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王瑶 《湖南教育》2023,(3):68-70
<正>何谓幸福课堂?简单来说,首先要让学生减轻负担、幸福地学,让教师轻装上阵、幸福地教;其次要突出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学生终身幸福发展奠基,让教师感受职业的价值。沅江市玉潭学校语文组秉承这样的目标,以“三备两研”推动课堂教学,打造语文幸福课堂。  相似文献   

2.
苗雅梅 《河北教育》2023,(Z1):48-49
<正>丰宁六小坚持“幸福办教育,教育伴幸福”的办学理念,将打造“自然和谐的花园,书香四溢的学园,相亲相爱的家园,幸福成长的乐园”作为办学目标,在不断地探索实践中,着力推进学校文化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管理机制建设,赋能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一、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学校文化,包含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三个层面,三者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南京市瑞金北村小学创建于1984年,是“江苏省实验学校”。建校以来,学校逐步确立了“幸福教育”的办学特色。围绕这一特色,形成了“让学校成为创造幸福生活的地方”的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和发展思路;构建了“幸福教育”文化体系(幸福管理文化、幸福课程文化、幸福课堂文化、幸福校园文化和幸福网络文化等)和课程体系(幸福基础课程、幸福拓展课程和幸福潜在课程);确定了“幸福课程”的价值取向、课程目标、基本内容及实施方式。  相似文献   

4.
<正>在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上海市松江区民乐学校以少先队组织教育为重点,以实施少先队“幸福教育”为主线,开展新时代党团队一体化育人探索,引导少先队员感知幸福、分享幸福、创造幸福,奏响少年儿童追求政治进步的“人生三部曲”。经过多年探索,学校育人成效明显,荣获“走进新时代争做好队员”全国少年儿童主题教育先进集体、上海市少先队红旗大队、上海市第一批少先队工作示范校等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5.
《基础教育参考》2013,(16):I0003-I0003
山东省荣成市幸福街小学始建于1990年,是一所省级规范化学校。多年来,学校秉承“为师生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以“学生享受成长的快乐,教师实现专业的发展,学校提升教育的品质”为总目标,凸显六大重点:营建“精美雅致、温馨和谐”的幸福校园,彰显“赏识互助、润泽生命”的幸福文化,争做“身正学高、敬业乐教”的幸福教师。打造“教学相长、自主合作”的幸福课堂,实施“张扬个性、才艺双全”的幸福课程,培养“仁爱谦和、智慧阳光”的幸福学子,唱晌幸福教育的品牌之歌。  相似文献   

6.
“幸福教育”是一种教育理想,也是一种教育实践。“幸福教育观”既注重学生未来幸福,又关心师生当下幸福。学生的幸福,依靠我们去唤醒和引导;自身的幸福,需要我们去发现和感知。既要工作称心如意,又要身心健康愉快,我们教师需要努力尝试幸福教育,用心体验幸福人生。  相似文献   

7.
何谓“幸福教育” 一方面,教育的目的或结果是为了人的幸福;另一方面,教育的过程是人体验幸福的过程——这,就是我们眼中的“幸福教育”。  相似文献   

8.
玉林北流市为提升“教育竞争力”,从2010年8月起,全面启动“幸福教育工程”方案。方案提出,要把“幸福”作为本市教育发展的理想和追求,在“十二五”期间,全市的教育工作紧紧围绕“将北流打造成幸福教育之城”这一目标展开,把“教师幸福与否、学生快乐与否、家长满意与否”作为“幸福教育”的三大衡量尺度,把“幸福教育”打造成北流市教育的一个特色品牌。  相似文献   

9.
刘素芸 《河北教育》2013,(12):24-24
幸福需要教育,教育也需要幸福。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具有终身幸福的能力,唐山市第四十九中学正是基于对教育与幸福关系的理解,提出了具有鲜明素质教育特色的“幸福文化教育”思想。通过实施幸福文化教育,使幸福文化深入学生的灵魂,转化为学生的行为,让学生从小对生活充满希望,热爱生命,投身于学习,关爱自身和他人。  相似文献   

10.
黄明全 《新教师》2020,(3):30-30,53
三元区白沙小学位于全国文明城市三明,经过数年的精心打造,白沙小学成为了一所形象美、环境优、品位高的学校。学校紧紧围绕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的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目标,坚持以“好习惯”为文化基调,以“追寻师生幸福”为文化追求的教育,以学生“全面发展、文体见长”为特色目标,走“特色立校、文化兴校、特色强校”的特色发展之路,努力提升学校品位,促进学校特色发展。一、明确办学方向,构建和谐校园校园环境是隐性的课堂,反映了学校的教育理念和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1.
彭钢 《江苏教育》2014,(1):33-36
幸福教育已成为良好教育的代名词遥作为“奇迹”出现的学生、富有责任感的教师、作为文化的、知识的、道德的共同体的学校是幸福教育的源泉遥幸福学校和幸福教育,就是要让追求真理的幸福流经每一个孩子的心灵和肌肤。  相似文献   

