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礼貌是人际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用学研究的重点之一。礼貌传达的是交际中的人际意义,体现了交际中的关系,是任何交际者不可忽视的内容。礼貌研究有助于我们认知和掌握礼貌行为,也有助于交际者有意识地利用好礼貌这一语用资源,增进交际效果,达成交际目标。前人大多借助Leech的礼貌原则开展研究,鲜有从认知视角来考察中国传统礼貌的。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为我们研究中国传统礼貌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试图以认知语言学中的"上下"空间隐喻为理论基础,基于《红楼梦》中传统礼貌现象的语料来阐释《红楼梦》中的"礼"。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诠释学理论为基础,首先从宏观视角介绍了林语堂对《道德经》的见解,其次从微观视角着手,通过理论与案例的结合,分析和比较了林语堂、理雅各、韦利对《道德经》中所蕴含文化深层含义的术语翻译,以期为中国古籍翻译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翻译适应选择论,以译者对需要的适应/选择为视角,分析韦利英译《道德经》时译者主体性的体现。旨在说明20世纪30年代韦利英译《道德经》是当时西方世界对汉语文学作品的渴求,而韦利在翻译过程中的翻译策略更体现了译者在翻译活动中为实现翻译目的而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4.
在互文性视域下,翻译不仅是文字层面的互文性转换,而且是意识形态层面的互文性融合。译者的翻译策略会受到其所处的两种互文性意识形态关系的影响,它们之间有抗衡,也有迎合。从互文性维度梳理了《道德经》在西方世界传播历程中不同时期的翻译特点,并分析意识形态对其翻译策略的操控,以期为《道德经》英译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老子《道德经》在西方的传播过程,综述了《道德经》对西方国家的政治、科技、文化和管理等方面的影响。从外国人热心研究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现象中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谢志超  王茜 《海外英语》2014,(15):10-13
作为道家文化的代表典籍,《道德经》内容丰富,语言优美,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国内外学者从多角度展开了研究。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的文化交流活动,由于宗教信仰、语言文字以及认知方式等差异,对同一作品的理解和翻译效果往往相距甚远。文章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探讨《道德经》四种英文译本的翻译和文化差异的内在关联性,纠正以往翻译过程中出现的误读误译,廓清对《道德经》认识上的不足,促进中国文化的向外传播。  相似文献   

7.
《魔戒》与《西游记》分别为西方和中国的文学巨著,前人已从不同角度分别对这两部作品进行过大量研究,如宗教、接受美学、翻译、交际以及主人翁分析等;也有论者从哲学和文化角度将两部作品一起分析。但至今未有作品从霍夫斯泰德的价值维度视角来比较这两部作品,因此,本文从霍夫斯泰德的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价值维度,比较分析《魔戒》和《西游记》中体现出的文化现象,探讨其中的文化差异与差异根源。  相似文献   

8.
礼貌准则是语用学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视角,是交际过程中必须要遵循的准则.语篇同样具有交际功能,在语篇写作过程中也需遵循礼貌准则.本文在语篇对比的视角下论述了英汉礼貌准则的异同及其在英汉两种不同语言书面语中的体现与使用.  相似文献   

9.
《道德经》英译历史悠久,作品丰富。作为海外中国哲学研究的中坚人物,陈荣捷对《道德经》的英译密切关注。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华裔学者逐步加入到英译《道德经》的队伍中,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主要由西方传教士主导《道德经》英译的局面。陈荣捷不仅对它们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评介,还亲自将《道德经》和王弼《老子注》翻译成英语,为海外高校和学术界提供了可靠的经典读本。陈荣捷的译介工作还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过去西方《道德经》英译中的神秘化和宗教化倾向,凸显了《道德经》的哲学意蕴。  相似文献   

