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领导人形象是政府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期"习近平排队买包子"相关传播活动是政府形象传播的一次全新尝试。基于此,从传播流的理论视角出发,以习近平排队买包子事件引发的信息传播活动为例,分析其信息流和影响流走向,探寻新媒体语境下政府形象传播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张雨洁 《新闻传播》2023,(16):122-124
纪录片《柴米油盐之上》用微观视角展现宏大叙事,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平凡人为切入口,真实地展现中国的乡村面貌,具体而又深刻地诠释了每一个普通人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精神。从纪录片的选题、叙事以及传播价值等方面出发,分析和探索其创作理念与传播策略,为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精神、树立良好中国形象的国际传播内容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2017,(5):45-51
国家形象的传播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从互动论、认知论的视角关照国家形象的形塑,认为国家形象存在"自我认知形象"、"他者认知形象"、"自我期待形象"和"他者期待形象"这四个向度上的互动关系,并将这四个向度置于时间和空间的维度中加以考察,发现国家形象并非固定的,而是在认知中不断发生变化,进而会影响国家形象的传播策略。在此基础之上本文提出了国家形象互动模型,以期多维度地关照国家形象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在当今世界的国家形象塑造中,文化形象的作用日益凸显。作为我国文化形象的一个子系统,良好的新疆文化形象不仅可以优化我国整体的文化形象,还可以给新疆带来直接利益。新疆作为我国对外传播的重要窗口,如何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凸显新疆独特的文化魅力以塑造良好的新疆文化形象,是当前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文化形象的塑造需要媒体进行积极有效的文化传播。本文以新疆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为研究对象,找出其有关新疆文化的报道,从新闻框架理论出发,通过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揭示出新疆电视台是通过怎样的新闻框架来建构新疆文化形象的。研究表明《新疆新闻联播》对塑造良好的新疆文化形象整体上来说是成功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形象不够全面、立体、文化创新较为缺乏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何刚晴 《新闻传播》2014,(3):247-248
当前"新农村"形象和品牌建设还处于简单粗糙的初级阶段,较少利用品牌形象的整体战略,形象建设的效果并不突出。因此,"新农村"建设应引进品牌形象构建及传播的整体战略。从"新农村"的符号表征、人文(精神)形象、管理形象等着手构建整体形象,从符合时代特色的传播方式出发,厘清"新农村"传播过程中的传播目标、传播手段、传播媒介、传播过程,整合品牌形象和传播策略,达到集聚化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6.
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加载着传统乡土文脉,记录着乡村文化的延承和发展,是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从精神文化空间和场所文化空间及民俗手艺文化空间出发,梳理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整体形象的现状问题,营建乡村公共文化整体形象的体系,并提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整体形象建构的传播策略,以文化自信价值导向为指导建构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整体形象的新系统,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整体形象建构提供价值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四类传播模式理论对传播活动的界定诠释出发,围绕着各种对外传播的研究概念,在内涵更加丰富的"广"传播视角下探索归纳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广播节目在世博会、亚运会这样的国际媒介展示盛会上,为有效地进行节目品牌推广,节目形象宣传而在制定对外传播策略时应注意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处理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跨文化传播视域下,乡村纪实影像正成为传播民族文化、形塑国家形象的重要介质。近年来,在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战略的引领下,众多乡村题材纪录片相继涌现。其中,中外合拍的中国乡村题材纪录片,凭借新颖独特的影像表达在海内外取得了不俗反响,实现了中国乡村故事和中华文化的柔性讲述。本文以多部中外合拍的中国乡村题材纪录片作为研究对象,从表达视角、呈现内容、表达策略三个维度展开论述,总结其影像表达经验,并在此基础之上提炼适合我国同类题材纪录片讲好中国故事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9.
城市宣传片利用影像艺术传播区域文化和城市面貌,现已成为塑造地区形象的重要途径。本文从环境、群体、实力和文化四个形象指标分析探讨了现阶段新疆形象宣传片对新疆形象的架构,发现存在经济形象偏差大、文化形象单一化、现代形象不全面、品牌打造不突出等问题,并以此提出思考与建议,以期为今后新疆形象宣传片的创作和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金枚 《出版广角》2016,(21):85-87
文章从模因传播的理论视角出发,探讨出版业对网络语言的规范,认为趋利避害是网络语言模因传播规范化的总原则,并提出网络语言规范化应做有层次的处理.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视觉形象传播的角度出发,以2012年陕西"微笑局长"事件为例分析视觉形象的建构、视觉形象对网民情绪的诱发和传播说服,以及网民对此类网络事件的接受心理,反映在当今图像传播的时代背景下,视觉形象对网络事件的传播和网民心理有着巨大作用力。因此,对于此类现象不论是网民、媒体还是政府都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2.
当下,“电视时代”依然可以视为传播格局的重要表征.文章以此为背景,依托长期的云南少数民族乡村田野观察,从电视与农村日常生活、电视与农村文化变迁与互动的关联性分析出发,提出电视是农村文化建构的重要力量,并应从先进文化、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三个层次实现电视传播与农村文化建设的整合互动.  相似文献   

