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 因材施教 有一次,孔子在杏坛讲学,刚讲完一个道理后,子路站起来说:“请问先生。我听到了某种道理就立即行动起来吗?”孔子回答:“对你来说,如果父兄健在,怎么能立即行动起来呢?你要先听听他们的意见呀!”  相似文献   

2.
《新作文》2006,(3)
有一次.子路问孔子:“听到以后就可以行动吗?”孔子回答:“有父兄在,怎能一听到就行动?”又一次.冉有也问孔子:“听到以后就可以行动吗?”孔子回答:“是的,听到以后就可以行动。”孔子另一弟子公西华不解,问为什么同样问题回答不一。孔子告诉他说:  相似文献   

3.
冉求、仲由是孔子的两个弟子。 有天,冉求请教孔子:“听到一件应当做的事,要立刻去做吗?”孔子说:“是的,立刻就去做!”仲由也求教孔子:“听到一件该做的事,要马上去做吗?”孔子却说:“有父亲兄长在,应该先商量商量,怎么可以听到了就去做呢?”公西华在旁听了大惑不解,不禁问道:“请问老师,两人问的一样,  相似文献   

4.
正一天,子路问老师孔子:"他人的建议听到了就实行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够听到了就实行呢?"不久,冉有又问孔子:"他人的建议听到了就实行吗?"孔子说:"自然是听到了就马上实行。"子路和冉有请教孔子的时候,公西华都在场,针对老师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回答,他请教老师,说:"子路问‘听到了就实行吗’,您说‘有父兄在’;冉有问‘听到了就实行吗’,您说‘听到了就实  相似文献   

5.
一次,子路、冉有都向孔子提出了同一个问题:“听到了道理之后,是否就要去实行?”孔子回答子路说:“你有父兄在前,怎么能马上就去做呢?”冉有问这个问题,孔子却告诉他:“明白了道理,就应该抓紧去行动。”一直在旁边听着的公西华迷惑了:“老师,同  相似文献   

6.
《孔子传》中描述了这样一则故事:有一天孔子与子路聊天,孔子一会儿夸奖颜回,一会儿又表扬子张,自恃勇力过人的子路心里很不服气,便直言不讳地问孔子:“如果发生战争,你让谁当统帅?”孔子答道:“当然是我了。”子路自傲地说:“我不是很勇敢吗?”孔子说:“没错,你是很勇敢,可是我不仅勇敢,而且还勇于不敢。”孔子的话一针见血地让子路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相似文献   

7.
当年,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老师孔子坐,孔子说:“你们不要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就显得拘束,你们平时不是总说:‘没有人了解我!’如果有人想要了解你们从而任用你们,你们打算怎么办呢?”听了老师的话,子路率先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只需三年功夫,就可以使国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孔子听了子路的对答,不以为然,报之一笑,对冉有、公西华的回答也是不置可否。后来,其他几个弟子离开,曾皙问孔子“他们三位的话怎么样”,孔子才对曾皙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孔子劝学     
《说苑·建本篇》中记载着一则孔子劝学的论说,我把它详叙为现代语:孔子的学生子路问孔子:“请您给我们讲一讲学习到底有什么益处?”孔子说:“为人者.就是做了君王,若拒不听大臣们的动谏,国政必失;至于普通士人,若不听朋友们的教诲.道德必丧。正如野马必须经过策驯才能乘骑,弓箭必须经过核准才能射准.木料必须经过绳墨才能取直,人必须经过学习才能成为县人。所以.君子不可以不学。”子路又说:“南山上生长的竹子.没有经过加工,自己长得就根直。砍伐下来当箭用,便能射穿牛皮。从这个道理说明,人何必4I要去学习呢?”孔…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文明古国之一,许多名人大家都具有爱读书好学习的优良习惯,同时还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和方法。现择其至今有借鉴意义的若干事例分述如下。一、认识读书的重要性,刻苦学习孔子的好学生子路说:“南山的竹子,用不着加工,天生就是直的;砍下来做箭,可以射穿用犀牛皮做的盔甲。由此而论,学习又有何作用呢?”孔子开导说:“把这杆竹子创出箭尾,插上见毛,再装上箭头,把箭头磨得尖尖的,这样射入得不是更深了吗?”于路听后连连下拜说:“我一定记住您的教导。”这就说明,学习可以使聪慧之人变得更加聪慧,从而生…  相似文献   

10.
学会豁达     
刘嘉豪 《新读写》2012,(5):61-61
走过一家蛇店,我听到有一个小学生指着一条毒蛇说:“这蛇有毒吗?”店员回答道:“不被咬到就没毒。” 多么聪明的回答啊!由是观之,如果海上风雨交加,但船没翻,未必不能当成无风浪;路上有一个陷阱,但人没掉下去,不妨视为坦途;  相似文献   

