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0 毫秒
1.
张果  赵艳玲 《天中学刊》2008,23(2):50-51
纳滤膜分离技术是近几年来迅速崛起的一项高效分离技术,已发展成为许多行业高效节能分离过程的单元操作.综述了纳滤原理、纳滤膜的结构特点及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2.
壳聚糖是一种荷正电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并且有良好的成膜性,已经广泛用于制备渗透汽化分离膜。壳聚糖易于进行化学改性得到壳聚糖季铵盐,壳聚糖季铵盐的荷正电特征和优异的抗菌性能使其成为制备荷正电纳滤膜的重要材料,目前荷正电壳聚糖纳滤膜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本文对近年来复合法、改性壳聚糖法、共混法制备壳聚糖纳滤膜及荷正电壳聚糖纳滤膜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壳聚糖分离膜的主要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膜分离实验装置可以单独进行超滤、纳滤和反渗透实验,也可以使原水依次通过超滤膜、纳滤膜和反渗透膜进行分离。装置可以对水温、电导、流量、压力自动监测。  相似文献   

4.
膜分离技术在食品加工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的食品加工领域,膜利用技术的发展历史及应用现状,主要对分离膜及其装置的类型、优缺点、应用及改进发展的方向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5.
利用陶瓷膜和纳滤膜的组合分离技术代替板框对霉酚酸发酵液的过滤,对霉酚酸发酵液进行澄清和浓缩实验.采用陶瓷膜(0.1μm)和S-372纳滤膜技术对霉酚酸发酵液进行研究,研究了膜系统的通量、加水倍数和浓缩倍数等因素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在陶瓷膜加水4倍时,霉酚酸的收率可达96.5%,平均通量可达160-180 L/( m2·h);纳滤对霉酚酸的截留率和收率均达到98%,霉酚酸效价可浓缩到21 g/L,通量为25 L/( m2·h)左右,与板框滤液效价相比,提高了3.5倍.结果表明:陶瓷膜和纳滤膜的组合工艺在产品收率及产品质量方面都明显优于传统的板框过滤,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多巴胺改性构建一种简单制备荷正电复合纳滤膜,解决多巴胺类改性材料耐碱性差的问题。创新点:1.利用共沉积技术与交联反应成功制备了荷正电复合纳滤膜;相较于传统多巴胺改性膜,该复合膜的稳定性大大提高。2.经过测试表征,制备得到的纳滤膜的分离尺寸属于疏松纳滤膜范围,可用于相应尺度的分离领域。方法:1.通过多巴胺与聚乙烯亚胺共沉积,首先实现二者的表面沉积,随后通过交联剂交联制备复合膜(图1);2.对改性膜前后表面理化性质进行相应表征(表2和图3~6);3.通过测试通量和截留等性能及分析相关纳滤模型,表征该复合膜分离性能(图7和8,公式(5)和(7));4.通过长期分离测试及碱性溶液清洗,测试复合膜的稳定性和耐碱性。结论:1.成功制备了具有荷正电性的复合纳滤膜;2.通过通量和截留数据拟合分析得出该膜截留尺寸在1.5 nm和2 nm之间,属于疏松纳滤膜,可用于相应尺度分离;3.该复合膜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及耐碱性,应用范围更广。  相似文献   

7.
膜分离技术简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膜分离技术,就是利用一张特殊的具有选择性能的薄膜,在外力推动下对混合物进行分离、提纯、浓缩的一种分离的新方法。这种薄膜必须具有使有的物质通过,有的物质不能通过的特性。膜可以是固相、液相或气相。目前使用的分离膜绝大多数是固相膜。  相似文献   

8.
天然气是当今最重要的清洁能源之一,为了满足天然气纯化的需求,该文设计了一项综合研究方案,包括孔材料构筑、主-客体组装、薄膜制备、结构表征和性能分析等,实现了新型混合基质膜的创新研究。该实验以多孔有机笼为填料,通过离子液体在其内部的组装来调控孔道尺寸。分离结果表明:经离子液体组装的混合基质膜展现出优异的CO2/CH4分离性能,与聚合物膜和未经离子液体组装的混合基质膜相比,分离性能分别提升了50.4%和245.3%,且具有出色的压力和时间稳定性,为多孔有机笼在分离膜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天然气纯化膜材料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醋酸纤维素合金分离膜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介绍了醋酸纤维素/P2合金膜的发展及共混改善醋酸纤维素膜的耐菌性能、机械性能、亲水性,膜的渗透和分离性能;同时也分影响醋酸纤维素合金膜性能的有关因素。  相似文献   

10.
凝胶层析法分离人红细胞“发芽”囊泡初探饶有生前言本实验室为了开发天然膜系统[1,2],曾利用人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芽”并脱下无膜骨骼的天然囊泡的特性,用这种囊泡作为研究嵌入膜蛋白的天然膜模型[2]。过去这种“发芽”囊泡是用蔗糖密度超离心予以分离...  相似文献   

11.
膜分离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分离技术 ,具有高效、节能、应用范围广等独特优点。文章综述了膜分离机理、发展现状 ,研究膜分离技术在环保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膜分离技术及其在粮油工业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膜分离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而于最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分离技术.文章指出了膜分离技术的特点,对几种新型复合膜分离技术(如:膜萃取、膜蒸馏、膜反应器、集成膜分离等)作了简单介绍,并综述了这几种新型膜分离技术在化工行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回收丁二烯槽车余气,提高氮气和丁二烯的使用效率,能减少环境污染,笔者在通过现状调研的基础上,对有机蒸汽膜分离的机理进行了研究,并设计膜分离装置的工艺路线,通过技术改造,回收的氮气纯度达到95%,丁二烯的回收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5.
液膜分离技术及其研究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液膜分离技术的传质机理,介绍了该技术的研究现状、应用情况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当憎水膜孔径小于乳化液滴的直径时 ,可高效分离油包水乳化液 .为此研究了膜孔径、膜厚度、透膜压力和乳化液组成对破乳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 ,膜孔径和透膜压力明显影响破乳效果 ,而其它条件对破乳效果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7.
简述了膜分离技术的原理、装置和应用现状,介绍了反渗透、纳滤、超滤和徽滤技术的研究进展极其在染料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果胶的提取工艺及新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同原料(柑桔皮、木瓜、向日葵盘、甘蔗渣、松树皮和西瓜皮)中果胶的提取进行了简要介绍,同时阐述了果胶生产过程中新技术(膜分离技术、微波等)的应用及对果胶产品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聚醚砜(PES)为膜材料,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聚乙二醇(PEG)-400为添加剂,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用非溶剂致相分离法制备了超滤膜——聚醚砜中空纤维超滤膜。通过正交试验法探索喷丝头距离水面的高度、凝固浴的温度、PES浓度、PEG-400浓度等因素对膜性能的影响,同时进一步研究了三个因素对成膜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并确定了制备PES中空纤维超滤膜的最佳实验条件为:喷丝头距离水面的高度20cm,凝固浴温度318K-328K,PES浓度为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