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情态动词是英语中的一个重要的语法现象,也是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学习中的难点.本文将情态动词的使用频率、语义分布特点作为考察对象,通过CLEC和FLOB语料库的对比分析,从语义层面探究了中国英语学习者情态动词滥用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潘静 《考试周刊》2010,(40):132-133
情态动词是英语中的一个重要的语法现象,也是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学习中的难点。本文将情态动词的使用频率、语义分布特点作为考察对象,通过CLEC和FLOB语料库的对比分析.从语义层面探究了中国英语学习者情态动词滥用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于雪雯 《英语广场》2020,(15):39-41
通过比较CLEC和BNC的实际案例,本文对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动词"obtain"进行了基于语料库的一般性分析,特别是"动词+名词"搭配。结果表明,英语学习者存在过度使用和滥用,这可能与母语迁移和不正确的词汇学习有关。最后,本文对词汇教学方面提出建议,并指出了研究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骆姣 《海外英语》2014,(14):260-261
传统语法简单地从实义动词后面是否带宾语将其分为了及物和不及物两大类,这样学习者中出现诸多如an accident was happened yesterday;I frighten snake;I please the story等错误。该文从生成语法的题元理论视角,尝试对实义动词进行全新的分类,根据动词是否有且只能有一个论元,将其分为及物和不及物两大类,然后根据论元的题元角色和语义选择将及物动词细分为两小类,即1)必须带至少两个论元的动词是及物动词,如hit;又根据语义选择,及物动词再次分为4个子类,即a,常见一般类动词,b,心理类动词,如interest;c,使役类动词,如sail;d,言语,思想类动词,如think.2)只能带一个论元的动词为不及物动词,又根据题元角色细分为两小类,即1)非宾格动词,只有受事题元角色;该类又细分为中动词和发生类动词如sell,wash,happen;2)非作格动词,只有施事题元角色如laugh,walk。以此希望可以帮助学习者和教师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动词使用问题,尤其是在动词语义选择上的错误。  相似文献   

5.
为帮助我国大学英语教师讲授和学习者习得英语情态动词can的语义,在语料库的基础上,调查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对can的语义习得情况,发现英语学习者笔语中英语情态动词can的语义使用频率分布与英语本族语使用者的使用频率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即大学英语学习者对can的语义习得不地道。试图从学习者的语言输入(主要针对教材)和母语迁移两个方面分析其习得不地道的原因,结果显示,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对情态动词can的语义习得不地道的这一现象,受其使用的大学英语教材影响不大,而可能受其母语影响。  相似文献   

6.
基于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通过机辅语料检索与人工分析相结合,主要调查研究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短语动词的使用情况。调查结果表明:两个水平的学习者在短语动词的使用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两个水平的学习者在使用某一短语动词时,其意义通常只限于第一或第二义项,说明学习者只掌握了短语动词的基本用法,对短语动词词汇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掌握不够。  相似文献   

7.
英语中一些情态动词亦可作主动词,对学习者而言是一个习得难点.笔者以CLEC和Brown两个语料库提供的语料为依据,对比中国英语学习者和本族语者dare一词的使用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学习者在dare的用法上和本族语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学习者对于作为情态动词的dare以及dare的否定形式均使用过度;对于dare的某些类连接及用法存在着使用不足和误用.笔者进一步探讨了造成差异的原因,并强调语料库方法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3,(60):76-77
文章基于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通过机辅语料检索与人工分析相结合,主要调查研究了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短语动词的使用情况。结果表明,两个不同水平的学习者在短语动词的使用上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使用的英语短语动词有很多重合且数量不多。  相似文献   

9.
论文分析了情态动词及半情态动词的使用和功能意义。情态动词突出的特点是一个情态动词可以表达多种含义,而一种含义可以有几个情态动词来表达。尤其对于英语作为第二门语言学习者来说,情态动词是一个难点。可以使用适当的技巧来帮助学习者。  相似文献   

10.
L2语义知识分为产出和理解。本研究以"穿着"类动词为例,对中日母语者和以汉语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进行了产出实验,从实验对象所使用的动词种类数、使用频度最高动词等角度,来对学习者是如何使用区分穿着类动词及他们是如何学习目标语言的进行分析。其中,母语和目标语言之间的差异是影响学习者习得的一个重要因素。从产出实验的数据来看,即使是习得程度高的学习者也容易产生母语迁移。本研究将通过产出实验来考察穿着类动词的习得状况。  相似文献   