11.
徐生坛 《班主任》2008,(8):62-63
近日,渎了几则孔子和他的弟子的故事,受益匪浅。以孔子为鉴,反观今天的班主任工作,可以知得失。一、南山之竹仍需修——孔子与子路子路初见孔子时,孔子问他:“你最喜欢什么?”子路轻率地说:“玩剑!”孔子说:“以你的本质,如能再努力学习(文化),那就没有谁能比得上你了。”子路不屑地说:“学习能有什么用呢?”孔子说:“木材要直,必须经过墨线的校正;  相似文献   

12.
进贤为贤     
子贡问孔子:“现在的臣子,谁能算得上贤能呢?”孔子说:“以前,齐国有个鲍叔,郑国有个子皮,都是贤能之士。”子贡说:“难道齐国没有管仲,郑国没有子产吗?”孔子说:“能够发现并推荐人才的人,才称得上贤能。我听说鲍叔推荐了管仲,子皮推荐了子产,却没有听说管仲、子产推荐了什么人。”  相似文献   

13.
学校给我们每人发了一张“阳光爱心卡”,我除了喜欢那上面的“小鸟爱心”图之外,并没什么特别的感觉。爸爸下班回家后,一看就惊喜地说:“哟,你也发爱心卡了?”原来,他同事的孩子也发了这种卡。“这有什么用?”我说。爸爸一听,对我说:“你过年时不是得了800多元吗?为什么不存上呢?”我说:“我已经存到存折上了。”这时,爸爸从包里拿出一张宣传单,递给我说:“仔细看看吧。”我接过印刷精美的宣传画,只见上面印着“刷卡有奖”之类内容,便笑着说:“你就关心抽奖,快钻进钱眼儿里了。”爸爸不动声色,向我发难道:“你知道它…  相似文献   

14.
据《论语·学而》记载,一天,孔子的学生向他请教.子路问:"先生,如果我听到一种合乎义理的主张,可以立刻付诸于行动么?"孔子答道:"有父亲和兄长在,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另一个学生冉有问:"先生,我要是听到合乎义理的主张应该立刻去做么?"孔子马上回答:"对,应该立刻实行."公西华感到迷惑不解.孔子笑了笑说:"冉有畏缩不前,所以我鼓励他积极进取.子路生性逞强好胜,所以我就劝他缓慢行事,多听取别人意见."这个故事,就是大家熟悉的孔子倡导因材施教的范例.然而,反复仔细品味这个教育故事,我觉得很有进一步推敲考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各言其志     
孔子坐着,颜渊、子路两人站在孔子身旁。孔子说:“何不各人说说自己的志向?”子路说:“愿意把我的车马衣服同朋友共同使用,坏了也没有什么不满。”  相似文献   

16.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孔子说:“不要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就不敢说话了。你们平时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做些什么事情呢?”……  相似文献   

17.
于菊莲 《教育文汇》2004,(11):24-25
子路问孔子:“听明白了就可以去做了吗?”孔子回答:“父亲和哥哥健在,怎么能不经过他们同意就去做呢?”冉有问孔子:“听明白了就可以去做了吗?”孔子回答:“听明白了就可以去做!”两个弟子请教同一个问题,孔子给予不同的答复,公西华不解其意,就去问孔子。  相似文献   

18.
读书偶得     
常啸 《教师》2014,(13):1-1
今日读书,觅得两个小故事,一个是古代的,一个是现代的。古代的故事讲"至圣先师"孔夫子。第一次,学生子路向他请教:"听到了某种道理,就要马上行动吗?"他正色道:"父兄都在,不向他们请示,怎么能够立马行动呢?"子路刚离开,一个叫冉有的学生也来请教同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笑话笑画     
有口皆碑皮皮:淘淘,你在干嘛呢?淘淘:我在做作业呢。这是道成语解释题,“有口皆碑” 是什么意思?皮皮:这都不知道,“有口皆杯”就是说,凡是杯子都有口! 真实的作文老师在课堂上点评小明的作文:“我每天都到院子里给花浇水”,这句话太不真实,下雨天你也去吗?小明:是的,这有什么,下雨天我打着雨伞去。 几频道“今天晚上有月食。”老师说,“大约在八点半左右,你们可千万别错过这难得的机会。”皮皮兴奋地追问道:“老师,是几频道?” 借 口小皮下午想去玩电子游戏,但是下午还要上学,于…  相似文献   

20.
好强的欣欣     
清晨,我和往常一样,站在活动室门口,等待着孩子们的到来。欣欣奶奶一脸愁容,我迎上去问:“您这是怎么了?不舒服吗?”奶奶长叹了一声,轻轻地对我说:“郭老师,我都快愁死了,您说这可怎么办呢?”我连忙问:“发生什么事了?”奶奶告诉我,昨天,欣欣一见到奶奶就问,她是不是不好?听到孙女的问题,奶奶敏感地意识到欣欣肯定有事,在奶奶的启发、诱导下,欣欣含着泪对奶奶说出了事情的原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