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射雕英雄传》是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代表作,是奠定金庸在新派武侠作家中"泰斗"地位的基石。郭靖是金庸笔下最为接近普通人的男主角,生于劫难,长于困境,虽然天资鲁钝,但是勤能补拙,把握机缘,武功最终成为天下绝顶高手之一,开启了"射雕英雄"的时代;郭靖宅心仁厚,以天下为怀,苍生为念,达到了"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最高境界!从凡夫俗子到大英雄的蜕变,满足了国人所期待的"小人物成功逆袭"基本心理,郭靖的成功看似偶然,其实存在必然。  相似文献   

2.
火华 《中学文科》2000,(11):9-10
金庸在全球华人中知名度很高,他笔下的郭靖、黄蓉……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们出神入化的武功,简直可与当代的激光导弹之类的武器比美了。所以我想向广大的读者说说中国古代的侠客。  相似文献   

3.
金庸:一个传统文化审美神韵的自觉追求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个有着广博传统文化知识修养的传统型的中国知识分子,金庸的审美意识中明显带着以儒家为主流的传统文化观照的倾向,这种审美倾向体现在他的武侠小说创作中,不止于表层的古典历史知识的罗列,更体现在他对侠文化的深层的精神层面的拓展中。金庸笔下的郭靖等儒侠形象,无不洋溢着金庸对传统文化审美神韵的自觉追求及其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4.
侠与义     
人生在世,要作出比较的时候实在太多。郭靖金庸笔下的一位英雄人物——郭靖。自从有了他出现,我们对他追捧不已。在《射雕英雄传》中,郭靖在荣华与道义之间作出了选择。人生在世,荣华富贵是大多数人毕生最高的追求,对于某些自命清高的人来说,一开始也要加入某些派系不过是为了吃饱饭,有机会能富裕罢了。站在用金银财富堆砌出来的皇宫大殿,又怎能不让人心动?郭靖除了荣华的诱惑外,蒙古人对他有着养育之恩,虽所谓“养娘不及生娘大”,但郭靖凭着他善良的本性选择了蒙古。人嘛,都是有着贪念,郭靖在这个迷茫的十字路口找到了一盏明灯,就是将“忠国”与“荣华”权衡,让他心中的良知被唤起。所以,郭靖成了历史所传颂的武侠英雄,而不是今天人人咒骂的“秦桧”。  相似文献   

5.
正生活没有答案,甚至答案本身就相互矛盾,我们要一边前行,一边更新。一、懂得下"笨"功夫小时候看《射雕英雄传》,对郭靖的笨,印象特别深刻。金庸写郭靖:"这孩子学话甚慢,还有点儿呆头呆脑,直到4岁才会说话……"江南七怪第一次见到郭靖,韩小莹一声长叹,眼圈儿不禁红了,全金发道:"比武之事,咱们认输算了。"  相似文献   

6.
李爱娟 《学语文》2006,(6):0-31
关于金庸早期作品之一《射雕英雄传》中的主人公郭靖、黄蓉的评论很多。即使是一些次要人物也多有评论,如杨铁心、穆念慈等,唯独处于主人公对立面的杨康却少有评论,笔者在奇怪之余。也有些遗憾。笔者在对于郭靖这样舍身赴难。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大侠充满赞赏之余。却也觉得他身上缺乏真正的生命意识的矛盾冲突,未能构成真正意义的艺术张力,而杨康在金庸笔下,却集中体现了一个人在面对残酷命运的同时,如何地抗争,表现出丰富的人性,使我们在痛恨他时,又心生怜惜,纵观杨康的一生。我们可以在他身上看到那种情与理的冲突,爱与恨的交织。  相似文献   

7.
才智平平的人往往成就更大。金庸小说中的郭靖就是一个例子。郭靖憨厚质朴,但懂得用功不辍,也把握得住善恶界限,有这两条。就有了后来的郭大侠。像杨过这样飞扬跳脱、聪明外溢的,如果不是受尽挫折、性情大变,估计最终一定是泯然众人矣。  相似文献   

8.
金庸武侠小说热经久不衰,其中武侠精神得到了很好的诠释,而《神雕侠侣》是金庸武侠小说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本文通过对金庸武侠小说中“侠”的论述及对郭靖与杨过这两个经典人物形象的对比分析,试论“侠”的思想价值以及对现实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金庸的武侠小说,不仅仅是大众意识层面的通俗文学,实际上还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教科书"。金庸笔下的武侠世界,以"清静无为"、"以柔克刚"的道家思想为依托,实现了传统道家文化的全面升华及其与儒家的完美融合。金庸武侠小说呈现的"道家意境",是其理想的人生模式,也为我们提供了对待人生和为人处事的范例。  相似文献   

10.
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郭靖能成为一代大侠,与他天生淳厚的气质及后天接受的教育有关。我们将他的师父"江南七怪"与马钰、洪七公等名师进行对比,可以发现许多在教学上值得探索和思考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
金庸的武侠小说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特征。他所塑造的郭靖重诺守信,义薄云天,豁达宽厚,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被赋予了鲜明的儒家文化特征;而杨过任性反叛,狂傲不羁,具有明显的道家特征。《射雕英雄传》中对郭靖乃全面颂扬,而在《神雕侠侣》中则于郭、杨之冲突中一方面既肯定积极用世、仁厚诚信的儒家精神,也对其过分重礼而轻视个性予以了批判;另一方面在肯定道家思想中的全性保真,率性而为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道家缺乏社会责任感进行了否定。从郭靖到杨过,金庸站在现代立场对儒道思想予以了扬弃。  相似文献   

