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两年前,父亲帮我打好背包准备好携带物品后,郑重地将一本《新闻写作教程》和河南日报社出版的《硕果集》送给我。打开扉页,上面还写着“好男儿志在军营”七个字。紧张而又艰苦的新兵连生活结束后,我下到了老连队炮班当了一名炮手。而和我一块下到连队的新战友有的去学驾驶、汽修,有的调到了机关。说不出的失落感让我从此变得沉默起来,干什么事都无精打采。  相似文献   

2.
严开欣 《大观周刊》2011,(32):130-130
新课改的课堂教学实践轰轰烈烈地开展着,各位老师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探索着如何能上出既创新又扎实的好课。听了不少老师出色的课堂教学.所听的这些课中,有些授课老师的课堂语言或者亲切和顺或者舒展自然或者音调和谐.恰似“大珠小珠落玉盘”,把课文内容讲解得精彩纷呈,丝丝人扣,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孙忠厚张天国报道:济南军区某炮团为了全面做好现实军事斗争准备,使新闻报道工作能够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该团于6月10日组织该团报道人员进行了一次战时新闻报道模拟演练:战场上摄像师冒着枪林弹雨,手提摄像机隐蔽地抢拍激烈的战斗场面;摄影师抓住战机,捕捉精彩瞬间;报道员利用战斗间隙进行战地采访、编发“战神快报”,鼓舞官兵士气。整个演练组织严密,报道人员勇敢顽强,宣传报道及时有力,为战时政治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某炮团组织战地新闻报道演练@孙忠厚 @张天国  相似文献   

4.
彭传刚 《青年记者》2005,(8):F002-F002
今夏的泉城,热起来的时候像火炉。而齐鲁晚报,生活日报战斗在一线的记者们,不畏酷暑,正常采访写作,用实际行动实践着“三贴近”,实践着”服务读者,奉献社会,成就自我——办主流大报,树百年品牌”的两报核心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5.
在1979年初,我国社会主义文艺春天刚刚到来的时节。那时,林彪、“四人帮”宣扬的“文艺黑线专政”等谬论刚刚受到批判,文艺队伍正在重新聚集,文艺创作开始复苏。老年作家擦掉身上的血迹准备再次拿起战斗的笔墨,中年作家抚摸着坎坷遭遇中的伤痕跃跃欲试,青年作家勇敢地探出头来,迈开步子,写出自己勇闯“禁区”的新作。但是,也还有不少的人余悸未消,有种种思想顾虑。在出版社的编辑们当中,就曾经对刘心武的《班主  相似文献   

6.
紧张的20天过去了。地方记者采访“两会”,说起来体面,做起来艰辛,写起来,则又是另一番滋味了。这次到北京采访“两会”的地方记者,除随团的外全国各地不下30人,仅广东就有8人,而且有幸都拿到了“绿卡”或“红卡”。“证件”拿到了,接着就是联系微波传输线路和卫星传播图像等等,还真费了一番功夫。好在大会开幕前夕,我们都按计划各就各位。看来,战斗尚未开始,我们已经“战斗”一番了。  相似文献   

7.
《军事记者》2002,(6):68-68
解放军报新闻函授中心第12期学员的学习,已随着报名的结束逐步走上正轨,整个教学工作正在按照既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从“教”的方面看,中心教务处充实和加强了教学力量,并实行了教员分工包干制,责任更加明确了。教员们认真对待和处理每一篇学员的来信来稿,及时回答学员们提出的各种疑难问题,受到不少学员的好评;从“学”的方面看,这期学员的文化程度和写作功底超过了  相似文献   

8.
今年夏天,姜文和那些参加高考的学生们一样紧张、忙碌。见到他时,他正在中央戏剧学院的黑匣子剧场参加话剧《北京人》的排练。这出戏是中戏的毕业生们献给母校50年校庆的礼物。除了姜文,参加这部戏演出的还有李保田、巩俐等一批中戏培养出来的大腕儿。  相似文献   

9.
读中学时,曾有一篇课文让我们读完之后,心提到了嗓子眼,直到下课了,还在紧张着。紧张之余,唯留一种友爱互助的伟大精神,长久地感动着我们。那篇课文叫《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今天,读完另一篇文章以后,那种久违的感觉再次震撼了我们内心的平静。这种震动源自于一种更高的精神境界——一种大无畏的、以国家与人民利益为重的时代战斗精神。这篇文章就是获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通讯一等奖的《惊心动魄35分钟》(刊《解放军报》2004年11月8日第一版)。这篇通讯是如何感动读者的?主题突破“惊险”,彰显大无畏的时代战斗精神这篇通讯写的是空军某…  相似文献   

10.
在繁华的中央大街某一角落,或在道外区某个弄堂中,或在哪家古色古香的茶馆、酒吧、咖啡馆里,端着“长枪短炮”的摄影师们,围着一位姑娘分别从不同角度瞄准并揿着快门。这就是时下哈尔滨流行的一种全新的摄影形式——“怀旧时尚摄影”。  相似文献   

11.
“不作对字匠,要当战斗兵”,这是我们组在开展竞赛中提出的战斗口号。经过半年多的努力,校对质量大大提高。今年一、二月份,初校和二、三校的错误平均万分之零点八,成品率较去年一月份提高一倍。四版和一、二、三版的部分稿件,由校三遍改为校两遍,而且长期没有发生问题。为什么能够获得这样的成绩呢?关键在于我们抓住时机,在组内进行了一系列的思想工作。  相似文献   

