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利君 《今传媒》2006,(1X):46-47
报刊亭主立处于整个报刊发行网络的末端,对于报刊发行的成果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在旧中国,报贩团伙操纵报纸发行的事情时有发生。在新中国,报贩操纵报纸发行已难觅踪影。但是,作为一个天天从报刊亭买报纸的读,笔发现个别常销报纸在某一段时间里会从一些报刊亭消失,一些报刊亭的老板会把同类报纸中的某一份压在其他报纸的下面,只有读问起,才会拿出来销售。根据个人长期观察经验,得出如下基本判断:报刊亭主对所卖的报纸有积极性高和积极性低的区别。那么,什么因素影响着报刊亭主的售报积极胜呢?为了解答这个问题,笔和西安外国语学院2003级新闻专业的学生在西安市东西南北中五个地理区域里,对近百个报刊亭主进行了面访调查。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个天天从报刊亭买报纸的读者,笔者发现个别常销报纸在某一段时间里会从一些报刊亭消失,一些报刊亭的老板会把同类报纸中的某一份压在其它报纸的下面,只有读者问起,才会拿出来销售。根据个人长期观察经验,得出如下基本判断:报刊亭主对所卖的报纸有积极性高和积极性低的区别。那么,什么因素影响着报刊亭主的售报积极性呢?为了解答这个问题,笔者和西安外国语学院2003级新闻专业的学生在西安市东西南北中五个地理区域里对近百个报刊亭主进行了面访调查。调查中得出的“影响报刊亭主零售报纸积极性的因素”如下:是否利润丰厚所有被调查者都…  相似文献   

3.
杨蕻 《传媒》2003,(8):24-25
报刊亭,星罗棋布在北京城里,商场前、小区边、地铁站口……对于读者而言,他们是文化的窗口,对于报刊发行者来说,他们是至关重要的零售终端。 4月初,北京市邮局对所有报刊亭每日多次的突击检查,许多报刊亭主或许已渐渐忘却,因为对于他们,时时刻刻警惕检查已经习以为常。我不敢说真相 早就听说报刊亭日子不好过,我想探个究竟,给他们一个诉苦的机会,亲  相似文献   

4.
2006年报纸发行大战继续升级,昆明报业市场甚至出现了20元买一年报纸的新低价格。为整顿报刊发行秩序,中宣部、国务院纠风办、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邮政局联合下发《关于采取切实措施规范报刊发行秩序的通知》,要求对11个城市的都市类报纸进行发行核查等等。此后,新闻出版总署又联合中纪委驻总  相似文献   

5.
赵欢 《青年记者》2012,(20):101-102
十几年前,报社为求发展开始自办发行,后来逐渐壮大,有些还建立了报刊发行公司,力求使之从耗利部门成为一个获利公司.报刊发行公司的主要作用就是增加读者的订阅量并及时有效地将报纸投送到读者手中.但是网络免费报纸和电子书给传统的纸质媒体带来巨大的竞争压力,很多受众转向电子网络而丢弃纸质媒体.  相似文献   

6.
武志勇 《现代传播》2006,3(3):102-106
"邮发合一"是一种邮政与发行业务相结合的制度.新中国成立之初,为适应社会转型期的政治文化建设需要,确立了"邮发合一"的报刊发行体制.报业生态也因此发生重大变化.报业整体影响力大幅提升,发行数量增加、读者范围扩大、投送速度加快;报纸发行自主性减少,预定和计划发行成为发行的主要形式,征订时间、订阅时段、发行费率、给报社的缴款方法都取决于邮局;报纸发行范围行政属地化,新闻舆论监督功能受到局限;报社本身的发行功能基本丧失,报纸竞争意识、创新能力减弱,内容、风格同质化严重;报纸发行工作政治任务化,摊派发行与强迫征订屡禁不止;邮局长期垄断导致报纸发行服务质量、效率下滑.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说,人是生产力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不管报刊发行业务有多么复杂,但所有发行总是靠人来发行的,而发行的对象——读者也是人,所以,报纸发行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抓住“人”这一根本因素。在报刊发行管理中,如何“管人”,如何盘活人才资源,这是报刊发行管理者面临的头等大事。  相似文献   

8.
《出版与印刷》2012,(2):23-24,34
正十几年前,报社为求发展开始自办发行.逐渐壮大后,有些还成立了报业集团,建立报刊发行公司,力求使之从耗利部门成为一个获利的公司.报刊发行公司的主要作用就是增加读者的订阅量并及时有效地将报纸投送到读者手中,并且在发展中逐渐开始转型.但是,网络免费报纸和电子书给传统的纸质媒体行业带来巨大的竞争压力,很多的受众转向电子网络而...  相似文献   

9.
试论报纸发行的多渠道营销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发行已逐渐被各报社置于各项工作的龙头地位。报纸是一种特殊的商品,需要进行产品定位,需要进行营销策划。从实现报纸的社会效益来说,发行渠道是连接报社与读者的桥梁;从实现报纸的经济效益来说,发行渠道使报纸这种商品得以流通、销售到读者手上。发行渠道畅通与否,直接关系着报纸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实现。从市场营销学的角度来讲,报纸发行渠道执行的功能也就是营销渠道(又称分销渠道,贸易渠道)所从事的工作,执行着把一种产品及其所有权从生产者那里转移到消费者手里的任务。目前我国报刊发行渠道的现状可用…  相似文献   

