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在写稿过程中,养成了遇事多问为什么的习惯,几年来,写出了一些较有针对性的稿子。去年8月的一天,我去某连队采访,一位连队干部对我说:过去,连队战士都抢着跟干部出差,可现在叫谁去谁不愿意去。战士为什么不愿跟连队干部出差?我带着这个问号,通过调查得知,战士不愿跟干部出差的原因是,个别连队干部带战士出  相似文献   

2.
《军事记者》2001,(10):44-44
政治教育让战士唱“主角”本刊讯函授学员罗其山报道:6月7日,驻川某团一连政治教育让士兵唱“主角”效果好。在以往的政治教育课上,总是干部讲,士兵听,只要做好笔记就行。所以难免有部分人思想“溜号”。当问及他们今天上课的内容时,他们谁也说不上几句。针对这一问题,连队指导员田周盟,打破了以往一贯的教育方式,他先让一名学历高的士兵上台去讲,干部坐下来听,让大家来评论,说出好的方面,给大家做参考,指出存在的不足,使同志们下步上课时注意克服。在课堂上,上课的士兵虽然底气有些不足,但课上得不错,课堂气氛也十分活…  相似文献   

3.
“班有评报员、周有评报日、月有评报会”,这是济南军区驻黄海前哨的第141医院勤务连近年形成的评报制度。他们运用《解放军报》刊载的正面典型经验指导连队日常工作,有力地促进了连队的全面建设和发展,该连连续8年被军区联勤部和联勤分部表彰为“基层连队建设先进单位”、“基层先进党支部’等。(高中日、姚锋摄影报道)左上图每天的《解放军报》都成为官兵的“抢手货”。左下图在一周一次的“读报、评报”日上,评报员踊跃上台发言。右上图连队党支部“一班人”定期检查评报员的《评报日记》。右下图党支部“一班人”和评报员在一…  相似文献   

4.
那是前年6月,我到连队就支部几项生活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专题调查,发现干部党员无故不参加组织生活的现象在一些连队比较严重.有个连队在组织党员上党课的时候,我叩门而进,只见几个战士党员在听指导员讲课.当时,我就纳闷:难道这个连的干部党员都忙别的去了?否也.此时,他们就在连队.党课制度,不论是干部党员还是战士党员,都应一律遵守.这是党章规定的对党员进行教育的一种形式,岂有不参加之理.于是,我就针对这一现象写了一篇读者来信,题目叫《抓抓干部党员的到课率》.稿子刊出来后,我再到几个连队听听大家对此稿的看法.许多人都说这篇稿子  相似文献   

5.
3月25日至4月5日,海南军区政治部主任杨先厚在某部蹲点,他召集军区的部分新闻干事和报道员,带领他们一个连队一个连队地进行“地毯式”采访,教他们采访的方法、素材的选择、主题的提炼和文章的谋篇布局。据杨主任介绍,他还计划分期分批地对全军区所有报道员进行传帮带,对每一个连队进行一次全面的采访,提高他们的写稿能力和综合素质。杨主任深入基层对报道员进行传帮带@王向  相似文献   

6.
今年4月,领导上给我们一个任务,要我们报道一下连队的文娱生活。接受任务后,我们对连队生活作了初步了解,发现某坦克团三连的文娱活动开展得很好,尤其是该连的“官兵同乐晚会”搞得更是有声有色,全连的干部和大部分战士都在同乐晚会上表演过节目;  相似文献   

7.
石翼 《军事记者》2003,(11):65-66
第一篇:强堡垒须“三合”○函授学员刘英华最近,笔者走访了连续几年被评为先进的连队,总的感觉连队建设的好坏,离不开支部堡垒的作用,而支部堡垒作用强,要做到“三合”。一是思想上要合心。堡垒强,连队兴。正副书记应在工作中抢在先,干在前,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在个人利益与连队建设关系上,心中无杂念,坚持把心铆在军营,贴在连队,要有大公无私的精神。力求连队众心归一,使支部堡垒作用不断增强。同时支部要讲民主,敢于和善于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做到会上思想交锋,会下交心谈心,真理真情并举,在批评中求合心、求团结。二是工作上要合拍…  相似文献   

