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词境新诠》一文是詹安泰先生发表在1947年第1期《文教》杂志上的一篇长文,但詹安泰先生的《词学研究》、《宋词研究》、《宋词散论》、《詹安泰词学论稿》、《詹安泰词学论集》以及《詹安泰文集》都不曾收录,此文应是詹安泰先生词学研究中“论境界”的原稿。该文一是对《词境新诠》的主要内容作了简要评述;二是追溯詹安泰先生本人对此文...  相似文献   

2.
在创作上"颠倒二白"、自成"瑰辞"的詹安泰是近世广东后期词坛上的翘楚。《无庵说词》是詹安泰随中山大学迁居云南澄江期间,将"为同学讲授诗词""谈锋所及"中之说词部分"随笔札出"者,内容主要涉及作词与词作鉴赏之法,并因之旁及相关通代主要词家评论。精义迭出的《无庵说词》是能够代表詹安泰词学研究水准的高水平著作之一。  相似文献   

3.
饶宗颐先生早在"弱冠"以前就与詹安泰先生有了交往,因为才气过人,深受詹安泰先生赞赏,而在不足20岁的年龄被詹安泰先生推荐进入韩师,第一次踏上讲堂。随后又被詹安泰先生推荐赴中山大学任教,但由于途中饶先生身体不适未能到任而留在香港。饶宗颐先生与詹安泰先生虽终无缘同处一校共事,但音讯常通,酬唱不辍,堪称莫逆之交。惜解放后,囿于时局,两人最后失去联系。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饶宗颐先生与詹安泰先生的这种深厚情谊,又由詹伯慧接续下来,并在饶宗颐先生的竭力玉成下,使詹安泰先生手写的诗词遗墨得以影印刊行。  相似文献   

4.
该文对詹安泰先生《论声韵》一文如何从声、韵及平仄等深入论述古典诗词的声韵美,学词者如何从音(包括方音)的叶律和叶韵进行把握,以及“严协”和“宽协”等,作深入的解读。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了南唐后主李煜的绝命词《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课文注释为选自詹安泰《李璨李煜词》(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笔者手头上正好有这本书,翻开一比照,却发现课文与詹安泰校注本之间有较大的差异,说明两者并不是同一版本。课文《虞美人》:  相似文献   

6.
在王兆鹏先生主编的《唐宋词汇评》中共选南唐后主李煜的词34首,其中李煜被俘后在宋所做的词共13首。俞平伯、唐圭璋、詹安泰对其中的4首词都做过赏析。同是近代的词学大家,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赏析,对李煜的这4首词有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詹安泰是从韩师走出去的“岭南词宗”,其执教韩师12年,从一名普通中等师范学校教师成长为一方“名士”,并走向中山大学教授席,其中有多种因缘聚合在。唯其执教韩师期间经历,以往所编年谱既失之简单,又不乏谬误之处。今以韩师所存各种校刊为依据,结合詹安泰《鹪鹩巢诗》《无庵词》及同时人笔记、诗文作品等,特制成此年谱。  相似文献   

8.
模糊性是现实世界的基本特征和常规现象,诗歌作品作为语言文本同样具有模糊性的特征,通过文本模糊性特征的研究可以更好的解读诗歌作品。詹安泰作为近代词学大家,其诗歌创作也体现了诗歌模糊性的特征。拟从词义和句式两个方面出发,探索詹安泰《鹪鹩巢诗集》中模糊语言的构成方式。  相似文献   

9.
在中学语文诗词教学中,辛弃疾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人。初中教材中收录了他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清平乐·村居》《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四首词,高中教材中收录了他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两首词。可见,这位生活在两宋交接时期在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词人是何等的受教  相似文献   

10.
詹安泰宋词风格流派理论是相对完整的系统,包括作者个体风格多元化和宋词整体风格多元化两个方面。詹安泰对前人的相关成果有所继承,更有突破与创新。在词学界长期存在婉约、豪放之争的背景下,詹安泰的宋词风格流派理论显得尤为客观和珍贵。  相似文献   

11.
胡晓风 《生活教育》2011,(23):37-41
《同舟共进》2011年第1期刊发了周正章先生《陶行知当年的"深思"与"多虑"》一文,谈及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主持编辑、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陶行知全集》(下文简称川版全集)10卷本时,编委内部就是否收录陶行知《关于社会改造的提案》和《读列宁传》  相似文献   

