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五局 如(图5)红方车马抢先进攻,把黑方的高车逼成“低头车”,然后,连续要杀,一气呵成。 1.(马)97 (将)51 2.(车)92 (将)54 如改走(将)56,(车)24,(将)61,(车)22!!(将)61,(马)76,(士)65,(车)24,(士)56,(车)41,杀。 3.(车)26 (将)45 4.(马)76 (将)51  相似文献   

2.
车炮联用     
如图,红方车炮联用,利用黑方车马位置不佳的弱点,借攻杀之势,将黑方车、马禁锢边隅,捉吃黑马而胜。1.(炮)5 6 (士)4 5 2.(炮)6 2 (将)4 1 如改走(马)3 1,(车)9 6,(士)5 4,(车)6 7,(车)3 4,(车)7 3,(马)1 2,(车)7 2,红捉吃马胜定。3.(帅)5 1 ………  相似文献   

3.
弃子入局     
如图是一个实战形成的局面:红炮正打着黑车,严重威胁黑方底象黑方经过深思后走出: 1.……… (炮)54 2.(仕)45 红方本着“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战略原则,飞炮击中兵,红方只得上士,如改走(马)35,(车)35,(炮)37,(车)52,黑方  相似文献   

4.
如图,取材于全国个人赛的一个实战残局。黑方伏有(车)89兑 车可和,现在轮到红方走子,结 果取胜。 1.(车)33! (车)89 2.(仕)54 (马)64 3.(帅)56 (车)86 弃士出帅,以后多一条肋道  相似文献   

5.
如图(1)形势,红方(车)24,正着,如改走(车)2,(马)7,红方左车被封,黑方布局取得了满意效果。至此形成了五六炮对屏风马右炮封车的阵式,黑方大体上有四种选择:1.(车)2,2.(车)8,3.(车)8,4.(士)4,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黑方此时流行应手一般多走(炮)9或(马)7,以后红方有(马)8,(兵)5等变化着法。现黑方高车保马,显然是准备以冷门布局、出奇兵争取战机。7.(炮)8 7 (象)3 8.(马)8 (炮)2 9.(兵)7 (象)5 黑方此着也可考虑走(炮)2,红如(车)9 8,则(马)3,(炮)7,(士)4,以后再(车)1 4出贴将车,红方攻势将变得缓慢。  相似文献   

7.
对局评注     
江苏 廖二平(先胜)广东 庄玉腾 (1988年4月4日于孝感) 中炮对反宫马1.(炮)25 (马)23 2.(马)23 (炮)86 3.(车)12 (马)874.(炮)86 (车)12 5.(马)87 (炮)21 6.(兵)71 (卒)717.(车)92 (马)76 一般要走(士)65或(士)45。现在黑方直接跃马河头,谋变着法。8.(车)26 (车)24 9.(车)24 (士)65 10.(车)98 (车)2411.(马)76 ……… 红方预定的布局计划被黑第7回合出马求变这一步棋打乱了,此刻邀兑马是冷静的应着。若改走(仕)65,(炮)14,(车)81,(炮)1  相似文献   

8.
第一局 红炮打中卒1.(炮)25 (马)87 2.(马)23 (卒)71 3.(车)12 (车)984.(车)26 (马)23 5.(兵)71 (马)76 6.(马)87 (象)75 7.(炮)54 (马)35 8.(车)25 (炮)24 图1 第7回合红炮打中卒,通过兑换先取实利。如图1形势,黑方进炮压制红炮活动,抢占“空间”,抗衡要着! 另如改走:甲、(炮)87,(炮)83!(卒)71,(炮)85,(士)65,(马)76,红方占先;乙、(车)11,  相似文献   

9.
第27局 季本涵(红先负)胡荣华 (1973年9月11日于南京) 中炮过河车对屏风马1.(炮)25 (马)23 2.(兵)71 (卒)71 3.(马)87 (马)874.(马)23 (车)98 5.(车)12 (象)35 6.(车)26 (炮)897.(车)23 (车)82 8.(马)76 (车)11 9.(兵)51 ……… 黑方提横车反击力较强,红方冲中兵颇具新意。如改走(炮)86也可,试举一变:(炮)86,(炮)24,(炮)61,(炮)25,(车)91,(炮)27,(车)34,(炮)74,(马)67,红方稍先。9……… (车)14  相似文献   

10.
在“五八炮对屏风马”布局中,实践证明黑方飞左象比飞右象灵活多变。6.(马)8 (马)3 7.(炮)8 3 (炮)2 3 8.(车)9 8 (车)1 黑方高右横车,颇为别致。若改走(卒)3,(马)7!(卒)3,(如(马)4,(炮)5 7,黑方子力被拴),(车)2,黑方虽过一卒,但红方优势甚大。  相似文献   

