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家长对电子游戏总是持有“能不玩就不玩”的态度,但是对于成长在电子时代的孩子而言,电子游戏已经成为伴随他们成长的主要内容,那么就需要家长转变观念,理性认识电子游戏。马红亮副教授的客观分析会为您了解电子游戏提供详实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主持人语     
电子游戏在很多家长的眼中是"怪兽"的代名词,它总与网瘾、不良生活习惯和心理问题相关联。家长对电子游戏基本都持严格控制、能不玩就不玩的态度。与之大相径庭的是青少年对电子游戏的乐此不疲,成为电子游戏群体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事物都有多面性,无论是手机游戏、掌机游戏还是更为普遍的网游,它们在青少年中受到欢迎必有其原因,其中也一定不乏有益的因素。首先,当代青少年的成长是和电子游戏密不可分的。他们身处与新媒体共  相似文献   

3.
电子游戏在很多家长的眼中是“怪兽”的代名词,它总与网瘾、不良生活习惯和心理问题相关联。家长对电子游戏基本都持严格控制、能不玩就不玩的态度。与之大相径庭的是青少年对电子游戏的乐此不疲,成为电子游戏群体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目前学前儿童玩电子游戏逐渐趋于普遍化,学前儿童玩电子游戏的大部分原因是为了娱乐放松,玩时很少有家长陪同。针对上述情形,电子游戏设计者应依据儿童的身心特点和年龄特征设计电子游戏,家长应尽量参与儿童玩电子游戏过程以帮助儿童选择游戏类型、控制游戏时间并享受亲子过程。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朋友都喜欢玩电子游戏,有的还很着迷,为此老师家长大声疾呼:坚决禁止学生玩电子游戏。他们视电子游戏为“电子海洛因”。电子游戏真的那么“罪大恶极”吗?其实不然。  相似文献   

6.
提到玩,我不能不提到打电子游戏。电子游戏,有太多的孩子对它爱不释手,对应的就有太多的家长对它恨之入骨。究竟孰对孰错,我一个学生似乎无权评说,我只是讲讲自己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不少家长和教师在谈及学生接触电子游戏时几乎谈"电"色变。联系到电子游戏在校园周围和社会上一些角落的泛滥,以及它对青少年身心成长造成影响甚至伤害,人们这种顾虑和怨恨理所当然。但是,为什么中学生如此迷恋电子游戏?假设将他们投注在电子游戏上  相似文献   

8.
笔者听过不少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过于沉溺网上聊天、电子游戏;沦为“电子海洛因”瘾君子,不少家长开始禁止孩子上网,跟踪监视,共至打骂孩子,而这样的教育效果往往适得其反。据国内外的有关研究表明,并不是所有参与网上聊天、玩电子游戏的孩子都会成绩下降或品行不端,除性别、地区、年龄的差异外,在同等条件下,网上聊天、打电子游戏容易上瘾的孩子,有的是因为孤独感强而有强烈交往需要;有的是因为成绩不好,没有特长,认为自己不成功而感到压抑;有的则是因为家庭关系不好,在班里地位较低。这样,他们在网上聊天、玩电子游戏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掀起了一股“电游热”,有的同学非常迷恋玩电子游戏。而我们的家长童年又玩什么呢?  相似文献   

10.
玩乐是儿童的天性,但有些儿童偏偏不会玩,甚至得上诊所接受治疗,学习如何玩耍。有的孩子整天呆若木鸡地坐着,什么都不做。有的则只会玩电动玩具,当递上一个普通玩具,小孩就变得不知所措,无法发挥想象力去玩。许多家长都不了解儿童玩耍的重要性,他们往往是在发现孩子不会讲话,或是不会走路,或是听老师说孩子经常不合群,才前去求医。许多家长都不知道自己孩子玩耍时是否达到这些指标,因为他们都趁孩子玩耍时,忙着做自己的事。现代家长也经常让孩子长时间看电视、玩电子游戏,或上许许多多的课外辅导班,导致孩子们缺乏创意玩乐的自由时间。孩子…  相似文献   

11.
游戏,在一些家长那里成了一把双刃剑,它时而被指责为淘气、懒惰,时而又成为奖励的手段。当孩子玩疯了忘记其他时,家长就会斥责说:"你就知道傻玩傻乐。不认字、不学算术、不干正经事。"当孩子表现特别乖时,家长又会说:"你今天很听话,表现得真好,快去玩游戏吧!"其实,游戏是儿童认识和理解社会的手段。对于儿童的社会化成长的作用举足轻重。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蒙台梭利指出:"游戏就是儿童的工作。"游戏不仅有启智的功能,家长如果正确运用游戏方法,更能帮助孩子从中认识和体验真善美。  相似文献   

