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嘿,快看,‘海市蜃楼’。”随着一阵惊叫声,我也本能地朝天花板上望去。“呀,真神!”就连平时镇定自若的我也随着吆喝起来。真的是海市蜃楼吗? 原来,天花板上出现了一片  相似文献   

2.
小学自然第五册第十课给‘光源’下了这么一个定义: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并把太阳、‘点燃’的蜡烛、火柴,‘亮着’的灯泡作为例证。我们不难看出,所谓‘光源’,是指正在发光的物体。‘正在发光’与‘能够发光’是含义不同的。  相似文献   

3.
曹作国 《语文知识》2000,(10):63-64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第一册《语文》在第246—247页汉语知识(词汇、多义词、同义词、反义词)一文中,谈到多义词时写道:“一个多义词的几个意义中,有一个是最初的常用的基本义。通过基本义的比喻用法而逐步固定下来的新义,是比喻义。例如‘帽子’的基本义是‘戴在头上保暖、防雨遮日光或做装饰的用品’,后来用它比喻‘罪名和坏的名义,,例如说‘对同志乱  相似文献   

4.
单缝衍射演示实验一般做单缝衍射实验时,大多采用灯光作光源,这时所得到的衍射条纹,往往不很明亮,如果把这些条纹投射到光屏上,学生不容易清楚地观察到。因此,做这个实验时只能在狭缝后直接观察,不能使全班学生同时看到,造成讲解时的不便。要想在光屏上能够清楚地看到单缝衍射的条纹,主要关键在于加强光源的发光强度。采用日光作光源,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个演示  相似文献   

5.
一、光源的色彩 光波的长短与混合决定了色彩的变化。科学家把日光分解出全色光谱.从而揭示了色彩的起因。写生时.首先要分析发光源的色彩倾向.才能对光源的色彩变化作出正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6.
<正>"僧推月下门?僧敲月下门?""推"好,还是"敲"好?苏教版第九册《推敲》这篇课文中韩愈如是说:"还是用‘敲’字更好些。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礼貌的人。再说,用‘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些。"一个"敲"字的表达效果包含着内容美、情感美、音韵美。可见经过选词、炼句的言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是语文教学中最可宝贵的资源。2011年版语文课标中多处出现了"体  相似文献   

7.
给高中生上语文,有时讲点音韵知识是必要的.如:“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高中《语文》第一册P245)《教参》译为“当时曹操的军队再加饥饿和瘟疫,死了的(有)一大半.”课文注释:“太半,大半.”“太”为什么会变“大”?又《苟子·富国》:“天下大而富.”译为“天下安定富足.”“大”是“泰”(平安,安定).原来“大”通“太”、“泰”.《说文释例》:“古只作‘大’,不作‘太’,亦不作‘泰’.《易》之‘大极’,《春秋》之‘大子’,‘大上’,《尚书》之‘大誓’、‘大王王季’,《史》《汉》之‘大上皇’、‘大后’,后人皆读为太,或径改本书,作‘太’及‘泰’.”看来这三个字是初文(“大”)和后起字(“太”“泰”)的关系(古今字关系).这是从文字学角度的释义.  相似文献   

8.
在古代的一些书籍中‘您’和‘你们’有时是可以通用的。本文的观点是‘您’是‘你们’的分支,也就是说‘您’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形成并定型的。‘你们’的读音是‘ni men’而‘您’的读音是‘nin’。‘你们’连读时就是‘您’。在字形上说,‘你们’和‘您’都含有‘尔’这个字。‘尔’这字本身就有你的意思,通过‘尔’我们能看到它们的发展轨迹。在字义上说古之‘您’有‘你们’之意,尽管今之‘您’已经没有了‘你们’之意,但是它是从‘你们’变化来的。  相似文献   

9.
口语能正音     
已故的语言学家赵元任先生,曾在台北大学作《何为正音》的报告时说:“我第一次看到‘针灸学’时,便会念它‘针灸学.”还说:“《论语》里头有个沂水,山东有个临‘临沂’,台北有个‘临沂街’,可是你要叫三轮车拉‘临沂街’,有的人就不懂,他只认得‘临沂街’.照韵书上的‘沂’字没有这一读的,一定是把‘沂’字误认为‘祈’字了.”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由于积极宣传马列主义,又从事革命活动,1924年被北洋军伐政府逮捕.在当时所谓的国务会议讨论这件事时,一位阁员恶恨恨地说:“只要看他的名字,就知不是一个安分的人.什么名字不可取,他偏偏叫个李大钊.  相似文献   

10.
陈艳伟 《江西教育》2023,(45):34-38
<正>“‘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每名教师只有成为最纯净的那滴水,才能做学生心中最真、最纯、最美的好老师。”“在‘学校大星空’里,每个孩子、每名教师、每位家长都是其中的一颗星,学校教育就是点亮星光的教育,让每个生命都闪光。”“教师要有甘当基石的胸襟、水滴石穿的毅力,用对学生最真的爱,才能实现‘点石成金’。”  相似文献   