8.
一个战士报道员凭着对新闻报道的执著追求、勤奋学习、刻苦实践,竟然独自挑起团新闻报道工作的重担,使这个团连续四年被集团军评为报道工作先进单位,他本人被集团军和军区评为优秀通讯员。他就是解放军报唯一的战士特约通汛员韩枫华。小韩1987年从中原某县入伍,当了两年文书后逐渐对报纸上的新闻产生了浓厚兴趣:为啥别的连队的事能上报纸,咱们连队的事比他们还过硬咋就没上呢!从此,他发“愤”了——一定要让咱们连也扬扬名。小韩一上路就鼓足三股劲:拚劲、钻劲和巧劲。1991年春节前夕,退伍战士张峰从千里之外的家乡给连队寄来一张…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南京军区某高炮团三连召开军人大会,“刺头兵”小王由于海训期间工作表现突出,被记连嘉奖一次。连队官兵说,小王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变化,是指导员“拔刺”有术。小王2004年底从河南某大城市入伍,由于家庭条件的优越,养成了怕苦怕累的思想,部队的艰苦生活让他感到十分不适应,闹着要回家,成了连队的“重点人”。一天深夜,他站岗下岗后私自离队,受到纪律处分。自此,小王感到在军营没有希望,再辛苦也是白忙活,干脆就破罐子破摔。连队干部骨干找他谈心,他却满不在乎地说“:这么大的部队,少我一个兵算啥?”指导员靖增阳心想:要转变小王这个错…  相似文献   

10.
《军事记者》2010,(6):73-73
西藏林芝军分区某部三连官兵。在新形势下大力发扬老西藏精神.着眼使命练硬功,连队建设实现了思想政治过硬、军事训练过硬、作风纪律过硬、支部建设过硬。连续4年被成都军区和西藏军区评为“基层建设标兵单位”。  相似文献   

11.
莫把“公差”变“私差”函授学员 刘焜鹏笔者在某连采访时,听不少连队干部反映:现在的公差真难派。以前出公差,战士们都积极踊跃,惟恐派不到自己,而现在却恰恰相反,在连队干部的催促下,战士们还流露出一副很不情愿的样子,有的即便去了,也常常是“凑凑人数,出工不出力”。上等兵小李直截了当地说:“现在的所谓出‘公差’,实际上大多数都是出‘私差’,公差变味了,大伙的积极性当然也提不起来了。”  相似文献   

12.
自1998年以来,不断有新闻单位遭到“法轮功”骨干分子和练功者有组织、有步骤、有策划、有目的的围攻。这些事件有一个相同起因:媒体刊登或发布了对“法轮功”的批评或批判报道。正如《人民日报》社论中指出的那样:“谁不赞成他们那一套,谁要揭露他们造成的危害,他们就横加责难,进行围攻,冲击新闻单位,骚扰党政机关……”  相似文献   

13.
通讯动态     
石河子总场自1979年以来,连续11年被兵团、师、市评为通讯报道工作先进单位,两次被农垦部授予“通讯报道先进单位”的光荣称号。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1、该场党委十分重视通讯报道工作。自1979年以来,该场就建立健全了三级通讯报道网络。总场宣传科设新闻干事,专管全场新闻通讯工作,分场设宣传助理员,连队有文教、通讯员;同时逐步完善了总场、分场、连队三级调频广播网络,建立了通讯站(组)。党组织开展  相似文献   

