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基础演练 阅读《鸿门宴》全文(全文略,见课本),回答下列 卜5题。(卜4题每题3分,第5题8分,共计「20分)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 项是() A.备他盗之出人与非常也。 非常:指意外的变故 B.沛公奉危酒为寿,约为婚姻。,- 婚姻:结成夫妻关系 C.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细说:小人之言,谗言 D.范增数目项王。数目:多次使眼色_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 同的一组是(‘) ’A.具以沛公言报项王I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tB.谁为大王为此计者l君为我呼人,吾得兄事之 c项王即日甲留沛公与饮/请以剑舞,甲击沛公 于…  相似文献   

2.
歌赋鸿门宴     
沛公旦曰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过去我们同甘又共苦,此刻月亮代表我的心。”项王曰:“我承认都是无伤惹的祸,那样的小人太坏我太冲动,才会在刹那之间只想和你战一场。”范增举目项王,举所佩玉以示曰:“你总是心太软,心太软,把所有的问题都自己扛,留他吃饭简单,杀他太难。”项王默然不应:“其实你不懂我的心。”范增起:“对  相似文献   

3.
<正>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读《鸿门宴》,特别是读到这段文字时,内心始终有种未可名状的感觉。作为楚国第一剑客的项庄,竟然会因为大将军项伯的"翼蔽"而没有完成范增交代的任  相似文献   

4.
“唉!竖子不足与谋!”课本注:“〔竖子〕骂人的话,相当于‘小子’。”问题是范增骂的究竟是谁?从上下文来看好象骂的是项庄,因为紧接着他又说:“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显然其中的“项王”指的是项羽,项羽是不在被骂之列了。因为前文还有“范增起,召项庄……‘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范增曾向项庄交代了任务。可是当项庄舞剑时,“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项庄的任务  相似文献   

5.
《鸿门宴》中的范增辅佐项羽建功立业,功不可没,然我认为其人品极差,我们不可学之。原因如下:其一,当项羽听说沛公准备在关中称王时,十分恼怒,下令攻击沛公的军队,范增认为沛公此人野心甚大,要项羽早些进军,可见其心之歹,枉为读书人。知战将临,为何不劝解二人,要知受苦的都是天下百姓呀!其二,沛公赴宴,范增多次向项羽使眼色,让他杀掉沛公,然项羽不从,范增只好招来项庄,杀心陡起,故意用话语激项庄,使项庄趁机杀沛公,可见其心之歹毒。其三,沛公走后,张良进帐辞别,赠范增玉斗一双,范增却把它扔在地上,用剑击碎,又骂项羽项伯等人,可以说在小辈面…  相似文献   

6.
《鸿门宴》中的“与之同命”句书中注:“和他们拼命。之,指项羽等.同命,死在一块儿、拼命.一说,‘之’指沛公,与沛公同生死,也通。”针对这样具体的句式,教材却莫衷一是,这只能给人造成理解上的混乱,而别无它益.笔者认为:只要把“与之同命”句与它得以存在的特定的语言环境联系起来理解,这一难题便可迎刃而解.樊哙的“与之同命”句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出现的呢?课文交代得非常清楚:“于是(这对)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  相似文献   

7.
一、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群贤毕(全部)至 寿毕(完成),请以剑舞 B.弓】(引导)以为流觞曲水 属引(长久)凄异 C.因(由于)寄所托 因(凭借)利乘便D.情随事迁(变化) 迁(贬职)客骚人,多会于此二、与例句中的“致”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例: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A.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B.以致天下之士,合纵缔交,相与为一 C.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D.树草栽木,颇有野致 三、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与“齐彭殇”的“齐”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常以身翼蔽沛公B.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C.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  相似文献   

8.
一、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B.晋军函陵,秦军汜南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越国以鄙远,君之其难也 一{既东封郑 乙.弋 · f又欲肆其两封 。.{兰萋耋釜于晋,且贰于楚也 二、与“朝济而夕设版焉”中的“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人才济济 B.同舟共济 C.济世之才 D.无济于事 三、选出不含通假字的一项【 】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秦伯说,与郑人盟 C.失其所与,不知 · D.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四、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 A.以其无礼于…  相似文献   

9.
第I尝一、《12分.每小短3分》L下列各组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俘亮(晓ng)解元(ji酌沛诈(ju‘)朝呼夕月(d“n) B.口呐(n色)溃脓(hul)琴除(化)惩一攀百(j‘ng) c.移然(n“)半序(石dng)睁身(Jt)不见经修(chudn) D·尽赞(佬i)举职(沙ng) :I=瘪(bi色)吸泣不止(ehu。)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重迭打腊一筹莫展竭泽而渔B.粗犷展撼世外桃源额手称庆C沉涸凭添人情世故蛛丝蚂迹D.坐阵痉孪里守成规悬梁刺骨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不管是白发苍苍的老者,黄发垂看的稚童,体弱无力的女子,缺…  相似文献   

10.
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谢霆锋:我挺喜欢《爱的跷·板》。(qiāo)B.时下,“搞定”“搞秀”“搞笑”“恶搞”等“搞”词不断,搞得那些编纂字典的学者始终跟不上趟·。(tāng)C.妈妈带回一个装帧·精美的相架,要我选一张自认为拍得最好的照片放在里面。(zhēn)D.2006年10月13日,作为20世纪中国最富传奇色彩的女性之一,王光美走完了她跌宕·起伏的一生。(dàng)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文学在当代中国社会结构中的边缘化趋势仍然让真正的文学教育的开展步履为艰。B.…  相似文献   

11.
“从”,《辞海》(修订本)有十二个义项,《辞源》(修订本)有十四个义项,但都不能解释下列两句中加点的“从”字的含义: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鸿门宴》)  相似文献   

