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传梅 《学子》2014,(12):18-18
孩子小,控制能力不强,所以有时会因一件小事而大打出手,特别是小班小朋友,经常会有孩子被抓伤、咬伤、推伤等,他们不懂“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他们只知道谁对他不好,他就对谁不好,再加上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容不得孩子受一点点委屈,在平时教育时也存在人家打你,你也去打别人的教育误区。  相似文献   

2.
当下,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家长的教育观念不同,方式也不一样,有的崇尚民主,有的秉持严格,有的提倡宽松。但是,每次孩子犯了错误,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往往会殊途同归,无意间说出一些"气话"。这些"气话",深深地扎根在家长心中,是他们教育理念的外在表现,反映了一个家长的教育心态和自身素养。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咄咄逼人。"气话"之一:"你给我……""你给我好好听着!""你给我把作业写了。""你给我把地板擦干净。"……  相似文献   

3.
游戏,在一些家长那里成了一把双刃剑,它时而被指责为淘气、懒惰,时而又成为奖励的手段。当孩子玩疯了忘记其他时,家长就会斥责说:"你就知道傻玩傻乐。不认字、不学算术、不干正经事。"当孩子表现特别乖时,家长又会说:"你今天很听话,表现得真好,快去玩游戏吧!"其实,游戏是儿童认识和理解社会的手段。对于儿童的社会化成长的作用举足轻重。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蒙台梭利指出:"游戏就是儿童的工作。"游戏不仅有启智的功能,家长如果正确运用游戏方法,更能帮助孩子从中认识和体验真善美。  相似文献   

4.
婷婷:又要期中考试了,这可是一个关口。家长朋友们,你们知道当孩子考试考得不理想,又被你们责骂时,心里会怎么想?远远小朋友你能说说吗? 远远(四年级学生):我考试考得不好,便会提心吊胆回家,愁眉苦脸的。爸爸见我准会笑着问:“今天有什么事愁眉苦脸的?”我把考试卷给他们。爸爸看了考试卷,脸上的表情就由晴转阴,阴  相似文献   

5.
杨多多 《山东教育》2004,(23):91-92
孩子任性、执拗、不听话,使家长很头痛。面对孩子任性时的大哭大闹,有些家长采取息事宁人的方法,答应孩子要求,以求得“耳根清静”;有的家长采取冷落、打骂的方法,也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要知道息事宁人也好,冷落打骂也罢,都需要一个方法,方法不当,自然达不到教育效果。应该怎么办呢?这里教你几招。  相似文献   

6.
汪海英 《甘肃教育》2014,(13):28-28
正幼儿园和家庭是人一生中两个重要的生活场所。只有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有力地配合,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因此,幼儿园教师必须与家长密切联系,共同担负起教育幼儿的任务。要做好此项工作,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三点:一、教师和家长的教育方式要同步、要一致教师和家长的一言一行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他们不同的教育方式会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如,有的家长怕孩子在幼儿园吃亏、受委屈,就叮咛孩子说:"如果有小朋友打你、骂你,你也应该打他、  相似文献   

7.
当你看到了孩子的成绩,你会说什么?做什么?如果成绩不理想,说孩子笨,那么你是一个笨家长:如果成绩优秀,表扬孩子聪明,那么你不是一个聪明的家长;如果由于成绩差而责骂孩子,那么你就不配做家长;如果因为成绩出色而给钱和物,那就更加不明智了。[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观点跟帖     
《班主任》2014,(6):48-49
正季广花:先从改变家长的模糊认识入手当孩子要买名牌运动服时,家长会说:"再苦不能苦孩子!"当孩子要买玩具赛车时,家长会说:"人家有咱也得有,不能委屈了孩子!"当孩子考取好成绩时,家长更会毫不迟疑地倾囊而出,给予物质奖励,他们会说:"一切为了孩子!"这仿佛成了一些家长生活的唯一宗旨。于是,家长们便对孩子有求必应,恨不能将孩子泡进蜜罐里。然而,如果家长对孩子提出的不正当消费要求也给予无限  相似文献   

9.
当高中班主任期间,听到有家长倾诉:"孩子长大变得叛逆了,不与家长沟通了。""孩子在家不爱学习,整天沉溺网络,家长感到很无奈。"等等。近年我在教育孩子与家长沟通方面勤于探索,进行孝心教育是其中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一、缘由与效果一位在校表现很好的学生,回到家就变得很叛逆,不与家长交流。家长一开口,他马上让家长刹住话题:"不用吵,你们不懂!""不用唠叨,知道了。"每次放假,他在家就呆在电脑前。在校时想着回家完成作业,可  相似文献   

