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涌 《青年记者》2012,(21):51-52
区域经济报道是热点,也是难点.说其是热点,不少地市报一半以上的头版头条让给了经济报道,深度报道的选题多集中在经济领域.特别是在多媒体的读屏时代,以理性与深度见长的经济报道依旧是纸质媒体的宠儿.  相似文献   

2.
深度报道是新闻媒体争夺受众、实施竞争战略的制胜法宝之一。县市报搞深度报道在人才、知识、经验等方面不如上级大报,深度报道的题材也受地区局限,这是个劣势,但县市报对地方的政策、情况熟悉,信息获取快,相比而言,更能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是个优势。但客观情况是,一些县市报自身的深度报道往往较为薄弱,县市报记者习惯于采写一般的动态新闻和经验性新闻,不善于抓住深度报道的题材,新闻报道常常有“遗珠之憾”。  相似文献   

3.
蒙君 《新闻窗》2005,(3):26-27
工作性新闻,即反映事物发展变化的阶段性、概貌性、经验性或典型l生的报道。近年来,工作性报道如一道隔三岔五就要吃的“家常菜”,频繁出现在媒体上。坦率地说,工作性报道因其从形式到内容的生硬、枯燥,缺乏信息量而不太受欢迎,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改进报道内容,挖掘工作性报道中的新闻“富矿”,创新报道形式,使工作性报道与时俱进、常报常新。  相似文献   

4.
谈文儒 《新闻实践》2006,(9):32-32,33
县市报在从过去的县(市)级党报向区域性报纸转型过程中,如何把工作性报道做得更好,如何紧密配合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是摆在县市报面前的一项重要的课题。今年以来,温岭日报在这方面做了有效的探索,较好地发挥了县域报纸对中心工作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区域经济报道是热点,也是难点。说其是热点,不少地市报一半以上的头版头条让给了经济报道,深度报道的选题集中在经济领域。特别是多媒体时代,以理性与深度见长的经济报道依旧是纸质媒体的宠儿。经济报道的难点也不少,专业人士觉得报道很业余,普通读者又觉得罗列大量数字的报道太“硬”,铺天盖地的经验报道、成就报道,一个单薄的事实产生无...  相似文献   

6.
一张报纸,最显要的位置莫过于头版头条,头条的水平体现整张报纸的水平。办好县市报,特别是经营好要闻版,选什么样的新闻作头条至关重要。笔者翻阅了去年和今年元月份的四十余家县市报纸,从中获得不少有益的启示,但也发现影响报纸质量的致命病症:头条几乎被会议报道和领导活动的报道所垄断,新闻不新,报道单一。有家周刊市报,19  相似文献   

7.
城广 《新闻实践》2007,(9):23-23
就县市报而言,改进会议报道,关键要身体力行,“从我做起”。  相似文献   

8.
县、市报能否坚持面向农村基层、面向广大农民群众,是能否认真贯彻执行新闻工作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方针的问题。县、市报虽然不能办成农民报,而它的侧重点必须放在“农”字上,新闻报道必须围绕“农”字进行。一要拓宽“农”的报道面。县、市报人必须打破传统农业的思维定势,努力扩大“农”的报道视野。要从发挥本地地理优势和自然优势着眼,从农林牧副渔大农业着手,反映农村经济活动的  相似文献   

9.
县市报作为县市委的机关报,紧紧围绕工作中心,创造性地搞好新闻宣传工作,卓有成效地宣传县市委的重大决策,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统一到重大决策上来,是县市报义不容辞的责任。 如何在遵循新闻规律的前提下,较好地完成这一重任,笔者认为,深入了解情况,准确诠释重大决策,积极进行“热点”引导,是完成这一重任的有效方法。 老河口市是一个版土面积只有1032平方公里的内陆小市,县域工业经济起步较早,历史包袱沉重;耕地先天不足,农业块头不大;加之县市合并体制造成城市人口多,就业压力大,机关人员多,财政压力大。在国…  相似文献   

10.
工作性报道如何创新?这是新闻改革中众所关注的问题。工作性报道通常是指涉及领导活动、会议和中心工作的报道。过去由于囿于传统思维,报道的工作性强、可读性差。近年来,不少报纸为了增强新闻的指导性和可读性,对工作性报道进行了一些改革。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改变工作性报道的“工作味”,必须从工作性报道的源头去创新,从工作性材料中去发现“金矿”,开掘新闻亮点。  相似文献   

