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4,(A4):148-149
硫酸一节大奖赛课的设计中,突出以实验为主导的授课方式,重点是浓硫酸的三大特性,同时让学生在实验中学会浓硫酸的三大特性。这节课的最大亮点是精心设计了讲课中的几个实验,有引课实验教师演示潮湿的火柴被浓硫酸点着,性质实验在试管中放少量胆矾,并滴加少量浓H2SO4,浓硫酸与纸屑、棉花、木屑反应,铜与浓硫酸的反应,Fe、Al遇浓硫酸发生钝化。总结实验是蔗糖与浓硫酸的反应。使整堂课充满探究的气氛,每个浓硫酸性质都由简单的实验得出,体现了化学学科的特点,同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相似文献   

2.
“稀释浓硫酸”的实验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实验人员的安全。现行沪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下册第203页安排了“稀释浓硫酸”的两个对比演示实验,以帮助学生明确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  相似文献   

3.
浓硫酸的吸水性和溶解时的放热现象江苏省无锡县东北塘蓉阳初中彭树鑫初中化学讲了溶解的过程,及浓硫酸的吸水性。在讲解浓硫酸的吸水性时,可增补一个小实验:用一根火柴头蘸上浓硫酸,放在空气中约10秒钟左右,火柴头即会着火燃烧起来。这个实验,既说明了浓硫酸的吸...  相似文献   

4.
现行教材对"稀释浓硫酸"实验只做了文字和图片的介绍,且只说明"浓硫酸与水反应剧烈,放出大量的热""稀释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以及"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却没有说明不可将水倒入浓硫酸的原因。这种非理解性的说教,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基于此,对"稀释浓硫酸"教材实验进行改进,采用"浓硫酸入水的正确稀释方法"与"水入浓硫酸的错误稀释方法"相对照,旨在呈现浓硫酸稀释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现象,同时突出错误稀释方法所引起的后果,提高演示实验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浓硫酸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试剂,但由于它具有强烈的腐蚀性,稀释时剧烈放热,在实验操作中什么时候加入最为适宜?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下面就高中教材中涉及浓硫酸滴加顺序的实验项目总结如下。l浓硫酸必须最后加入的实验凡涉及浓硫酸稀释,且为剧烈放热反应的,必须将浓硫酸沿容器壁或玻璃律缓慢地注入到密度小的溶剂(液)中。以防止溶液瀑沸、飞溅而发生事故。象这种浓硫酸必须最后加入的实验有:①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②铜片和浓硫酸加热、反应后,溶液的稀释(为证明Cuz“的生成);③乙烯的制备中,乙醇和浓硫酸1:3(体积比)混合…  相似文献   

6.
对铜和浓硫酸反应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铜和浓硫酸反应现象的基础上,对铜和浓硫酸反应实验的操作、浓硫酸和足量铜反应的情况提出了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关于浓硫酸性质的某些实验及现象探讨王建国,邓铁塘浓硫酸除具有酸性外,还有吸水性、脱水性和较强的氧化性。本文试图从一般教科书较少提及的实验埕实验现象探讨浓硫酸的这些特性。一、吸水性浓硫酸可以用来干燥某些气体,这是由于它具有吸水性。浓硫酸在吸水过程中要放...  相似文献   

8.
实验室制乙烯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有机化学实验,对于教材设计的乙烯实验,有些问题值得讨论与探究.一、基础型问题为了完成乙烯实验,达到实验目标,必须弄清楚下列问题:1.如何将浓硫酸与酒精混合,浓硫酸的作用是什么?答:将浓硫酸缓缓注入酒精中,边搅拌边加入;浓硫酸起催化,脱水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中学化学实验中,实验室制乙烯、乙酸乙酯都需配制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是将乙醇加入浓硫酸中?还是将浓硫酸加入乙醇中?这涉及到实验安全问题.通常的经验以用水稀释浓硫酸的方法来配制浓硫酸与乙醇的混合液,即将浓硫酸沿着器壁在不断搅拌的条件下,注人乙醇中,现行中学高二化学课本149页(实验5-7)叙述也是如此·但有些教师认为上述方法配制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由于反应放热较多,乙醇沸点较低,易使混合液沸腾,容易发生危险.应将乙醇加人浓硫酸中,由于乙醇密度(0.7899/mL)比浓硫酸的密度(1.859/mL)小,两液体间…  相似文献   

10.
一、铜与浓硫酸的化学反应 1.实验装置图。 2.实验现象。新教材关于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现象是这样叙述的:浓硫酸与铜在加热时能发生反应,放出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或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反应后生成物的水溶液显蓝色,说明铜与浓硫酸反应时被氧化为Cu2+。  相似文献   