10.
隐喻研究从修辞学到认知语言学的转向为隐喻的翻译研究带来诸多启示。《道德经》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哲学著作,其中关于主题"道"的隐喻比比皆是。本文试以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以威利译本和林语堂译本为研究对象,通过展示"道"的三类隐喻——结构性隐喻,方位性隐喻和本体性隐喻在《道德经》英译本中的体现,探究译文是否准确传达了隐喻内涵,分析不同译文的成因,同时希望有助于中华文明的对外传播。  相似文献   

11.
《道德经》是中国文化典籍中的精髓,在跨文化交流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选取了70篇《道德经》英译研究的论文成果为语料,对《道德经》的英译研究进行了概括综述。从《道德经》中英译本对比、重点字词、章节翻译研究和风格的探索、译者视角、文化意象的转换等方面进行了评价。国内《道德经》英译研究存在4点不足:广度方面,研究的范围过分集中,过于狭窄;深度方面,研究的层面过于局限;在资料占有方面,研究得不够全面;对《道德经》译本的评价过于主观。  相似文献   

12.
从社会语言学视角出发,研究权势与等同关系下"老"与名词或代词结合构成的流行称呼语在汉语日常交际中所体现的交际者社会关系。研究发现:由于此种称呼语本身意义的多样化和灵活性,其所代表的交际者的社会关系具有了权势与等同两种关系并存的特征。因此,交际双方要立足于语域,依据权势与等同关系进行交际关系分析之后,再进行合理的称谓选择。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思想文化典籍翻译的译入和译出问题上,译者们观点不一。中国《论语》《道德经》和西方《圣经》皆为中西方具有代表性的思想文化典籍。通过与《圣经》翻译历史和现状的对比翻译,分析探究中国思想文化典籍翻译历史不尽人意的深层社会、历史原因,并从马士曼、马礼逊两位被译者熟知的双语翻译家身上反思自己作为中国译者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14.
以老子《道德经》为出发点,从其核心概念"道"体现的模糊思维论述开去,集中说明老子哲学中的模糊思维的具体内容,分析其对人类思维的影响和对人内心永恒、美好、至善的作用,从而阐释中国哲学的深刻性和模糊性特点,以期能在《道德经》研究方法和角度上有所创新,丰富《道德经》和老子哲学的学术研究,体现中国哲学区别于西方哲学求真求善的倾向。  相似文献   

15.
奈达翻译理论引发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奈达在其著作《翻译理论和实践》中充分运用了语言学等研究成果,发展了交际翻译理论和研究模式,对西方和中国翻译界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奈达博士的《语际交流中的社会语言学》系统论述了在多种文化视角下,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所涉及的社会语言学因素。这是把社会语言学研究成果和翻译研究结合起来重新审视翻译行为的新尝试。本文拟对该书作一评述。  相似文献   

17.
将老子的五千精妙《道德经》译成印度国语——印地语(Hindībhāsā),是"中国印度经典翻译计划"中的一种,计划一经提出,便得到了两国学者、翻译家的积极响应。历史上《道德经》梵译曾是一桩公案,现代印度人对《道德经》尤其钟爱。《道德经》的印译,将以汉印对照本行世,在中国经典印译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言语交际求美倾向中存在三个层次的准则,即达到语言的形式美、意象美和语境美.从语言人际意义的角度来看,英汉两种语言的情态和语气系统、评价系统和社会角色身份的变化分别体现了语言的三种求美倾向.本文试图通过具体言语实例,分析人际意义如何表达言语交际的求美特色,力求为美学语言学的人际意义研究开辟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道德经》是一部中国古代哲学经典巨著,把它译介到西方意义相当深远。本文选用了阿瑟·韦利的《道德经》英译本进行分析,从精神文化词、形象比喻词和数词这三个方面来说明该译本所存在的诸多误译及翻译不当现象,并就其原因进行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中国道家哲学思想的经典,《道德经》揭示了深刻的内涵信息。在其译介过程中,各种权力的介入对《道德经》的英译本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以Arthur Waley的《道德经》英译本(西方目前公认的最佳英译本)为例,通过分析译者在翻译中的具体翻译手法,讨论了译本中各种权力的介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