11.
陈安邦 《新闻世界》2014,(10):81-82
本文立足县级广电媒体常规报道任务重、工作性报道充斥荧屏的现实,从选题、角度、表达监督四个方面分析如何把工作性报道做深做透,从而提高新闻信息含量,提升广电媒体新闻报道的接近性、感染力、影响力和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2.
《新闻导刊》2005,(6):8-8
搞好工作性报道,推进各项工作的展开,是党委、政府对党报的要求,也是党报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但目前来看,工作性报道多数宣传效果较差,推动工作乏力。  相似文献   

13.
党报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报道好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工作义不容辞。但是,有两种倾向是应当避免的:一种是工作性报道太多太滥,内容重复,写法老套,难以引人;另一种是既然工作性报道读者较少,那就干脆不报。前者不思改进,势必弱化报纸的影响力;后者舍本逐末,等于把党报降低到了某些街头小报的水平上。应当说,既要适度,又要改进,是党报做好工作性报道的正确选择。今年8月4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报道了安徽省发展工业严把“生态大门”的消息,中央一位领导同志当天批示给予肯定,认为稿件导向性、新闻性很强,结合近期报道,要总结经验,寻找规律,不断前进。这一批示,高屋建瓴,给人启示:注重导向性,是党报政治使命的体现;讲究新闻性,是党报作为新闻纸存在的基础。只有把两者很好地统一起来,党报才能起到组织、鼓舞、激励、批判、推动的作用。改进工作性报道是一个老话题,各地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取得了一些进展。本期《前沿关注》就此开展讨论,我们希望通过总结、交流,把大家实践中的感悟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层面,成为党报业务建设方面的共同财富。  相似文献   

14.
工作性报道是各级党报的"重头戏",它具有宣传政策、传达信息、引导舆情的重要作用,是党委、政府与群众之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而长期以来,工作性报道又是党报新闻改革中的一个久攻不破的难点  相似文献   

15.
时政报道民生视角的现实需求一、媒体竞争的需要。媒体竞争要求县市报的时政报道必须从民生的视角去关注,去吸引读者。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对所属9家县市报定位为"区域中心城市第一传媒",明确要求县市报引入都市报办报理念,在内容和形式上借鉴都市报的视角和手法,体现亲民性和贴近性。这就要求时政报道必须高出一筹,发挥舆论引导主阵地的功能。二、群众主动参与、监督的需要。2011年3月,海宁市将整治水环境工作列为政府实事工程,而水环境整治是事关百姓健康  相似文献   

16.
上虞日报通过改进报道手法,缩短报道篇幅,突出报道主旨,优化报道效果,全方位创新工作性报道和会议报道。在具体的操作中,作出“五个重”的规定。经过一个阶段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17.
队伍是事业的保证。确保县市报新闻队伍的相对稳定和必要的流动,使这支队伍充满生机与活力,是促进县市报事业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办好县市报急需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稳”与“动”是一对矛盾,是县市报队伍建设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不可偏废。没有队伍的相对稳定,县市报人走马灯似的调动,就谈不上县市报地方特色和  相似文献   

18.
注重选好头版头条宋景芳,吉拴牛一张报纸要闻版的头条,是一张报纸重中之重,头版头条选得好不好、准不准,关系着报纸的舆论导向和它的整体水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地市报如何选好头版头条?跳出习惯圈扩大报道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开放性的经济,...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为我国的新闻宣传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作为县币党委的舆论工具的县市报,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开创县市报精神文明宣传的新局面,守住县市报这方“净土”,营造出沁人心脾的“绿洲”。报道思想要始终坚持两手抓把握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二者之间的关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应当成为县市报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指导思想。报道思想坚持两手抓,就是既要体现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又…  相似文献   

20.
随着县市报"转企改制"的推进、实施,"省管县"体制的试点、扩面,目前,这两者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将叠加到县市报的身上。"转企改制"必将给县市报带来更加充分的市场竞争,"省管县"的体制必将给县市报发展提供更大空间。我们必须要紧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