11.
张元元 《双语学习》2007,(10M):174-176
英语短语动词向来是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时较为头疼的一个话题。Liao和Fukuya于2004年专门就中国学生使用短语动词做了相关研究,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经常回避使用短语动词,并且挖掘了回避原因。本文将对此研究进行介绍和评论,希望给短语动词的教与学带来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通过遮蔽启动实验探讨了中国学习者对英语规则和不规则动词的加工。结果表明,被试对高频动词的判断准确率高于低频动词,判断速度快于低频动词;规则假词不具有音系相似性效应,而不规则假词具有;低频规则动词和规则假词分解加工,不规则词和高频规则动词的加工不存在分解;规则度没有显著影响被试对英语规则和不规则动词的加工。被试利用记忆系统加工不规则词和高频规则动词,利用计算系统加工低频规则词和规则假词,符合双机制理论。  相似文献   

13.
Embodied Language Comprehension Theory claims that language is grounded in bodily activity and meaning is grounded in sensory motor system in modality.This study aims to examine whether EFL(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learners triggered Action-Sentence Compatibility Effect(ACE)during sentence comprehension.The English sentences including concrete and abstract verbs are taken as stimuli.Reaction time and accuracy rate of the participants were collected as the experimental data.Two groups of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English proficiencies participated in the study.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1)While processing concrete-verb sentences,both groups triggered ACE.(2)There is no significant ACE in processing abstract-verb sentences.(3)High proficiency group responded faster with a higher accuracy.(4)It is difficult for EFL learners to process abstract actions.To conclude,the present study shows that mental simulation is activated while EFL learners with certain language proficiency are processing sentences.In foreign language comprehension,mental simulation would be facilitated with higher language proficiency.  相似文献   

14.
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话中模糊限制语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使用模糊限制语方面具有一些自身的特点。与英语本族语者对比后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对话中使用的模糊限制语的频率明显地高于本族语者,最为频繁使用的是情态动词、动词和副词,而较少使用形容词和名词。  相似文献   

15.
动词一致性错误是中国英语学习者习得过程中常见的错误。对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的动词一致性错误进行检索、统计与分析,我们能够明了地掌握他们的动词习得现状,对外语教学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探索大学生英语写作自主是完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一种有益尝试。从学习者写作策略训练的理论层面探讨学习策略的内涵及意义、国内外学者对写作策略的研究、学习者写作策略训练的内容以及在策略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等,以期对完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许多英语为第二语言学习者认为,在英语学习各个方面最难获得的能力就是口语了,而口语的学习的难度在于从心理上无法开口。事实上对非母语学习者来说,学习英语口语最大的难度,就是缺乏对心理困难的认知。本文主要讨论英语学习者们怎样认识和克服心理上的困难,以帮助他们找到有效的方法,解决学习口语过程中最关键问题,以提高口语能力。  相似文献   

18.
李新利 《海外英语》2011,(10):339-342
This study attempts to examine the colligational use of the high-frequency verbs DO, HAVE and BE in Chinese EFL learners’written production in the CIA (Contrastive Interlanguage Analysis) approach. Findings of the study indicate that: Chinese learners use a much smaller variety of colligational patterns, they tend to underuse the inflected forms of these verbs in their colligations and they tend to use pronouns as the subject of these verbs. Though at advanced level, they still have difficulty with grammar in terms of tense, aspect and voice. The influence of L1 transfer, the learners’spoken style in writing, the classroom teaching and the learners’use of the avoidance strategy are thought to be the major reasons. The findings in this study may have some light to shed on the EFL teaching and research in China.  相似文献   

19.
通过在线检索和AntConc3.2.2w语料库软件检索,比较了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COCA)、英语国家语料库(BNC)和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CLEC)中不定式的使用特征。研究发现,以汉语为母语的学习者在不定式使用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主题突出特征;假被动式;一个小句中两个限定性动词同时出现,而且动词之间没有有效的连接手段;不能灵活安排不定式在句子里作主语的位置。以上问题的出现说明了以汉语为母语的学习者在不定式使用过程中受到母语主题突出特征和英汉语言类型差异的影响。另外,不定式的句法功能未被完全内化,不定式的语篇功能未能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