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7 毫秒
1.
华东理工大学推荐免试研究生选拔制度的改革与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推荐免试研究生选拔方式和复试录取中存在的不足,华东理工大学进行了推荐免试研究生选拔制度的改革与探索,加大导师在推荐免试研究生录取中的权重,并将推荐免试研究生的选拔制度分为推荐和差额复试录取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2.
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全国住一九八五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中进行了重大的收革,其中试行推荐少数优秀应届毕业生免试入学就中重要改革之一,一九八六年又继续试行。这项改革对发展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提高研究生素质,选拔更多更好的合格人才入学具有重大意义。它不仅有利  相似文献   

3.
在我校体制改革形势的推动下,为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的素质,鼓励在校本科生勤奋学习,早日成才,作为考试录取制的补充,我校自1984年开始实行应届毕业优异(秀)生经推荐免试直升研究生的制度。现在,被推荐免试直升的研究生虽还未完成研究生阶段的学业,还不能对这一制度实行后的情况进行全面的回顾和总结,且这一制度本身还有待改进和完善,但可以肯定,这一改革是有效  相似文献   

4.
我国研究生招生推荐免试制度的特征、矛盾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研究生招生推荐免试制度的历史渊源、现有矛盾的分析,认为推荐免试制度的发展趋势是:推荐时要公平至上,接收时质量优先,将选择权交给学生,增加流动性;建立全国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加强本科与研究生教育的衔接、推荐与招生单位的合作、推荐免试与公开招考的融合,从而完善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机制.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在招收研究生工作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改革。例如招收委托培养研究生;对优秀应届大学本科毕业生试行免试推荐直升硕士研究生;对具有大学本科毕业工作满四年以上的优秀在职人员,实行由用人单位推荐,培养单位“单独考试”的选拔;规定在录取硕士生时,在职人员必须占有一定的比例等。特别是近年开辟的定向培养招收研究生制度,笔者以为是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突破,是我国国情的一种新型的研究生教育体制。  相似文献   

6.
推荐免试制度作为研究生招生方式之一受到了广大高校的欢迎。本文介绍了推荐免试制度的现状,从社会学和经济学的角度,分别阐述了如何保证推荐免试制度的公平性和高效率,并对推荐免试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高校推荐免试研究生规定须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推荐研究生免试制度已逐步成为研究生招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研究生培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做好2003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02]13号)规定:高校接受本校推荐免试研究生的人数,原则上不超过本梭"推免生"总数的70%;同时鼓励"推免生"报考外校.此外,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院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教学[2006]14号)第十七条规定:设有研究生院的高等学校接收本校推免生的人数,不得超过本校推免生总数的65%,其中地处西部省份或军工、矿业、石油、地质、农林等特殊类型的高等学校,上述比例可适当放宽,但不得超过75%.  相似文献   

8.
我校自81级开始,实行优异生和优秀生的选拔培养制度,取得明显的效果。在已毕业的81级97名优秀学生中,其中到国外深造的有15人,免试升入研究生院的有29人,推荐报考已被录取为研究生的有53人。实践证明,实行优秀生和优异生培养制度,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  相似文献   

9.
建立大学生思想品德量化评估指标体系探析闵永新目前,高校学生思想品德素质评估大多采用定量分析方法,以便将思想品德评估的"量"与智育,体育素质评估的"量"加权平均,得出学生综合素质分,从而作为评优、推荐免试研究生和毕业分配等工作的参考依据。但也有一些同志...  相似文献   

10.
今年,教育部将改革研究生推荐免试制度。在测试体系中更加强调创新能力,特殊人才经过严格程序可不排大队,扩大比例并公开监督。除此之外,初试科目及内容将重新科学设定。研究生考试将使业务课考试范围适度拓宽,同时初试不再侧重考查专业素质,而是重在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考查。在招生过程的各环节都注重把能力考核放在突出位置,在复试专业考试中突出考查学生专业素质、发展潜力、创新精神和能力,考查的范围不仅是专业素质,而且包括文化素养、思想品德。考试的形式根据科学特点更加多样化,如笔试、面试、实验、心理测试等。“改革的特点之一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