11.
喜爱看科幻片《星空奇遇》的朋友,必定熟悉一句充满豪情的话:太空,是神秘而奇妙的。太空船‘冒险号’和它的船员,花了五年的时间,去  相似文献   

12.
1.如图1所示,在房间内靠近墙角的天花板附近有一平面镜,地板上的B点处有一点光源S,光线通过平面镜反射后,在竖直墙壁上形成一个光斑.若要使墙壁上的光斑的面积增大一些,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A.保持光源的位置不变,将平面镜绕过O点且垂直纸面的轴,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一个小角度B.将光源沿地面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C.将光源竖直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D.在B点的位置放一盆清水,将光源放在水底(忽略盆底的厚度)2.一平面镜放在圆筒的中心处,平面镜正对筒壁上一点光源S,平面镜从如图2所示的位置开始以角速度棕绕圆筒的中心轴O匀速转动.在其转动45°角的…  相似文献   

13.
先看下面一道全国高中联赛试题:c知,.、b、.EC,则a’十U一c‘>0是a’十扩>.‘的()条件.(人)充分非必要;出)必要非充分;K)充要;(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分析a、b、.E C·若 a‘ b’-.’>0.说刚a’十b’一.”是正实数.但是U’十广与.’是合为实数就不一定了,例如a‘ b’.2 i,.’一i.则a‘ l’‘一’.’一2为正实数.他足.;‘十b‘〕c’均为县数,不能比较大小.不能计a’十b‘>;、’若.‘ b’>’’.说Iw.;’斗l)‘’Z.’均为实效一!-t·l‘十八人于l’.从而.’上人一/>O成).故应选(B).  相似文献   

14.
"‘云头一具尸’是‘层’,‘士兵头上插羽毛’是‘翠’,‘错错错大错’是‘爽’,‘今日头上写二王’是‘琴’,‘一口咬棵树’是‘困’,‘大牛腰戴帽’是‘牵’,‘山边在起火’是‘灿’。"这是一位语文教师领着孩子编字谜识字。她还编了一些儿歌帮助学生识字,如教学"碧"字,编成"王老头,白老头,同坐一块大石头";教"法、丢"时,编成:"去"字头上戴斜帽,丢、丢、丢;"去"  相似文献   

15.
城市内涝     
这个夏天,从北到南,由东至西,暴雨以它独有的方式,给一座座现代化城市留下了深刻烙印:街道成河、汽车没顶、交通堵塞、人员伤亡……"到武大‘游泳’,到西湖‘看海’,坐公交‘冲锋舟’",似乎成了众多网友调侃的对象.如今,内涝已成为我国许多城市遭遇强降雨后的普遍状态.  相似文献   

16.
南宋词家姜夔的名作《扬州慢·淮左名都》(见高中语文第六册)中的二十四桥”,课本注为:“唐朝时扬州繁盛,有二十四桥。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注家认为拥有二十四座桥乃是唐代扬州繁盛的标志之一。这样往,自然也说姜夔原词中的“二十四桥”是指二十四座桥。这种说法,无论是从唐代扬州的实际,还是从姜夔词意来看,都是值得商榷的。的确,唐代的扬州是一个商贾云集、笙歌四起的繁华富庶的大都市,而彼时的徐凝“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和杜牧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  相似文献   

17.
结果可能、愿望实现的非一致性和行为趋向的一体性与非一体性是‘てくれる’、‘てもらう’表现受授关系的重要的意义特征。结果可能与愿望实现的非一致性要求二者在表现同一意义时需采用‘てくれる’→‘てもらえる’→‘てくれる’这种形式。而二者在行为趋向上的一体性与非一体性决定了‘てくれる’的‘动作者’具有动作的主动性和‘てもらう’的‘动作者’具有动作的被动性这一意义。  相似文献   

18.
心中的明月     
2月21日晴 柔和而静寂的星空让人向往和欣喜,明净的月夜更是令人陶醉。每当天空出现一轮明月,我总是爱趴在窗台上痴痴地仰着头,托着下巴静静地凝望着皓月。  相似文献   

19.
星空教室     
你是不是已经看厌了现在的教室?你是不是想黑板能像电视机一样播放动画?还是想天花板像天空一样,抬头就能看到浩瀚星空?那就快来星空教室吧!走到教室门口,老师和同学只要用手指触摸一下教室门上的指纹识别器,就能顺利进入教室。  相似文献   

20.
英文是用字母表示的文字,在学习单词时必须记住字母的顺序.而汉字是用线条表示的文字,在学习汉字时只要记住线条的形状就可以了,其实只是记住线条所表示的图案.所以学习汉字不需要用逻辑思维.长期以来,在汉字教学中引入了英文的教学方法,把汉字分成各种结构.“上面一个‘日’,下面一个‘日’,念‘昌”,“一个‘口’字,里面一个‘冬’,念‘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