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爱玲是文坛中的一位奇女子,凭借小说集《传奇》而名声鹊起c张爱玲的小说,无论结局是好还是坏,都给人一种悲凉的色彩。她用冷静的文笔以及第三人称"他"的手法,以一种全知的角度来诉说任务的悲欢离合。小说中虽然没有掺杂着太多的个人人情感,但总給人一种淡淡的忧伤。张爱玲小说中的语言最大的特色就是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对照、反讽等等描写手法.来描写和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相似文献   

2.
张爱玲小说具有独特的语言艺术魅力。她的小说具有古典文学的深刻烙印,冷漠隔离的语言.对女性人物语言的深刻描写,华美的语言是让人心痛的精灵、奇妙的譬喻。这样一种独特的语言艺术,构成了她独特的小说世界。  相似文献   

3.
张爱玲作为中国杰出的文学家,透过她不同寻常的社会洞察力和优美的文字,流淌出许多令人动情的故事.然而,她那哀婉伤情的叙述,总给人以一种异样的感觉.在她的小说所塑造的众多人物中,几乎都生活在一个缺少幸福、关爱的家庭里,特别对其中父母形象另类与怪异的刻画,更是令人费解,不免让人感到荒诞、怪异.这也不禁令人产生好奇,愈发试图去探求张爱玲创作背后的故事.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张爱玲小说中的色彩运用技巧。张爱玲是一个色彩大师,她对色彩的运用已经到了唯妙唯肖、妙笔生花的程度。在张爱玲的小说中,色彩不但突出了人物性格,还表达了人物的感情与处境,并且推动了情节、深化了主题。她笔下的色彩浓淡相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5.
张爱玲以她独具魅力的创作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纵观张爱玲的小说创作,我们不难发现,她的作品具有很强的戏剧化的倾向:矛盾冲突集中化;景物描写意指化;人物形象"脸谱化";对白独白的大量运用和人物心理的动作化。这些戏剧化的特征拓展了张爱玲小说的审美空间。  相似文献   

6.
作品题材很小,人物很少,并且多以女性为主,这就是张爱玲小说的一大特色。张爱玲描写的女性形象,有初涉世事的少女,有遭遇婚变的少妇,有的写了一生的经历,有的只是人生的片段,但她对人物命运的处理和最终结局是一致的。本文主要讨论了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7.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一位广受读欢迎的、不可多得的重要作家。她的小说是她悲观精神的俘虏,浸透着荒凉之感。张爱玲的小说赋予故事、人物、意象以一种大的时间跨度;张爱玲的小说使历史与现实处于不断的叠映对照之中;张爱玲的小说时空关系往往倒错……从时空观念的角度,探讨创作主体将其悲剧生命意识与小说结构和技巧的融合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张爱玲的小说擅长洞察和规划人的心理。文章以其笔下人物的变态心理作为探究的切入点,分析了张爱玲小说中人物的厄勒克特拉和俄狄浦斯心理、施虐与自虐心理、抑郁与恐惧心理等变态心理,并探讨了张爱玲摹写变态心理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张爱玲的小说,在语言风格上,作品一向是以华美、新奇而著称的,被人称为"张体".伴随着国内叙事学理论研究热的升温,反讽作为近些年在中国兴起并形成热潮的修辞方法,被引入张爱玲小说语言的研究当中.本文从张爱玲小说语言的反讽气质入手,在参照前人研究的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深入分析张爱玲有代表性的文本,来探讨她小说文本中反讽叙事的技巧、方法及影响等,从而对探析她小说语言特色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张爱玲是一位充满魅力的作家,她的小说具有审美超越性,她的作品看似情节类型单一,然主题意蕴丰富,存在多义解读的可能性。婚恋情节是张爱玲小说题材关注的焦点,但她的小说不同于"新鸳鸯"派描写多愁善感、好事多磨的浪漫爱情,也不同于"为人生"派小说以婚恋为媒介重在表现社会矛盾,她的小说透过多样的婚恋关系,旨在揭示人物命运的素朴与苍凉的同时,也挖掘着人性本质的诸多方面,而对女性主体意识的独特阐释使她的小说富于民族亲和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