教资料》2012,(14):35-36
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被称为"生态女性主义作家",她一生的创作都集中在黑人的困境、沉默的黑人女性、生态环境和殖民主义等问题上。本文通过对沃克作品《紫色》中莎格的魅力阐释,来分析沃克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并对其笔下的黑人女性探寻自我进行解读,从而唤醒人们对人类"母亲"——自然和女性的生态健康和生存处境的深切关怀,以女性倾向的生态视角,把自然和女性联系并等同起来,与自然融为一体,从而更加深刻地感受黑人女性作为大自然中的黑珍珠所散发出的异样、耀眼的生态美。  相似文献   

3.
黑人女权主义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兴起以来,推动了黑人民族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在帮助黑人妇女觉醒、寻找黑人妇女的自信心和建立她们独立人格方面做出了贡献。黑人女权主义者从清理美国文学作品中陈腐的、被妖魔化的黑人妇女形象着手,揭示了黑人妇女低微的社会地位的根源。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和艾丽斯·沃克塑造了秀拉和莎格等新形象来抵抗黑人妇女所面对的种族和性别歧视。  相似文献   

4.
举世闻名的“莎学”发展历经沧桑,百家争鸣,硕果累累。但随着“莎学”不断深入发展,更深层次矛盾越来越多,各种挑战此起彼伏,各种思潮日新月异,原有的学说急需与时俱进。面对新形势,应取何种态度,颇费思量。本文分析了当今世界众多“莎学”各家不同观点,追踪朔源,对比分析,剖析“莎学”面临困境与机遇,试图寻找新答案,作出新选择。  相似文献   

5.
艾丽斯·沃克通过写作为黑人女性的解放做出了不懈努力,她的努力旨在解放在双重压迫中喘息的黑人女性。沃克在《紫色》中以双性同体的创作理念塑造了多个同时拥有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角色,莎格成为沃克笔下挣脱传统束缚与压迫的黑人女性的代表,是沃克眼中同时拥有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完美女性的典范。这个角色的塑造成功地传递了沃克对于消除两性差异、达到两性和谐的理想状态的期待。  相似文献   

6.
晏洵 《文教资料》2014,(31):109-110
《诗·豳风·七月》“六月莎鸡振羽”一句中的“莎鸡”,即现在所称的昆虫纺织娘。但“莎”字读音,学界则有suō、shā两音。本文从名源语义、语音演变角度出发考证,认为suō音正确,shā音恐误。  相似文献   

7.
考察了11部莎剧,认为莎剧中的“人生”概念通常被看作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或行为,可以借助空间和时间识解和表达,但作品中“人生”在精神、感知方面的特征并未成为人们认知的焦点.常规隐喻在莎剧的“人生”隐喻系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构建新奇隐喻的基础.对莎剧概念隐喻的研究不仅能够为正确解读莎剧的文学内涵提供认知依据,还有助于深入认识概念隐喻在人类认知及文学语言中的基础作用.  相似文献   

8.
《紫色》是女性主义的赞歌,"姐妹情谊"是该小说的一个重要话题。主人公西丽在生活中遇到了很多艰难险阻,但在莎格、苏菲、那迪和思琪克这些女性的支持下,西丽成功地由一个不自信、受惊吓和遭虐待的少女转变为一位自信、坚强和成熟的中年妇女。该书作者沃克致力于向读者描写充满生机和活力、富有激情和反抗精神的黑人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9.
一、对象简释 A、“莎”就是湘西方言苗族民歌,苗文记为Sead,音[Sa~(55)],严格地讲,“莎”只是苗族诗歌的一种形式,但,是一种极重要的代表着苗族诗歌的形式。在结构上有如下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0.
萨克雷和哈代都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又都在各自的代表作《名利场》和《还乡》中分别塑造了两个探险女性的形象,即丽蓓卡·夏波和游苔莎·维尔。基于此,以女性主义理论为视角剖析丽蓓卡和游苔莎形成探险形象的原因,以期进一步分析19世纪英国社会中人们的社会意识及维多利亚时代的婚姻和家庭的美德。  相似文献   

11.
论“格”     
《考试周刊》2015,(57):90-91
格是个语法范畴,在传统语法里,格表示名词或代词与其他词的关系。英语里现存两种格:名词属格和代词的主、宾格。C.J.Fillmore的格语法是以动词为中心的深层语法,揭示了语义和句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卢忱 《文教资料》2014,(23):69-70
本文从文化研究关键词"拟像"出发,研究近年来一类特征鲜明的莎剧电影改编策略,即将莎剧故事情节置换到不同的时代和地点。这种改编策略敞开了原作的时空边界,欢迎不同时空背景下的视觉意象和符号参与到对莎剧原作的阐释和再创作中,体现了莎剧电影与视觉文化其他媒介在视觉符号方面的互动与互文。  相似文献   

