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唐传奇与<聊斋志异>是中国文言小说发展史上的两座高峰.后者在借鉴前者的基础上,有意识地把塑造人物形象放在小说的核心地位.蒲松龄在诸多"异史氏日"中向我们传递了有意为之的信息.在具体创作中,作者又让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采用直缀与横切交融的叙事策略,从而使得小说人物面貌出现了明显的新变.通过对二者有关人物关注度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文言小说进步的轨迹、发展趋势,及给后人留下的宝贵创作经验.  相似文献   

2.
一 明人文言小说是我国古代文言小说历史发展中的必然产物。它又随着明代的历史发展而发展。 在我们追寻文言小说演进的轨迹时不难发现,它曾经存在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闪耀着属于各自时代的思想艺术光彩。六朝志怪,是文言小说幼年时期的样式。其特点是“粗陈梗概”。其中,虽然不乏情节曲折之作,然而对“搜奇记逸”来的人物或故事,不过仅取轮廓而已。其题材多来自民间传说,少有创造。虽然在创作中曾受到古代神话传说的奇特想象与大胆夸张的艺术影响,但更多的倒是接受了司马迁创造的史传文学笔法。因而古代史家史籍中往往作为“实录”对待。这反映出,此时,小说与史传的界限并不清晰。唐代传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言小说进入了成熟时期。如鲁迅先生早已指出  相似文献   

3.
<正> 一鲁迅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树立了用白话文写作的典范。然而,在他的白话小说中他却巧妙地运用了一些文言句式来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而且文言句式与以口语为基调的语体风格之间显得自然、融洽,起到了特殊的表达效果。本文试就鲁迅小说中有关塑造人物方面的文言句式的运用艺术作一番考察,探讨其使用规律,以期为我们在文言句式的选用方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文言小说和小说评点的分别界定,对文言小说评点定义如下:文言小说评点是中国古代文言小说批评的主要样式,它的评点对象是我国古代以文言创作的、与白话小说相对而吉的小说,其形式主要序跋类、评注类和符号类三大类,功能是帮助阅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5.
如何厘定文言小说的"类"是文言小说研究中一直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本文深入分析了中国典籍文献中关于区分文言小说"类"的观念与方法,分析了文言小说在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两种不同审美趋尚,指出文言小说的分类宜从风格上把握,不宜从题材上去把握:可以分为"晋类"和"唐类"。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文言小说经过长期的孕育、发展和演变,至唐代产生了传奇小说,从而使文言小说发生了质的飞跃和根本性的变化。本文主要从三方面对其进行了论述:(一)小说观念和创作宗旨的更新:(二)描写对象和题材内容的转变;(三)小说艺术的继承、拓展与突破。这些飞跃和变化说明,以传奇为代表的唐代文言小说已基本上具备了现代文体意义的小说特征,文言小说在唐代进入了成熟和繁荣发展的新阶段;据此也说明,前人对唐代传奇小说的高度评价是中肯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小说演变的特征——从六朝志怪到宋元话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小说有两大系统,即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魏晋南北朝小说记叙奇异故事,人物的逸闻轶事,粗具文言小说的规模。唐传奇始有意为小说,是文言小说成熟的标志。而宋元话本以其通俗化、口语化、市井化及说话人的风格等特点不同于文言小说,成为白话小说的定型文本。  相似文献   

8.
明代中叶吴中地区形成了以沈周与都穆为中心的文言小说作家群,他们相互交往密切、客谈风气浓厚,为文言小说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环境;他们好奇尚怪的心理催生了一大批志怪小说;互相延誉、互题序跋的热情促进了小说的传播;对吴文化的认同使得小说带有明显的地域色彩。他们的文言小说成了明代文言小说最重要的一部分,在文言小说发展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聊斋四扇屏     
《聊斋志异》是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经典之作,是中国文言小说的一座高峰。蒲松龄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以其杰出的才能在其小说中塑造了一个又一个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在这些个性判明的人物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他们闪现的诗、酒、痴、狂的四种高尚品质与美好人格。  相似文献   

