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意象是诗歌意境构成与艺术风格表现的核心与关键因素。本文通过对李贺诗歌中诸如由“昌谷意象”、“落魄者意象”、“劳动者意象”构成的描述性意象,由“剑意象”、“竹意象”、“马意象”构成的比喻性意象,由“神鬼”、“游仙”构成的象征性意象三类不同意象及其与我国传统诗歌理论中“赋、比、兴”的内在联系的深入而具体的分析,指出李贺诗歌意象精采纷呈的鲜明特点,以及此正是形成李贺诗歌独特诗风的根本原因,也是我们解开李贺诗歌之谜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统计意象的组合,较之统计单个意象更有利于揭示诗歌艺术的内在机制.通过统计考察齐梁诗歌中“风”、“月”意象前后的组合以及“风”、“月”二字参与构成的复合意象,我们发现了齐梁诗歌中的“风”、“月”多用于悲伤情境等线索.意象统计做得越多,它能发挥的功用就越大.利用精加工语料库统计意象,有范围大、精准便捷、功能多样等优点,我们认为这种技术手段能够为中国诗歌研究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高尔基曾说:“在诗篇中,在诗句中,占首要地位的必须是形象。”由此看来,“形象”也是诗歌表现思想情感的形式。在诗歌中,我们把这种诗歌的艺术形象,称之为“意象”。因此,从意象入手解读诗歌,是一种捷径。  相似文献   

4.
意象欲出造化已奇--中学语文教学中诗歌意象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象”即意中之象,它是一个古老的美学概念,是诗人抒发情感的最基本的方法,也是鉴赏诗歌最基本最重要的审美单元。意象欲出,造化已奇。所以,无论是创作,还是鉴赏、教学诗歌都要了解诗歌这一特征。本文拟从诗歌意象的内涵、诗歌意象的特点、诗歌意象的分类、中学语文教材中常见意象举例等方面来解读中学语文教学中诗歌的意象。  相似文献   

5.
“语不接而意接”是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组合中一种最为常见也是十分重要的艺术方法。本文仅就意接艺术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主要表现形式、意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审美价值等三个方面作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6.
意象的繁复及意象表达过程的艰涩是废名诗歌的两大特点。废名诗歌用了大量的具有暗示性的带有佛教玄学色彩的意象,同时在意象的表达中往往采用“禅悟”的思维将普通意象复杂化、曲折化。这样的意象“示现”方式为废名的诗歌带来了丰富的意象空间,却也留下了很多让读者难以索解的地方。  相似文献   

7.
意象的丰富和意象寓意的相对稳定是海子诗歌的一个重要特征。除了广为评论者关注的“麦子”“太阳”等意象外,海子诗歌中“水”的意象也是反复出现的。笔者认为它包含着丰富的含义。首先,作为宇宙元素的水是人类生命的起源,诗人由水的平静而神秘思考到人的生命、死亡等问题。其次,诗中“水”仍继承了古典传统诗歌中历史、岁月、时光等的寓意。第三,诗歌中“水”有情感、欲望的寓意。  相似文献   

8.
诗歌是语言的精华,而意象是诗歌的灵魂。在诗歌翻译中能否传达意境也是翻译成功与否的关键。本文立足中国传统的意象理论,结合中外学者从意象角度研究诗歌翻译的成果,对英译中国古典诗词中意象的翻译原则和策略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可分为非文化意象和文化意象两种。对于前者.译者一般采取直译法.在保留原诗意象的同时再现原诗意境;对于后者.译者应善于变通.必要时可舍“形”取“神”,以保留原诗意境。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诗歌的物象和意象的表现形式及其区别和联系。  相似文献   

10.
海子诗歌中的"麦子"意象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子的诗歌意象丰富,在这些意象群中“麦子”意象较突出,它不仅给诗人带上了“麦地诗人”的桂冠,而且影响了一代诗人的创作。“麦子”作为粮食不仅喻示了生存,与“麦子”相关的意象“麦地”则与北方土地的干涸等苦难相通,而“麦子”本身所具有的阴性的特质与女性的某些特质相似。主要借对海子诗歌中的“麦子”意象的分析,从而加深对海子及其诗歌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