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熊凯 《辽宁教育》2012,(10):8-10
一、营口实验学校"2199工程"的缘起《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是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要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校长》2011,(4):71-72
一、会议意义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的重要指导思想,经教育部国际  相似文献   

3.
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到,"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如何才能做到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呢?引起了我很多的思考。作为一名基础教育工作的管理者,经过了十多年的  相似文献   

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全面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及运动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促进每一位学生健康、快乐、生动活泼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教育要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  相似文献   

6.
厉成根 《辽宁教育》2013,(4X):27-27
<正>"适合的教育"与"最适合的教育"仅一字之差,却大不相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扣发展规划纲要(2010一2020年)》中明确提出"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那么,怎样的教育才是"适合的教育"呢?"适合"的教育不是主观想象中的适合。教育工作者不可能准确把握学生的人生走向,因此凭主观判断为学生个体"量身定做"的教育往往是不科学的。社会发展的不可预见性,也决定我们的"适合"一定是有限的。同时,"适合"通常是一种结果感受,不是预设的必然。任何"适合"的预设,都要经过实践和时间的检验。因此,"适合"需要不断调整,不断变化。如此说来,"适合的教育"是不是就无法把握了?这就要求我们从人的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来寻找答案。人  相似文献   

7.
在"教育吴中"品牌建设的关键时期,以"适合的教育"推进吴中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既是遵循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价值取向,也是致力于为江苏实践"适合的教育"提供"吴中样本"。通过软硬件建设解决教育发展中的主要矛盾、课程教学改革突破教育的现实困境、文化艺术和科技创新开拓以人为本的发展之路三大行动路径,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到适合自己发展的优质教育,实现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庄严承诺。  相似文献   

8.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文献研究表明,国家教育决策部门、国内外教育学者以及教育一线的校长、教师,都展开了对"教育适合性"的追问。本文围绕教育观念、适合的教育的内涵、相关理论及应用、育人策略路径这四个方面进行述评。一、教育观念的讨论1.儿童发展观基于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视角,有学者认为创造适  相似文献   

9.
<正>一、问题的提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不仅“鼓励学校办出特色”,还要求“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活泼地、有个性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笔者一直在思考: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我们要为学生留下哪些能够让他们受益终身的东西?答案是要牢牢把握“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这一基本理念,脚踏实地地探寻教育的本源。[1]基于这样的思考,结合我校特有的温泉地域特色文化理念,逐步深化,将水文化与我校的校园文化融为一体,将其渗透到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细节,构建出以“水润”为主线、以“水泽明理,爱润人生”为主题的学校文化建设理念。  相似文献   

1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这说明教学应该立足于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所有超出学生能力范畴和认知范畴的学习活动都是无意义的。因此引入"让学引思"理念,设计出个性化的语文作业内容,恰恰是当前教师所要思考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2.
《中小学校长》2011,(6):71-72
一、会议意义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  相似文献   

13.
课程供给满足学生选择是当前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应然。打造"课程超市"为实现"适合的教育"提供一种可能。职业教育推行"适合的教育",宜从课程供给的"选择"开始,以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与自主成长。  相似文献   

14.
江洋  李学伟 《今日教育》2013,(10):21-23
面向21世纪,一个孩子的幸福人生需要怎样的基本素质,又需要怎样的培养模式?这是关于幸福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原点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这为幸福教育提供了最为权威的政策依据和理念支撑。因此,幸福教育培养模式,既要能保证“同质”的教育公平,也要能促进“异彩”的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江苏前瞻性地提出发展"适合的教育",这是江苏教育在新时期的再出发,也是谋划未来发展的新定义。作为一位基层学校的校长,我以为,适合的教育就是让学校和学生长成自己期许的样子,成为自己才是合适。合适的才是最好的,最好的不一定是合适的。每一所学校都是珍贵的存在,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唯一。大树实现参天入云的  相似文献   

16.
<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意培养学生的独  相似文献   

17.
《上海教育》2013,(12):16-21
在基础教育实践的各环节中,课程是直接作用于学生发展的关键环节。课程不仅体现着国家意志,也应该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正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作为学校,我们如何才能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开设课程,是一种理想的解决方案。在当前学校有一定课程设置自主权的情况下,不少学校都在朝这方面进行探索,上海市实验学校就因为学生提出了特殊的需求而在两年前开始尝试特需课程。从为一名学生定制特需课程,到为数十名学生分别定制各自的特需课程,实验学校正在探索一条全新的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社会民主、文明的进步,以及国家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倡导,个人的尊严、价值和创造性越来越受重视,人的个性化发展空间也在扩展,传统的学校教育日益受到挑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要"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因此,学校教育如何促进青少年的个性化发展,成为教育改革的热点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为每一个孩子提供适合的教育"是遵循育人的本质规律,同时也是教育走向现代化的一种必然。多年来,我们努力实践"为每一个孩子提供适合的教育"的办学理念。一是学校实现"课程领导"。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课程的实施最能体现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几年来,我们在课程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  相似文献   

20.
"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这是教育发展的目标。我们寻找家门口的好学校,目的就是重整教育改革的信心,实现上海教育的转型发展。上海"新优质学校"项目践行"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理念的新鲜经验给广大校长和教师以无限的启迪。本刊继3B推出《一所家门口的好学校——洵阳路小学的"新优质"之路》长篇纪实通讯之后,4A又推出大型专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