10.
火星救母记     
如果有一天,你的妈妈不在你的耳边唠叨了,也不再围着你转了……当你发现她去做别人的妈妈了,你会感到高兴还是难过呢?剧情简介:故事讲述的是小男孩麦洛对妈妈严厉的教育方式耿耿于怀。突然有一天,火星人把妈妈绑架了。妈妈要被剥离记忆。她的记忆会被移植给火星上的保姆机器人。麦洛踏上了救妈妈的旅程。这是一部充满乐趣、童真和教育意义的影片。孩子和家长的冲突是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的。但是,爸爸妈妈们为什么总是会与自己的孩子"作对"呢?这需要每个人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11.
范丰梅 《家长》2014,(10):31-32
正现在提倡赏识教育,许多家长也特别注意对孩子进行激励,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但这并不意味着家长要时时处处原谅孩子的小错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犯一些小错误。当孩子出现这样那样的过错时,你会怎么做呢?笔者接触了很多类似的例子,发现家长对孩子犯错的态度,决定了  相似文献   

12.
"请家长"是备受争议的一件事,但也是当今班主任常用的一种教育手段。它不仅可以使家长能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孩子,也可以促使家长配合教师做好教育工作。但现在许多学生个性强,叛逆思想重,对于家长与教师的见面会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今后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当出现问题后,学生不会把真实情况告知家长,而家长也往往轻信孩子,心疼孩子,护着孩子,最终与教师产生误会,甚至矛盾。在实际操作中,"请家长"需要一定的技巧,否则会事与愿违。班主任在"请家长"时一定要掌握分寸,维护家长的尊严,与家长真诚交流,从而  相似文献   

13.
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教育论述中指出:"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他告诉我们:当学生不知道你在教育他时,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对此,本人在30年教育教学经历中  相似文献   

14.
"你会做家长吗?你是一位合格的家长吗?"面对这样的提问,很多家长往往不屑一顾,做家长谁不会呢?做家长是自然赋予我们的权利.是啊,但是自然而然成为家长的你,能够承担起教育孩子的光荣使命吗?从孩子咿呀学语开始,教育就无时不在,随着孩子渐渐长大,他们的独立意识逐渐增强,思维越来越活跃,个性越来越突出,教育的问题也就接踵而至,家长与孩子的矛盾也会越来越多,有的家长甚至会陷入困境,无以应对.  相似文献   

15.
《2014中国城乡家庭教育现状白皮书》近日发布。白皮书显示,37.82%的家长不知道教育方法,这意味着孩子教育已成为中国父母最大的知识"短板"。据介绍,《2014中国城乡家庭教育现状白皮书》课题组在全国范围内随机抽取10.83万名中小学、幼儿园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数据显示,不知道教育方法的家长,占37.82%;没时间教育孩子的,占26.19%。超过一半的家长表示,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希望能得到专业帮助,并且有81.4%的家长认为家庭教育有很多学问,需要学习和培训。然而,调查中  相似文献   

16.
批评的艺术     
正每个孩子都会犯错,家长在其犯错时就要批评。你知道如何批评孩子,在什么样的场合批评孩子,批评需要起到什么样的效果,孩子"挨批"后如何应对其情绪上的起伏吗?批评,是每个家长都该学会的一门艺术。批评要照顾面子,也要照顾"里子"事例一:"考虑孩子的面子,我不在外面批评她。"苏苏和妈妈受邀参加同班小朋友文文的  相似文献   

17.
正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的教学、教育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然而大多数学生家长文化素质不高,他们或只重养不重教,娇惯溺爱,或方法简单粗暴。与学校教育背道而驰的现象也大量存在:学校教育学生互相谦让,却经常听家长教育孩子:"有人打你,你就打他";学校教育学生爱劳动,家长却担心自己孩子吃苦受累;……这样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相协  相似文献   

18.
我校举行了“家教论坛”活动时。一位嘉宾在回答(你是怎么教育子女的?)时说:“其实,我对孩子根本就没有进行教育,我也不知道她怎么就具有那些所谓的‘优点’。”奇怪!不教育,孩子怎么就成了同学的榜样,怎么就成了老师心目中的“宝”?当仔细看这位家长时,我顿时发现,她孩子的言谈举止与她简直就是出于一个模型。我想:这个家长其实就是无形的教育资源,她其实施行的是一种“无声教育”!  相似文献   

19.
最佳方案     
孩子一般是不会故意惹家长生气的。家长生气时,孩子往往会很难过,或因不理解他们的生气原因而奇怪,或因可能受到的责罚而害怕。家长应充分理解孩子的这种心理,在表达对孩子的不满和气愤时,应特别注意态度和方式,要让孩子了解你为何生气,不可用过激的言词伤害他,更不能用责骂来发泄。  相似文献   

20.
生活中,不少父母习惯当众肆无忌惮地谈论孩子,甚至当众责骂羞辱孩子,认为只有这样才会激发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长记性。在我们的调研中,当众斥责羞辱,高居“令孩子们反感的家长教育行为”之第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