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本文主要探讨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防控期间,对无偿献血宣传招募、血液采集、血液供应管理等工作所做的应对策略,为各地区采供血机构在发生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时,能够快速、安全、有效地处置提供参考。COVID-19疫情给采供血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困难,血站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及时主动灵活调整无偿献血宣传招募措施、加大采血力度、妥善安排血液供应,保障了疫情期间的临床用血需求,“贵港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采供血保障模式”可以为各地区采供血机构在应对类似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时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突发疫情是对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效性的一次大检验。面对疫情的考验,能否理顺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启动的政府治理、社会治理和公司治理在内的应急治理体系是应对危机的关键。文章提出应急治理体系顺畅运行应遵循的顶层设计原则、借用原则、分类治理原则、成本分享原则和信息披露原则,并针对性地提出在疫情应对的关键时期应着重补齐的应急治理体系的短板和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提升治理体系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学会》2020,(6)
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突然,影响巨大,需要迅速采取应急措施,尽可能减少损失。作为社会治理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科技社团,理应成为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中的重要力量。科技社团在参与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时,必须立足资源与优势,坚守科技社团的基本定位,紧紧围绕自身职责,通过团结引领、智库咨询、学术交流、科学普及等工作的开展,在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中发挥出应有作用。农科学会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履职尽责,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中强化责任担当,立足自身优势,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往往能够暴露一个国家本质的民主问题,研究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情景下世界强国的民主生存或衰减因素,对于维护我国稳定与安全,国际关系的良好发展,引导、改善国家民主环境来说具有重大意义.[方法/过程]基于Lipset研究民主问题的理论,结合"COVID-19"疫情现状,确定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相似文献   

5.
行动者网络视角下突发公共事件的谣言协同治理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仲英 《现代情报》2009,29(12):109-120
[目的/意义] 近年来突发公共事件舆情频频产生,基于该舆情往往会爆发相关突发公共事件谣言,谣言对舆情发展影响深刻,通过建立突发公共事件谣言协同治理机制以期提高舆情导控成效。[方法/过程] 论文以行动者网络理论为理论基础,在突发公共事件谣言的生命周期不同阶段进行行动者网络分析,进而确定不同阶段的强制通行点,根据转译过程构建突发公共事件谣言协同治理机制。[结果/结论] 论文以行动者网络理论的行动者和转译要素构建了突发公共事件谣言在潜伏爆发期的监测预警机制、变种期的分析反馈机制、消亡期的反思预防机制,3个阶段的行动者网络形成严密的突发公共事件谣言协同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6.
正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我们在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应从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高度,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推进重大疫情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健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对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深入探究"互联网+国家治理"提升我国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治理能力的内在机制,为我国建立起一套现代化的重大疫情"预防—识别—控制—消除—复苏"防控体系,打赢突发性疫情防控攻坚战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事件的具体实际出发,深入剖析了"互联网+国家治理"破解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内在机制,在此基础上,系统总结出当前我国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中暴露出治理问题。[结果/结论]从政府运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危机治理的意识层面、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三个维度综合提出信息化背景下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治理能力提升的具体路径,从而为我国数字政府的建立以及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新冠肺炎疫情从发生到快速暴发流行,对我国现行以《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为核心的公共卫生应急法律制度体系形成了重大的挑战。在新发突发传染病预防控制、疾病控制与公共应急事权配置、信息公开发布及防控紧急措施合法性等方面,均暴露出原有体系的明显短板和不足。因此,亟须根据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尽快依法决定在疫情严重的局部区域宣布紧急状态;而在后续修法、立法中,要完善新发突发传染病风险应对防控制度体系,建立常态化公共卫生预警的法律机制,依法有效维护公众健康知情权。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突发性公共事件的特点及近年来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应对情况,分析和阐述了在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中,对"信息"的控制是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关键,对当前应急体系提出了中肯建议.同时也对针对突发性公共事件防控的"干部问责制"的实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揭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高热度和低热度网络谣言传播组态路径,为政府和民众应对突发公 共卫生事件中的谣言传播,制定有效的谣言消解措施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COVID-19疫情下13起发展成熟的 谣言作为研究案例,提取了事件属性、渠道特征、用户情绪、辟谣时效4个前因变量和谣言传播热度这一结果变量, 并利用fsQCA进行分析。【结果/结论】通过fsQCA3.0软件共生成CO1高热度快速增降型和CO2高热度权威持续型 2条高热度谣言组态。同时生成CO3低热度长期持续型和CO4低热度快速“自辟谣”型两条低热度谣言组态。【创 新/局限】本文针对COVID-19疫情下的谣言进行高低热度组态分类,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 性。但当前研究纳入的谣言数量和变量数量较少,可能存在其他未能覆盖的重要组态,未来可结合成熟的COV? ID-19疫情下的谣言体系纳入更多谣言案例进行总结性研究。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我国高校图书馆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COVID-19)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取得的成效,指出了存在一些不足,即:科学安全开放服务压力大、电子信息资源缺乏、图书馆员队伍数字化管理能力不足,提出了图书馆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加强线上信息资源地提供与服务,聚焦以人为本,服务读者助力教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文章在调研高校图书馆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面临的困境,并以苏州大学图书馆为例,总结了高校图书馆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不同阶段下的信息服务举措,最后从制度、资源、技术、人员4个方面研究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策略和途径,以期为高校图书馆开展应急信息服务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
魏江 《科学学研究》2020,38(3):388-390
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全国一盘棋",为战胜疫情奠定了坚实基础,得到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充分首肯,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不无赞叹"中方行动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充分说明我国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上所取得的巨大进步。但每次突发疫情也总给我们很多深刻教训。这次疫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简称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引发了各领域学者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科学应对的思考。文章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以微博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公众的信息需求对于危机治理的影响机制。[方法/过程]首先,对新冠肺炎疫情及微博舆情做出阶段划分,进而利用质性分析结合层次聚类法从微博文本数据中抽取公众信息需求并跟踪其演变,最终结合相关理论探索性地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公众信息需求模型。[结果/结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公众的信息需求主要围绕风险认知、行为规范、情感、行为四个方面,通过社交媒体可以准确追踪公众信息需求并向公众提供所需信息,信息需求的满足最终促使公众自发参与危机治理。  相似文献   

