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其人之计     
苏轼挚友佛印,虽是出家人.却顿顿不避酒肉。这日,佛印煎了鱼下酒,正巧苏轼登门来访。佛印急忙把鱼藏在大磬(木鱼)之下。苏轼早已闻到鱼香,进门不见,想起当日遭黄庭坚诈戏,心里一转计上心来,故意说道:“今日来向大师请教,向阳门第春常在的下句是什么?”佛印对老友念出人所共知的旧句深感诧异,顺口说出下句:积善人家庆有余。  相似文献   

2.
正苏轼与佛印一起参禅,佛印看苏轼像佛,而苏轼笑称佛印是牛粪。故事不难看出人生就是一种态度,一个人心中有什么他看到的就是什么。心中有一个什么样的学生就会看到他那样的一面。做班主任的经历中笔者信奉只有关怀才能把自己变成一把钥匙走进孩子的心中。一、关爱较差的学生后进生、潜能生、待优生就是他们和别人相比是有差距的,需要改进和提高学生。这些学生有的是基础知识差,有的是品行差一些。怎么对待他们反映出班主任  相似文献   

3.
定心以应世     
<正>宋朝大文豪苏轼(东坡),有一天,在书房里写了一首五言诗,诗曰:"稽首天中天,豪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苏轼愈看愈得意,便喜滋滋地遣人将之送往好友佛印处,并请佛印赏评。佛印有意捉弄苏轼,便在该首诗的旁边写了一个"屁"字,并着来人带回。苏轼一看,不禁勃然变色,马上气冲冲地过江找佛印理论。佛印笑对苏轼说:"不是说八风吹不动,怎么一‘屁’就过江来了?"苏轼顿时满面羞惭,转身而去。(注:八风系指:利、衰、毁、誉、称、讥、苦、乐。)  相似文献   

4.
许多年前,苏轼和佛印曾有过一次对话。苏轼问佛印:“我在你眼中是什么?”佛印说:“是鲜花。”佛印问:“我在你眼中是什么?”苏轼说:“是牛屎。”佛印说:“你在我眼中是鲜花,是因为我心中装着鲜花。”曾经,我的双眼看到的是琐碎,双耳充斥的是抱怨,身心更是倍觉疲惫。可是本学期初的“阳光体育”,尤其3月3号那天完美得犹如神话般的展示,让我深切感受到了“事在人为”的力量。  相似文献   

5.
正内心之“佛”,感世界之象,这个论题说来太玄,不好理解,那就请你先读下面这个故事吧。苏轼与佛印坐禅苏轼请求佛印教他坐禅定,自己先穿好大袍,面向佛印而坐。一会儿,苏轼开口问:“和  相似文献   

6.
正《苏轼留带图》,御书房《石渠宝笈》初编有著录,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是崔子忠根据苏轼的一段轶事而绘。宋神宗年间,苏东坡与佛印法师是知心好友。一天,苏东坡突然来访,佛印正欲为僧众说法,故意开玩笑不让苏东坡就坐,说:"此间无坐处。"苏东坡随即用禅宗之语答道:"暂借佛印四大为  相似文献   

7.
赵文强 《今日教育》2014,(11):72-72
朋友们,你还记得“苏轼与佛印打坐论像”后苏小妹对苏轼说的话吗——哥哥就你这种悟性还参禅。你知道参禅的人最讲究的是什么?是明心见性,你心中有,眼中就有。佛印说看你像尊佛,那说明他心中有尊佛;你说佛印像牛粪,想想你心里有什么吧!  相似文献   

8.
无山得似巫山好,何水能如河水清。宋代僧人了元,号佛印,居金山寺。一次与苏轼、苏辙兄弟出游,到巫山,佛印出一联句"无山得似巫山好",意谓没有哪座山可比巫山好。苏轼对以"何叶能如荷叶圆"。苏辙认为以"叶"对"山"欠工(不属同一类名词),  相似文献   

9.
有这样一个故事: 苏轼、秦观、黄庭坚、佛印和尚四人是宋代有名的才子。一次,四人结伴郊游,路过一座寺庙,见墙壁上题有杜甫的《曲江对雨》一诗。因年代久远,诗中“林花著雨燕支”一句的最后一个字模糊难辨。于是,四人建议把缺字补上。  相似文献   

10.
小题·大做     
才子补缺宋代著名才子苏轼、黄庭坚、秦观、佛印情趣相投,经常唱和酬答,结伴游玩。一次,四人游一寺院,见墙壁上题有杜甫的《曲江对雨》一诗,因年代久远,其中"林花著雨胭脂□"句的最后一字字迹模糊,难以辨认。四人便商议要为这个字补缺。苏轼才思  相似文献   

11.
苏轼是北宋成就很高的文学家,他才华横溢,却一生仕途坎坷,为人豁达,又不忘造福各方百姓,因而有很多趣闻逸事广在民间流传。一日,东坡正修养静坐,见好友高僧佛印来访,便笑道:“近日参悟,颇有心得。你看我现在修行的境界如何啊?”佛印仔细端详了一会儿,答道:“神清气爽,满面红光,  相似文献   

