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幼琪 《新闻窗》2009,(1):19-21
一 当下、传媒进入分众时代。无论是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还是网络、手机报等新兴媒体,每一种媒体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目标受众。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做好党的舆论宣传工作,为广大受众服务。因此,分众时代要做好主旋律的宣传报道,使宣传效益最大化,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以大媒体的观念,各媒体积极合作,在竞争中合作。  相似文献   

2.
随着时代高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互联网、楼宇电视、手机等新兴媒体不断涌现,并借助强大技术支撑和分众优势,不断抢占传统媒体固有领地。学术期刊作为传统媒体前进道路上的航标灯,如何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上加强指导和引领,拓展新媒体工作单位的读者和受众群体,我觉得可以从以下三个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媒体的普及和读者信息需求差异的不断扩大,受众市场呈现出逐步分化离散的"碎片化"状态,拥有相似生活形态的受众逐渐重新聚集,最终形成分众群体。在这一形势下,分众化传播成为优化信息、规避信息同质化、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的重要手段,于是各类媒体纷纷实行分众化,特别是晚报、都市报更是"春江水暖鸭先知",开设白领专刊、女  相似文献   

4.
当前社会已进入信息社会,新媒体层出不穷,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出现了一种竞和的态势.信息采集的便捷化、多样化和传播渠道的多元化、分众化对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来说,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相似文献   

5.
一、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空间的新闻伦理失范的表现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对传统媒体形成较强的冲击力,极大地抢夺了传统媒体的受众群体,致使其发展空间不断受到挤压。基于此,传统媒体逐步借鉴新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的方式方法,这一方面使得传统媒体很好的适应了新媒体时代受众的信息需求特点,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传统媒体新闻伦理的失范。  相似文献   

6.
<正>当前,新媒体如微博、微信及3G等新技术不断冲击着传统媒体,它们一方面分流着传统媒体的受众,另一方面改变着人们从传统媒体分享信息的方式和习惯,而且新媒体自身也在迅速变身升级换代,例如微信的出现就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曾经是人们信息交流重要方式的短信。因此对传统媒体来说,利用新媒体,并关注新媒体的变化从而一直站在与新媒体融合的前沿是传统媒体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紧迫任务。本文从广播媒体出发谈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竞争与融合。  相似文献   

7.
在"拇指"时代,社会大众在获取媒体信息的时候,更加倾向于借助微博和微信等新媒体形式,电视和报纸等传统媒体的受众较以往大幅度缩减。然而,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二者之间并非绝对的竞争关系,而是在相互碰撞中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这决定了二者融合的可行性。本文重点就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策略进行了探讨,希望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8.
郭立 《传媒》2017,(18)
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原先依赖"渠道"优势的传统媒体在公信力、影响力和传播力上都受到了严重挑战,其配套的生产流程亦呈现出无法适应互联网生态下的信息需求和受众需求的态势.在新媒体时代,要想真正成为一个具备全新业态的主流媒体,必须打造自有平台,在生产流程、技术架构、媒资共享等方面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与一体化运行.  相似文献   

9.
当前,随着现代化传播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各种媒体日新月异,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再到人人都可以当"记者"的自媒体,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已无法满足受众的文化和信息需求,"广播+"、"电视+"等新型传播手段更加吸引受众.基于此,地市级广电媒体应当牢牢把握这个机会,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尽快融合,从而促进地市级台在融媒体环境下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10.
张宇 《新闻前哨》2015,(1):74-75
分众传媒作为中国知名的视听新媒体企业,紧抓"分众"概念,开创了传媒行业新蓝海,发展迅猛。然而,在新媒体环境下,无处不在的分众广告形成市场饱和,移动智能终端占据了分众传媒所依赖的"无聊时间",受众注意力转移,分众传播发展面临挑战,大众传播向分众传播的演变现状值得分析。  相似文献   

11.
通过读者(受众)问卷调查,了解认识西安晚报及其创办的新媒体的传媒受众喜好,研究西安晚报分众传播的优势和不足,并就如何办好西安晚报和新媒体,实现传统媒体资源下的转型和媒体融合,提出意见和建议。结合读者(受众)的反馈,在过去的一年里,西安晚报及其新媒体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相似文献   