12.
玩网络游戏、电子游戏,在学生当中已相当普遍。当初被视为先进的娱乐工具电子游戏,如今被人们形容成“陷阱”、“电子海洛因”、“恶魔”等等,这说明电子游戏对学生的负面影响越来越严重。笔者就这类问题对某校初一至初三年级13个教学班的550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这次问卷调查共24题,以不记名不记分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玩电子游戏不仅在思想上而且在学业上对中小学生都构成严重的影响,必须引起各方面的重视。 在被调查的550位学生中有518人玩过电子游戏,占被调查人数的94%。当中开始接触电子游戏的  相似文献   

13.
李爱铭 《教育》2012,(33):6
多家媒体近日报道称,不少年轻家长在网络上为年幼的孩子"占位"——抢先为孩子注册QQ号码、开通微博等,一来,是帮孩子记录成长过程,二来,是让孩子"不输在网络起跑线上"——等孩子长大到自己会用网络时,就可拥有众多粉丝和骄人的"经验值"了。受"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观点的影响,不少年轻家长表现出一种"急吼吼"的功利化追求。孩子学什么、玩什么,家长要提供什么,很多人并  相似文献   

14.
当前,城市家庭中幼儿使用电脑存在着使用频度偏高、过分依赖、不注意生理卫生、使用环境不佳、以玩电子游戏居多以及家长监督及引导不够等问题.家长要切实关注幼儿身心健康,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电脑使用环境、选择并提供适宜的电脑软件及内容,以身作则,陪伴、监督并积极引导幼儿使用电脑.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家庭也开始富足了,家长不惜智力投资,期望子女一心一意读书、成长。但在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问题上,有些家长缺乏正确的认识,只希望子女读书,不要求他们全面成长。为了读书,可以"肩不担担,手不提篮";认为给自己的子女创造最好的生活条件,让他们生活得舒舒服服,甚至连一些举手之劳的自我服务性劳动也"包"了。不让孩子玩,不给孩子一点自由,担心孩子玩了,学习会不行,安全会出问题,等等。可以归结为父母对孩子过多关注和宠爱。高期望和高标准的要求,往往给孩  相似文献   

16.
一般说来,家长极力反对孩子玩电子游戏的原因似乎更多集中在电子游戏所导致的许多有害的副作用上,比如长时间玩耍会影响孩子视力,浪费学习时间等。但从电子游戏问世起,推销者就说它能增进儿童的电脑知识和技巧、寓教于乐、鼓励创造和探索,尤其提到能开发儿童智力。对此,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陈益老师认为,电子游戏与儿童智力开发并无必然联系。陈老师告诉记者,国内的研究者认为,儿童的智力开发实际上是对他们认知能力的一种开发,这其中主要是指对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训练,很显然,电子游戏与这些能力的培养与锻炼无…  相似文献   

17.
如果说玩电子游戏是男孩们的嗜好,那么靠在虚拟世界中的"打打杀杀",便能成就一番现实世界里的事业,闻名天下,就该是每一个游戏爱好者梦寐以求的事情了。在很多父母和老师眼里,电子游戏是一朵"恶之花",蚕食着孩子们的青春时光,导致他们荒废学业,一  相似文献   

18.
高尔基说:"儿童通过游戏,非常简单、非常容易地去认识世界。"然而目前由于家长对孩子的溺爱,孩子拥有许多玩具、玩电子游戏,让孩子们失去了童年游戏的乐趣,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孩子的健康发展。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下,幼儿园对幼儿身心的健康和智力的开发显得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19.
对于电脑游戏,不少人视它为洪水猛兽。但是,当游戏不再单单是游戏,而是庞大的经济产业的时候,就会有越来越多人投身其中。今年24岁的刘凌就是这样一个人,他靠玩电子游戏玩出了全国性的知名度,玩上了副总经理的位子,玩出了过百万的身家,甚至为祖国"玩"得了荣誉。下面记述的就是刘凌成功背后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20.
吴映红 《中国德育》2013,(17):74-77
一到课间,孩子们就会跑到操场上疯玩。玩,是孩子的天性。但是怎么玩,既能玩出平安,又能玩出幸福呢?儿童精神分析学家克莱因说:"儿童的内心深处更具有原始的东西,必须要在自由的空间和活动中表达出来,这就是游戏。通过游戏,我们能够发现孩子内心深处压抑着的体验和感受,而且我们可能给予儿童的成长发展以根本影响。"于是,以"心理小游戏"为内容的"阳光操场活动"就这样产生了。动员:从"一封信"开始"心动不如行动"。基于孩子是学校的学生,更是家庭的孩子,为了让家长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