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石丹 《今传媒》2014,(8):102-103
电影创作的核心是导演,但"东方好莱坞"香港出现的明星主宰系列电影风格的神话却成为特例,其中周星驰电影更为典型。周星驰的电影被标示为"无厘头"风格,在故事情节和视听形象上都开创了一种独特的话语体系[1]。而他从一位演员到一位导演的转变,更经历了多年的历练,本文将周星驰作为演员的代表作《大话西游系列》与其作为导演的最新作品《西游降魔篇》进行对比评论,阐述周星驰先成"魔",后成"佛"的蜕变。  相似文献   

2.
周星驰的电影少有在内地正式公映。盗版DVD《大话西游》让内地莘莘学子一下子惊觉周星驰为天人,该片也成了周星驰的无厘头巅峰之作。之后,人们就总翘首以待“盼星星”。这在港人看来未免有些诧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一情况?说白了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对经过香港文化反哺的岭南文化的陌生感,距离感而产生了大为新鲜有趣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3.
周星驰(StephenChow),生于香港,著名电影演员,兼导演、编剧、电影监制以及电影制作人。有香港"喜剧之王"之称,亦是"无厘头"电影始祖,在华人世界具有极大影响力和知名度。很多人都知道,周星驰喜欢李小龙。李小龙说过:我不怕会一千种腿法的人,只怕将一种腿法练习一千遍的人。周星驰也是一样,他的电影始终讲述小人物用坚持获得伟大力量的故事。同样的主题,同样的风格,只是不断变奏、变强,按照《西游:降魔篇》玄奘师傅的话说,再好一点点。  相似文献   

4.
周星驰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在他的无厘头或者说后现代主义解构手法的后面,我们了解到:原来好的喜剧是应该让人流泪的."我是一个演员",这是<喜剧之王>里的台词,这无疑也是周星驰的自我评价.让人不禁想到了日本著名电影人小津安二郎曾经说过的一句话: "我一向对人说,我什么都不做,只做豆腐,因为我是个纯卖豆腐的人."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让无数“蜂蜜”(王小峰的死党)、“摩丝” (“按摩乳”的粉丝)望眼欲穿的《不许联想——个无聊人和他的无聊博客》于4月12日网上首发。曾经是“愤怒乐评人”、如今被冠以“后现代博父”之名的王小峰,现任《三联生活周刊》文化主笔,写过雅俗文字无数,此次奉献给读者的是他的随笔杂文集。此书将充分展示这位“博客周星驰”  相似文献   

6.
《大话西游》现象给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管我们怎么看待,《大话西游》已成为一种社会和文化现象。我们身边确实生活着一群标志鲜明的“大话一族”,《大话西游》式的语言也成为了一大网络语言。据说《大话西游》还造就了一种“场”,在这个由特定人群构成的“场”中,人更容易与他人交流与沟通及获得理解。尤其在大学校园中更象征着时尚和前卫。所以,这个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足够的关注。 一、理论的必需与必要 《大话西游宝典》是有关《大话西游》的第一本书。《大话西游》既然成了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图书当然也会有着巨大的潜在市场,该书和《大话西游》一样,又上演了一个神…  相似文献   

7.
电脑游戏已经成为时下年轻人娱乐的一大选择。现在的新游戏为了吸引玩家的注意,往往找知名艺人作游戏代言人。从周星驰为网络游戏《大话西游》代言之后,明星为游戏代言已成时尚。  相似文献   

8.
2001年12月,网易公司正式发布国产网络游戏《大话西游Online》,并破天荒地邀请了在年轻人群落颇有影响力的香港明星周星驰作为游戏的代言人。《大话西游Online》上市8个月后——也就是2002年8月——游戏的续作正式面市。内容上的飞跃式改进,使得这款原本已经不被游戏市场看好的作品焕  相似文献   

9.
一部完全没有大明星的本土文艺电影《海角七号》,在台湾票房直超吴宇森的《赤壁》、周星驰的《长江7号》及李安的《色·戒》,成为10年来台湾最卖座的华语电影  相似文献   

10.
随笔     
很久以前,我就萌生了为龙套做赞歌的念头,其由头就是《大话西游》。看片子时我曾经感慨,绞刑架上那两个小妖是电影史上最节烈的龙套。一部《大话西游》三个多小时,主角配角不下几十个,全都在忍受着唐僧的叨叨,却只有这两个小妖,振臂高呼“我受不了啦”,然后慷慨就义,谱写了一曲用生命追求耳根清净的自由颂歌。特别是第二个小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往自己脖子  相似文献   