12.
看过金庸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大家对郭靖这个人物一定印象深刻。在小说中,郭靖是个大侠,他的一生为民谋利,为国出力;他性格耿直不屈,待人宽容友善,为国忠肝义胆;他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像他的小红马一样奔驰在事业的边疆。  相似文献   

13.
有人说过,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小说。金庸武侠小说以其雅俗共赏、老少咸宜而广受欢迎。另一方面,金庸武侠小说却境地尴尬,尤其在中小学里,更是背负着骂名:不少老师或家长担心金庸构造的虚幻武侠世界会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耽误学业甚至走火入魔,严厉禁止他们阅读。这是一种误解,金庸武侠小说所蕴含的各种教育资源并没有被充分发掘出来。这无疑是一大浪费。金庸武侠小说的一大贡献,是深刻地强调并体现出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主要是儒、道、释三家)。这也是其教育意义所在。这三家思想分别在《射雕英雄传》《笑傲江湖》《天龙八部》中得到主要体现。儒家内求弘扬主体精神,外则治国平天下,提倡“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射雕英雄传》背景为南宋末年,主要讲述宋、金、蒙古间的纷争,主人公郭靖置个人的生死于度外,率宋兵据守襄阳的英雄故事。读之令读者如痴如醉,荡气回肠。郭靖是服膺儒家的典范,他天性愚纯,木讷口拙,但是勤奋肯干,兢兢业业,在大是大非上立场坚定,笃厚忠诚,爱国爱民。他自己身体力行,精忠报国,而且还影响身边的人,如他的妻子黄蓉,在丈夫影响下放弃归隐的生活,助他守襄阳城。更值得赞颂的是郭靖身上有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宋灭亡已经是大...  相似文献   

14.
<正>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人物都是有来历有师承的,而且个个都是尊师重教的好孩子:郭靖和杨过是不用多言的模范生,大理段公子在神仙姐姐的玉像前叩首千番,就连惫懒乖张的韦小宝在九难师太面前也不敢造次.而令狐冲对岳不群的崇拜敬重则是让人心痛的迂腐。"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名师出高徒,良匠琢美玉",这样的古训在金庸的心里根深蒂固。  相似文献   

15.
弄假成真     
木瓜是年级里的学习尖子,不但数理化成绩一流,文科一样棒得让人羡慕。但他没有大多数聪明男孩子的傲气和浮躁,他那木讷敦厚的样子总让我想起金庸笔下的“郭靖”。也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是想看他出“意外”——要是有个女孩喜欢他,老实的他会怎样呢?给人家上一堂“思想政治”,然后说“同学,你要好好学习呀”还是不知所措?那么他不知所措时是什么样  相似文献   

16.
《商洛学院学报》2015,(2):91-96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江湖世界,除了刀光剑影的武侠争斗外,还塑造出许多令人沉醉其中的儿女情长,这两者共同奠定了金庸"武林至尊"的地位,让读者领略到"为国为民"的"侠之大者"的丰富的情感世界。这些爱情故事多为"英雄与美人"的小说叙事模式,爱情书写理想化倾向尤为明显,同样金庸笔下的爱情故事对读者的爱情观、人生观具有一定感化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2018年,金庸走了,永远的告别。金庸的武侠小说首篇为《书剑恩仇录》,但陈家洛等只是一干脸谱化、概念化的人物,至《射雕英雄传》问世,诸英雄豪杰曲折的人生历程、复杂的人物个性得以凸显。由此开始,《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笑傲江湖》等联袂而至,个性各异的英雄人物逐一登场。郭靖是金庸着墨最多的一位,也是最为出彩的一位,  相似文献   

18.
爱情,是金庸小说的重要主题之一。金庸笔下描写了许多具有现代气息的青年男女的情爱故事,反映出其小说在爱情主题方面的现代性内涵,即追求男女平等和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权利;讴歌为爱奉献的舍己精神;肯定个体生命意志和实现"自我"的精神。  相似文献   

19.
杨过交作业     
某日,金庸补习班的杨过没交作业,班导郭靖问他为什么不交。杨过答说:“作业为什么要交,交了又不一定是自己写的,(老是拿兄弟名号招摇撞骗的裘千丈开始  相似文献   

20.
金庸是武侠小说的集大成者,创造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辉煌时刻,不少论者从女性哥特式批评视角,认为金庸笔下的女性是男权话语与权利体系下对女性形象的扭曲,女性无法走出菲勒斯中心的巨大阴影,丧失了自己存在的主体意识,失去了自己存在的本真性。实际上,金庸笔下众多或美丽或凄婉的爱情故事,展现了爱情的广泛、爱情的深层次和爱情的奇特,表现了金庸的爱情理想和积极进步的女性爱情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