12.
罗堂武 《教育》2012,(4):52-52
“幸福教育成就学生幸福人生”,这是广东省惠东明珠双语学校的教育使命。这句话听起来很平常,但是能够做好却不平常。教育是使人幸福的事,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紧紧围绕着“学生幸福”运转。  相似文献   

13.
《中国德育》2014,(10):I0002-I0002
江苏省徐州市云兴小学创建于1951年,六十余年的风雨见证了这所江苏省三星级实验小学昂扬的发展历程。学校坚持“为学生的幸福发展奠基”的育人理念,传承“和谐卓越”的人文精神,先后获得“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红旗大队”“全国雏鹰大队”“江苏省教育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4.
《中国德育》2013,(22):F0003-F0003
麻城市第二实验小学创建于1984年,学校秉承“追求幸福的教育,享受教育的幸福”的办学理念,坚持“以质量立校、以文化兴校、以特色亮校、以品牌强校”的办学方针,奋发图强与以人为本比翼,内涵发展与特色创建齐飞,努力打造轻负担高质量的优质教育典范学校,形成了幸福教育的初步格局,凸显出八大办学特色:兴诗词、诵经典的语文特色;自主管理、快乐成长的德育特色;培兴趣、重口语的英语特色;  相似文献   

15.
对“幸福教育”这个概念可能产生两种理解,一是把幸福作为一种有待教、有待学的情感内容,这样“幸福教育”就是“教幸福、学幸福”;二是把幸福当作教育过程中师生双方的情感体验,把教育当作一件幸福的事情来做,这样“幸福教育”就是“幸福地教、幸福地学”。这两种理解都是可以成立的。但是,把幸福作为教育的内容,是一种较为肤浅、更加危险的理解,它有可能允许以不幸的方式进行“幸福”的教学工作,很容易使“幸福的内容”蜕变为学生的沉重负担;把幸福作为教育过程的根本性情感性质,使幸福与教育在本质上统一起来,则是更为深刻、可靠的理解。当然,只有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在幸福的感受中进行幸福内容、幸福观的教育,“幸福教育”才能取得完整的意义。幸福教育是为“人”的幸福的,教育不是主要与教师或学生某一方“人”有关,它是师生双方的实践,所以没有教师方面“幸福地教”,也就无法真正给学生“教幸福”;反之,不能教学生幸福,教师实际上也不存在幸福地教。有一种说法:教育的过程是苦的,但果子是甜的。这如果不是骗人的,就是对幸福有误解。幸福既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也要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目的与过程总是内在统一的。我们无法设想不幸的过程会突然推演出幸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正>“为队员的幸福人生奠基”是愚园路第一小学的办学理念,学校少先队幸福教育具有良好的基础,早在2014年《创建少先队幸福塔课程实践研究》课题就被立项为全国少先队重点课题,取得可喜成果。当前,在全面推进少先队社会化和疫情防控常态化大背景下,  相似文献   

17.
教育的过程是人体验幸福的过程,真正的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用教育智慧实现人生的幸福.在当前创建幸福中国、幸福教育、幸福学校的时代背景下,鄞州区高桥镇中心小学从实施“幸福教育”的核心,即“让学生接受到幸福的教育”和“让教师享受到教育的幸福”两个方面来探讨基础教育小学阶段开展智慧型幸福校园创建的新策略,构建幸福校园育人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正山东省蓬莱市易三实验小学创建于1945年,是以革命先烈盛易三而命名。学校始终秉承"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的教育理念,为社会培养了千万栋梁。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创造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小学幸福教育探索实验校"等荣誉称号。学校以"幸福文化"为主题,建立了"浸润精神关注生活"的幸福"星火"育人体系,让学生在幸福的道德体验和实践中,奠定终身幸福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本文探讨了“立德树人”的涵义,指出“立德”是“树人”的前提,“树人”是“立德”的目标和归宿。“立德树人”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其关键是加强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明确立师德须以“爱心和责任”为要,立学德须以“学会做人”为要,师德是学德的前提和条件。本文立足福州三中“立德树人践行幸福教育”的实践,总结出确立以人为本的德育核心、让教师的身教成为幸福教育的主渠道、开展潜移默化的品德教育、重视发挥班级的德育基础功能、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凸显科技教育特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等途径,以实践“幸福教育”为主题,追求卓越的学校文化,实现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极性价值。”《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立意的教育改革就是要为人民更幸福而提供适合的教育服务。几年来,我们践行“为孩子的一生幸福奠基”的办学理念,实施“幸福教育”,走内涵发展之路,持续提升创优质,特色办学铸品牌。“素质提升的学园、精神文化的家园、享受幸福的乐园”成为学校办学的目标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