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以来,许多年轻的语文特级教师结合自身的实践研究,使语文课堂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我们看到他们的语文课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充满了智慧的挑战。为了探寻他们成功的轨迹,让更多的语文教师获得实实在在的提升,近期我采访了江苏省新生代教师的代表、特级教师薛法根,走进他的语文组块教学,走进他充满智慧的语文课堂。(以下记者简称“记”,薛老师简称“薛”)记:薛老师,《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以来,新思想、新理念充盈了我们的头脑,但许多老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依然感到困惑、感到无奈,这是什么原因呢?薛:我…  相似文献   

2.
特级教师薛法根用其简约语文的教学新理念打破了当下语文课堂教学中频繁出现“以讲代读”“以机代读”“以默读代朗读”这些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的朗读教学现象。有效的语文朗读教学应该将有声的“品”“导”“演”“悟”作为朗读教学的线索,将这“四字”朗读教学贯穿整个课堂,使语文教学更好地从文本走向学生真实的生活、内心的世界以及智慧的生命。  相似文献   

3.
李丽丽 《学周刊C版》2011,(1):129-130
在新课改的大潮中,很多特级教师和优秀教师精彩的课堂教学展示,曾一度让众多一线教师看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春天。那充满智慧、充满诗意的精彩课堂成了我们追求的理想境界。然而,几年过去了,当我们冷静地审视现实中的语文课堂教学,却发现许多教师是在邯郸学步,更多的教师则是“新瓶装旧酒”,很多语文课堂教学仍然呈现出单调、枯燥、繁琐与压抑的状态,学生语文素养得不到真正、有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成功的结课对教学起着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作用,语文课堂结课在教学中的意义不容忽视。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的课堂教学常常带给我们很多启示,而薛老师对结课艺术更是深有研究,他的结课匠心独运、充满智慧,细细咀嚼,令人回味无穷。现从薛老师的教学中撷取几例,由他的结课艺术谈一谈我的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5.
史峰 《四川教育》2013,(9):32-32
薛法根是语文教学名师,他的课堂教学充满智慧,成为广大教师学习的榜样。笔者近日反复观看薛老师教学《螳螂捕蝉》的教学视频,欣赏了薛老师课堂教学的精彩,也感觉有几点缺憾:  相似文献   

6.
成功的结课对教学起着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作用,语文课堂结课在教学中的意义不容忽视.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的课堂教学常常带给我们很多启示,而薛老师对结课艺术更是深有研究,他的结课匠心独运、充满智慧,细细咀嚼,令人回味无穷.现从薛老师的教学中撷取几例,由他的结课艺术谈一谈我的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7.
特级教师薛法根用其简约语文的教学新理念打破了当下语文课堂教学中频繁出现"以讲代读""以机代读""以默读代朗读"这些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的朗读教学现象。有效的语文朗读教学应该将有声的"品""导""演""悟"作为朗读教学的线索,将这"四字"朗读教学贯穿整个课堂,使语文教学更好地从文本走向学生真实的生活、内心的世界以及智慧的生命。  相似文献   

8.
特级教师薛法根是“组块教学”的倡导者,他提出的“走向智慧,走向生活,走向综合,走向应用”的语文教学观影响深远,给了我们许多启示。当亲眼目睹他上课的风采时,人们就会发现,在薛老师身上,有一种独特的美,那就是他在教学过程中展现出来的人格魅力,人们称之为“教育智慧”。  相似文献   

9.
一、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语文素养作为一个讲授汉语言的中学语文的教师,必须首先让自己的语言丰富起来,让课堂的教学语言生动起来。语言是思想的载体,而思想的表达又以语言为皈依,因此,我们要倾注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语言教学的枯燥,首先是自己情感的枯燥、思想的浅薄、见识的庸俗,所以必须使自己的思想丰富而充满智慧。另外,不要因为教学的对象是职业学校的学生而降低对教学的要求,语文教师要对他们施以人文关怀,“亲其师,信其道”,在仁爱与鼓励、肯定的光辉里,让他们茁壮成长。二、让语文课堂闪耀创新思维的火花语文教学应该是科学艺术…  相似文献   

10.
王秋菊 《广西教育》2004,(9A):25-25
传统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是在教语文课本,教师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角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成了学生的一种负担。因此,《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让生活走进语文课堂,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相似文献   

