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5 毫秒
1.
复习课对学生来说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也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就感",更不像上新课时有一个基本的课堂结构模式.在日常的科学复习课教学中,笔者发现教师在整堂课中不是滔滔不绝地讲,就是放手由学生自己去做,使课堂显得较为沉闷.原因在于教师缺乏对复习课需要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的理解,忽视了复习课对学生发展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2.
“上复习课最枯燥无味”,这是许多初中语文教师经常发出的感叹。复习课既不像新课那样有“新鲜感”,又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功感”,复习课是让学生将学过的知识概括性地整理和加深,形成新的认识结构,它是从部分到整体的一种教学阶段。它的基本任务是:既调整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所掌握的知识与教学大纲要求之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3.
葛子祥 《广西教育》2011,(35):39-40
复习课难上,它既不像新授课那样让人有“新鲜感”,又不像练习课那样让人有“成就感”,更没有一个公认的基本课堂教学结构(模式)。要提高数学复习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要善于抓住“五化”,即概念教学要过程化,例题、习题的选择要优化,教学过程设计要精细化,学生参与要全体化,课堂小结要方法化。  相似文献   

4.
石瑛 《中学教学参考》2009,(20):136-137
每年到了初三的第二学期,复习成为课堂的主宰.“温故而知新”,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系统掌握,全面提高,综合运用;同时,复习又可以弥补学生平时学习中的漏缺环节.然而,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也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功感”,正如学生说的“重复昨天的故事”,再加上陈旧单调的“练习一讲授一模拟考试”的复习模式,学生自然心生烦闷倦怠,课堂也常常出现“教师启而不发,学生懒而不答”的死气沉沉的尴尬之境.怎样打破复习课堂气氛沉闷之坚冰,让复习课也能精彩纷呈,从而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结合本人教学工作实际,下面谈点粗浅的认识与体会.  相似文献   

5.
“复习课最难上。”这是许多数学教师的感觉。的确,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那样使学生觉得有“新鲜感”,又不像别的课那样有章可循。进入复习阶段,基本上都是复习旧知识,如果教师终日埋头于复习题,练习册,测试卷之中,学生埋头作题,教师埋头批改,大家都忙得不亦乐乎,一天下来,教师精疲力尽,学生无精打采,对复习题特别不感兴趣,认为枯燥乏味,认为做题很累。那么,如何让上好数学复习课呢?  相似文献   

6.
张松林 《新疆教育》2012,(20):157-157
复习课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难上的一种课,也是最能代表教师水平的课。许多数学教师经常发出“复习课最难上”的感叹。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又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功感”。复习课作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课型,能否上好复习课,  相似文献   

7.
复习课难教是许多教师经常发出的感叹.因为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也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功感.但复习课起着巩固知识、夯实基础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怎样上好复习课呢?  相似文献   

8.
小学数学复习课是对某一阶段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并通过查漏补缺,进一步巩固、深化基础知识,提高技能,发展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数学课型.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又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功感”.复习课既不能“炒冷饭”,也不能偏离教材,脱离学生实际,一味追求知识的综合应用;更不能一节课从头到尾让学生做习题,淹没在“题海”之中,变成“习题课”、“练习课”.  相似文献   

9.
如果说平时的教学像“栽活一棵树”,总复习似“育好一片林”。栽活一棵树容易,育好一片林要花大功夫。许多数学教师都感叹“复习课最难上”。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又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功感”。复习课在数学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能使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迁移方法,提高能力。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环境下,加强对复习课教学模式的探讨,提高复习课的质量,最大限度地取得复习效果,应当成为广大教师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小学数学复习课是对某一阶段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并通过查漏补缺,进一步巩固、深化基础知识,提高技能,发展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数学课型.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又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功感”.复习课既不能“炒冷饭”,也不能偏离教材,脱离学生实际,一味追求知识的综合应用;更不能一节课从头到尾让学生做习题,淹没在“题海”之中,变成“习题课”、“练习课”.  相似文献   

11.
纵观很多的小学数学复习课,经常是教师反复强调,学生学得索然无味。的确,复习课对学生来说,它不像新授课那样"新鲜",听起来既乏味又枯燥;对教师来说,它不像新授课那样有一定的课堂教学模式,有可供参考的教学资料,这就造成教师无法胸有成竹地带领学生拾阶而上,更好、更快地巩固知识。那么,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才能让复习课也上出精彩,提高复习的效率呢?下面,笔者就"测量的  相似文献   