12.
传媒业正在迈入一个新时代,互联网裹挟着海量信息汹涌而来,这些信息急切地要进入受众的眼睛,于是,"内容为王"成为传媒业响亮的号角.虽然新媒体亮出了"内容为王"的旗帜,其实,这更是包含报业在内的传统媒体的生存之道.报业,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受到新媒体的冲击无疑是最大的.报业与新媒体的根本对立在于海量信息与"限量信息"的矛盾,报业要在危机中开出新路,出路只有一条,即以限量信息实现最大的传播价值.  相似文献   

13.
蒋宏宾 《视听界》2014,(3):49-53
基于新媒体的强势生长和技术支持,向其主动融合成为传统媒体的生存发展之道。广电媒体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将自身优势与新媒体有机融合,生成全新的广电系全媒体生态格局,关键在于运用互联网思维,适应互联网技术下的信息生存和传播法则,以全媒体生态为受众提供分众化服务与个性化体验。  相似文献   

14.
记者手记     
新媒体出现后,媒体竞争环境发生很大变化,传统媒体都在思考怎么样应对和如何介入新媒体的问题。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存在着互补性新媒体对于传统媒体来说,是挑战,但同时也是机遇。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存在着互补性。受众对信息的需求是全时空的,传统媒体有播出和出版时间、地点的制约,而新媒体却可以由受众自主决定接收信息的时间、地点,统计表明,使用 ITPV、手机电视等新媒体的用户点播率(含下载率)超过70%。可以说,传统媒体一些原有的薄弱环节正是新媒体的特征,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时空上互补,内容有差异化,服务模式上互补。新媒体使得内容提供更便利,更有效率。新媒体的受众年轻化  相似文献   

15.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发展,大众传播走向分众时代,传统媒体原有的目标传播对象群体正在不断分化。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以及其他新媒体,虽然都拥有自己的受众,但其覆盖面都不可能“独霸天下”。因此,在同一主题下,寻求多媒体的联动聚合效应,以获得最大化的传播效果,无疑是一种理想的选择。医患关系“不和谐”,医患间  相似文献   

16.
王静梓 《东南传播》2012,(9):114-115
近年来,新媒体发展的势头十分强劲,不仅有力地冲击着传统媒体的市场份额,使传统新闻的生产制作手段和方式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受众可以更好地利用新媒体发表观点,表达意见,受众的话语权空前强大,但是也带来了新闻信息碎片化、新媒体把关的缺失、媒体伦理失范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提高认识和增强解读信息的能力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7.
《青年记者》2016,(4):59
1月11日,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发布了《媒体与公众关系调查报告》。调查显示,目前在受众群上,传统媒体仍略胜一筹,但新媒体正在"迎头赶上",尤其是社交新媒体使用频率极高。在对新闻信息的获取上,新媒体因"方便、快捷、信息量大",民众偏好更高;但在重大新闻及突发事故报道上,民众对传统媒体的信任度高于新媒体40个百分点之多。受众数量:传统媒体仍胜一筹本调查内容包括民众对媒体使用  相似文献   

18.
新媒体的出现对传统媒体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新媒体的瞬时性、交互性、快速传播性等,是传统媒体所缺乏的,传统媒体具备新媒体无法替代的权威性和人才储备力量等优势,因此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想要共同发展,可采取化竞争和冲突为融合力量的方式,借助对方的优势弥补自身的不足,共同促进传媒业的发展。本文基于以上观点,认为传统媒体要彻底转换思维方式,摈弃灌输式的、以我为主的思维定式,取而代之的是分众思维、营销思维,实现信息发布渠道的多样性、时效性和针对性,才能赢得市场,为媒体行业的兴旺创造更多的契机,引领传媒界走向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9.
王卫明  郑俊 《青年记者》2016,(18):43-44
新媒体的发展带走了一部分传统媒体的受众,也改变了他们的阅读习惯,从“翻阅式”阅读到“点击式”阅读再到“触屏式”阅读的转变已经形成,人们不再只从报纸等传统媒体上获取信息,电脑、手机成为用户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受众的信息需求变得复杂多样,传统媒体“我报什么你看什么”的传播模式已不能满足受众的需求.由地缘、志缘而聚集的小众,对专业化信息的需求也日益强盛,舆论生态变得极为复杂.党报在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中的主流媒体地位受到挑战,因此,党报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田龙过 《青年记者》2010,(12):19-20
当前社会已进入信息社会,新媒体层出不穷,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出现了一种竞和的态势。信息采集的便捷化、多样化和传播渠道的多元化、分众化对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来说,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报纸不但要应对传统媒体之间的竞争,还要迎接新媒体的挑战,更为重要的是,报纸还要面对不断变化的读者需求。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在新媒体的影响和熏陶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