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性格改变命运,习惯成就未来。年轻的爸爸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就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在一起交流的时候,都会不由自主地发出这样的感叹:我每天在孩子的耳边唠叨,但是,孩子的习惯怎么还是那么糟糕呢?  相似文献   

2.
一个婴孩呱呱坠地,世界上就又多了一个生命,父母就多了一份希望和责任。他们要为这希望付出一切,孩子也就在希望中寻找人生的真谛。父母自然知道年幼的子女还经不起岁月的磨难,贸然放子女去飞,无疑会害了子女。他们为子女设计人生,用手中的镰刀砍去荆棘,用粗糙的双手填平坎坷。但是,父母更知道,如果让孩子永远在自己预设的轨道上走,即使给他掌声,给他快乐,扶他成功,孩子都不可能有自己的路,不可能有自己的掌声,自己的快乐,自己的成功。子女只是温室中的花朵,定然经不起风吹浪打。  相似文献   

3.
陈展红 《父母必读》2023,(S1):100+102-115
<正>孩子在幼儿园还好,在家就什么事都不想自己动手做,都等着大人帮忙。如何逐步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呢?“妈妈,我就再看一集,然后就关电视。”“奶奶,我再吃一块饼干就不吃了。”孩子虽然嘴上答应得好,实际上却根本做不到。这可怎么办?孩子越来越“宅”,不爱动。但运动能够增强孩子的体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有助于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怎么能让孩子从小就养成运动的好习惯呢?  相似文献   

4.
现代父母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但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还有一项内容极为重要———那就是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现在,一般家庭经济相对宽裕,能为孩子提供较好的生活条件。但若是教育不得法,容易出现一些不良的习惯。严格地说,行为习惯属于德育的范畴,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的一生的作用极为重要。西方教育学者曾指出:“好的习惯比法律还正确。”“习惯是人生中最好的引路人。”那么,现代父母在教养子女的过程中,该如何培养子女的行为习惯呢?孩子从小应具备哪些良好的行为习惯呢?学习习惯:让孩子受益一生为人父母者,在孩子幼小阶段,…  相似文献   

5.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能立于不败之地。他们竭尽全力地在物质生活上保证子女的饮食营养,费尽心思地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这倒也无可厚非。但家长们往往忽视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儿童的心理健康在其成长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有意识地培养儿童良好的心理素质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父母都希望孩子生活得比自己更幸福,事业比自己更成功。为此,对孩子的教育可谓是不遗余力。家长的种种努力和辛苦是否就能保证孩子将来一定成龙成凤,生活幸福呢?对孩子进行智力投资没有错,但是。若想让孩子将来成为有作为的人。若想让孩子将来成龙成凤,还需要有健全的人格、品质。诚信是个人品格的基石,其他优秀的道德品质多数都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占为了孩子将来的成功、幸福。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别忘了为孩子铺垫下诚信的基石。  相似文献   

7.
孩子越大越不透明,越大秘密越多。 为什么呢?其实我非常理解,做父母的有一个共同的心理,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像个水晶人似的,一看是透明的就放心。但是孩子越大越不透明,越大秘密越多。这下大人就急了,就怕自己不了解孩子,所以好多爸爸妈妈偷看孩子日记、偷听孩子电话。  相似文献   

8.
晏红 《母婴世界》2014,(11):118-119
每个爸爸妈妈都希望孩子“腹有诗书气自华”,因此,从小就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可是,怎么样的阅读才最有效呢?  相似文献   

9.
孩子是谁的     
孩子是谁的?是父母的?是国家的?当然都不错。但孩子首先是他自己的。这有什么区别吗? 有区别。有的家长因为自己的人生理想没有实现,就希望在孩子身上得到补偿。自己想当音乐家没有当成,也不管孩子是否有这方面的天分和兴趣,就硬逼着孩子学钢琴、小提琴。有些父母看到自己同事、邻居的孩子考上名牌大学,就拿自己孩子的缺点、不足与人家的孩子比,弄得孩子抬不起头来,看不到自己的优点,个性发展受到抑制。不问是否合适,不管是否符合孩子的实际状况,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这就是没有把孩子看成是他自己的。  相似文献   

10.
青云 《家长》2010,(5):9-10
一、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 家长要培养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首先自己要起表率作用,也要读书。若自己不读书,强求孩子爱读书是难以说服、打动孩子的。还有,如果一个家庭每到中午、晚上都是电视的声音,那么怎能培养出爱好读书的孩子呢?列宁在一篇文章中回忆父母对儿时自己的教育时,曾写道:  相似文献   