12.
一、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犟(qiang)谏 辇(ni6n)车 老媪(ao) B.不学(x旧o) 百乘(sh色ng)膏威(yI=I) c.仗恃(shl) 持踵(zh6ng)有赤(蚶) D.巷(旧n)国 沟壑(h色) 游说(shu6) 二、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 B.必勿使反 C.少益耆食 D.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三、对下列加点的“于”字意义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④赵氏求救于齐 ②少益耆食,和于身也 ⑧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④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⑤皆以美于徐公 ⑥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⑦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A.①②I③⑤l④⑥⑦ B…  相似文献   

13.
范增在骂谁     
范增,项羽的谋士,鸿门宴全剧的导演。鸿门宴尾声时,张良受沛公委托,将白璧一双献于项羽,玉斗一双献于亚父。项羽在听张良说沛公“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后,“受璧,置之坐上”。范增呢,因为项羽的妇人之仁和沽名钓誉,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谋划不能实现,在接受一双玉斗后,则“拔剑撞而破之”,并出愤激讥诮之言:“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那么,范增这里说的“竖子不足与谋!”中的“竖子”是骂谁的呢?人教版高中教科书在《鸿门宴》一文这样注释:竖子,骂人的话,相当于“小子”,这里指项羽。笔者以为此注将“小子”指向“项羽”甚为不妥。  相似文献   

14.
《鸿门宴》中有三处涉及到玉文化礼制,这是故事情节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在阅读过程中不可忽视。玉文化礼制一:“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在鸿门宴上,范增多次看项羽,又举着所佩带的玉玦向项羽多次示意,项羽却一直沉默不响应。范增要表示什么意思呢?结合《史记·项羽本纪》全文,项羽召刘邦来鸿门,原因有三:其一,刘邦已经攻破了咸阳,又在函谷关驻军,用来阻止项羽入关;其二,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通知项羽说“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对刘邦这样的行为非常愤怒;其三,范增对项羽说:“沛公居山东时…  相似文献   

15.
(一)昔齐桓公出,见一故墟而问之。或对曰:氏之墟也。”复问:“郭氏曷为墟?”曰:“善而恶恶焉。”桓公曰:“善善恶恶乃所以为,而反为墟,何也?”曰:“善善而不能用,恶而不能去。彼善人知其贵己而不用,则怨;恶人见其贱己而不好,则仇之。夫与善人怨,恶人为仇,____________________。”(选自桓谭《新论》)1.对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郭氏曷为墟?“曷”通“何”B.贵己而不用。贵:尊重C.恶恶而不能去。两个“恶”意思相同D.恶人见其贱己而不好。(跟自己)修好2.用“/”标出朗读时该停顿的地方。彼善人知其贵己而不用。3.结尾句以下列哪句为…  相似文献   

16.
近来,笔者在教授《鸿门宴》的过程中,发现文中有一段文字有顺序颠倒之嫌。限于水平,笔者不敢妄断,谨笔录于下,待教于方家。这段文字是: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见人教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第二册(必修)第44—45页,2004年5月第一版)案:文中沛公听从了樊哙“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的劝告,决定不辞而别;临行…  相似文献   

17.
不答语,权且这么说,顾名思义,就是问而不答、说而不应、思而不言、做而不谈的一种语文现象。仅以高中语文课本的一些篇章为例,此种语文现象也是举不胜举的。如张良向沛公禀报项王要来攻打自己的军营,并且批评沛公“距关”的笨拙做法时,“沛公默然”。默然者,沉默无言的样子也。无独有偶,司马迁又精采地描写:“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在紧紧相连的段落里,  相似文献   

18.
《鸿门宴》一文(高中语文课本第二册)中有好几个带“旦日”的句子:1.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半,为击破沛公军!”2.(项伯)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3.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这里的“旦日”,一般都理解为“明日”或“第二天”。实际上,这种解释并不妥当。在古汉语中,“旦日”是多义词。它可以表示“明日”,也可以表示“第二天天亮之时”。众所周知,词的多义性,是就孤立的词来说的,一旦置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  相似文献   

19.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巧分) 1.下列加点字字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I】(2分) A.快快不乐(y己ngy凸ng)贮藏(zh自) 销蚀(shl) B.瞒珊(Pdn)‘比心‘}中忡(zh6ng zhong) 毋宁(w自) C.研痕(zhu6)语无伦次(l自n) 踉跄(lidng) D.散了架(s白n)迸射(目ng) 遗嫣(shu己ng) 2.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保佑疆域无垠步覆 B.朦胧轮廓疲惫不堪葡旬 C.搁浅赢弱不可思议防御 D.履践账蓬书籍刚毅不屈 3.下列吝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I](2分) A.她那一湾秋水闪耀着诗一般的深情,显然被这清幽的夜晚深深地吸引住了。 B.凡重大决策都必须经过…  相似文献   

20.
第1卷(选择题,共40分) 一、(40分,每小题2分) 1.依据拼音规则,下列说法有错的一项是( )。 A.爵节lun与hui省略了相同的字母。 B.“方案”与“西安”的拼音都要加隔音符号。 C.音节yao与yue中的“y”读音相同。 D.”花儿”的拼音应写成huar。 互lF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溟的一项是( )。 A.数见不鲜(shu6) B.引吭高歌(h6ng)。 c.疾风劲草(jin) D.锐不可当(dang)。‘ 3.F列词语中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①戒骄戒燥②声名狼藉⑧向时而动 ④肆无忌惮⑤鄙帚自珍⑥再接再厉 A.①⑧⑤ B.②⑧⑤ C.④⑤⑥ D.②④⑥ 选出4~5题中加点字正确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