11.
雷美玲 《考试周刊》2013,(47):46-47
语文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魅力之一在于它的文采,故事正是语文教学中增色出彩的篇章,如果语文教师善于把故事巧妙运用于语文教学中,那么语文课堂一定会多姿多彩,充满智慧,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教育》2014,(30):8-11
特级教师是国家为了表彰特别优秀的中小学教师而特设的一种既具有先进性、又有专业性的称号;其应是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学的专家、一般教师学习的典范、学生尊敬的师长;语文特级教师尤该如此。语文教师如果没有坚持探索中小学语文教学规律,如果没有深入推进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如果没有很深的文化底蕴和很精湛的教学功力,想要成为令人肃然起敬的语文特级教师,那只能是梦想。作为语文教育界的领军人物,语文特级教师大体上代表了当代中国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最高水平,也可以说是为全国的语文教师树立了学习的典范。他们分别在各自的一线语文课堂和理论前沿发挥着积极的影响与重要作用。为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广大一线教师学习他们的授课思想,揣摩他们的方式方法,探索并形成符合自身实际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是一条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3.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论,对指导语文教学与改革,具有重要作用。语文教学中应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走进生活,促进学生感悟生活,营造动态生成的语文课堂教学,适应课改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4.
儿童智慧是其潜意识里固有存在的,需要教师采用特定的方法、形式去激活和唤醒。如今的许多语文课堂教学.关注的点并没有触及儿童智慧的基点.仅仅是在知识的层面上加以灌输或引导.失去了承接性和连贯性。儿童智慧的开发与利用是当前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执教的《哪吒闹海》正是从言语生成的角度启迪了儿童智慧.激活了儿童智慧。  相似文献   

15.
“感悟”是语文课堂标准中的关键词,感悟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基本策略。对学生而方,也只有感悟了,他们的语文水平才能提高。特级教师王崧舟一直注重对感悟教学策略的探究,将“感悟教学”作为其主张的“诗意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以他执教的《长相思》一课为例,赏析他的“感悟教学”的艺术。  相似文献   

16.
何江玲 《学周刊C版》2011,(8):120-120
语文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承载着博大的人文内涵。语文是一门充满智慧、富有情趣、活力四射、魅力无限的学科。精彩的导入语、艺术地解读文本、教师的人格魅力与学识魅力、点拨的艺术等都使语文教学散发出无穷的魅力。也让语文课堂成为教师与学生心中最美的天堂!  相似文献   

17.
特级教师韩军在《四十回首》中说:“《诗经》是美的,《楚辞》是美的,唐诗、宋词、元曲也是美的;文言是美的,白话也是美的;汉语叙事文是美的,汉语议论文、抒情文都是美的。语文课堂,为什么不能是美的?汉语构筑了汉语的文学艺术,我们为什么不能构筑汉语课堂的艺术?”作为在教坛上探索了多年已取得很大成功的语文教师,他的反问体现的是一种自信,但这反问也是对语文教师的一种灵魂拷问和精神激励。要把语文课堂变成美的课堂,要把语文教育变成艺术,就不能忽视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倾听艺术。  相似文献   

18.
我结识汪教授有十多年了,在他的引领、指导、帮助下,从一位普通教师成长为一名特级教师。在大家的眼里,他是一位充满智慧的老师,是一位专心致志搞学问、搞研究的人,更确切地说是研究小学语文教学的人。他曾风趣地说过,在大学里,他是“小儿科门诊”。一个科班出身的教育学硕士,选择小学语文教学作为自己研究、发展的方向,可见汪教授的眼光和智慧。  相似文献   

19.
《湖北教育》2005,(7):44-47
“儿童的眼里有一汪鲜洁的清泉,期待着教师精心的呵护;儿童的心灵是一方纯真的世界,渴望着教师真情的引导。”在刘小杰老师心里,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完整的个体,同时又是一个独特的自我。在语文教学中,她满腔热情地点燃孩子们心灵的智慧之火,精心地呵护着他们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引领着孩子们走进灿烂的、充满情趣的语文世界。  相似文献   

20.
当课程改革步入关键时期的时候,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的语文教学探索也结出了丰硕的成果。他提出的情智语文,从情感和智慧两方面强调语文课堂对儿童生命成长的意义,着力于唤起学生沉睡的情感,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这既是一种境界的体现,也是一种风格的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