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写母爱的文章很多,孙友田以自己独特的际遇和感受呈献给读者一段美妙的童年,一份淳朴的母爱,款款深情,令人回味无穷。这是一段足以温暖人生的记忆。  相似文献   

2.
张爱玲的文学作品里,童年缺失母爱的体验和特殊的成长经历,是一个挥之不去的话题。她以独特的视角和技巧,在作品中颠覆着母亲的慈爱形象、流露着母爱的缺失对子女一生的影响,并以细腻的笔法在不同作品中诉说着这种缺失,以及隐藏在母爱缺失背后的复杂人性。  相似文献   

3.
一粒种     
编者推荐:从『帮助儿女成功』的角度写『母爱』——视角独特。用『煮熟的玉米能发芽』,彰显母爱的伟力。开篇『埋』字为结尾『煮熟』伏笔。  相似文献   

4.
托妮·莫里森小说《宠儿》是一部问鼎诺贝尔文学奖的力作,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小说中讲述了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弑婴惨剧,向读者展示了一种另类的母爱:那就是在万恶的反人类的奴隶制度下处于性别和种族双重劣势下的黑奴母亲的爱,一种非凡的充满创痛的母爱。与早期的小说不同,《宠儿》挑战了传统的母爱价值观,通过毁灭的方式对母爱进行诠释和解读。  相似文献   

5.
母爱的主题,写出了无数动人的篇章。梁晓声这篇散文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写出了母爱润心无声,写出了“大羹必有淡味”。写出了母爱的另一面——儿时与母亲的心灵冲撞中,母爱给予的坚强和面对生活的勇气,这种爱使自己克服人性中的虚荣、懦弱,使自己勇敢面对生活,不断走向前进。  相似文献   

6.
边霞 《早期教育》2002,(10):31-32
1.欣赏《摇篮曲》,了解表现母爱的形式是多样的,体会用音乐表现母爱时给人的独特感受。2.尝试用绘画、粘贴、身体动作等形式表现音乐带来的感觉。  相似文献   

7.
爱的纸条     
沈洋 《新读写》2012,(3):19-19
和平日里表现母爱不同,这篇文章通过妈妈给“我”的小纸条来表现细腻实在的母爱,选材新颖,写作的方式也比较独特,将母亲表达爱意的方式恰到好处地传达给了读者,让人感受到一股暖流在心间流淌  相似文献   

8.
母子情     
“兴奋之下,脱鞋时把鞋带弄成了一个死结”和“母亲见状……便蹲下了身子(解结)”——用独特的细节承载浓浓的母爱。文末用“一定要好好读书”照应开头“破例请了半天假”,中间讲述“母爱”的细节——构思很巧妙,内容有特点。但是,还需要升格:集中写一个独特的情节;标题实在一点。  相似文献   

9.
张爱玲创作所取的独特视角及其非凡艺术表现力不仅使她在文坛自成一格,而且为她的作品赢得长久的生命力。在这之中,作者鲜明而独特的女性意识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从其女性意识中一个方面——母爱入手,探讨张爱玲小说创作的深层原因及内在情由。 张爱玲对于母爱的认识,一方面肯定“自我牺牲的母爱是美德”,另一方面指出“女人似乎不能将这引以为自傲”,因为“这种美德是我们兽祖先遗传下来的,我们的家畜也同样具有的”,故本能的仁爱只是兽性的善,人之所以与禽兽者相异并不在此,“过于冷淡,总之,缺乏人性”——其实是比较“人性”的。张爱玲这种母爱认识的形成,与  相似文献   

10.
题6———阅读下面这首小诗,补写第二小节的空缺内容,使之与一、三小节保持连贯。小时候,母爱融在乳液里,吮着它,香甜甜。上学后,母爱,,。长大后,母爱藏在枕头里,枕着它,爱意绵绵。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学中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必须珍视学生对生活独特的体验、感受和理解,鼓励多元解读。阅读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培养学生具有在周围生活中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对这道题的解答可以折射出日常生活中对母爱的独特理解。题27———走进网络、拥抱自然、关注热点、研究课题、参加竞赛、服务社会、善待他人、学做家…  相似文献   

