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常赛”是促进基本运动技能、体能及专项运动技能综合运用的重要手段,是形成良好锻炼意识与习惯,掌握健康知识,塑造体育品德的重要载体。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地落实“常赛”能有效巩固体育运动的知识与技能,促进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使学生的身心在实践活动中健康成长。一、结合教学实际,合理安排“常赛”教师在判断是否所有教学内容都适合安排比赛教学手段前,应该了解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包括基本运动技能、体能和专项运动技能等。  相似文献   

2.
何辉波 《新体育》2023,(20):82-84
新课标背景下构建高中体育课堂“技能+专项体能”教学模式,首先明确指导思想和学习目标,依据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大单元教学构建运动技能模块学习内容,形成学、练、赛、评一体化的体育课堂教学体系。根据运动技能特点构建“专项体能处方资源库”,然后结合每节课的运动技能学习内容,确定二或三个体能要素,从资源库中选取专项体能练习内容约2~5个,匹配运动技能的学习内容,设置多种练习方式,形成“技能+专项体能”教学方案。以灵活多样的操作程序和实施策略应用于体育课堂教学,结合学习效果评价,来促进学生的运动能力提升、健康行为养成和体育品德塑造,培育拥有强健体魄、运动专长、健全人格的合格高中生。  相似文献   

3.
庄宏远 《中华武术》2022,(11):29-31
<正>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是指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以学生的运动爱好和运动技能水平为依据,打破班级、年级、性别等局限,主要根据运动项目和运动技能水平来进行的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活动。专项化教学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能力为核心理念,以逐步完善学生“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为目标,使学生在体能和运动技能应用等方面得到质的提升。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为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和身体健康奠定了基础,对学生终身体育行为有着积极的意义。带着优化教育的视角对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予以理性思考,笔者认为,需要做好如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针对水平一目标设置了基本运动技能的课程内容,指出基本运动技能包括移动性技能、非移动性技能和操控性技能。本文围绕实施意义、教学目标、内容和效果等设计了以“森林运动会”为主题的18课时移动性技能单元教学方案。同时运用了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重组,优化了单元课时顺序,实现了集零为整的结构化教学。目的在于提升学生运动能力,促成学生健康行为和培养学生体育品德,借助灵敏、速度发展敏感期,进一步促进小学一年级学生学练和体验移动性技能带来的乐趣。最终提升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体育思维,助力学生学习更复杂的运动技能。  相似文献   

5.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为了促进学生顺利地掌握技术或更完善地完成动作,所实施的以补充、完善和发展为目的的健康体能或运动体能,称为“补偿性体能”。与“课课练”是不尽相同的(见表一)。补偿性体能与健康和动作技术密切相关,在动作技能的学习过程其作用是积极和明显的,应当予以加强练习。  相似文献   

