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4 毫秒
1.
武广 《科教文汇》2009,(3):228-228
中国自古讲究礼义道德,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宝贵财富,几千年来长盛不衰。建国初期,整个社会洋溢着助人为乐的道德热情,扶困济危、见义勇为的利他行为蔚然成风。然而在时下,社会转型的过程中见义不为的看客越来越多,利他的热情渐渐冷却了,在面对需要救助的境况时人们往往表现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态度。是什么导致了这一转变,如何纠正道德冷漠进而重建利他行为是当下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教师职业倦怠使教师对工作的热情和兴趣丧失,人际关系冷漠,尤其是对学生情感疏离,严重干扰正常的教学工作。要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健全学校管理制度,推行教师目标管理制,同时通过组织教师投身信息化小组合作教学教改热潮中,激发教师参与学校科学决策热情,引导教师找到成功的乐趣。  相似文献   

3.
《软科学》2019,(11)
考虑决策主体的利他行为,分别构建了静态模型和基于有限理性的动态模型。静态模型分析了利他行为对价格决策、减排率与低碳宣传、利润的影响,动态模型探讨了均衡解的稳定性以及参数对供应链系统稳定域的影响,并分析了调整参数和利他行为对低碳供应链系统运行的影响。通过模型推导和数值仿真发现,零售商和制造商的利他行为均能激励制造商减排和零售商低碳宣传,供应链利润随制造商利他偏好的增大而增大,随零售商利他偏好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过大的调整参数会使供应链系统失稳,制造商的利他行为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大于零售商的利他行为。  相似文献   

4.
王健 《未来与发展》2010,(10):75-78
利他主义精神是我国的优良传统,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大学生的价值观及价值取向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我国社会未来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了解大学生的利他行为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对大学生利他行为的培养,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引导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以及对校园的德育建设和和谐社会的构建,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问卷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对当代中国大学生的利他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问题,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兴趣。那么,如何评价当前中国的学术界的整体道德状况呢?我们可以听听这几位学者的意见——  相似文献   

6.
杨秀珍 《科教文汇》2013,(20):122-122,126
目睹目前中职生普遍存在的严重的情感冷漠、道德低下的情形,作为多年来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一线教师,内心深感焦虑。笔者认为帮助中职学生建立健全情感、道德素养,是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为此,中职语文必须革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改善师生关系,营造愉悦氛围,才能发挥语文的情感、道德内化功用。  相似文献   

7.
模块化分工下知识员工利他行为激励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娟 《软科学》2006,20(1):20-23
运用静态和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报酬契约下的囚徒困境与隐性契约下的合作均衡,说明了隐性激励才是激励知识员工利他行为的有效方法。在模块化分工条件下,知识体系分解为相对简单、小型的独立模块,使小型长期的合作团队成为独立的企业基本知识活动单位,从而有利于促进知识员工的利他行为。  相似文献   

8.
想道德素质教育是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础。新时期,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深入,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多元化的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等等。这给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部分大学生道德情感冷漠,缺乏基本的正义感和社会公德,价值观扭曲。因此,我们要提高认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9.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社会生活日新月异,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社会新情况、新面貌不断出现,人们在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红利的时候,也不得不面对其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比如说社会冷漠问题的出现,就一次次刺痛了社会的神经。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很多人不考虑道德机制对自身的约束,只顾自身利益最大化。本文将在博弈论的视角下,先不考虑到相关约束机制存在,从个体、社会等角度进行博弈分析,然后将道德机制引入到个体博弈之中,改变博弈的收益结构,使援助成为社会个体的最优选择,从而减少社会冷漠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从竞争进化到合作进化: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新发展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强调生物有机体间的竞争 ,它难以解释有机体的利他行为。亲缘选择理论、互惠利他理论和自私的基因理论揭示了生物有机体利他行为与进化的关系 ,指出在自然选择中个体的竞争与合作并不相悖 ,竞争进化与合作进化是生物有机体为适应环境而形成的两种不同的进化路径 ,从而大大丰富和发展了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  相似文献   

