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我和陈明是好朋友。一天,我们把在手工小组做的小木船拿出来玩,陈明一不小心把我的小木船摔坏了。争执中,陈明又把它踩坏了。我非常生气,一把夺过他的小木船使劲朝地上一扔,小木船顿时裂成了两半,我又狠狠地在上面踩了一脚,把他的小木船也踩了一个粉碎。他见我摔坏了他的小木船,就和我吵了起来,我怒气冲冲地回家了。  相似文献   

2.
友谊的小船     
我和陈明是好朋友.一天,我们把在手工小组做的小木船拿出来玩,陈明一不小心把我的摔坏了.争执中,陈明又踩了小船一脚.我非常生气,一把夺过他的小木船,愤怒地踩了几下,扔进了垃圾桶.  相似文献   

3.
我和陈明是好朋友。一天,我们把在手工小组做的小木船拿出来玩,陈明一不小心把我的木船摔坏了,争执中,陈明又把它踩扁了。我非常生气,一把夺过她的小木船也扔在了地上,木船啪啦一声散了架。陈明愣住了,她捡起被我摔坏的木船,低着头一声不吭地走了。第二天,陈明见到我犹如陌生人一样,我也不理睬她。我心想:她把我的木船弄坏了,她真讨厌,我和她永远不是好朋友了。我正这么想着,走在放学的路上  相似文献   

4.
我和陈明是好朋友。一天,我们把在手工小组做的小木船拿出来玩,陈明一不小心把我的摔坏了。争执中又把它踩坏了,我非常生气,一把夺过他的小木船……以上这段话只讲了故事的开头,没有详细地讲述事情后来怎么样了,结果又是怎样的。请你根据自己的想象,把事情的经过和结果写清楚,写具体。  相似文献   

5.
我和陈明是好朋友.一天,我们把在手工小组做的小木船拿出来玩,陈明一不小心把我的木船摔坏了,争执中,陈明又把它踩扁了.我非常生气,一把夺过她的小木船也扔在了地上,木船啪啦一声散了架.陈明愣住了,她捡起被我摔坏的木船,低着头一声不吭地走了. 第二天,陈明见到我犹如陌生人一样,我也不理睬她.我心想:她把我的木船弄坏了,她真讨厌,我和她永远不是好朋友了.我正这么想着,走在放学的路上,忽然被什么东西绊住了,重重跌了下去,正当我膝盖疼得站不起来时,一双手拉起了我,我泪眼朦胧正想说感谢的话,可抬头看见的却是陈明,我愣住了.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一篇习作例文,围绕“我”和“陈明”在小木船的事上,反映他俩之间的“友谊”。从事情的发展线索来看,开始是“我”不小心,  相似文献   

7.
五年制第七册24课《小本船》是篇习作例文,其所在单元的习作要求是:“记一件同学之间团结友爱的事,注意按这个要求选择突出的事例。”为切实可行地进行读与写的训练,富有成效地培养学生的能力,立足于“例”,抓住读写对应点是个好办法。一、审题与拟题课文的重点不是介绍小木船,而是写同学之间团结友爱的事。“小木船”是全文的线索——“我”因为看见藏在抽屉里的小木船,想起陈明来;“我”因为摔坏了陈  相似文献   

8.
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板书,能加强内容的直观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特别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教学《小木船》时,我在精心设计问题的同时,充分运用了板书。一、明确梗概的提问。我先范读课文.然后提问:“本文是不是介绍小木船的?”学生回答“不是。”我又问:“这篇课文实际上写了什么?”(“我”和陈明的友谊)“小木船在全文中共出现了几次?起了什么作用?”学生边自学课文,  相似文献   

9.
写好文章的结尾很重要,它能给读者留下一个完美鲜明的印象,给读者以文章首尾圆合、结构严谨的感觉。小学课本中许多文章的结尾都非常有特色,在写作的时候,同学们如果能够学习并灵活运用这些结尾方法,就一定能够写出个漂亮的结尾来。一、照应题目,首尾呼应。比如《小木船》开头写道:“每当我看见藏在抽屉里的那只精致的小木船,我就想起陈明来。”结尾写道:“一看见这只精致的小木船,我就好像看见陈明站在我的面前。”开头与结尾相呼应,相辅相成,深化了文章的主题。二、表达愿望,抒发感想。比如《心愿》的结尾是这样的:“一个普通的法国家庭—…  相似文献   

10.
眼下的作文教学中,翻阅学生的作文本,你会感到,千百个不同的脑袋却有着大体一致的“精神套路”、“思维模式”和不属于自己的“话语范式”。学生习作,抄———照搬不误者有之;凑———东拼西凑者多之;诌———胡编乱造者泛之;套———改头换面者滥之。长期的个性钳制,窒息了学生的母语感悟和习作才情,学生作文不见了心灵世界的率性和剖白,精神与个性追求的娇艳花朵嫁接于虚妄与浅俗之上,便注定速即凋零。一次,五年级期末测试写一件同学之间发生的事,三分之二的学生不写自己的真实经历,而是以课文《小木船》的情节为材料,仅将小木船改为钢笔…  相似文献   