10.
《聊斋志异》在史传叙事模式运用、文体形态继承、人物角色选择和叙事意图实现等方面比前代小说有了新的突破,反映了我国古代小说评点理论发展高峰时期文言小说在叙事艺术上取得的最高成就。  相似文献   

11.
文言小说的创作动机是复杂多样的,“劝诫教化”就是其中之一。它从文言小说的诞生之日起,就与之结下了不解之缘,发展至宋代,终于成为普遍创作动机之一。重视小说的教化作用,对提高小说在古代文学中的地位,起了积极的作用,但过分强调这一动机,对小说的发展又起了极大的阻滞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所关注的是唐代文言小说与唐代诗歌之间的密切关系,揭示了唐代文言小说中浓郁“诗人气”背后的种种渊源:唐世风尚的推动,小说文体本身发展的需要,同时还指出了“诗人气”在不同类型唐代小说中的不同表现。以此来理解和把握唐文言小说的精神内质,发掘唐文言小说别样的美学意蕴和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3.
小说《聊斋志异》当中的公案篇目,代表了清代文言笔记体公案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其中,不仅体现了作者对于当时社会黑暗的深刻揭露与愤怒抨击,同时也流露出了作者具有代表性的法律意识与法律思想。此外,较以前的各类公案小说,《聊斋志异》中的公案小说在情节设置、人物塑造及小说体制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胡大雷 《柳州师专学报》1995,10(1):44-47,13
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传统作法是多种多样的,而议论则是较为突出的一种。本文即根据中国小说的历史和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结构特点,阐述了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议论作法的生成、始兴、发展、作用,以及蒲松龄《聊斋志异》小说议论作法的特点,以探讨唐宋小说与蒲松龄创制的议论作法的异同。  相似文献   

15.
王韬对西学的广泛认识与了解使他的文言小说克满了经受西方文化洗礼的浓重色彩.反映了一个游历海外、深谙西学的责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对传统文化的探索与反思。在西学思想影响下,王韬的文言小说显然比以往的文言小说有所突破,西方的科学精神、经济观念、女权意识、民主平等的婚姻观念在王韬笔下都有所体现,为我国文言小说开拓了崭新的题材内容,也显示了在近代中国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先进知识分子儒学观念的避步解体和向现代文明的艰难迈进。  相似文献   

16.
乾隆时期,在《聊斋志异》风行百余年后。《四库全书》总纂纪昀不仅抛出了自己的的文言小说《阅微草堂笔记》五种,而且从小说理论上批评《聊斋》者流的创作,遭到了蒲松龄追随者针峰相对的回击,形成中国文言小说流派争鸣。急鸣集中在文言小说创作的方法理论、文言小说的风格理论及文言小说的社会功能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按照现代学科分类,唐代文言小说研究归属于文学研究领域,唐代科举制度研究则划归于历史学研究范围,因此文史两学科的研究者往往习惯于在各自的领域内选题爬梳,较少跨出学科边界,专题性研究唐代文言小说与科举制度的关系,深入检讨中国古代文学与社会制度文化之间的关系。令人可喜的是,俞钢《唐代文言小说与科举制度》一书的问世,以其难能可贵的驾驭跨文史两学科研究的深厚功力,对唐代文言小说与科举制度的关系进行了专题性的探讨,不仅为我们分析唐代文言小说繁荣  相似文献   

18.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著名的文言小说。小说讲述了很多千奇百怪的故事,描写了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这些人物生动传神,妙不可言。作者在塑造众多人物形象中,很善于绘痴:痴人、痴鬼、痴妖等等,各种各样活跃于纸上,传神于读者,令人过目难忘。  相似文献   

19.
宋代是我国文言小说发展的特殊时期,在这一时期文言小说发生了叙事角度和叙事方式的转变,本文从叙事演变的角度出发,结合宋代文言小说的实际,对宋代文言小说的叙事演变进行简要的探析。  相似文献   

20.
李娃是唐传奇《李娃传》中的主人公,是中国文言短篇小说的艺术典型。本文试图以英国小说家福斯特的小说理论去分析李娃这个人物形象,揭示出她的性格中不仅有善良、多情、忠贞的一面。也有狡诈、冷酷、虚伪的另一面,从而说明在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中同样存在着圆形人物这样的艺术典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