6.
运用测量法、内容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上海市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上海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主要取得四方面的成效:课程实施“可行性”得到有效保障;运动技能教学的主体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学生体能总体得分呈上升趋势;学生(尤其女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得到明显提升。具体经验可总结为:形成专项体育课程以“运动技能”为载体的共识;从社会获取体育教学资源;提高师资素养并优化课堂教学形式;推进《青少年运动技能等级标准》的研制与实施;重视专项化体育课程校园文化建设。其中存在的问题体现为:课堂身体活动水平有待提升;体育品德培育价值有待展现;学生积极身体活动行为尚未形成。未来,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应注重探究学练方式与课堂身体活动水平的关系,进一步挖掘专项体育课程的体育品德培育价值,动态监测学生身体活动行为,构建成熟有效的专项体育课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7.
陈静 《新体育》2023,(16):62-65
本研究以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理念为指导依据,紧密围绕“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这三个核心素养培养为目的,以健美操课程为例,为提高高中健美操教学质量,笔者尝试构建高中健美操课程“学、练、赛”一体化的模式,并分别从课程教学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四方面进行阐述,经过实施测评,结果显示,“学、练、赛”一体化模块在高中健美操课程应用实施下,学生体能指标中的800m,仰卧起坐,肺活量,坐位体前屈,跳远等数据均有明显提高;健美操专项技能四项指标:柔韧、力量、平衡控制和动作连贯性也均显示出明显差异。经观察,学生的人际交往、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等核心素养也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8.
旨在运用知识图谱对国内外体育科学领域“专项(性)”知识域进行比较,为我国体育理论与实践领域认识“专项(性)”提供参考。对2 458篇文献的分析发现:国内外“专项(性)”/“Specific(ity)”相关研究存在明显差异,国外的“Specific(ity)”并不完全等于国内的“专项(性)”。国内相关研究主要涉及竞技体育,集中于对“专项体能”等问题的宏观探讨和理论阐述;国外相关研究同时涉及竞技体育和健康促进,集中于运用实证法对康复、运动/锻炼/练习、足球等问题具体而微的探究。国内对“专项体能”的关注似乎难以得到国外“Specific(ity)”相关研究的支撑。建议我国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领域跳出“专项与否”的争论,尝试从动作和能量代谢角度来重新认识比赛、训练和测试的生物学特征。  相似文献   

9.
<正>“跳”是各类运动项目中的基本运动技能,众多运动项目中均包含“跳”的动作。如,田径类运动项目中的跳高、跳远;篮球运动项目中的跳起投篮、跳起抢篮板球;足球运动项目中的跳起头球;排球运动项目中的跳起扣球等。以上众多运动项目中均含有“跳”的动作,由于各运动项目的特性不同,所需培养的“跳”的能力也不尽相同。在教学中笔者发现一些学生具备优秀的弹跳能力(封闭式运动技能中的绩效表现),但在一些开放式运动项目应用中却不能较好地展现出相应的优势,甚至表现能力还不如弹跳一般的学生,这就说明“跳”能力是多方面的,而非单指跳的高度和远度。  相似文献   

10.
论体育学习中的“学会”与“会学”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问题的提出在体育教学理论中,“学生为什么要学习运动技能”的问题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论题。在近20年的体育教学改革中,有关“体育教学的目的是什么”和“为什么要学习运动技能”等问题的讨论,有力地推动了体育教学目标和体育教学内容的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的发展。我们在研究过程中逐渐明确了:“学生学习运动技能”的意义无非是体现在“现在”和“将来”这两个时间维度上。运动技能学习的“现在效益”,既体现在它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和体能,又体现在它能满足学生对运动文化的需求;运动技能学习的“将来效益”则体现在学生所掌…  相似文献   

11.
浅谈新课标下的运动技术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新课标下运动技术教学的地位新课程性质规定:“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知识技能为基础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课程总目标的第一条就是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在领域目标中提出学习运动技能也是实现其他领域目标的主要手段之一。在基础教育阶段,我们不应过分追求运动技能传授的系统与完整,不强求技术动作细化和统一化。以上说明新课程不是不要运动技术,而是给运动技术的传授以更大的空间和重要的地位。其原因在于:首先,运动技术的学习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体能发展的主…  相似文献   

12.
<正>一、“学、练、赛、评”在耐久跑教学中的运用1.学——设置情境,激发学习积极性“学”是学生能理解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掌握知识技能,并对运动技能的精准灵活运用的体现。“学”的教学设计主要在课堂上呈现,而课堂教学是“学”的主战场。在耐久跑单元教学设计中,“学”是对跑的动作的掌握、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能将学习的技能知识运用到游戏中、在比赛中合理安排自己的体力等等。这个部分设计中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相似文献   

