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培养语文核心素养”提到一个新高度,要求语文教师根据课程标准转变语文教学理念与方式。本文以语文要素为导向,探索单元整体阅读教学策略:解读教材特点,把握语文要素;紧扣语文要素,确立教学目标;依据文本关联,架构单元框架;依据教学主题,创设单元情境;聚焦学生主体,组织教学活动;关联不同板块,拓展教学空间。  相似文献   

2.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主题是"观察与发现",单元整体设计中,各板块内容围绕单元主题达成语文要素。教学时应借助课文文本和板块内容特点,运用准确定位、改造关键句概括段意等策略落实阅读要素,梯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要通过阅读选文习得多角度观察和明确有序表达的方法,助力习作要素的达成。  相似文献   

3.
统编版的语文教材是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的.单元内部中的各个板块内容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加强单元内容的整合,不能把单元中的内容进行单一的教学.本文以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为例,就如何以单元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设计教学展开阐述.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单元教学组织时,教师有意识融入语文要素内容,对单元教学进行整合设计,推出适合的单元学习方案,组织多样单元学习活动,向学生传授一些学习方法,以提升其学习品质和效率。学生对单元整合教学机制不是很熟悉,教师从不同角度展开调研和设计,设置整体性教学框架,自然形成关联性教学板块,以顺利调动学生的研学思维,认真落实语文要素目标和任务,为学生规划阅读思考的路径,促进语文要素的落实。  相似文献   

5.
赵霞丽 《学苑教育》2024,(10):67-69
落实语文要素、实现单元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新理念,为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为了深度解读单元中不同板块的内容、促使语文要素实现前后勾连、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文章主要围绕单元语文要素教学展开,基于小学语文科目,针对单元要素进行解读,分析单元教学中落实语文要素的思路方法,协助学生形成系统化思维。  相似文献   

6.
统编语文教材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为单元整体教学提供了便利条件。教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时,教师要对单元整体内容进行解读,明确单元教学的大主题和重点目标;要根据单元选文和语文要素,确定KUD目标;要结合单元文本和习作内容,创设学习情境,设置核心学习任务;要根据核心任务,提出具体的学习子任务,引导学生深入展开语文实践活动,同时要对语文实践活动进行具体的评价。这样教学,能充分发挥单元文本的整体教学价值,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属于习作单元,与普通单元有所不同。习作单元如何进行文本解读及教学设计?我们不妨从两个方面进行思考:文本解读要有"作文心"——用"作家是怎么写的"思维去亲近文本内容;教学设计要提供"呼吸法"——要学会从单元语文要素出发,寻找文本中掩藏着的"语文要素"的影子去完成习作。  相似文献   

8.
统编教材的编排体现了单元整体设计的思想,每单元都有一个明确的语文要素和人文主题,分散渗透在本单元课文和"语文园地"内,分层次、有梯度地指向于单元目标的完成。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的教学,教师通过"朗读词语,积累引入""利用积累,提炼方法""运用方法,理解词语""举一反三,形成技能""结合情境,运用词语"几个教学板块的设计,环环相扣,将教学顺利推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了准确把握习作单元的教学,准确定位教学目标,落实语文要素,以三年级上册习作单元《搭船的鸟》一课为例,从"抓住特点,了解编排意图;紧扣导语,明确语文要素;单元统整,制定教学目标;解读文本,落实语文要素;回归主题,为单元习作铺路"几方面着手,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习作单元教学范例。  相似文献   

10.
庄佳叶 《教育》2022,(6):78-79
在2020年6月出版的《上海课程教学研究》中,上海市教研室薛峰老师和陈祳老师指出开展"关注人文主题,聚焦语文要素,实施单元教学"的教学实践,需要明晰"任务""文本""策略"三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一个单元为例,任务是指要学生做什么;文本是指文本类型,是完成任务的对象;策略是指为了达成目标所选择的方法或手段.策略...  相似文献   

11.
统编语文教材在每个单元都设置了语文要素,彻底扭转了传统语文教学中语言训练点杂乱无序、模糊不清的尴尬。基于语文新课标所倡导的大单元教学理念,教师应悉心研读教材,把握编者意图,在解读要素中明确单元教学方向,在梳理联系中确立单元教学基础,在精准解读中构建单元教学板块,在整体规划中落实单元语文要素。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20,(54):39-40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采用"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的结构,在教材的各个环节中,都凸显出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可见语文要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那我们在教学当中如何结合文本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来落实语文的要素呢?本文以六年级上册的课文《七律·长征》为例,探讨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如何做到依本循生,落实语文要素。  相似文献   

13.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以双线组织单元,为单元整体教学提供了便利条件。教学中,教师要读懂编者意图,注重单元内容的整体性、联系性,使教学内容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课堂上,教师可通过聚焦单元导语、关注纵横联系、把准目标内容、创新教学思路等具体策略,将语文要素有效地落实在单元教学的各个板块中,让学生以语文要素为学习目标、学习抓手,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统编本教材明确呈现了单元语文要素,使得教师能够根据篇章页的要求准确把握单元语文教学目标。然而,一两句精练概括的语文要素在教学中更多的是一个个抽象概念,如何将单元语文要素概念分解,融入单元单篇文本教学中?单篇文本教学又可以通过什么方法递进地达成语文要素呢?可以通过哪些具体策略掌握呢?这些都是单元语文要素落地的难点。鉴于此,笔者以四年级上册“神话”单元为例,  相似文献   

15.
部编教材秉承"双线组织单元结构"的特点,按照"内容主题"和"语文要素"组织单元。由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以及快乐读书吧五个主要板块组成。教师要准确理解编者意图,正确把握各个板块的主要特点,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开展教学,这样才能让学生喜欢语文,有效提高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6.
如何基于学生的实际和文本的特性,依据单元的"语文要素"和文本后面的思考练习题展开教学,凸显重点目标,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呢?笔者将结合六年级下册《表里的生物》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17.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的最大特点是采用了"双线结构",即较为宽泛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两条线,编排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梯度.首先,每个单元都呈现了"单元页",一是确定语文教学教什么,二是构建语文学科的训练目标.其次,在各个单元的课后习题设计中,呈现了每一篇阅读课文的语文要素,让教师和学生一目了然.再次,在"语...  相似文献   

18.
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语文园地》包括四个板块的教学内容,既有对本单元知识技能的回顾、提升,也有新知识的积累运用,还有新技能的练习。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思维特点、每个板块的语文要素确定教学目标,并通过创设情境、讨论、交流、背诵等形式帮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形成语文技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9.
以大概念、大任务串联起文本阅读和语文活动,建立不同文本、相关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用核心素养融通文本与活动壁垒,是语文大单元教学的应有之义.在语文"学科大概念"统整教学资源的前提下,主题化价值引领、案例化多维体验、结构化缕析内容、任务化落实目标,是大单元教学最显著的特点.教师应以哲理的眼光,循文理的途径,用专家的经验,点...  相似文献   

20.
王艳敏 《教师博览》2022,(30):45-46
语文要素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编排的一大亮点,是小学生语文素养发展中不可缺失的内容,也是小学生语文学习和发展的基础。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要认真解读单元语文要素的教学目标,还要仔细研究每篇课文如何对接和细化单元语文要素目标,把握单元语文要素学习的梯度,做到既不越位又不缺位,切实让语文要素的学习目标在阅读课堂上落地生根,成为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抓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