11.
贵刊1995年第1期刊登的“用浓硫酸做白磷自燃实验”一文,我认为它有不妥之处。因为所谓自燃,就是物质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而前文之所以利用浓硫酸来做这一实验,则是利用了浓硫酸的“吸水性”,溶水“放热”使白磷干燥、升温这一原理。既然是利用浓硫酸溶水放热来使白磷干燥、升温,那么本实验已经超出了“缓慢氧化”这一范围,实际上是变相的“加热”。所以,我认为白磷的自燃实验不能用浓硫酸来做。在实验室没有二硫化碳的情况下,可用氯气来做白磷的自燃实验。具体方法如下:用集气瓶收集一瓶氯气,在一干净的燃烧匙中放人米…  相似文献   

12.
对于铜与浓硫酸的反应实验,高中课本只给出了一个简单的方程式,但类比铜与硝酸的反应可以知道,这个反应不是这么简单。利用浓硫酸、铜片、稀硫酸、浓氨水、浓硝酸、氯化钡溶液、蒸馏水,对铜与浓硫酸的反应进行再探究,对检验黑色物质中存在的其他物质进行了详细探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铜与浓硫酸的反应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因此,不能完全依赖教材,而要与实践相结合,敢于质疑。  相似文献   

13.
为了澄清对浓硫酸吸水性的误解,阐述了浓硫酸吸水性的含义及浓硫酸吸水的方式.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分别探析了浓硫酸与饱和氯化钠和饱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结果表明:浓硫酸与饱和氯化钠溶液发生化学反应能生成Na2SO4·10H2O沉淀;浓硫酸与饱和硫酸铜溶液相互作用会生成少量的CuSO4·5H2O晶体;否定了浓硫酸加入饱和盐溶液后具有吸水性的观点.此探究可作为选择中学化学探究性教学素材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浓硫酸教学知识落点主要是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教科书通过“黑面包”和“铜与浓硫酸共热反应”两个经典实验予以表征,但无法呈现浓硫酸与稀硫酸性质不同的内在原因。通过设计浓硫酸浓度逐渐变小的“黑面包实验”以及稀硫酸浓度逐渐变大的铜与硫酸反应等创新性实验,展示从不同视角表征浓硫酸特性的可视化教学设计片段,以期帮助学生从物质组成和结构视角感悟浓硫酸与稀硫酸在微观上的本质差异,实践和发展“组成—结构—性质”以及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模型。  相似文献   

15.
<正>一、教材内容分析浓硫酸的脱水性实验出现在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及《高中化学(必修二)》两部分。浓硫酸是常见的物质,浓硫酸的脱水和吸水性都很重要——有机反应中会应用到浓硫酸的脱水性、在干燥酸性气体中常常用到浓硫酸的吸水性,而且两种性质容易混淆。蔗糖碳化这个实验现象明显,可以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浓硫酸脱水性与吸水性的区别。原实验操作及现象:将20克蔗糖加入200m L烧杯中,再加入几滴蒸馏水,搅拌均  相似文献   

16.
现行高中化学教材第一册(人教版必修)第六章在处理浓硫酸性质时,对于浓硫酸的吸水性一笔带过,没有相应的演示实验。对于吸水性,学生没有直观印象,不容易将吸水性与脱水性区分清楚。笔者经过大量实验,设计几个关于浓硫酸吸水性的演示实验,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每次实验前,教师除应向学生交待清楚实验的化学原理和操作步骤外,还必须强调指出实验中可能发生的事故,以引起学生的重视,从而杜绝实验事故的发生,确保化学分组实验的顺利进行。现将实验中常见的事故列举如下,供老师们参考。一、使用浓硫酸时易发生的事故: 一般学生都知道:“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中,并不断搅动,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切不可把水倒进浓硫酸里。”若问为什么要这样操作,学生一般能作正确的回答。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还是常发生差错。例如:有一位学生想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  相似文献   

18.
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是研究浓硫酸强氧化性的重要实验之一。教材上说:“浓硫酸与铜在加热时发生反应,放出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或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反应后生成物的水溶液显蓝色。”其化学方程式为:  相似文献   

19.
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是研究浓硫酸强氧化性的重要实验之一.教材上说:“浓硫酸与铜在加热时发生反应,放出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或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反应后生成物的水溶液显蓝色.“……  相似文献   

20.
对人教版现行高巾化学教材第一册中浓硫酸的脱水性实验,进行了改进,避免TSO2对空气的污染,对浓硫酸三大特性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