13.
<正>运动技能分为开放式与封闭式,相较于开放式,封闭式运动技能是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通过个体连续完成一个或者连续完成多个技术动作,在自我可控的节奏中完成运动技能。如,跳高、单杠成套动作、武术成套动作等。封闭式运动技能,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意识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但在日常教学中,学生往往对封闭式运动技能有厌烦的情绪。如,提到耐久跑,学生就会表现出抗拒的心理;害怕学习体操单、双杠动作技能。笔者采  相似文献   

14.
"补偿性体能"是指体育课堂教学中为保障学生正确掌握运动技术,体育教师有效设计出的有益于促进学生顺利地完成动作所需要的,以补充、完善和发展为目的,与动作技能和健康相关或相异的体能。"补偿性体能"概念的提出是基于课课练、循环练习、学生体质健康数据下降、有效教学理念等历史背景提出的。现今,在补偿性体能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发展出现了瓶颈。  相似文献   

15.
一、"补偿性体能"在高中选项教学中的内容选择与呈现方式1.高中选项教学中体能发展的内容高中选项教学中体能发展的内容包括专项体能和一般体能。专项体能是指在运动过程中专项运动本身的动作和专项本身的技术动作在特点上相似的练习,以及提高专项运动时所需各器官系统的机能,而高中体育选项教学中的专项体能只要抓住1~2项身体外显的核心指标即可,如,高中  相似文献   

16.
艺术体操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参与下,按照教学计划及大纲要求,由教师向学生系统、有效地传授艺术体操的理论知识、技术、技能及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因此,在艺术体操技术教学的每一阶段,应重视基本姿态及专项素质练习,重视提高单个动作、组合动作和成套动作的质量,重视提高运动技能,从而为更好地完成艺术体操的教学任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正>一、长跑教学中“学”的实施策略“学”是学生掌握技术的关键环节,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学”在课程初期应占有较高的比重,但随着学生基本动作掌握程度的提升,“学”所在课时中的比例会有所下降。为消除学生学习新内容的抵触心理,教师可将“学”的内容放在热身阶段,留出更多的时间进行“练”和“赛”。学习是练习和比赛及测评的基础,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内容让学生掌握起跑的理论知识,然后通过示范的方式讲解具体的起跑动作,起跑时的上肢、腰部、腿部的协调配合,起跑后的加速跑技术要求和动作要领,途中跑的技术要领和呼吸节奏等。  相似文献   

18.
先练后教的本质是学生独立学习在先,教师教学在后.当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技术基础时,让学生去尝试、探索、掌握一些技术和方法,教师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课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课的焦点是关注学生的思考,教学过程是学生自身进行探索、发现和建构的过程,是学生总结个人经验而不断重构个人的理解和知识的过程。先练后教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动作技能,能使学生通过自身体验.通过思考、不断解决问题,成为一个自主的学习者。先练可以独立获取基本的知识和运动技能,还可以使学生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后教具有针对性,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断得到表现、强化、培养,进而达到“教师少教.学生多学”的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9.
《体育师友》2019,(4):10-12
以案例的形式呈现啦啦操教学的真实场景,从热身与放松部分、主体部分、拓展部分以及体能练习部分的具体分析来探究如何以最佳方式达成啦啦操教学目标,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研究表明,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要遵循不同运动技能层次结构,以技术动作的学习为基础,强调学生体育学习的身体练习体验过程,来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突出"自我选择与学习",满足锻炼需要,达成"身体动作—动作技能—运动技能—知识技能"的升华;适时渗透锻炼知识,经历"想学—乐学—会学"的心理体验,领悟其运动技能对于自身发展的意义,促进学生生命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20.
<正>学校教育必须发挥全面育人的作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着力提升学生体能。而学校体育要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学生体能,需做到以下"四结合"。一、技能练习与体能发展相结合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是体育教育教学的一大任务,而掌握运动技能需要有一定的体能作基础,因此,发展学生体能与掌握运动技能并不矛盾。教师在教学中要将二者紧密结合,才能完成掌握运动技能、发展学生体能、磨练学生意志的任务。如,学习篮球投篮动作时,如果教师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