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一“多元理念”的提出可以说是对我国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盛行的“标准化”的强大冲击。确实.多元解读能让学生拥有独特的感悟.进发多彩的灵性.唤醒潜具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相似文献   

3.
多元解读是目前语文教学中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新课标为“多元解读”提供了科学根据和重要的前提。但是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片面的理解和过度的追求,也出现了令人担忧的误区。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在阐述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时强调:“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多元解凑”这一新课改理念的提出,转变了旧有的观念,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彰显了学生的个性,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十分有益的。可是教学实践中,由于理念上理解的偏颇,对多元解读的过分推崇,导致部分教师对文本“多元解读”产生误解,漠视文本,用热闹的课堂讨论形式替代潜心的“读文悟道”;过分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5.
朱海鹰 《考试周刊》2010,(31):62-63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那么,面对学生充满个性色彩的多元化解滇,我们该如何为其导航呢?  相似文献   

6.
语文作为母语的基础课程,本身具有非常深广的人文内涵。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对语文教材的反应应该是多元的,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会有其独特的体验,如果教师对学生的这些独特体验视而不见,势必会制约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多元解读""意义建构"是目前文化和教育研究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两个热门词语.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阐释语文教育的特点时,也明确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①这表明语文新课程在解读作品的策略上,发生了由过去按照教参的"定论"强制灌输的"一元解读"到现在倡导在教师、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基础上的"多元解读"的变化.它表明我们对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和功能的认识越来越走向科学和全面.  相似文献   

8.
“独特体验”与“价值取向”的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课程标准》在阐述“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时,有一段这样的原话:“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一段简要的描述,存在以下几个逻辑关系:1.因为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是极其丰富多样的,所以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对语文材料的反映自然是多元化的;2.因为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是多元化的,所以语文教学应该重视人文内涵对学生的多方面熏陶感染;3.因为课堂出现多元化的独特体验,所以又要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语文课程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一段话强调了语文课程应以丰富的人文内涵给学生熏陶感染。  相似文献   

10.
吕茜琳 《云南教育》2005,(25):13-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说明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它包含政治、思想、道德、价值观、文化、文学、美学诸方面的内容,因此语文教学应通过暗示和熏陶使学生获得感悟和体验。  相似文献   

11.
李钢 《广西教育》2007,(9A):25-2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教学应与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相结合,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基于这种深广和多元,教师们在解读文本的时候,总是力求既深又透,恨不得把学生能产生的各种多元  相似文献   

13.
语文作为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课程,具有广泛深厚的人文内涵,承载着培养人、教育人、陶冶人的任务,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语文教材中精选的每篇课文都是对学生进行精神塑造的最佳蓝本,语文教学应该充分体现人文关怀,让学生充分体验生命的快乐,展示生命的活力。语文教学,应该尊重学生的生命价值,为学生构筑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4.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确实,不同的学生因自己的学  相似文献   

15.
喻光良 《辅导员》2010,(10):46-47,18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这是每个语文教师教学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蒋秋云 《考试周刊》2013,(86):19-20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段话告知我们语文人文性的内涵特点决定了语文教材对学生的精神影响,而且是深远的。然而因为学生的认知水平、精神情感及世界观的差异.所以对教材人文材料的反映是多种多样的,有时甚至是相对立的。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在精神领域不能有任何闪失,因此语文教师必须重视语文的人文因素对学生的熏陶影响。注意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7.
李玉江 《云南教育》2004,(19):31-3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人性化的教学带给学生的正是价值的取向、情意的感染、文化的熏陶、独特的体验。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我一直被触动着。  相似文献   

18.
“语言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其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教材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课程标准》的这一精辟阐述告诉我们: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为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即应着眼于开放,注重在唤醒学生的开放意识之中培养其创新精神.注重让学生在体验中提升自我。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  相似文献   

20.
戚扬 《成才之路》2022,(1):73-75
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对于学生语言的建构、思维的发展、审美能力的提高、人文素养的提升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多元解读是新课标关于阅读教学的重要理念,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原则和教学策略.文章通过对多元解读的含义和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分析,重点论述基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