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高师声乐教学模式难以适应目前高师声乐教改的现状,有必要对高师声乐教学的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授课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标准,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高师的声乐教改必须进行整体构筑,才能真正适应当前高师声乐教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在高师音乐专业的声乐教学中 ,如何培养出适应于基础教育的合格人才 ,关键在于教师专业能力的具备。目前 ,各地高师正在进行的声乐教改中 ,以声乐集体课与个别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对高师声乐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高师声乐教师需具备以下几方面的专业能力。一、声乐集体课的教学能力师范院校培养的是上讲台的音乐教师 ,不能完全照搬音乐院校的“一对一”的教学模式。而应采取集体课、小组课与个别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声乐集体课要求教师必须具备 :1 组织教学能力教学组织能力是声乐教师进行声乐集体教学的首要条件 ,它包…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化,多元化教学已经成为教改的重要趋势。对于声乐教学而言,多元化教学模式对学习氛围的营造及声乐人才素质的提高都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从实施多元化声乐教学的必要性入手,来分析声乐教学中的不足及其实施多元化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高师声乐教改如何实现培养中小学音乐师资的目标,是颇受理论关注和争议的命题。在高师声乐教改渐趋失去前进动力的关键时刻,重新审视高师声乐教改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高师声乐教改的理论界定是明确其应用性特征与技能学科属性的需要。对高师声乐教改的属性分析,则涵盖了师范性特质、基础性特点与个性化特征等内容。在高师声乐教改的方法运用层面,需要技术与文化融合型、技术与理论交叉型、组织形式灵活型的声乐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声乐教学实践重想要让学生唱"会"一首声乐作品并不难,但想要唱"好"实属不易。这就需要声乐教师在声乐教学中要学会对声乐作品进行艺术处理,通过对声乐作品"二度创作"的方式来提升教学效果,挖掘声乐作品当中的内涵与表达情感,从而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教学活动,以便于发挥出声乐教学的效果,增强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相似文献   

6.
建构创新型的声乐教育体系,必须充分认识到我国声乐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前沿问题及理念,打破传统"三种唱法"的成见,立足本民族声乐艺术特色,借鉴西洋声乐艺术的教学经验,正确理解科学的发声机理,运用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让学生自然地、优美地歌唱.本文以声乐教育前沿理念为研究视角,探讨我国声乐教育的发展状况以及如何构建先进的声乐教育理念,以期对我国声乐教育教学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声乐课程中的个性化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声乐教学具有技艺传授的特征,声乐课程中的个性化教学符合声乐教学的基本特征和规律,有利于声乐人才的培养。在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要以"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着眼点,对声乐课程进行个性化教学的设计与实践,以最大程度地挖掘学生的自身潜能和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  相似文献   

8.
随着专业声乐教育及全球音乐市场的发展,学院派声乐教学作品趋于多样化,以"天涯歌女"为代表的影视声乐作品被收入学院派专业声乐教学为大势所趋,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对音乐创作者、研究者及演唱者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相似文献   

9.
声乐教学主要采用个别教学形式,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应教其它学科教学更直接、更充分。笔者针对目前声乐教学中存在的"行医"现象,分析了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并将"行医"与"施教"进行了多方位的对比,在此基础上提出科学的教学观以实现声乐教学的真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高校声乐教学,首先必须以坚实的基础知识为根据,不应当小视知识的重要作用,单凭所谓"艺术感觉",反对理性知识。尤其是在"知识经济"的21世纪,各领域无不以丰富扎实的知识为智力支撑与动力保证,声乐演唱与声乐教学也毫不例外。  相似文献   

11.
与中国声乐教育相比,俄罗斯声乐的教育特色是教学理念遵循以"技术"为"艺术"服务的原则;教学内容既系统又经典;以学生为本的原则组织教学;简单明了的教学方法;以教师职业道德为标的教学态度。  相似文献   

