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唐诗宋词选读》是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之一。在实际教学中不少人把它等同于必修课程,过多强调文言;或等同于学术研究,过多强调拓展等。此外,作为语文选修课的教学,教者课堂教学手段往往简单重复,课堂缺乏生机。笔者围绕这两种情况,从教材怎样选和教师怎样读两个层面试做一些探讨。一、《唐诗宋词选读》教材怎样选选修课姓"选",就必然涉及教师对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检测等诸多方面的选择、处理。《唐诗宋词选  相似文献   

2.
选修课占高中语文总课时近三分之二,无疑是重头戏。如何在选修教材多元化的背景下为教学提供有效的教学案例及其教学思考,是设立“选修纵横”栏目的主要目的之一。据我们掌握的不完全数据表明:出版课标教材的六个出版社都有十几种选修教材,其体例各有特色。人教版按单元分课编写,苏教版以专题分板块编写。目前这两种版本的使用者较多。人教版有:《先秦诸子选读》《语言文字应用》《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赏析》《文章写作与修改》《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苏教版有:《(史记)选读》《语言规范与创新》《唐诗宋词选读》《写作》《现代散文选读》等。受版面所限,我们首先对这些使用较多的模块进行研究,组织稿件的构想是:  相似文献   

3.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高中语文教材所选篇目有必修课与选修课的不同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本文以《唐诗宋词选读》(山东人民版)选修教材的教学实施策略为例,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原则三方面来探讨选修课教学。  相似文献   

4.
<正>一、立足课本,整合素材苏教版教材包括:必修课本5本,语文读本5本,选修课本21本,其中,选修教材,又可分为四类。(1)"文学读本"类:《现代诗歌选读》、《现代散文选读》、《短篇小说选读》、《红楼梦选读》、《中外戏剧名著选读》、《鲁迅作品选读》。(2)"古文读本"类:《<论语><孟子>选读》、《<史记>选读》、《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3)"古代诗歌读本"类:《唐诗宋词选读》。(4)"实用文读本"类:《实用阅读》、《新闻阅读与写作》、《传记选读》、《语言规范与创新》、《当代语言生  相似文献   

5.
探究题是近年高考文学类文本中出现的一种热门题型,属于高考能力要求的最高级。教师本应在日常教学中进行规范训练,但在实际的选修教材教学过程中,多数学校一般选用《史记选读》《唐诗宋词选读》《唐宋八大家选读》作为教材,现代文的阅读教学鲜少涉及,致使现代文的教学无法到位。  相似文献   

6.
《先秦诸子选读》作为选修教材进入高中语文课.对语文教师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如此博大精深的文化著作该怎样教才能达到教学目的?作者就《先秦诸予选读》的教学作了一些思考与探索,以更好地指导选修课的教学。  相似文献   

7.
张德明 《学周刊C版》2013,(31):104-105
必修课面向全体学生,强调的是基础,选修课面向的是部分学生,强调的是发展。两种课程侧重点不同,在教学策略、教学方法上就要有所不同。面对纷繁芜杂的唐诗宋词选修内容,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选修课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已成为当下选修课教学的重要课题。针对我校开设的《唐诗宋词选读》这门选修课,我采取了以下一些做法: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优化诗词教学过程;试着把古诗词与流行歌曲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积累卡片,让学生熟悉诗歌的风骨;朗诵诗歌,师生共享一缕诗情;写作鉴赏论文,让学生体味成功的快感。语文教师在教授选修课时,要开动脑筋,积极探索,寻找到提高选修课教学效益的办法。  相似文献   

8.
在必修课程学习基础上,苏教版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面向对唐诗宋词有兴趣的学生开设。教师如果从头至尾按部就班教学该教材,因教学时间相对集中,难免内容单一,容易导致学生乏味,影响教学效果。笔者觉得,有必要整合这份教学资源。一.穿针引线法:把握唐诗宋词发展脉络依据一条主线,将教材内容再精选、再联系,从而达到简化内容、高效学习的教学目的。《唐诗宋词选读》大体以诗歌史发展阶段为线索,在具体进入文本教  相似文献   

9.
教学大师与教书匠只隔“一纸墙”。在面目一新、内容丰富、编排精巧的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面前,这种教学境界的高下赫然显现。 的确,苏教版语文教材内容太丰富了。必修教材有五本;从必修一到必修五,相应的读本有五本;选修教材有《传记选读》《唐诗宋词选读》《史记选读》《现代散文选读》等共十三本。二十三本教材,到底哪些必上,哪些选上,都没有明确的要求,它在高考中会不会有所体现也不清楚。  相似文献   