11.
常听一些家长抱怨 :为子女付出了这么多 ,可子女还不能理解。现在 ,一对夫妇也就一个孩子 ,谁又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呢?但要孩子健康成长 ,家长首先应该具有正确的教育方法 ,不要强行“牵着子女的鼻子”走 ,而要把“拐棍”交给子女 ,让其自己走 ,父母则在一边进行助推 ,这样的速度也许要慢些 ,但每走出一步 ,孩子都能体味到一份收获的喜悦。多鼓励,少批评。咱们中国人爱说这样一句话“人有脸 ,树有皮” ,说的是人都有自尊心 ,其实 ,孩子也和大人一样 ,他们也有自己的人格、自己的自尊。再则 ,在孩子的心中 ,父母是强大的 ,是能够给他们力…  相似文献   

12.
张彩霞 《课外阅读》2011,(5):155-155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得既轻松愉快,又能取得好成绩。但往往很多时候不尽人意,不少家长都束手无策,无可奈何,是什么原因造成孩子厌学呢?其实主要就是孩子对学习没有兴趣。一般来说,孩子的学习兴趣与他们的学习成绩、学习信心是相辅相成的。孩子对某门功课有兴趣,学习成绩就会好,学习信心就会足。因此,对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很重要。如何去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13.
张小青 《教师》2013,(4):11-11
在幼儿园工作二十多年,接触过的家长形形色色,无论文化程度的高低,无论经济实力的强弱,无论社会地位的上下,都不同程度地有着一个同样的困惑:父母(祖辈)为养成孩子好的生活习惯、行为品质,实在是想方设法,却怎么那么费劲?殊不知,作为成年人的家长自己有多少坏习惯在“引诱着”孩子走向我们期待的相反方向。其实,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不在于兴师动众,而在于随时表现的细节。要想不致南辕北辙,所有成年人(父母、祖辈、教师)都应当戒除以下八个不良习惯:  相似文献   

14.
《小学时代》2010,(9):38-40
最有效的做法:减少垃圾数量 谁都不希望自己家旁边出现新建的垃圾处理中心,可垃圾又在不断地增多,我们该怎么办呢? 只要养成一些良好的生活习惯。每个人都能够为减少垃圾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5.
没有一个孩子是可以被放弃的,在教育的历程中,没有一个受教育的人是该被放弃的。父母放弃子女、教师放弃学生都是错的,而孩子本人,更没有理由放弃自己,因为“自暴自弃”,就不只是教育没希望,而是人类没有希望了。  相似文献   

16.
观点     
《福建教育》2008,(2):4-4
【张文质:我心目中好教师的三条标准】一、把孩子培养成比自己更优秀的人。所有的父母都想把子女作为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学生”加以培养,努力把孩子培养成比自己更优秀的人。教师更应当如此。二、好教师一定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健康、富有情趣、有较强抗挫折能力与自我消解痛苦能力的人。三、好教师看上去肯定就像一个“教师”:日积月累的阅读、思考、写作,外表儒雅,有书卷气。  相似文献   

17.
师霞 《教师》2012,(31):114-114
每次幼儿园开放半日活动后。总有很多家长跑来问我:“为什么我家的孩子在集体活动中就不主动发言呢?他怎么就不爱表现呢?”家长个个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课堂上侃侃而谈、活泼大方。但是孩子由于的各种原因在幼儿园的课堂上,  相似文献   

18.
中考在即,可以说每一位家有考生的家长,都在关心着孩子的学习与考试。可是,如果关心方法不当,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那么,中考前夕家长应如何关心孩子呢? 首先,从心理上关心孩子,不要一味地给孩子增加压力。作为父母,谁不希望自己的子女能考上重点学校?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的规  相似文献   

19.
本刊的创刊宗旨是成为育人者的帮助,通过这个平台帮助父母和老师培育儿童的良好习惯和品格,从而为孩子打下一生的根基。培养孩子的品格,越早越好。本刊目前关注的儿童群体为小学生及幼儿园的孩子。每一位父母都会在教导子女的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扰;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透过正确的教导拥有健全美好的品格;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是一条独特的历程.在这条道路上,孩子在长大,父母也在成长。  相似文献   

20.
张延增 《早期教育》2000,(10):11-11
法国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崇尚爱与严的和谐统一。他们认为母亲必须对子女有着强烈的母爱,同时也必须具备严格的教养方法。孩子从小在父母严厉的管教下学习怎样待人接物等礼仪举止。家庭一般都有严格的家规,如吃饭时,父母不允许孩子随意讲话,孩子晚上不准外出,不能随意交友,父母有权指导孩子选择一起玩的小朋友等。法国的父母们很重视从小培养子女良好的生活习惯,孩子们能做的家务尽量让他们自己去做,并且让孩子知道能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是一种光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