14.
道德建设要从谁抓起呢?理所当然要从当官的抓起。 当宫的处于领导地位,他们手中有权,负有抓好道德建设的责任;而且众自睽睽之下,群众都拿眼睛盯着他们,所以为官者也就应该成为道德建设的表率。他们要是在道德建设上带头做好榜样,大家就会跟着他们学好,他们也就可能成为人民的功臣。他们要是在道德建设上带了坏头,有些人就会被他们带坏,他们也就只能成为破坏道德建设的罪人。 现在有些为官者自以为看透了一切,把当了官还天天讲道德的人,看成是“迂夫子”。这些人看到我们国家要搞市场经济了,价值观马上就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把为人民服务蜕变成“为人民币服务”。他们用最快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的今天.传统传媒竞争激烈.新兴传媒方兴未艾。为了吸引更多受众。各方均使出了浑身解数。新闻是媒体的根本。面对同样一件新闻事实,谁的报道快,谁就抢到了先机;谁的报道“有血有肉”。谁就可以吸引更多的“眼球”和“耳朵”。不难看出.时至今日,受众的鉴赏水平已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仅仅交待清楚新闻的来龙去脉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在我的军营生活中,“边走边唱”这四个字有其独特的内涵。6年前,我当了一名连队的业余报道员,天天琢磨着写稿子,半年时间,却不见一篇稿件见报,越写越灰心,干脆打起了“退堂鼓。”这年春节过后,军区一位姓李的作家到连队体验生活,连队干部说我是个“小秀才”,就安排作家当我的老师。我和作家睡觉铺挨铺,站哨肩并肩。军区来的大手笔,观察极细,生活中有点和风细浪就会被他敏锐的目光捕捉到。相处没多久,作家就发现了我的秘密并和我促膝长谈,告诉我别灰心,人生没有一帆风顺的时候,失败与成功共存,苦恼与欢乐同在,乐观地对待…  相似文献   

17.
南京军区工程兵训练大队,从1994年起连续4年被军区司令部评为“新闻报道先进单位”,这与该大队政委王立明关心支持报道工作是分不开的。王政委是位“老宣传”,十分重视新闻报道这个“窗口”。平时,不管是出差、开会、下连队蹲点或检查工作,他都随身揣个小本本,除记下工作情况外,还要记下有价值的新闻线索,无论是好事还是“丑”事,他都及时把捕捉到的信息反馈给报道员。前年10月初的一天,王政委在连队检查工作时发现不少连队的伙食比较差,干部战士意见很大。他立即责成机关有关部门逐个连队查帐,原来不少连队伙食费被挪用。王政…  相似文献   

18.
“摇篮”是青岛警备区某海防团政治处专为连队业余报道员提供的一间教室的名字。隆冬的一个周末,笔者慕名前往,只见十几个战士正在围绕一战土的习作热烈地讨论着。一年前,警备区政治部为培养新闻报道人才,增强新闻报道骨干队伍力量,与青岛日报社联合开办了新闻写作人才培训班,全团报名学习有十几人。双休日,他们去听编辑讲课,回来后就在各自的连队学习采访和写作。战士小李因同班的小王在听收音机,干扰了自己的思路,两人闹别扭闹到连队于部那里,刚巧被前来检查工作的政治处主任张天德碰到。张主任考虑,双休日连队的班排里什么活…  相似文献   

19.
留心牢骚话     
我登报的第一篇稿,是从“牢骚话”里拣来的。1991年12月19日,我去九连采访,正遇着指导员在那儿发牢骚。我没被牢骚话“吓”走,而是坐下来静心地听。原来,连队有个战士利用探家去做生意,偷税被追查到部队,指导员因此挨了一个处分。我在其他连队采访也发现有类似情况。不久,我到三连采访,把那位指导员的“牢骚话”说给谢连长听,他听后说:“这种现象我们连队早已杜绝了。”我把他们连队杜绝此现象的经验做法整理成一篇《防上探家不回家》的管理经验稿,投寄《人民前线报》,很快在二版变成了铅字。“牢骚话”中抓好稿,是我搞新闻报…  相似文献   

20.
“情真语真,自成佳文。”人们都这样说。但在新闻写作中,尤其在写人物报道中,为完美先进人物形象,表现先进人物崇高的思想境界,竭力“拔高”人物的思想感情,把他们写成超越常人。如《连队的带头人,战士的知心人》,记叙一位连长自学了两门外语,带领全连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处处以身作则;战士有什么想不通的事,都愿意向他倾诉。文章十分生动,感人。作者为体现一心扑在连队建设上,却又加一节:“他已经四次推迟婚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