11.
备忘     
非常言论 周星驰只要一打岔,除了令人喷饭外,就是颠覆和毁灭了好多东西,用时髦点儿的话讲,把大家脑子里的许多概念全“解构”了。中国人爱讲文化,因为底子太老,吃喝拉撒睡后面全可以加上文化,中国的文化也就因此没边儿没沿儿,把全世界都给吓着了。据我粗略的统计,被周星驰调戏过的,就有食文化、赌文化、偷文化、乞文化、辩文化、妓院文化、官场文化等等。或者说,泱泱大国的五千年文化,到了周星驰那儿,就剩下了这堆货色。 ——滕云  相似文献   

12.
2015年1月14日21:08分,我拍摄制作的《请你替我活下去》在北京卫视《生命缘》节目中播出,引得无数观众潸然泪下.而其实这样一部真实动人的情感之作,拍摄仅用了48小时.这48小时,却是我与丹丹一家人度过的最艰难、最痛彻心扉的2天2夜.时隔两年,如今下笔,心头仍会流泪.  相似文献   

13.
时尚人物     
每次周星驰拍戏都会和戏中的女主角传出绯闻,从《大话西游》的朱茵开始,莫文蔚、赵薇等无一例外。这也许是炒作电影的手段,但在上海拍摄《功夫》一片中,香港媒体图文并茂地报道称,8月19日凌晨有一陌生女郎与他同房8小时,这一消息肯定让他有  相似文献   

14.
2001年12月,网易公司正式发布国产网络游戏《大话西游Online》,并破天荒地邀请了在年轻人群落颇有影响力的香港明星周星驰作为游戏的代言人。《大话西游online》上市8个月后——也就是2002年8月——游戏的续作正式面市。内容上的飞跃式改进,使得这款原本已经不被游戏市场看好的作品焕发了新的力量,玩家们开始认可游戏的形式,“大话”的忠实玩家也越来越多。到今年8月15日,  相似文献   

15.
失败是成功之母。确实是这样的,自从我走上新闻报道工作岗位后,曾经写过上千篇作品,发表了300多篇稿件,但是在《解放军报》上还没有发表过一篇文章。为了提高自己,我满怀信心地参加了解放军报第十四期新闻函授学习。  相似文献   

16.
寓意要深     
毛泽东同志曾有过这样一席感慨之言:“我爱读杂文,假如让我选择职业的话,我想做个杂文家,为《人民日报》写点杂文.可惜,我现在没有这个自由.”(见1981年5月3日《文汇报》)作为一代伟人所发出的“感慨”,虽是一个历史的“遗憾”,但从中可看到杂文在毛泽东同志心目中的位置.他曾经号召人们学习鲁迅:“有人说,几百字、二千字一篇的杂文,怎么能作分析呢?我说,怎么不能呢?鲁迅不就是这样的吗?”“鲁迅后期的杂文最深刻有力,并没有片面性.”  相似文献   

17.
差错之争     
关于《岁月随想》(下称《岁月》)一书中错误的争论,已经过去,再说没有多大意思;但近日我在书摊偶然购得《匡谬正误——赵忠祥(岁月随想)点校》(下称《点校》)一书,翻了一下,有点想法,不妨再罗嗦几句。 1965年叶圣陶先生写了一本小册子──《评改两篇报道》。叶老选了报纸上发表过的两篇文章(其中一篇是曾经很引起轰动的《南京路上好八连》)就其内容和写法作了细致分析,逐字逐句地对表述不够精确的地方共132处,作了适当修改,并说明修改的理由。这本小书出版后,两篇文章的作者持什么态度,我不得而知,因为当时没有…  相似文献   

18.
评论的选题     
《今日谈》和《人民论坛》是人民日报评论部办的两个专栏,发表署名评论。其中《今日谈》每天都收到大量来稿,举办征文活动期间,曾经有一个月收到5000多篇。可是来稿的采用率很低,往往是几十篇甚至100多篇才见报一篇。大量的来稿未能被采用。这是作者的心血!读着作者殷切的来信,看着一篇篇精心之作,许多是一笔一划、工工整整抄写的,使人为之无限惋惜。为什么那么多来稿遭到可悲的命运?分析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我以为主要是选题不当。  相似文献   

19.
1983年春夏之交,我去长江流域作了一次采访,写了《长江,愿你早日恢复青春》和《浩浩长江,何日百舸争航?》两篇通讯,发表在当时的《人民日报》上。 有位青年记者曾经问我:长江流域那么广阔,记者只身一人,如何在比较短的时间里,掌握全局,抓取主要问题,及时写出报道呢?我的回答是:  相似文献   

20.
2006年11月7日,《光明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刊登了我采写的长篇通讯《“马铃薯博士”的马铃薯“情结”》。这对我来说,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我并不认为,这篇通讯就算写得好了;这篇通讯,也不是我自己最满意的一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