10.
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执教者都应努力做到"眼中有目标,心中有学生,脑中有方法,腹中有教材"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获得效果。对于唐诗宋词,我们不仅仅要领略诗歌美的意境,诗中蕴含的情感,同时也应该了解诗人是怎样表现美的意境和蕴含在其中的情感的。本学期我执教高二语文选修课《唐诗宋词选读》,有幸带着学生走进唐诗宋词的世界里,那感受真如"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虽然蜗居于校园教室之一隅,但徜徉  相似文献   

11.
《唐诗宋词选读》选修教材的特点是"以史为序""精泛结合";既能让习者纵观唐诗宋词发展全貌,又能在典范诗词中含英咀华,获得诗歌阅读与鉴赏能力。但"以史为序"使得诗歌类型化教学难以开展,有支离破碎之感;"精泛结合"难免限制学生自主阅读空间,造成资源浪费,形成学习的"鸡肋"。因此,在《唐诗宋词选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打破教材编...  相似文献   

12.
张正平 《教学月刊》2011,(10):53-55
从2006年11月起,苏教版《(史记)选读》作为选修教材全面进入高中语文课堂。《(史记)选读》作为选修课,它与必修课有着明显的区别,在教与学中更强调教与学的“选择性”,强调“自主地选择”.以满足高中学生对学习的不同兴趣爱好和学习要求。但是经过五年的跟踪调查,笔者发现在高中现实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的《(史记)选读》教学和必修课教学几乎没有两样。  相似文献   

13.
<正>一、这是一节内容丰富的诗词赏析课《八声甘州》是苏教版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第八专题"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中的一篇。《唐诗宋词选读》作为选修教材,我们教学的定位首先是"选读",即通过阅读诗词佳作进行语言、情感和思维的积累;其次是"欣赏",即对作品内容的精深与形式的完美之处能  相似文献   

14.
课堂缘起 语文版高中选修课教材《〈论语〉选读》共有15课,每课都是教材编写者根据一定的主题组合《论语》有关章节而成.《论语》本身为语录体,课文又是打破原书的章节重新编纂,所以,《〈论语〉选读》难教,而《中庸之道》尤甚.笔者在某校试教了《中庸之道》,下面是教学过程以及与几位教师的访谈.  相似文献   

15.
<正>中学语文教学中,唐诗宋词是个难点。诗词教学稍不留神就会陷入"少、慢、差、费"的怪圈,甚至还出现了教师不教,学生还饶有兴趣,教了反感到索然无味的怪现象。中学语文"唐诗宋词"究竟教什么?怎么教?这可能是决定"唐诗宋词"是否有效的关键。高二年级学生对古诗词的知识积累、技巧掌握毕竟有限,《唐诗宋词选读》名为选修,但在实际教学中与国家必修课程没有什么区别。因此,可以适当进行整合和重构《唐诗宋词  相似文献   

16.
在教学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时,为了能够更好地鉴赏所选唐诗宋词,有些老师可能会更多地关注课本外的一些鉴赏资料(例如上网搜索赏析文等),而忽视了教材本身的内容设计特点。其实,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归纳一下《唐诗宋词选读》教材的设计特点,将对我们的教学产生更切实而有效的改进。现罗列如下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17.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古诗文阅读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从教材编写看.苏教版必修教材5册书本共安排了27篇文言文,《〈史记)选读》《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两本选修教材52篇。诗歌方面,除了分散在必修二、必修四教材中的8首,《唐诗宋词选读》中有63首,凭这么多的积累,应对高考考题理应足够了。  相似文献   

18.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是粤教版的语文选修教材之一,通常是安排在高二下学期讲授。在此之前,学生学过必修三中唐诗五首宋词四首以及拓展阅读中的三首诗歌。而到艚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其中有唐诗42首,宋词17首,若按照顺序一篇篇教下来,老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也没趣,效果定然不理想。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教学中运用的教授循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9.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然而我们许多老师在教学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本《唐诗宋词选读》时,并没有真正发挥这一教材的“例子”作用。教学时教师总是对其中的每首诗词从作家背景讲起,读诗、理解分析到背诵默写各个环节都做得非常到位.可是到了高三后期复习才发现。所学知识除了积累一些诗词名篇之外几乎没有多大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课程包括必修和选修课程,打破了以往单一的课程结构,适应了社会需求的多样化,使课程成为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平台。选修课到底怎么上,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本文以粤教版选修一《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的教学实践为基础,以"拓展与提高"为宗旨,探索高中语文古典诗歌选修教学的有效策略,思考选修课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