15.
引导公众科学理性认识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是应急科普的主要目的,也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应急科普工作的考察,从社会治理共同体的视角,按照"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理念,总结分析应急科普工作主要成效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据此提出激发多元主体参与、协同开展应急科普的建议以及推动社会治理协同化、高效化、社会化、智能化.  相似文献   

16.
《学会》2020,(3)
NGO作为参与应急管理的重要主体,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应该并且能够发挥作用。该文以我国NGO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中采取的行动为例,发现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能发挥动员社会资源、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提供应急保障服务、关爱弱势群体、搭建协作平台的作用,但也面临着应对经验不足、政社协同失效、自身地区发展不均衡的挑战。针对这次抗疫中暴露出的问题,今后还需进一步推进政社合作,提高共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实现公共危机的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17.
王晶  黄钧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22):217-220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各地突发公共事件接踵而至。2001年美国9.11恐怖袭击,2003年的SARS疫情,2004年印度洋海啸,2008年中国南方冻雨雪、"5.12"汶川大地震和2010年的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以及2011年新西兰地震和日本9.0级大地震所引发的海啸、核电站泄漏等突发公共事件频频发生,给人们的生命和生活带来巨大的损失。完备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是突发事件高效处置的前提和关键。首先给出了协调优化应急物资储备体系概念与因素分析,通过对国外及我国应急管理区域化发展模式的总结,提出了基于协调优化的区域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8.
陈莉  王鸑飞 《科技通报》2021,37(8):126-131
"新冠"疫情作为2020年初的国内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复杂.在信息时代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通过对网络舆情加以引导,实际上就是对突发事件的良性预后进行推动.在线健康社区作为线上的医疗问诊服务平台,在本次疫情中发挥了重大功效,对恶意谣言的粉碎及舆情导向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次研究采用传统方法中的聚类分析法,以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传播事件为例,针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舆情的传播机制进行研究,以在线健康社区评论数据为数据源进行聚类分析,讨论优化网络舆情的治理与导向工作方法,提高政府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网络舆情的预判和引导能力.  相似文献   

19.
田庆锋  苗朵朵 《科学学研究》2020,38(8):1358-1366
重大疫情公共危机事件在全球范围内的频发,使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与世界公共卫生安全面临巨大考验。本文针对中国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过程,以军民两大系统为核心,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对重大疫情防控中多主体的行动策略做出探索性分析。归纳出统一指挥、军控手段、民防措施和风险预警四个主范畴,初步构建了重大疫情公共危机背景下的军民协同治理机制模型,并以不同主体视角建立起要素关联机制。研究发现,统一指挥是军民协同治理的驱动机制,从战略层对危机治理与经济发展进行统筹规划;军控手段与民防措施是军民协同治理的动力机制,通过联合行动保障治理需求、履行社会责任;风险预警是军民协同治理的反馈机制,以风险评估作为决策依据并反馈于治理主体。研究结论对健全我国国家重大疫情治理体系、应对全球疫情形势提供了理论指导与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20.
《学会》2020,(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对重大疫情的挑战,亟需探索多元主体参与的应急治理体系,建立协同治理机制。该文基于国内外研究动态,结合我国科技社团的源起、特征及作用,分析科技社团参与重大疫情应急治理的过程,并以新冠疫情为例,总结科技社团参与应急治理的七种协同模式,以期提升科技社团在应急治理中的科技支撑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