12.
宋代文学家苏轼、黄庭坚、秦观和佛印四人情趣相投,经常一起结伴游玩。一次,他们来到一座寺院,看见墙壁上题着杜甫的诗《曲江对雨》,因年代久远,其中“林花著雨胭脂……”的最后一字看不清了。  相似文献   

13.
妙趣数学联     
数学联是以数字运算形成的对联。文学与数学,分属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两个不同的范畴,却有撰联高手将二者合二为一,使其珠联璧合,趣味盎然。宋朝佛印法师大寿之日,苏轼前往金山寺贺寿,并赠一对联: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相似文献   

14.
回文诗大约始于宋朝,诗中字句,从头至尾往复回环,读之成韵。它有一定格式,约束大,制作不易。看起来像是文字游戏,但正是这种奇妙的结构表现出汉语文字的一种魅力。宋代文学家苏轼和秦少游是一对挚友。有一次,秦少游出外游玩,很长时间没有回来。苏轼几次专程上门拜访也没见到。家人告诉苏轼,他很可能上佛印和尚寺里去了。于是苏轼写信去问,果然在那里。秦少游见苏轼来信后,便写了一封只有14字的怪信遣人带回给苏轼。他信上的14个字排成一圈:苏轼看后,连声叫绝。原来,秦少游写的是一首回文诗,诗中描述了自己在外的生活情趣。其读法应为:赏花归…  相似文献   

15.
宋代著名才子苏轼、黄庭坚、秦观、佛印情趣相投,经常唱和酬答,结伴游玩。一次,四人游一寺院,见墙壁上题有杜甫的《曲江对雨》诗,因年代久远,其中"林花著雨胭脂□"句的最后一字字迹模糊,看不清楚。四人便商议要为这个字补缺。  相似文献   

16.
文人吃趣     
正古今中外不少文人,面对佳肴美味、粗茶薄酒,抑或进餐时突发的变故,常能机智地"幽"上一"默",妙趣横生,让人回味无穷。宋代文学家苏东坡与佛印和尚是好朋友,两人论诗做联,也常常互相取笑,从中得到极大乐趣。佛印虽是出家人,却不避荤食。一天,他炖了4条小鱼,正要吃,抬头一看,苏东坡进了寺门。他心想:"早不来,晚不来,一吃鱼他倒来了,先不给他吃。"佛印急中生智,顺手把敲的磬翻过来扣在鱼盘上推到一边。苏东坡一进庙门就闻到香喷喷的鱼味,心想":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可以享口福了。"挑帘进门一看,佛印吃着米饭,桌上只有一碟蔬菜。佛印也很大方:"学士驾到,与贫僧一起吃粗饭吧。"苏东坡只好坐下来吃饭。他边吃边  相似文献   

17.
苏东坡和佛印和尚是很好的朋友,但是两人也喜欢彼此嘲讽。有一天,两人坐着打禅。一会儿工夫,苏东坡睁开眼问佛印:“你看我坐禅的样子像什么?”佛印看了频频点头称赞:“嗯!你像一尊高贵的佛。”苏东坡窃喜。佛印反问道:“那你看我像什么呢?”苏东坡故意气佛印,说:“我看你简直像一堆牛粪。”佛印居然只是微微一笑,没有提出反驳。回到家中,苏东坡得意地跟妹妹苏小妹说:“我今天取笑了佛印一番。”  相似文献   

18.
苏东坡和佛印和尚是很好的朋友,但是两人也喜欢彼此嘲讽。有一天,两人坐着打禅。一会儿工夫,苏东坡睁开眼问佛印:“你看我坐禅的样子像什么?”佛印看了频频点头称赞:“嗯!你像一尊高贵的佛。”苏东坡窃喜。佛印反问道:“那你看我像什么呢?”苏东坡故意气佛印,说:“我看你简直像一堆牛粪。”佛印居然只是微微一笑,没有提出反驳。回到家中,苏东坡得意地跟妹妹苏小妹说:“我今天取笑了佛印一番。”  相似文献   

19.
宋代著名学者苏东坡和佛印和尚是好朋友,一天,苏东坡去拜访佛印,与佛印相对而坐,苏东坡对佛印开玩笑说:“我看见你是一堆狗屎。”而佛印则微笑着说:“我看你是一尊金佛。”苏东坡觉得自己占了便宜,很是得意。回家以后,苏东坡得意的向妹妹提起这件事,苏小妹说:“哥哥你错了。佛家说‘佛心自现’,你看别人是什么,就表示你看自己是什么。”  相似文献   

20.
宋代著名学者苏东坡和佛印和尚是好朋友,一天,苏东坡去拜访佛印,与佛印相对而坐,苏东坡对佛印开玩笑说:"我看见你是一堆狗屎。"而佛印则微笑着说":我看你是一尊金佛。"苏东坡觉得自己占了便宜,很是得意。回家以后,苏东坡得意的向妹妹提起这件事,苏小妹说":哥哥你错了。佛家说‘佛心自现’,你看别人是什么,就表示你看自己是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