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起学生的作文“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现象 ,参加过中考阅卷工作的教师最有感受 ,评阅来自不同的县市近万名考生的作文 ,深感学生作文内容雷同 ,情感虚假 ,甚至连遣词造句 ,构思布局都大体一致。写作本是一个学生独具特色的语言、思想、情感的体现 ,是最具创造性的一种智力活动 ,但为什么中学生的作文如此雷同呢 ?这种现象应该引起我们广大语文教师的关注。一、学生成了“装在套子里的人”学生作文大同小异 ,没有个性 ,其中少数学生的作文确实是抄袭之作 ,但大多数学生都是自己写出来的。面对缺乏真情实感、内容雷同的作文 ,我最初认为 :学…  相似文献   

2.
李玲 《现代语文》2010,(6):120-121
提到写作文,学生说得最多的话就是“我没有好句子”“我不会写作文”“我写不好作文”。对待写作那么胆怯,那么没有自信。写出的文章从内容到语句都大同小异,最可笑的就是某年的高考作文中,我们震惊地发现原来我国当年参加高考的同龄人有那么多失去了爸爸或妈妈的。  相似文献   

3.
提起作文,不少学生就会不同程度地产生“愁”“怕”“厌”等心理,有些甚至明显地表现出对写作没有信心,写文章常常无话可说或不知所云,久而久之便对作文产生厌倦甚至是畏惧心理。面对这种现状,我觉得关键是要克服学生作文的畏惧心理。今年5月9日是母亲节,孩子爱自己的母亲,而母爱是世界上最无私的爱。我抓住契机,在4月30日的作文课上进行了这样一项作文训练,并明确告诉学生文章是给自己的母亲看的,只要你的母亲满意,你的作文就是成功的。整个写作过程是这样的:以“记者”的身份设计几个问题对妈妈进行访谈。引导学生对爸爸、妈妈、爷爷、奶…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是“指导——写作——批改——评讲”,教师重在指导。我觉得这种先指导后写作的方法容易束缚学生的思维。以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学生容易跟着教师定下的框框写作,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自己不动脑筋,创造性因此被抹煞了.也写不出有新意的文章来。如果教师指导得过于细致。还容易出现全班雷同的现象。所以,我采用了先写后评的方法,重在评讲,完全让学生自己独立写作,写完后再对学生的作文认真评讲。这样,消除了学生的依赖思想,评讲针对了学生的写作实际,一针见血,颇有实效。  相似文献   

5.
郑华仙 《小学校长》2006,(6):18-18,9
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是“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教师的“导”在先,学生的“写”在后,这样的教学方法束缚了学生的思想,教师的思维代替了学生的思维,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循着教师定下的框框写作,自己不动脑筋,教师怎么讲,他们就怎么写,因而写不出有新意的文章来,甚至出现雷同现象。究其原因,是学生的创造性被扼杀,这是先“导”后“写”的作文教学方法带来的弊端。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  相似文献   

6.
检测试题高考化,是目前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从试卷结构考题类型到考题数量(或曰知识点)无不上演着与高考试题“惊人相似的一幕”。高考考了对联,于是从高一到高三,从小考到大考,全都齐刷刷地考上了对对联,也不管这种题型是否适合学生作答;高考考的是话题作文,于是从高一到高三从平时写作到考场作文,统统是“话题”,什么文体训练、规范训练都不要了。高考是个指挥捧,高考试题是风向标;高考试题变化了,高一、高二的语文考试则也紧跟其后而变。我并不反对检测试题向高考看齐,但检测试题过于注重高考试题的“形”而忽略了高考试题的“神”,的确是…  相似文献   

7.
打开学生的作文本,批改学生的试卷作文,不禁啼笑皆非。作文雷同率高,内容雷同、手法雷同、思维雷同……让人几乎难以感受到个性智慧的闪耀,空话套话多,严重脱离自我生活。学生作文成为一种应付,对课堂写作失去了兴趣和信心,胡编乱造,生搬硬套,模仿抄袭等现象极为严重。面对在作文面前身心疲惫的学生,我陷入了思考:怎样一改学生写作的死气沉沉,给学生作文加把劲呢?总结教学中的一些经验教训,我尝试采用下列两条途径来突现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8.
2008年秋天,我被下派到一所农村小学支教,任二年级语文课。过了一些日子,我发现学生作文说假话现象比较严重。有一次我让学生写《我的母亲》,一些学生笔下的母亲形象几乎都是“柳叶眉,杏核眼,樱桃小嘴杨柳腰……”这是一个经过生活磨炼的母亲吗?这简直就是一位绝代佳人!  相似文献   

9.
“我有妈妈了!我有妈妈了!戴老师就是我的妈妈!”从小就失去母亲的小学生朱跃明在他的获奖作文中深情地写道。打开铜陵县太平中心小学501班学生的日记和作文,不仅仅是朱跃明,几乎所有孩子都习惯地称他们的班主任戴春霞为“妈妈老师”。  相似文献   