12.
“复习课最难上!”这是许多数学教师经常发出的感叹。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那样让学生有“新鲜感”,又不像练习课那样让学生有“成功感”。复习课的主要任务是“查缺补漏”、“系统整理”以及“巩固发展”。当今,探究性学习方式的优势已得到广大教师的普遍认同,那么,我们能不能也让复习课充满“探究性”呢?一、激发探究欲望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设法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鼓励学生超越…  相似文献   

13.
复习对于高中数学学习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它虽然不像数学新授课那样充满新鲜感,也不像习题课那样具有成就感,但是却具有独特的意义。高中数学教师通常会发出这种感慨:"高中数学复习课真难上!"高中数学复习课需要教师谨遵学习规律,在回顾某一阶段知识的基础上将一定时期内的较为分散的知识点总结在一起,让学生们能够了解其中的关系和变化。传统意义上的高中数学复习课基本上都是教师在进行讲解,而新课改下理念下的复习课则是要让教师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的在课堂上对知识进行探索总结,让学生切身的参与到复习过程中。  相似文献   

14.
很多教师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都曾经有过一个困惑:如何上好一节复习课.对教师而言,复习不是简单地罗列,重复的讲授,重要的是达到一个新高度,使学生的能力在“获得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过程中得以高度发展,这就需要老师以更高级的施教身份和更优化的施教艺术参与教学活动,需要老师创造性地设计好教学问题,在课堂中开展有效训练,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透达思,促进发展;对学生而言,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着神秘新鲜感,也不像像习题课那样使有“成就感”,学生总认为已经学过了,我会了,这是在浪费时间,没有必要.一节课下来,教师付出了辛勤和努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所获甚少,在知识的获得和理解上没能得到相应地提高和发展,复习课达不到一个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难上,数学复习课更准上”是许多数学老师经常发出的感叹。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又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就感”。为了探讨如何上好复习课,2009年11月26日,淄博市初中毕业班数学复习课研讨会在桓台县实验学校举行。会上,李宏老师展示的复习课“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引起了与会老师们的极大关注。下面我们对这节课进行了纪实整理与评析。  相似文献   

16.
我们经常听到数学教师这样感叹,“复习课难上”、“除了练习还是练习”、“学生无生气,像木头人,教师提一下,动一下。”确实如此,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有“新鲜感”,也不像练习课有“成就感”,但它担负着查漏补缺,系统整理以及巩固发展的重任。在当前的数学复习课堂上,许多教师对学生总是不放心,上复习课要么面面俱到,不停讲解,不停提问,要么就是大量练习,只求结果,不重过程。表面上容量很大,效果较好,其实只是事倍功半。因此,我们的复习课不  相似文献   

17.
“复习课难上、复习课难教”是广大数学教师的共同心声,也是许多教师经常发出的感叹。因为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也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功感”,为了实现有效教学,全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复习课教学应该是每一位教师必须理解、掌握的一种课型。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怎样上好复习课,特别是小学数学的总复习课呢?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复习课是老师们感到棘手的一个问题,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难点。在复习过程中,学生不像授新课那样有“新鲜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如果教师准备不充分,容易出现复习课效率低下的现象。怎样才能上好复习课,让学生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进行有效复习,对所学知识达到牢固掌  相似文献   

19.
【教学现状】复习课低效或无效现象俯拾即是。复习课最难上,它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又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功感"。但复习课又是小学课堂教学重要课型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教研员的我,习惯性打开近年来课堂观察笔记进行梳理时发现:数学复习课依然普遍存在追求大容量、高"密度"的"狂轰滥炸"现象,有的教师大量收集习题、试卷,让学生在题海里苦战;有的深怕漏教了  相似文献   

20.
【教学现状】复习课低效或无效现象俯拾即是。复习课最难上,它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又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功感"。但复习课又是小学课堂教学重要课型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教研员的我,习惯性打开近年来课堂观察笔记进行梳理时发现:数学复习课依然普遍存在追求大容量、高"密度"的"狂轰滥炸"现象,有的教师大量收集习题、试卷,让学生在题海里苦战;有的深怕漏教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