10.
陈伟 《今传媒》2007,(12):25-26
在市场经济时代,实行市场化经营的报纸发行总是追求发行效益的最大化.对于一个新创办的报纸,其发行量必须达到某一个特定的临界点,报纸才会赢利,这个点被称为报纸发行的赢利临界点.对于一个业已成熟的报纸,其发行量达到某个特殊的临界峰值,报纸的利润可以达到最优化,发行量大于这个临界峰值时,报纸的利润开始递减,这个点就是报纸的最佳发行峰值.那么,如何描述和预测这两个"拐点"呢?笔者认为,可以用突变论来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7月1日香港回归中国的第一天,当地发行的报纸成为收藏者在纪念邮票、钱币和手表之外的抢手货。为了满足收藏者的需要,中文的《大公报》重印了当天的报纸。报贩们说,大多数香港的中文和英文报纸上市几小时内便销售一空。据报道,一些人将香港的15家主要中文报纸和2家英文报纸都买齐  相似文献   

12.
徐晓芳  范高农  杨小红 《传媒》2007,(11):89-90
从上个世纪中后期开始,随着发行工作愈来愈被报人所重视,发行营销能力强弱与否成为衡量一家报社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各家报社在发行上"重兵集结",发行市场硝烟弥漫:报纸越来越厚,定价却越来越便宜,甚至出现"0元订报纸,新闻免费看",导致"卖报纸不如卖废报",报贩直接将印出的报纸送收购站的现象;报纸的发行量越来越大,报社经营成本越来越高,利润却越来越低甚至亏损严重.  相似文献   

13.
《报刊之友》2010,(4):115-116
2009年,世纪华文沿用SIS报刊研究体系和SRR研究系统,对全国报纸发行市场做了连续性监测,研究的内容主要分报纸发行和读者研究两个角度,其中,发行部分细分为零售发行与订阅发行(含家庭订阅和单位订阅)。依据渊研数据,我们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北京、上海、南京、珠三角地区、沈阳的报刊发行作为典型案例,对都市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报纸发行的基本情况,提出应对策,今年5月中下旬,新闻出版署出版物发行司对北京、天津地区的报纸发行情况进行了调查,先后调查了中国青年报、北京青年根小红帽报刊发行公司、每日报刊发行公司、天津日报、今晚报、天津广播电视报、非邮发报刊联合征订服务部等报刊发行部门报纸发行情况;同时,还向中国报业协会、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天津市新闻出版局、天津市邮政局等部门调查了解了报纸市场现状、报纸发行管理、报纸邮发等情况,收获颇丰,可供业界参考。 一、基本现状 据统计,1999年,北京市出版报纸36种,平均期印数50…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报纸发行工作效益和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和经营成本,提高现代化管理能力,温州报业发行有限公司近年来探索发行新举措,通过市场调查、客户读者满意度调查等,并参考相关行业的网络管理系统,于2006年建立浙江省首个报刊发行呼叫中心,运行一年多来,取得显著成效,为报业发行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6.
祝水兴 《新闻实践》2010,(11):66-68
要讲无效发行,首先要说明什么是无效发行。笔者以为,无效发行就是报纸没有进入市场、没有到达读者手中并没有被读者阅读的发行,一句话,就是报纸没有被读者阅读。与无效发行相对应的有效发行的概念,即报纸已进入市场、已到达读者手中并已被读者阅读的发行。  相似文献   

17.
罗晓琴 《新闻窗》2012,(4):95-96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人们“远离报纸”的现象日渐严重,拥有读者数量的多寡,即发行量的大小,已成为衡量一张报纸生存发展能力的最重要的指标。在发行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低价策略”、赠报等“自杀”式营销,让报刊发行企业附加值越来越低;而劳动用工成本和管理成本的不断提升,让成本成为自办发行的“生死结”。  相似文献   

18.
势在必行     
又到一年发行时。 与往年报刊发行大战硝烟四起 的境况不同的是,今年我省报刊发 行是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宣传部、 国务院纠风办、新闻出版总署《关 于开展规范报刊发行秩序的通知》 精神进行的,沈阳、鞍山地区10 家都市文化类报纸正在规范自己的 发行行为,即将签订自律与他律相 结合的规范报纸发行秩序的协议。 这种令人欣喜的局面,完全出 于我省报界的领导者和经营者对加 速报业发展的渴求:规范报纸发行 秩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叶奕 《今传媒》2007,(8):25-27
报纸的发行工作,即报纸编辑印刷完成后,由印刷厂传递到读者手中的流通过程.它是办报活动一次循环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扩大广告收入的基本条件,更是实现新闻传媒社会责任的必由之路,可以说,报刊发行绩效是报纸成败的基本标志.随着报业市场竞争的加剧,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报业发行市场形势更加复杂,面对巨大的市场空间与不断变化的环境,沿袭旧的发行思维和发行方法无疑很难突出重围,创新发行策略成为确立新的发展优势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0.
应时而变,改革、创新发行手段和发行模式,在充分、灵活地发挥现有政策的基础上,积极地引进市场化的运作手段,借鉴和尝试一些市场类报纸的营销理念和营销手段,是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发行成绩斐然的关键所在。杭州日报报业集团,则通过对现有发行队伍进行改造和提升,推进报纸发行网络的转型,实现了自办发行"从发行经营向经营发行转变、从单一投递功能向复合功能转变、从报刊发行网络到物流配送网络转变"等三大转变,成功地打造了多元化的自办发行新式竞争力。当下,随着各种媒体的相互融合、跨界、多元化发展趋势的增强,本刊刊发这两篇文章,希望其能对书刊的发行工作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