11.
1.(炮)2 5 (马)8 7 2.(马)2 3 (车)9 8 3.(车)1 2 (卒)7 14.(兵)7 1 (马)2 3 5.(马)8 7 (炮)2 4 6.(兵)5 1 ……… 如改走(车)2 6,(炮)2 7,(相)3 1,(炮)8 9,黑方伏有(车)1 2的后续手段,红方无利可图。 6.………(炮)8 4  相似文献   

12.
1.(炮)25 (炮)87 2.(马)23 (卒)71 3.(炮)86 (车)984.(马)87 (马)23 5.(车)98 (车)12 6.(车)12 (炮)84 左炮封车,正着。如改走(炮)24,则(车)26(如(马)79,(炮)22,(车)26,(马)76,(车)84,(卒)31,(兵)71,(卒)71,(车)24,(炮)83,对抢先手,变化复杂)!(马)76,(兵)71,以下黑方有两种应法:甲、(卒)71,(车)24,(炮)27,(车)89,(炮)73,(帅)51(炮)87,(车)41,(马)32,(炮)54,(马)23,(炮)52,(炮)75,(马)76,红方胜势;乙、(士)65,(炮)54,(马)35,(车)25,(炮)85,(相)75,(象)75,(车)82伏(炮)61,红方先手。  相似文献   

13.
第四局 如图四,红方除了很好地运用士相而外,炮的运转,帅的升降,都是取胜的关键。 1.(帅)56! (马)65 2.(相)35 (士)54 3.(相)57 (士)45 4.(任)45 (士)54 5.(帅)61 ……… 退帅的目的,是为了运转红 炮 5.……… (马)53 6.(帅)61 (士)45 7.(炮)51! (马)35  相似文献   

14.
第一局 补正士型1.(炮)25 (马)23 2.(马)23 (炮)86 3.(车)12 (马)874.(炮)86 (车)12 出车是近期比较流行的走法。除此尚有①(车)11,红则(马)87,(车)14,(仕)45,(车)45,(车)98,(卒)71,(车)26,(车)43,(车)23,(车)92,(车)8 2,下步有(炮)61再平炮逐车的棋,红方先手;②(卒)71,(马)87,(车)91,(车)98,(车)94,(仕)45,(车)45,(车)26,(车)12,(车)23,(炮)61,(车)87,(车)22,(车)31,(炮)65,(车)32,红方一车换双后,白吃一象略先。  相似文献   

15.
1.(炮)2 5 (马)8 7 2.(马)2 3 (车)9 8 3.(车)1 2 (卒)7 14.(车)2 6 (马)2 3 5.(兵)7 1 (炮)8 9 6.(车)2 3 (炮)9 17.(兵)5 1 (士)4 5 8.(兵)5 1 (炮)9 7 续冲中兵,直攻中路是急攻型的走法。如改走(炮)8 7,(炮)97,(车)3 4,(马)7 8,(车)4 3,攻法比较含蓄。9.(车)3 4 (卒)7 1 10.(马)3 5 ……… 黑方献7卒,红方不吃却盘中马,双方力争主动。  相似文献   

16.
赵红  赵力 《棋艺(象棋版)》2011,(8):68-69,80
车兵组合的运用第一关参考答案误区:1.车三进五…………红方贪吃黑士,从而忽略自身的防御,将面对黑车的强力打击,小兵难逃。1.…………将5进12.车三平六车5进1好棋,吃双得兵。3.兵九进一…………红方若改走兵一进一,则黑方车5平9得兵,和势。3.…………车5平94.帅五平六车9退1至此,黑车可把红兵赶至低位,从  相似文献   

17.
对局评注     
仙人指路对拐角马1.(兵)7 1 (马)8 7 2.(兵)3 1 (车)9 1 红方以仙人指路两头蛇布阵,黑起横车应法灵活、新颖。3.(马)2 3 (象)3 5 4.(相)7 5 (马)2 4 红挺起双兵克制黑方马头,黑方只好跳拐脚马,准备出3路车。5.(车)1 1 (炮)2 1 6.(马)8 7 (卒)3 1 先弃后取之着,可顺利开出象位车,与跳拐脚相连贯。如改走(车)1 2,(车)9 8,红方子力灵活,占优。  相似文献   

18.
如图形势,红方车炮兵无仕相,且红兵位置低,对黑方车卒士家全。由于黑卒迫近九宫,对红方有很大威胁,但是如果红方攻法得当仍可取胜。这则实用残局对于车兵类残局的研究有一定价值,现将取胜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第一局 如图1,红方从侧翼开始进攻,吃掉黑士然后从正面作成杀棋。 1.(炮)5 1 !! (将)6 1 2.(马)4 2 ! (士)6 5 3.(马)2 3 (将)6 1 如改走(将)6 5,(炮)1 7,(将)5 4,(马)3 4,红胜。  相似文献   

20.
马炮残局     
第一局 如图1,采用马炮联攻的方法可以获胜,其中包括两种最基本的杀法。 1.(炮)24 (将)65 2.(炮)45! (将)56 如改走(士)54,(马)45,(士)45,(帅)54,(车)31,(马)53,(将)56,(炮)56,红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