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纵观全国各地中考试题并结合平时教学中的经验对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题主要总结了四点内容:1.质量守恒定律的推论: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各物质的总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各物质的总质量之和;2.化学反应前后①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②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③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简单的讲是“原子三不变”;  相似文献   

2.
一、单元思维导图二、方法归纳总结1.质量守恒定律(1)用列表法确定物质的质量比中考中关于质量守恒定律考查的热点题型是:给出几种物质,充分反应后,用表格列出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然后要求判断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或参加反应的质量比或在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或反应类型等等.解答此类  相似文献   

3.
在近年的初中会考和竞赛试题中,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考核受到命题者的青睐,考查的角度各不相同,有选择题、简答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比较常见的是依据所给出的化学方程式确定反应中某一物质的化学式,还有依据质量守恒定律求反应中某物质的质量或判断反应类型的题型也比较常见,现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4.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伴随着物质的改变和能量的转化,但是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不改变的。质量守恒定律研究的是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关系定律。  相似文献   

5.
一、知识点解读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时应注意的问题:1.该定律的适用范围:只适用于化学变化,而不包括物理变化。2.理解参加反应的含义:对于反应物来说,一定要强调是指参加反应的物质,而不是各物质质量的简单相加,一定不要把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计算在反应前的物质质量总和中。  相似文献   

6.
正"质量守恒定律"作为初中化学课程重点内容之一,它在历年的中考试题中重现率较高,是中考的热点。面对不断推陈出新的中考题型,特别是一些需要使用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型中考题,许多同学会有困惑,有时还会出现无从下手的情形。事实上,从解题应用角度来看,质量守恒定律可理解归纳为"三个守恒"。一是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守恒,二是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三是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巧妙运用这三个守恒的思想,就可以使我们的解题变得快捷,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守恒法是中学化学计算中一种很重要的方法与技巧,也是高考试题中应用最多的方法之一,其特点是抓住有关变化的始态和终态,忽略中间过程,利用其中某种不变量建立关系式,从而简化思路,快速解题.一、质量守恒法质量守恒定律表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依据该定律和有关情况,可得出下列等式:(1)反应物的质量之和=产物的质量之和.(2)反应物减少的总质量=产物增加的总质量.  相似文献   

8.
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它是所有化学反应都一定遵循的客观规律(要注意对物理变化无意义)。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是中考必考的重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查。  相似文献   

9.
李玉新 《考试周刊》2010,(27):13-14
质量守恒定律是中学化学的重要内容,是中考、竞赛试题中的热点,本文就近年来中考、竞赛试题中考查质量守恒定律应用题型予以解读。  相似文献   

10.
质量守恒定律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是所有化学反应必须遵循的普遍规律,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帮助学生学习该定律,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说明:一、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  相似文献   

11.
质量守恒定律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也是每年各地中考试题的热点。通过对2008年中考试题的分析得知,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题目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12.
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物质发生一切变化所共同遵循的一个普遍规律,它表达了物质永恒存在的真理,物质既不能无中生有,也不能消灭,只是不断地变换其存在形式.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妁重点内吝,其具体应用相当广泛,历年来各地中考试题都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考查.因此,对它的正确理解和灵活应用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
在化学计算题中,有时候巧用各种守恒能快速解题,现将一些守恒方法总结如下. 一、质量守恒 在解题的过程中,要充分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种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种物质的质量总和.依据该定律可得出下面的等式:(1)反应物的质量之和=产物的质量之和.(2)反应物减少的总质量=产物增加的总质量.  相似文献   

14.
质量守恒定律是重要的化学定律。正确理解和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应从多角度加以理解,即宏观上体现元素守恒、物质的总质量守恒;微观上体现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守恒。应用此定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是初中化学教学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5.
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重点内容,其具体应用相当广泛,历年来各地中考试题都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考查.归纳起来说,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可以解决以下九类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根据题给信息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是由考查知识转向考查能力的新型试题,它要求学生有较强的阅读、理解、分析和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涉及的知识有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的化学式、元素的化合价以及正确书写方程式应注意的事项等.  相似文献   

17.
质量守恒定律作为一条基本的自然规律,揭示的是化学变化前后物质之间质量关系的规律.其实质是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原子的个数、原子的质量也不变.因此,在宏观上体现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在掌握质量守恒定律时一定要先剖析理解其内涵,即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其中,“参加”“化学反应”“质量总和”是三个关键词.剖析三个关键词的含义是理解定律内涵的常用方法.“参加”一词的含义是:未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质量不能列入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之中,否则会使算出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比实际总质量偏大.  相似文献   

18.
科学探究题是中考试题中用来考查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依据,其常见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源于教材类探究题为了加深对教材知识概念、原理的正确理解,试题往往通过探究性实验来验证某一概念或原理,如设计实验探究空气的组成、探究某反应中的一种物质是否为催化剂、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探究金属的活动性、探究金属锈蚀的条件、探究燃烧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例1这种说法是否正确:根据质量守恒定律,5g木炭放在8g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一定是13g。分析:本题考查了同学们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不是简单地将两种反应物质量相加等于生成物的质量,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实际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到底多少反应物参加反应,生成了多少生成物,要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比来计算:C+O2点燃CO21216×212+16×23811所以5g木炭放在8g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是11g(实际上有2g木炭未参加反应)所以这种说法错误。例2将…  相似文献   

20.
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重要知识点之一,近几年中考对该知识点的考查有以下两个新的特征。一、利用图表所提供的信息来考查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准确理解及其他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例1 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2 2 84 5 反应后质量/g 待测24 0 14 试推断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为()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解析 由表格所提供的信息可知: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