12.
该文对詹安泰先生的词学论集一书的主要成就,作宏观的评述,择要就其《中国文学的倚声问题》、《论声韵》、《论寄托》、《论宋词发展的社会意义》、《宋词风格流派略谈》及《李煜和他的词》等代表论文进行例举性评述。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诗词是中国革命的史诗,描绘了中国革命和建设各个重要阶段的历史画卷,反映了中国人民可歌可泣的英勇斗争生活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由于毛泽东诗词是用古代格律体诗词形式写成的,再加上诗词言简意赅,含蕴深刻,要正确理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感谢陈一琴、韦勇、陈文发三先生,为毛泽东诗词做了非常好的笺析,为我们的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毛泽东诗词笺析》是学习中国革命史诗的金钥匙。 《毛泽东诗词笺析》收录毛泽东50首诗词,分甲、乙编。甲编收录毛泽东同志生前最后校订、正式发表的39首诗词;乙编收录毛泽东同志逝世后正式发表的11首诗词。是毛泽东诗词收录最完整的一种注本。 《毛泽东诗词笺析》极富独创性的笺析体例给读者学习毛泽东诗词这一中国革命史诗提供了极好的金钥匙。本书甲编、乙编各首笺析,均包含笺注和赏析两部分文字。笺注除原作意译、文字释义、典故疏解外,还摘引了大量有关诗词本事的第一手史料,便于读者在揣摩诗人构思过程和索解诗篇艺术境界及其内在意蕴时参考,也减却了专家学者深入研究时的翻检之劳。赏析文字主要以串讲篇章构思及艺术特点为主,对于学习原作博大精深的思想极有帮助。这种独创的体例需要笺析者广博的知识和深厚的文字功底以及独特的美学鉴赏眼  相似文献   

14.
《郁达夫诗词抄》(周艾文、于听编订、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诗词抄》)于一九八一年初发行后,听说争购一空。这在目前诗歌似乎有些“滞销”的情况下,还是颇为难得的。这本《诗词抄》,是迄今搜集郁氏诗词最为完备的一个本子。它于旧体诗词五百多首外,还收录了部分断句、联语和歌词。对了解作者的“全人”和诗作的全貌,还是有好处  相似文献   

15.
《水浒传》中人物所作的诗词仅有十首,其中酒后诗有五首,而这之中有四首是宋江所作,这一叙事现象在《水浒传》众多人物的许多相似塑造中显得独特。因为酒后诗是宋江冲破理性樊笼的心理的真实写照,分析这四首酒后诗,能清楚认识宋江的"忠"与"义"的相互关系以及他的人性的发展和其中的矛盾冲突。  相似文献   

16.
张仲举《毛泽东诗词全集译注》一书中收入毛泽东《四言诗·手中有粮》,并认定是1974年10月创作的。其实早在1971年5月,已有人在传这首诗。这首诗应写于1970年8月5日至10月5日或略前,但绝不是1974年10月。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为其诗词作的序并不多.《毛泽东诗词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第1版)收录的67首诗词中只有五篇有序。这些序言简意丰,与诗词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诗词的创作背景.正确理解诗词内容。进行艺术鉴赏。  相似文献   

18.
人教版《初中语文第四册教师用书》中第29课《古代诗词五首》中,教材编著者将辛弃疾《西江月》里"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两句译为"明月出来了,树  相似文献   

19.
邹韬奋主持《生活》周刊期间,积极开发《生活》资源,实行多元化经营;强调创新,突出刊物个性,注重知识产权保护;竭诚服务读者与社会,努力塑造"生活"品牌形象;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实现《生活》周刊"事业性"与"商业性"的良性互动。这些高超的经营策略,使《生活》周刊在激烈的报刊市场竞争中,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最终发展成为民国时期发行量最大、享誉海内外的杂志。  相似文献   

20.
这首诗的主题,各家说法不一,分歧很大。大致分为这么两种意见:一说歌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即红色苏区),一说前四句歌颂后四句揭露,有转折。笔者认为这是一首深刻的揭露诗。理由是: 一、“左联”的外围刊物《文艺新闻》(周刊)于1931年7月27日和8月3日出版的第二十、二十一期上,发表了先生的杂文《上海文艺之一瞥》,又于同年9月28月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