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化学是一门从分子、原子或离子等层次上来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能、相互变化以及变化过程中能量关系的自然学科。哲学,总体而言,是人们对整个物质世界及其规律的最根本上的看法。[1]也就是说化学和哲学研究的对象都是有关组成世界的物质。通过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历程能充分证明,化学发展离不开哲学的指导,哲学思想又在化学发展中得到不断升华和完善,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化学学科自身就含有丰富的哲学内涵,如可逆反应、化学平衡、化学键、元素周期表、氧化还原反应以及酸碱中和滴定等。若教师能从哲学的角度,以辩证唯物论的观点去分…  相似文献   

2.
叶丽芳 《现代教学》2014,(10):34-35
学科对学生的发展价值,除了学科的本体知识外,更深层次的还在于借助学科知识的习得,为学生的认识、情感、体悟与思维的改变及其人生丰富世界的形成,提供不同的路径、独特的视角、发现问题的方法和思维的策略,提供一种唯有在这个学科的学习中才可能获得的经历和体验。化学是一门从分子、原子等微观层次来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的自然科学,这就从本质上决定了化学与哲学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回顾化学学科体系的生成和完善,实际上就是应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对自然现象不断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因此,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是化学学科的基本思想,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可以在本质上揭示化学学科的真谛,在哲学的思辨中引路入径,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突破对化学疑难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1.为什么说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从哲学的研究对象看,它要回答的是关于整个世界的本质问题,而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世界上纷繁复杂的事物和现象,归根到底可以概括为物质和意识两大类。哲学应该对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作出明确回答,否则便失去其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黄婕 《山东教育》2005,(3):48-49
化学是一门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物质的性质体现在宏观变化上,物质的组成、结构等微观知识则是理解性质、把握变化本质的基础与依据,而化学符号则从微观层次简明地表达了宏观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成为连接宏观和微观的中介和桥梁。这样,在化学学习中,学习者心理上就形成了对物质所特有的三种表征形式:宏观表征、微观表征和符号表征。  相似文献   

5.
黄婕 《山东教育》2006,(5):35-36
化学是一门在分子,原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物质的性质体现在宏观变化上,物质的组成、结构等微观更高是是理解性质,变化本质的依据,而化学符号则从微观层次上科学、简明地表达了宏观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成为连接宏观与微观的中介。  相似文献   

6.
化学课程的编排始终贯穿着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这一思维体系。无论哪类化学课程都是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合成、用途等内容,它们都蕴涵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因此,在教学中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在对学生传授化学基本原理和培养基本创新技能的同时,注意探究化学教学中的哲学思想。哲学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内容极其丰富,直接或间接地都与化学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如物质、运动、对立统一规律、质变量变规律等基本观点,与化学教学内容有必然联系。在化学教学中,应该有重点,分…  相似文献   

7.
苏教版(六上)第二单元《物质在变化》将带领学生接触到有关化学方面的浅显知识。那么化学是什么?我们知道,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总是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正是这些物质的不断变化,才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化学就是一门研究物质变化及其规律的科学。  相似文献   

8.
文章分析了目前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各种理解,认为把哲学基本问题表述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不能成立。提出哲学基本问题的正确表述应是:世界的本原是什么?阐释了这种表述既符合哲学的研究对象和哲学史。又符合逻辑和哲学的功能。这种表述可以使哲学不只是研究人的思维与世界其它事物的本末关系。而是真正去研究整个世界;可以改变哲学史的研究现状,使哲学派别不一定只划分为唯物和唯心两大派;有利于哲学发挥应有的作用,指导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  相似文献   

9.
化学教学中开发右脑训练的几点尝试安徽省蚌埠铁三中王传友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以及合成等。组成上的类别区分能力、物质结构中的空间想象能力、变化中的色彩分辨能力、合成实验中的仪器认识和绘图能力等等,都直接与右...  相似文献   

10.
辨证唯物主义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的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化学科学的发展处处闪耀着辨证唯物主义的光芒,在大学化学教育中强化这个领域的思考,不仅有利学生掌握化学知识,而且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哲学素养。  相似文献   

11.
化学认识思路是指对物质及其变化的特征及规律进行认识的程序、路径或框架。初中化学教学中通过对柠檬酸性质和组成的探究,巩固学生从物质类别的视角研究物质性质的认识思路、利用物质性质和化学反应研究物质组成的认识思路,发展其认识思路的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化学教学也应由面向升学考试转到面向全体学生的化学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一、注重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我们生活在物质世界里,周围有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各种物质。各物质都有不同性质,不同的组成和形成,不同的发展变化。我们要研究它们的基本规律。首先必须通过观察,然后通过思维总结才能得出结论。由此可见,学生  相似文献   

13.
在过去一段时间,哲学界对马克思哲学认识论和唯物史观的关系的研究有一种倾向,即离开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体系而孤立地谈论二者的相互关系,都不同程度地忽视了哲学基本问题对以上两个问题的规定、制约和影响。哲学首先是世界观,而世界观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所形成的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员一般本质的看法和观点。其基本内容包括这样几个基本方面:本源规,即世界的本源是什么?是物质还是精神没展现,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世界“怎么样”的观点和看法,可知规,即这个物质的或精神的世界是不是可以认识的。毫无疑问,作为哲学世界观的…  相似文献   

14.
<正>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的,而化学世界中的物质也在不断变化着,但是在化学世界中却存在着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这个永恒的主题就是守恒定律,守恒法便是因为守恒定律的存在而产生的.守恒法主要是以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作为依据,这同样也是守恒法的本质特点,以此作为依据对化学中的难题进行处理,这样可以帮助同学准确找出事物之间的守恒关系,提高解题效率.一、化学中的守恒法1.守恒法的相关概念整个自然界都处于千变万化的过程中,但物质守恒定律  相似文献   

15.
化学是一门神奇的学科,它从"分子层次"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其规律,它向世人揭示了物质的千变万化与纷繁复杂的缘由.马列主义哲学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核心内容,以实践为基础,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性质、变化及其应用的学科,主要反映客观世界中物质的变化过程、反应原理及分子空间结构等微观世界。可以这样认为,如果说化学有灵魂的话,实验无疑就是他的灵魂。多媒体技术只是让化学实验变得更加形象、直观,为提高其实效性,应该建立在传统的化学实验之上。  相似文献   

17.
辩证唯物主义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包括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三大部分。可见,辩证唯物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其中的一部分,内容主要包括:(1)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2)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3)人具有主观能动性;(4)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的科学,也是创造新物质的科学。  相似文献   

19.
化学是一门在分子、原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物质的性质体现在宏观变化上,物质的组成、结构等微观理论则是理解性质、把握变化本质的依据,而化学符号则从微观层次上科学、简明地表达了宏观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成为连接宏观与微观的中介。这  相似文献   

20.
刘冬久 《学周刊C版》2010,(6):115-115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实验在化学中极为重要。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化学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千变万化的。变化的现象是丰富多彩的,这些变化和变化的现象就是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的一个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