11.
仔细琢磨这次习作训练的要求,有五个要点必须让学生明确:①写自己和他人之间的事;②写一件事;③选择值得回忆的事;④按顺序写;⑤重要的地方写详细、具体。指导前,我们分析了学生近年来作文训练的情况和现状。四年一期,学生写过“记一件同学之间团结友爱的事”(基础训练6),侧重训练选择突出的事例做材料。按说,学生可以写自己和另外同学的事,也可以写其他两个或几个同学之间的事。但因为受习作例文《小木船》的影响,大多数学生写的是“我”和“××”之间的事。四年二期,教  相似文献   

12.
1986年秋,我接任了初一班的语文课。学完了第一单元课文,按教学要求我命了一道作文题让学生习作,题为“记一件难忘的事”。尽管我一再要求同学们“写真实的事”、“说实实在在的话”,但批阅时,发现全班63名同学竟有52人硬性模仿小学四年级的“习作例文”《小木船》。不仅情节相同,而且结构也纯属照搬。  相似文献   

13.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各个环节,尤其是习作评价中,要突出人文关怀。一、期待学生总是期待自己成功,老师总是期待学生进步。习作评价中,教师要善于不断期待,增强学生的自信,激发习作的愿望,形成积极的态度。一位学生的习作写出了一个优美的句段,我的眉批是这样写的:精彩的描述显示了你扎实的语言表达能力,我想,在下一篇习作中,你又会给老师一个惊喜吧。一位学生习作较以前认真工整,我是这样评价的:你的这篇习作让老…  相似文献   

14.
当学生完成习作之后,他们都想早些知道自己的成绩,他们的注意力往往都集中在多少分上。对学生这一心理需要,教师不能忽视,应该及时批改学生习作,早日让成绩与学生见面。针对学生想得到好分数的心理,我改变了按要求给分的评分标准。只要学生取得一点进步,就舍得给分。把评分既看作对作文质量的评定,又看作是一种调动学生习作积极性的手段。比如说,一次,一  相似文献   

15.
《小木船》是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习作例文。教学这篇文章,要体现单元"写一件事,把事情写清楚"的语文要素目标。课堂上,教师通过复习导入、走进例文和小结练笔等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达成了写清楚一件事的目标。这样,有效促进学生掌握习作的技能,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奠定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读和写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读是由外到内的理解吸收,写是由内到外的理解表达。“理解”是读写转化的联系纽带。读写之间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因此,我们必须把读写转化贯穿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全过程,探索读写转化的基本途径和方法。下面就这一问题谈点体会。一、读写转化的基本途径1、解题审题的转化。一般说来,阅读时解题能力强的学生,作文时审题能力也较强。因此,我们既要注意培养学生阅读时的解题能力,又要注意把这种能力及时转化到习作市题上去。如学了《小木船》,可让学生习作《一支铅笔》,引导学生分析物与人之间的联…  相似文献   

17.
习作单元中"习作例文"的教学,直接指向习作表达,让学生掌握文本表达的基本策略。教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习作例文《我家的杏熟了》《小木船》两课,教师通过复习前面两篇精读课文的内容,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文本,运用学过的方法进行分析,掌握把事物写清楚的方法。这样,使学生熟练掌握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为下面的习作打下基础,获得表达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五年制小语七册24课《小木船》是一篇习作例文。习作例文的教学担负着训练阅读能力和培养写作能力的双重任务。教学这类课文,要从实际出发来考虑教法。本组教材的写作重点是“选材”。根据学生实际,我把这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①指导学生从生活中选材,学习把人物写得具体形象;②学习例文用词确切。在教学法方面决定采用“先扶后放,比较优劣”的方法进行教学。我安排两个教时。第一教时:指导学生自学生字词,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分段,概括段意,按思考题边读边想,比较  相似文献   

19.
7月4日早上,我和妈妈带着对白洋淀的憧憬登上小木船,开始了我们的淀上游。阳光明媚,微风徐徐,水波荡漾,游船如织。我第一次坐小木船,既兴奋又紧张。兴奋,  相似文献   

20.
七月四日早上,我和妈妈带着对白洋淀的憧憬登上小木船,开始了我们的淀上游。天空那么晴朗,阳光那么明媚。微风徐徐,水波荡漾,游船如织。我第一次坐小木船,既兴奋又紧张。兴奋,是因为我来到了小兵张嘎的故乡,我要寻找雁翎队的足迹,回望抗日烽火,欣赏娇艳的荷花,我想看鱼鹰捕鱼,想学用苇编席;紧张,是因为小船极不稳当,尤其是当快艇飞驰而过时,水面上形成了两条飞龙,又像是两条大白鲨蹿出水面,这时,船立即左右摇晃,上下颠簸起来,吓得我一身冷汗,一下子扑进了妈妈的怀里。时间一长,我就学会坐小木船了,便慢慢地放松了自己,快乐和幸福又回到了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