12.
采访总参测绘局宣传干事李德林时,我犯了愁,为啥?写人物专访,得讲究个突出重点,抓住主人公闪光的一面只管“狂轰滥炸”即可,可这个肩挂上尉军衔的李德林“贪心”得很,一般人做宣传工作都是“单兵作战”,要么是以笔作枪,追求发发命中;要么是用“机”(照相机)当炮,来它个遍地开花。无奈李德林还真有“两把刷子”,“长枪短炮”样样拿得起放得下,名副其实的一个“两栖干事”。先说文字作品,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解放军生活》、《新闻与成才》等全国几十家报刊上发表了500多篇,获奖30余次,从他的兵龄来看,在…  相似文献   

13.
重庆的斗争     
(一) 1938年的夏天,保卫武汉的外围战斗开始紧张进行。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总会的主要负责人范长江同志,正在南浔线上采访,留在武汉的常务理事,只有徐迈进同志一人。当时学会有一个秘书处和三个组,三个组是总务、组织、学术。除秘书处由傅于琛同志负责外,其他三组由徐迈进、冯英子、朱楚辛负责。结合武汉当时的形势,决定除徐迈进同志因新华日报的关系,还需要留在武汉之外,其他三人,立即撤退,将总会迁往重庆。 9月中旬,傅于琛、朱楚辛和我三人,一起乘民生公司  相似文献   

14.
求真     
“宁可少出经验少受表扬,也不可弄虚作假贪虚名。”这是济南军区某海防团党委在抓新闻报道工作中形成的共识。正是这种求真务实的作风,推动了该团新闻报道工作的健康发展。“做人要诚实为文要真实”。该团曾有个别报道员为追求上稿率,对新闻线索不经深入调查采访,凭“合理想象”加工润色,每当发生了类似情况,团领导就抓住不放。今年初,一篇关于炮二连长期资助一名失学儿童的稿件摆到了政治处主任张念敏的面前,当张主任看到“该连捐款2000元”一句时,不禁对数字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一个才几十个人的连队,怎能捐出这样大的款数?当即,张主任到…  相似文献   

15.
经济宣传有许多老主题。如何使老主题出新意,常常是通讯员们颇费斟酌的事。去冬今春,我采写的一组(三篇)水利方面的报道,每篇写稿前都围着“新”字打转儿思考,设法“画”出“新面孔”,见报后各方反映良好。善于反思抓“新题”  相似文献   

16.
历史将记住2003年这个“非典”的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传染性疫情,造成了全国大范围的灾难。从4月中旬开始,席卷而来的SARS,使生活在京城里的人们几乎无法分清现实和梦境,心里的感受可以用“紧张”、“恐惧”、“郁闷”和“无奈”几个词语来概括。人们每天都关注着疫情发布的数字,盘算着自己会不会在未来的某一天也成为其中的一个。短暂惊愕之后,人们开始奋起抗御。当被称为“白衣天使”的医护人员正在和瘟疫争夺着一条条生命,奋战在医药领域的科研人员正在争分夺秒地锁定病毒寻找解药的同时,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的最前沿还有一群人在冲…  相似文献   

17.
陈壮 《中国档案》2005,(4):45-47
随 着三 峡 二期 工程 的 顺利 竣工 , 历经 十年 的 奋 战,我 国 人 民 终 于 实 现 了 一 代 伟 人 “更 立 西 江 石 壁 ,截 断 巫山 云 雨 ,高 峡 出 平 湖 ”的 世 纪 梦 想 。 在 这 样 一 个 激 动 人心 、壮 丽辉 煌的 时 刻,让 我 们这 些档 案 工作 者再 回 首 ,看一  相似文献   

18.
据台湾“中广新闻网”报道,台湾军方正在秘密研发900吨级、具有隐匿性能的导弹近岸巡防舰,由设在高雄的“海军造船发展中心”负责,代号是“迅海计划”。新型导弹近岸巡防舰具有隐匿性能,是台军第一批采用“双船身”设计的战斗舰船。舰上预计配备8枚新型的“雄风三型”反舰导弹,航速30节,相当于时速54公里。舰身长约40公尺,配备官兵45人。  相似文献   

19.
北京时间:1999年5月8日,星期六。 一个惨烈的事实击碎了中国人温馨的周末。 无数的记者拿起笔、背起摄影包、扛上摄像机,开始了一场刻骨铭心的战斗。 接下来的十多天里,记者们“每次报道中国使馆被袭击、全国人民愤怒声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暴行以及烈士家属悲痛欲绝的新闻时,总要努力克制着不让自己的眼泪掉下来。” 愤怒、激动不断敲打着他们的神经,疲惫、困倦不断冲击着他们的身体……但是,不屈的尊严和神圣的责任  相似文献   

20.
陈泰伟 《军事记者》2014,(2):I0002-I0002
这是一幅一眼就能抓住人的军事摄影作品。画面上,围绕着中心区域呈辐射状的大面积动态模糊效果,使观者的视觉神经在看第一眼时就备受冲击,注意力也不由自主地被牵引到画面中心战士的脸上。这是一位趴在丛林中持枪瞄准的战士,那皱起的面部肌肉和鼻梁上挂着的汗珠,暗示着他已长时间保持着瞄准姿势,正在静待着扣响扳机的最佳时刻。黑洞洞的枪口正对镜头,穿过虚化的准心,营造出“惊心动魄”的瞬间,将那枪响前看似平静下的不平静充分而形象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