13.
万展豪  王远舟 《传媒》2018,(4):75-77
公共传播视野下组织形象构建与传统视角的组织形象构建方式不同,这种传播的公共性即包括传播原则上的双向平衡性、传播渠道上的公开性与开放性、传播主体多元化,又包括传播理念的公益性和传播场域的包容性等,以组织形象建构为目的的公共传播应将"公共性"作为主要宗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形象传播日益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很多地方已经把地方形象的塑造与传播上升到地方发展战略层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推动旅游业发展,从2018年8月开始,连续推出8季"达人西游"网络主题传播活动,推介新疆旅游新产品、新路线、新业态、新产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迅速实现了活动的品牌化。  相似文献   

15.
"十二五"开局之年,气象服务重点向农业倾斜。2011年初,中国气象局、财政部首次设立"乡村气象服务专项经费",大力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在全国120个县市开展农业气象服务试点,其中湖北省10个县市区列入乡村气象服务试点。2011年8月18日,湖北农村广播、湖北农业电视频道垄上频道正式开播,垄上频道的开播为气象为农服务提供了专门的阵地,对电视农业气象服务也提出了更高、更专业的要求。本文从电视在"三农"服务中的重要性出发,从节目的内容、形式、主持人风格与形象包装等几个方面浅析了如何做好农业气象服务节目,同时认为应打造一支专业的制作队伍,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加强与观众的互动交流,以此提高节目质量与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6.
《新闻界》2014,(7):9-12
本文从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视角出发,对西方新自由主义视角有关版权的主流预设和价值判断提出了质疑,揭开关于版权的多个惯常"迷思"——版权在资本主义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并非一定为了创造者;资本主义国家的版权系统并不一定能提高知识创新的效率;版权的国际化有可能加强世界体系知识传播的不平等。传播政治经济学视角的版权研究对我们理解当代中国的版权文化,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新闻界》2015,(21):17-24
本文运用框架理论当中甘姆森的"建构主义方法",以2007年至今(截止至2015年8月)《凤凰周刊》共39篇新疆议题的深度报道为分析样本,分析《凤凰周刊》新疆议题报道中所采用的新闻框架及其建构的新疆形象。通过将每个样本拆解成诠释包裹和框架装置两个重要组件,总结出新疆议题报道中的所采用的十三个具体的新闻框架,笔者发现在《凤凰周刊》新疆议题的新闻框架中,最重要的角色是制定治疆政策的政府;最关切的是处于宗教保守主义、极端主义势力与采取高压严打的政府之间的夹缝中多以普通维吾尔民众为主的新疆民众,通过对处于社会大环境下的新疆"小人物"的个体命运进行忠实记录,同时用充满历史感的宏大叙事从国际化、专业化的海外视角对新疆议题进行全局化的关照方式,力争为其发声;而且在此过程中《凤凰周刊》表达对新疆现状的担忧和对新疆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心。文章最后,笔者总结出《凤凰周刊》新疆议题的报道中所建构的强势而趋于细腻的新疆政府形象、微妙而趋于合理的新疆维汉族际关系形象、撕裂而趋于开放的新疆维吾尔社会形象和喧哗而趋于黯淡的新疆暴力恐怖势力形象。  相似文献   

18.
冷利琴 《视听》2024,(1):122-125
从媒介情境论的理论来看,“黔韵说唱”系列短视频构建出农产品蓬勃发展的经济形象,传统朴实、生动有趣的文化形象,勤劳朴实、富有歌唱特色的乡民形象。该系列短视频对当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具有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发展、营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氛围等价值意义,为媒体内容生产者书写乡村形象和传播乡村文化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9.
正美国学者弗兰克·丹斯在《人类传播功能》中列出"传播"概念达126种之多,如今这一数字仍在增加。丹斯发现组成"传播"概念区分因素包括"抽象性"、"意图性"和"合乎规范的判断"三个基本层面。这与屠忠俊教授和彼得斯的"大传播"观点有相通之处。两种视角对笔者致力的乡村传播结构研究有直接启发。笔者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乡村社会传播结构的研究,又增加了传播的管理观和权力观,称之为传播"五观",下面简要分述之。维度之一:传播的传递观传播传递观的研究体现了经验主义学派倾向,以拉斯韦尔的线性传播模式为熟知,该模式是传递观的较好体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其中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本研究在城乡融合的背景下,分析媒介参与乡村文化振兴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文化治理机制不完善""文化传播机制不通畅""文化参与机制不到位",并在此基础上,从党和政府、媒体和农民三个主体层次提出相应的路径及措施,以此推动媒介参与乡村文化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