11.
微语录     
正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马能像一页跳跃着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向远方。——艾米莉·狄金森从太阳落山到满天星斗,这是一个令人感叹的过程,它很像一个人在世事里由浪漫、热情,到务实、冷漠的一生。——苇岸我固执地认为,不管从事什么行业,都应该在个人书架上为科普作品腾出一个角落。读科普作品会让我们认识到人在宇宙中的"卑微"地位,这是精神生活最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12.
学习是一种伴有心理活动的认知过程,它自始自终伴随着一种复杂的情感活动:或喜或忧、或爱或厌、或热情或冷漠……。问题是一堂课的核心,有效的问题是一堂课的教学亮点,而问题解决教学  相似文献   

13.
付群英  曹威麟  朱宁 《软科学》2010,24(2):135-139
将个体需求、社会规范作为自变量,利他行为与私利行为作为因变量,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通过对227名企业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并在埃尔斯特的研究基础上采用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实证研究了个体在面对同样需求时由于社会规范的影响作用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经济行为。结果表明:社会规范与私利需求、利他行为与私利行为均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当代青少年的网络成瘾现状复杂多样,主要表现为网络游戏、交际和信息成瘾。消磨学习热情,弱化社交能力,损害综合素质,引发道德失范行为是青少年沉迷网络带来的显著危害。这是一个全社会都关注的问题,应从多个维度帮助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戒除网瘾。  相似文献   

15.
由于信息技术课的特殊性,学生对信息课有着极大的兴趣,可为什么学生却从最开始的有兴趣,有热情,演变到最后的厌倦、冷漠呢?本文从信息课堂出现的问题入手,分析影响信息课堂的因素,总结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学习是一种伴有心理活动的认知过程,它自始自终伴随着一种复杂的情感活动:或喜或忧、或爱或厌、或热情或冷漠…….问题是一堂课的核心,有效的问题是一堂课的教学亮点,而问题解决教学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要不断地创设问题情境.  相似文献   

17.
陈敏 《百科知识》2000,(9):40-41
在这个过于拥挤的资源有限的地球上,动物之间除了激烈对抗和“自私自利”的一面以外,还有为了“他人”的生存不顾个人利益和安危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一面,这就是生物学家们正在花大气力进行研究的动物利他行为。  相似文献   

18.
利他主义难题是达尔文理论面对的难题之一.自互惠利他理论提出后许多学者声称这一难题已被破解.但是,我们认为以行为理性为前提的互惠利他理论并不能完全解释人类的利他行为.这一难题不但没有破解反而更凸现了这一难题的不可解决性.因为人类的行为并不是完全由遗传基因决定的,利他不是理性生物生存竞争的手段而是人类独特的责任主体性确立的前提.  相似文献   

19.
学术期刊编辑权力异化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辑权力私有化、商品化、庸俗化、职责冷漠化是编辑权力异化的集中表现,它阻碍学术的正常交流和期刊的发展。编辑道德失范、学术期刊资源相对短缺、缺乏监督管理机制是其产生的重要原因。加强编辑职业道德建设、规范学术期刊编辑权力、建立有效监督管理机制、合理提高编辑待遇是防止编辑权力异化的有利对策。  相似文献   

20.
团队绩效不理想及人员频繁流动成为困扰高科技企业管理层的一道难题。基于领导-成员交换关系(LMX)理论、社会比较理论和公平理论,对科技企业75个团队的领导者及其所属的464名员工进行两次数据调查,借助结构方程模型探讨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差异对成员的利他行为和离职倾向的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表明:领导-成员交换差异对成员的程序公正差异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程序公正差异会影响成员的利他行为和离职倾向,即程序公正差异越大,成员的利他行为减少,离职倾向增加;反之亦然。程序公正感差异具有明显的中介作用;有针对性的改善措施可以促进团队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