13.
目前,小学教学领域存在着众多的“格”(即标准、规定和要求),有课程标准之“格”、专家之“格”、校本之“格”。一些根本性的、规律性的“格”,规范、提升着我们的教学行为。对我们的教学具有普遍的积极意义,但某些“格”具有繁琐化、教条化的倾向。无形中成了教师的“紧箍咒”。在众“格”林立面前,教师应做到“心中有格”、“眼中有格”、“自成一格”。  相似文献   

14.
长久以来,诗格著述被视作指导初学者的教科书和科场应试的指南,其丰富的理论内涵并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始终未得以充分认识。一个重要原因是对诗格之"格"的理解停留于法式标准层上,即便有学者提出技艺和审美力量层面的含义,也语焉不详。诗格之"格",一是近体格式体制的法式、标准;二是诗的内在艺术品质,即选词取象、章句构拟、用事描写等艺术手段;三是诗之气势、意境和风格等总体艺术风貌。三层内含层递融通。既是一个由点到面到体的逻辑建构,也是形式格法与意义、审美的互文共建。全面细致梳理诗格之"格"的内涵,有利于把握诗格理论术语的内在体系,有利于深刻理解和梳理诗格理论的内在机制,有利于重新考量其在文论史和诗论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戏曲编演莎士比亚戏剧近年来频频出现在中国舞台上,不但引起了国内观众的强烈兴趣,而且吸引了英关莎学家的关注。戏曲编演莎剧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也引起了一些争议。戏曲编演莎剧融入现当代人类意识,为中国传统戏剧与西方戏剧结合,开辟了莎剧现代化的一条路子。  相似文献   

16.
《“格”辨》(TheCaseforCase)一文是美国语言学家菲尔摩创立格语法的经典文献。文章通过梳理《“格”辨》中格、格框架以及深层格等核心概念,重点解读该文中格语法的体系建构。文章认为,《“格”辨》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在深层结构中引入格以实现对转换语法的修正,并以此为基础初步创立具有普遍意义的格语法体系;《“格”辨》的意义在于将语义和句法结合,开启句法语义的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7.
《"格"辨》(The Case for Case)一文是美国语言学家菲尔摩创立格语法的经典文献。文章通过梳理《"格"辨》中格、格框架以及深层格等核心概念,重点解读该文中格语法的体系建构。文章认为,《"格"辨》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在深层结构中引入格以实现对转换语法的修正,并以此为基础初步创立具有普遍意义的格语法体系;《"格"辨》的意义在于将语义和句法结合,开启句法语义的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8.
莎儿是一位漂亮纯洁的女孩,她热情、善良、可爱、富有同情心。她出生在矿山,成长在矿山。在她的生活中,有一些事情,她怎么也不明白。——前言文静·孤独莎儿没有闭月羞花之容,也没有沉鱼落雁之貌。莎儿就是莎儿,一个平凡的莎儿,一个文静的女生,一个孤独的女生。莎儿热爱生活,对生活充满信心,愿做生活的强者,却不愿追逐名誉和利益;莎儿喜欢多种多样的科学活动,但不愿为自己的创造而夸耀;莎儿努力奋斗,勤奋学习,为自己的学业有成而努力刻苦,但不会因为学习好就满于现状;莎儿不会把时间浪费在玩耍、吃零食的消磨中,她不愿让时间因此蒸发。莎儿…  相似文献   

19.
台湾开始莎士比亚研究是在50年代中后期.这时从事莎著翻译和莎学评论的主要是从大陆去台的学者、教授,其中以梁实秋和虞尔昌为代表.1947年秋渡海去台湾大学外文系执教的虞尔昌教授,在台湾物力艰窘,学者颇危衣食,大学授业之余,日  相似文献   

20.
耍赖的莎亚     
有个小女孩名叫莎亚。她长着圆圆的小脸,弯弯的眉毛,大大的眼睛,翘翘的鼻子,红红的嘴唇,就像个可爱的红苹果。莎亚每天都要上幼儿园,和她的小伙伴们唱歌跳舞做游戏。晚上回到家,莎亚总爱坐在沙发上看她喜欢的动画片。妈妈看看时间不早了,就喊莎亚睡觉:“莎亚,该睡觉了。”莎亚的眼睛还盯着电视机说:“动画片还没完呢,让我看完它再睡觉吧。”妈妈一边关掉电视,一边催着莎亚:“不行,早睡才能早起,快点去睡觉了。”莎亚还想耍赖:“可是我现在还没有瞌睡怎么办,那就让我看看书再睡觉可以吗?”妈妈摇摇头:“不行,你现在去床上躺着,一会就有瞌睡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