11.
解读母爱     
母亲,一个独特而神圣的字眼。母爱,则是一种真挚而永恒的情愫,是一个永远无法诠释而又永远诠释不尽的命题! 亲情真诚,亲情温馨,而母爱是缠绵,是无私,是崇高,更是深沉! 远行累了,总想寻一份轻松;跋涉久了,更想觅一缕温馨,而母爱是客栈,也是港湾……  相似文献   

12.
在文学长廊中,母爱的主题,写出了无数动人的篇章。梁晓声这篇散文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写出了母爱润心无声,写出了“大羹必有淡味”。一个小小的故事,却将母爱的坚韧和伟大渲染得如此让人刻骨铭心,却又如此不露斧凿,可见作者匠心独具。其实谁的身边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呢,只要我们细细地体味,细细地咀嚼,一朵小花就可以嗅出春天,一片树叶就可以读出森林。  相似文献   

13.
对于母亲的赞颂、母爱的歌咏是五四女作家笔下极为重要的内容。凌叔华小说中直接描写母亲形象的作品并不多,但是她审视的角度与其它女性作家不同。她写出了世俗母亲的焦虑与期盼,可以说母亲角色走下神坛是从凌叔华开始。她的母爱观体现了女性作家对生命意识与自我意识的独特思考。  相似文献   

14.
真情     
在我很小的时候,妈妈就离开了我和爸爸。从这开始,我就懂得了什么叫做相依为命。每当我看着同学们幸福地扑进母亲的怀抱,享受独特的母爱时,我心底里流露出一种说不出的羡慕,羡慕中带有一丝“妒忌”。对我来说母爱是世界上最渺茫的东西,就像镜中花、水中月,摸也摸不着,当时的我觉得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情感。可是,对我来说父女之情是最珍贵的。  相似文献   

15.
母爱     
都说母爱最伟大,我说母爱最普通。母爱是书包里的平整整,母爱是饭桌上的香喷喷,母爱是雨中一把伞,母爱是梦里一个吻。山高水远比不过母爱,母爱让人间充满温馨。都说母爱最平凡,我说母爱最动人。母爱是油灯下的密密缝,母爱是送行时的泪盈盈,母爱是家中一句话,母爱是异乡一封信。天长日久比不过母爱,母爱让世界永远感动!母爱@姜建新!336400$江西上高县文联  相似文献   

16.
点击:母爱是永恒的,但爱的目的是不同的,爱的形式也是不同的。读罢此文,你也许会被美洲画眉独特的爱所震撼。  相似文献   

17.
《母爱,生而为一棵树》是一篇充满激情的歌颂母爱的佳作。思想内容真实、深刻、新颖,表现方式巧妙独特,别具一格,语言清新、生动、自然,令人一读之下,叹为观止,不仅对母爱这一人间至美有了更形象更深刻的理解,而且为文章深邃的美感所陶醉。作为一篇抒情散文,作者整体上采用的是托物言志的手法,以树写人,化虚为实,从而使母爱的内涵变得形象可感。在具体写法上,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一、文章的构思相当巧妙。在开头先描述了一幅极富静态美的母女相依的场景,画面感人,突出了母爱的温馨;然后运用比拟手法以树写人,用各种树的各种品质来表现出母亲…  相似文献   

18.
一、激活体验,感受母爱 <我与地坛>这篇文章之所以取得成功,有很重要的因素是史铁生对母爱的独特理解.起初,他是不理解母亲的,只是时时刻刻想着自己不幸的命运;等到他真正读懂母亲,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以后,母亲却已经永远离开他了.  相似文献   

19.
《我与地坛》是一篇情真意切、感人至深的当代散文。思想感受深刻独特,带给我们对生死、对生命、对母爱及苦难等人生问题的思考和认识;表现手法新颖别致,令人耳目一新,极具吸引力。写景视角不同一般,细腻而独特。语言文字精致优美、真诚恳切。  相似文献   

20.
奔跑的母亲     
古往今来,写母爱的文章多如牛毛,数不胜数,这篇《奔跑的母亲》却以独特的视角撼人心魄。母爱创造的奇迹竞让人如此动容、肃然起敬。有人说:“当爱达到极致时,人的潜能也发挥到极致。”文中的母亲为了她的孩子能读书,以超乎寻常的坚韧的毅力练习长跑,最终获得了国际马拉松比赛长跑冠军,取得了一个令自己、令家人,也令所有人都出乎意料的结果,而这个结果细细琢磨起来,却又在情理之中。母爱是博大无私的,她的博大足以和日月齐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