10.
作文是一项综合性的活动,从简单的字、词、句、段的历年训练最终能从学生的作文中考查出写作的综合能力,因此在当今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也尤为重要。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国文教学自有它独特的任务,那就是阅读和写作的训练。”然而从现在大部分学生的苍白的作文里,我们不仅只有感慨,而更多地是一份责任。一问题的提出作文能展示一个人的写作能力,由于观念、阅历、兴趣、年龄等因素的制约,作品反映出来的独特性照理应是很明显的,但目前学生写作中出现的最突出现象就是雷同、单一,思想一律,结构相似,甚至连语言本身都没有多大的差别,于是无病呻吟、脱离实际、牵强附会的文章四处泛滥。学生一看到五星红旗升起,必定得写烈士的鲜血和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想到小草就得写到它的默默无闻;想到蜡烛就得写不求回报的光荣的教师们。这些物象已经被赋予雷同的涵义,它们最初的出现是让人折服而感慨的,但在这里作文已经沦为理念的机械宣扬,学生在复制教师的思想,没有了他的个性,看不到他多彩的一面,“千篇一律”成了它存在的理由。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就大环境而言,应试教育的指挥棒让教师们无可奈何,于是学生作文里也有牢记老师立好意要拔高的痕...  相似文献   

11.
殷满成 《青海教育》2013,(11):38-38
作文应是个性的产物,没有个陛谈何创新,所谓“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文章本是有情物,无情岂能作文章,所谓“文以情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于理于情,说明作文没有雷同,若有雷同,纯属克隆。实际上学生的作文或题材雷同、  相似文献   

12.
周琴 《小学生》2010,(5):11-11
作文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创新能力是这种劳动的核心。如何在作文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文章写出新意,这应当是每个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现在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着假话、空话、套话,内容千人一面,作文雷同的现象,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学生缺少丰富的写作素材。而丰富的写作素材大都来源于多彩的生活,  相似文献   

13.
今年高考语文作文题清一色都是材料作文,这直接体现出材料作文在当下以及未来高考语文写作中的重要地位。从作文形式本身来讲,材料作文的特点在于考生以第三者的角度来总结归纳材料内容,并根据个人对材料的解读和理解来进行写作,这为考生的写作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从这一角度考虑,材料作文的文章起点及内涵应当是“我”的意识,而学生往往容易忽略这一要点。作为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帮助并指导考生在新材料作文中表达“我”的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14.
苏东坡曾说过:“文章最忌随人后”.陆游也说过:“文章最忌百家衣”。可综观现在的中学生作文.雷同作文却是屡见不鲜。写亲情不是妈妈给我送雨衣就是爸爸替我掖被角:写友情似乎没有一次矛盾冲突就不足以见证友情的可贵。真是“无可奈何翻过去,似曾相识又一篇”啊!那么究竟怎样才能指导学生写出立异标新的作文来呢?笔者认为.不妨从下面几点...  相似文献   

15.
这几年高考、中考作文更趋向于写作话题作文。我觉得话题作文的好处有三:1、只要与话题有关的均可成文,既不像无命题作文不着边际,又不像命题作文限制过死,单调呆板。2、文体不限,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优缺点选择文体,能真正发挥学生各自的写作才能。3、写作范围拓宽了,视野开阔,给学生留有想象的空间。面对素质教育的今天,话题作文较能体现素质教育的宗旨。写作话题作文,学生的作文已不是以前的千篇一律了,呈现出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的局面。我觉得话题作文对作文教学来说是一大改革,也是一大进步。三点好处——“话题作文之我见…  相似文献   

16.
郝怡萍 《青海教育》2003,(10):38-39
文无定法,但有常规,这个常规就是文章的章法,就是写作中带有规律性和共同性的技巧。任何基础知识、技能、技巧的获得,都是按一定规律起步的。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作文模式入格训练,就是让学生有路可寻,它既体现了作文教学的科学性,也能解决学生作文时出现的一些不良倾向,在平时教学中通过对高考优秀的材料议论文的分析,总结出了“四步十三句”的写作模式,它在高三最后一学年的学习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训练效果,具体步骤是。  相似文献   

17.
最近学生进行了一次月考,作文是一则材料作文,可选取的角度有几个,可是学生绝大部分选取的角度是同一个,举的事例也惊人的相似,作文雷同的比较多,似乎都迷失了自己,我认为作文教学最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找回迷失的自己。纵观自己高中的语文教学,最感无奈的要数作文了,学生生活单一、心灵干涸,写作"无米下炊或"有米难为",表现出思维断裂、思想干瘪、意象枯瘠等现象,由于缺乏生命体验、文章没有"我"的存在,就像人虽然  相似文献   

18.
现在学生作文里尽管遍布着一个“我”字,但遗憾的是,没有“我”的真情实感。这种现象真叫人哭笑不得!这已经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反映在考场作文里尤其明显!我们有一些阅卷老师看到这种假大空的作文,不说真话的套式作文,也深恶痛绝,一律不给高分!所以,我要慎重地劝告我们的巾学生,尤其是参加中考和高考的中学生,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一定要在文章里写出真情实感,写出自己独立的见解,写出一个“真我”来!  相似文献   

19.
在初中的课程中,作文这一环节是教学中非常需要重视的,但实际情况并不乐观,很多作文课堂的学习效率很低,大多学生在作文课堂上都不会认真听讲,对作文这一环节不甚重视,甚至对语文的兴趣也很低,所以在学生写作中出现了文章雷同的现象,模仿痕迹严重,内容假大空,与生活相离较远。教师和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对于作文分数过度重视,学生在写作时,自己的个性和思想体现不出来。因此,在教学作文时,个性化和创作思维教学是我们应当关注的两种新式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0.
很多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往往提供大量的写作素材,并要求学生根据素材进行写作,这样导致论据雷同的作文大量出现.每年的高考乃至中考作文中,这个问题都非常突出.不仅如此,由于学生机械运用素材,强行论证,导致"贴标签"现象严重,套话作文满天飞.本文拟从三个方面对考场作文中素材的合理运用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