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高中地理必修一中"地球的运动"这一知识点不仅是高一学生地理学习的难点,也是高三学生复习的难点.能够顺利拿下这个知识点,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学生学习地理信心的提升.如何才能很好地掌握本部分内容呢?从太阳光照图尤其是光照图中的若干点分析人手应该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一、太阳直射点--确定太阳直射点位置和昼夜长短等 这里的重点是确定太阳直射点的经度和纬度.如下图,太阳直射点为经过地心的太阳光线和地球表面的交点Q,则可以得出太阳直射在经线NQS和纬线Q上.  相似文献   

2.
一、太阳直射点的地理位置是地球运动状态的表现地球的公转和自转的结果表现为太阳的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经纬度变化。地球的公转导致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变化,地球的自转导致太阳直射点的经度变化。二、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移动是理解地球运动意义的关键地球的运动导致太阳直射点地理  相似文献   

3.
以太阳直射点及太阳视运动为切入“点”,强调宏观辨识、微观探析的同时,利用移动、变化等规律,由点到线,由线带面,将太阳视运动知识与地球运动知识深度融合,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达到最佳复习效果。  相似文献   

4.
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是中学地理教学中经常遇到的难点,它涉及到的题目多种多样,本文就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引发的相关问题谈几点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5.
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是中学地理教学中经常遇到的难点,它涉及到的题目多种多样,本文就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引发的相关问题谈几点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6.
理解并掌握地球公转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是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球在宇宙中》的重要教学目的之一。理解和掌握“黄赤交角及其影响”则是达到该教学目的的一个关键点。 要理解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有规律的变化,关键在于理解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而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原因又在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如果学生能全面准确地理解“黄赤交角及其影响”这一内容,那么接下来学习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就轻而易举了。否则,将给后面内容的学习带来重重困难。教师在该内容的教学过程中、常感到难以达到直观形象的效果,尤其是在没有直观教具(如“三球仪”等)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演示活动一:回首看地球"地球运动"一节对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要求非常高。对于七年级学生而言,在地球上研究地球的光照情况,就好像在一间屋子内讨论屋子的外观,学生大多还不具备这样的空间思维能力,更不用说去理解一个动态的、比较复杂的运动过程中太阳光照的变化情况了。传统教具对这一问题的演示效果也不够理想,特别是太阳直射点移动与昼夜长短和光影长短的关系,虽然能够演  相似文献   

8.
吴静 《地理教育》2002,(4):16-1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规律及它们所引起的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规律。 2.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想象和创新思维能力。·教学重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规律:二分二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教学难点黄赤交角及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邱涛 《地理教育》2003,(4):41-42
一、难点突破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一直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难点.各类考试中,又常常出现与公转有关的一些问题,如昼夜长短问题、正午太阳高度问题、季节问题等.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抓住直射点的移动过程.因为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以及四季的产生都是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造成的.  相似文献   

10.
《中学文科》2006,(7):17-20
【精讲精练】 考点1.太阳直射点移动及其影响 【精讲】例1,读“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回答问题:(1)太阳直射点位于A点的这一天,地球上正午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小值的纬度范围是___,太阳直射点从A点移至B点期间,长江流域径流季节变化正值___期,亚平宁半岛南部气候特点为。  相似文献   

11.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是中学地理教学中的难点,笔者在教学中通过绘图讲解这一难点,学生易于接受,教学效果较好。在绘图时,以某一经线的纬度为纵坐标,标出赤道(0°)、北回归线(23°26′N)、南回归线(23°26′S);以时间为横坐标,标出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及次年春分、夏至六个节气(如图所示)。一、引导学生学习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边讲边绘,画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曲线(如图所示,图中箭头表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从A至B,即每年春分到夏至,太阳直射点自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从B至D,即每年夏至到冬至,太阳直射点由北回归线向南移动,经过…  相似文献   

12.
唐或 《地理教育》2009,(4):22-22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是高中地理(必修I)的重点内容,同时又是一大难点,不少同学不能正确理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与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笔者用废纸盒自制了一件教具,用于课堂演示,以求突破该难点。  相似文献   

13.
唐彧 《中学文科》2009,(3):78-79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是高中地理(必修I)的重点内容,同时又是一大难点,不少同学不能正确理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与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笔者利用废旧纸盒自制了一件教具,用于课堂演示,以求突破教学难点,效果不错。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4.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是高中地理(必修I)的重点内容,同时又是一大难点,不少同学不能正确理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与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笔者利用废旧纸盒自制了一件教具,用于课堂演示,以求突破教学难点,效果不错。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5.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以及昼夜长短的变化,是高中地理必修上册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因为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极昼极夜的范围,以及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等一些重要气候类型的形成,都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其移动密切相关。说它是难点,是因为在学习这部分知识之前,学生没有接触过立体几何知识,很难建立起立体模  相似文献   

16.
"地球光照演示器"(以下简称演示器)能演示多种地理现象:①昼夜的形成、昼夜长短变化及其分布规律;②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及极昼极夜范围大小变化;③一年中不同日期晨昏线与经纬线的相互关系;④五带的划分以及黄赤交角大小的变化与五带范围大小变化的关系;⑤一年中不同的季节,太阳出没的方向.它可把复杂抽象的地球运动理论变为直观形象的演示,在教学实践中,确实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将演示器的制作和利用作如下介绍.  相似文献   

17.
如何理解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突破"地球运动"的教学难点之一?笔者用绘图教学进行了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其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8.
【精讲精练】考点1.太阳直射点移动及其影响【精讲】例1,读"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回答问题:(1)太阳直射点位于A点的这一天,地球上正午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小值的纬度范围是,太阳直射点从A点移至B点期间,长江流域径流季节变化正值期,亚平宁半岛南部气候特点为。(2)太阳直射点位于B点这一天,北极圈和南极圈上正午太阳高度角数值相差度。(3)太阳直射点位于C点,昼长时间北极圈比赤道(多或少几小时),太阳直射点从C点移至D点,期间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呈方向流动。【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公转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移动的规律,以及季节变…  相似文献   

19.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 ,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上稳定 ,地球在自转和公转的过程中 ,产生了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使得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随纬度、时间而发生变化。一、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1.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同一天 ,不同纬度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而有规律地变化。如图 1:图 1 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示意图a.夏至日 ;b .太阳直射 15°N纬线时 ;c.二分日 ;d .冬至日从图 1可以看出 ,同一天 ,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正午太阳高度以北回归线为中…  相似文献   

20.
案例说明:本案例所涉及的内容是学习完《高中地理必修Ⅰ》“地球运动的意义”之后,为加深理解太阳直射点的南北回归运动规律而设计的。教师先通过一段有趣的资料吸引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通过学生讨论、师生交流解答疑惑。在教学过程中,从日出方位的变化,引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这样,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揭开了阿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