12.
吕晓红 《文教资料》2009,(23):111-112
本文主要论述了声乐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声与情"教学的并重.声乐教师除强调声乐技巧训练外,还应掌握大量声乐理论和具备深厚音乐修养,不断更新知识提高综合素质,以丰富的理论和广博的音乐知识武装自己,并坚持"声情并重"为核心的教学手段,以达到声乐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政治经济的繁荣,中国高等音乐教育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而在这种欣欣向荣的态势下,高校声乐教学也涌现出一系列问题。"声乐"本是一门实践多于理论的课程,而现如今培养出的声乐学生却多缺乏舞台表演经验,本文从高校声乐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高校声乐教学中声乐表演课程设置的必要性、怎样设置声乐表演课程三个方面展开分析,对高校声乐教学中声乐表演课程的设置提出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4.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余姚的音乐艺术班在职高中开展得有声有色。音乐班作为高校音乐专业的"预备班",是中学音乐教育和高校音乐教育的"中间站"。本文以余姚职成教中心学校音乐班声乐教学为例,对其教学的现状做了实质性调查,并记录了声乐教学的案例,有针对性地探讨初级声乐教学的规范性。  相似文献   

15.
音乐通过旋律抒发作者情感,学生只有具备情感表达能力,才能更好诠释相关音乐作品,提高自身声乐表现力,提升自身音乐素养,为此教师需关注学生情感表达能力,通过教改积极培养其相关能力,落实声乐教学目标。本文通过分析声乐教学中学生情感表达能力的培养方略,以期有效提升学生音乐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6.
声乐离不开情感因素,"情"是"声"灵魂和生命。针对师范类学生的培养目标及学生的特殊性,研究和探索与之相适应的声乐教学思路和方法,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所在。以感情培养为着眼点,构建良好的主导和主体关系,挖掘作品的思想情感,让学生真正走进音乐、融入音乐,参与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以情带声,以声传情,有效地提高声乐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以字行腔"是中国传统声乐的艺术理念。在传统声乐教学中,许多学生对此仍重视程度不够,或者是明白"以字行腔"的重要性,却无从下手,从而大大阻碍了学生在声乐专业领域的进步。本文阐述了声乐教学改革研究中"以字行腔"的训练方法,希望给声乐教育者、声乐学习爱好者提供有用的可参考的教学、学习资源。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当下我国声乐教学"技术至上"、"重技轻艺"、"重声轻情"、"演唱技术等同声乐艺术"的观念,结合声乐教学实践,对我国声乐教学进行反思,提出了在不动摇科学化声乐教学基础的前提下,更加关注声乐教学艺术化的教学内容、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以期尽快走出声乐纯技术教学的误区,寻觅我国声乐教学改革和发展的真谛。  相似文献   

19.
歌王卡鲁索的朋友—嗓音专家P·M·马腊弗奥迪指出:"意大利美声唱法(Bel canto)的传统教学模式是由教师教学生直接模仿,由一个好的歌唱家传给另一个歌唱家,如此一代一代地传下去"。我国传统声乐教学中也强调"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中外声乐教学已把"示范法作为声乐教学的主要方法"。国家教育部在全国普通高等院校音乐学(教师教育)声乐必修课(主干专业课)教学理念、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对声乐教学体系、教学模式、教师示范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加强声乐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开展声乐学科教学改革与研究工作,做好声乐教学示范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分析研究;为声乐课程的教学实践起到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声乐教学示范研究将声乐艺术现象与艺术形态,作为一种专门的研究对象进行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20.
高师声乐专业本科生培养目标最终是"未来的音乐教师",而培养目标的直接体现之一是课程结构。目前高师声乐专业本科生的课程结构设置虽有改革,但仍存弊端。笔者经近几年教学实践,以"课程"理论为依据,建议将高师声乐本科课程结构分为:声乐基础理论、声乐演唱、声乐教学与实践、声乐经典作品欣赏四个分结构,并进行了阐述与实践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